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一百二十一章 热血青年

第一百二十一章 热血青年

    方楠今天还真有些小紧张,不知觉间,把战场上生死搏杀的气息,流露了出来。

    行走间如龙行虎步,右手如手提钢刀般紧握折扇,走到萧思音身旁。

    方楠身带杀伐之气站在台上,使大堂中的气氛都为之一冷,香音楼内顿时份外安静。

    在台下文士眼中,方楠毫无斯文可言,手中提的哪里是什么折扇,那分明就是一把钢刀啊!

    萧思音也感觉到方楠紧张,暗暗埋怨自己太唐突了,忙将身体贴近方楠,双手轻轻扶着他的右臂。

    按理说方楠曾作过讲解员,在人多的时候并不会怯场,可是他并没有读过几本诗词歌赋,现在心里是真没底呀。

    美人在侧香气迎鼻,方楠紧张的情绪为之一缓,他轻拍一下萧思音的手臂,身体随之放松下来。

    台下不少文人,见萧思音对方楠如此亲昵,没有控制好情绪,吹起了口哨,大堂中顿时嘘声四起。

    小豆子见人群激奋,左手倒握剑柄,目光不住的四处搜寻。

    方楠效仿文士施礼的样子,向台下观众拱手示意。

    “萧大家的赞喻,让学生身感惭愧,几首词曲乃是闲暇时偶得,还是萧大家才情过人,演唱出了其中真味。”

    王丰听到方楠自称“学生”,没有忍住放声大笑,指向舞台:他也敢称自己是“学生”哈哈!杀的人比我认识的字都多,哈哈!哈哈!笑死我了。

    王丰笑得差点背过气去,多亏李国桢在身后扶了一下,不然的话,肯定会笑倒在地。

    铿锵节奏响起。

    “傲气傲笑万重浪,

    热血热胜红日光”。

    “胆似铁打骨似精钢,

    胸襟百千丈眼光万里长”。

    方楠前世熟唱这首歌曲,音乐响起,热血男儿那种气概加上雄浑嗓音,使这首歌意境更加豪壮激奋。

    萧思音手拿宝剑,在台上穿梭起舞,方楠将双臂微举向半空,打着节拍。

    歌曲唱第二遍时,方楠走到台边,用折扇敲了小豆子脑袋一下,小豆子马上明白了方楠的意思,招呼台下的家丁同唱。

    雄壮的歌声伴随顿挫节奏,如浪涛拍岸气势冲天。

    无论是歌词还是韵律,都映合刘为可的性情,他率先在座位上站起来,用折扇敲打掌心击节应和。

    众多青年仕子热情高涨,也都起身呼喊叫好,将现场气份推向高潮。

    方楠视线,偶然间与刘黛汐相接,却没想到她如同视若未见,只是端起茶杯轻轻的吹着。

    一曲唱罢,余音未止,曲调和节奏突然变换,胡琴轻弹,“问情”前奏响起,观众略微回落的情绪,又高涨起来。

    萧思音将宝剑放到台边,倚偎着方楠左臂,微微扬头,面颊泛红,用一双如水般的眸子望着方楠。

    方楠风骚的抖开折扇,贴靠在胸前:“山川载不动太多的悲哀!”

    岁月经不起太长的等待!

    唱完一段,转头看向萧思音。

    萧思音仍然看着方楠,笑靥如花,十分兴奋。

    “春花最爱向风中摇摆

    黄沙偏要将痴和怨掩埋”

    直到问情唱罢,贺彩声如潮般响起,萧思音才松开方楠的手臂。

    柳微澜满面红光,神情兴奋上台致词:感谢某某公子的赏光,感谢某某老板的打赏,感谢各位客官今晚的光临。

    当方楠看向刘黛汐时,却发现刘为可向自己拱手作别,而刘黛汐的身影早已经消失不见。

    此时,方楠心中略感失落,他与刘黛汐虽然接触不多,但经常眉来眼去,搞些小动做,似乎找到了一种青梅竹马的感觉。

    王丰和李国桢上台拉着方楠赞不绝口,一致要求他留在香音楼。

    柳微澜恭送几人到门外,挥舞手帕,掩口笑道:“自今日之后,京城便会流传开公子的才名了。”

    当她看到大川和丁成,率领一百名家丁整齐肃穆,如同木桩般在路旁列队,吓了一跳,以为什么大人物到来,忙向四周张望。

    王丰和李国桢,看到柳微澜有些惊慌的样子哈哈大笑,指向家丁说道:“这就是一年前五十胜三百的家丁队。”

    王丰拍了一下方楠的肩膀:小楠走后,京城中的闲人送你一个绰号“方一猛”,不过都已经过时了!现在都称你……呜!

    方楠立刻伸手堵住了王丰的嘴巴,炮轰抄关的事情刚刚过去,他真怕王丰张嘴喊出“方一炮”。

    柳微澜这时才知道方楠是谁,马上又向他施了一个万福:小女子有眼不识泰山,多有待慢,请公子担待则个。

    柳微澜交际甚广,对这个时代的武将并未看在眼中。

    只是方楠来京时间不久,却在醉香楼一战后震动京城,名声颇大,后来又殿斩麻登云,一时风头无两,无人不知。

    方楠又与王丰,李国桢这样的顶级公子相熟,使他的形像又在心中拔高了几分。

    散场后,萧思音也同方楠来到王丰的府阺,摆上酒宴,众人皆是举杯尽欢,王丰和李国桢不时在言语中调侃方楠与萧思音。

    方楠听到二人的风言风语,两世脸皮上,丝毫不显一丝波澜。

    萧思音却面红欲滴,时不时看方楠几眼。

    萧思音初识方楠时,见他只有十八岁,却能带领一群凶悍家丁,好奇心起才去弹琴献唱。

    席间方楠的一首“问情”,使萧思音刮目相看,在共同经历一场大战后,萧思音将他当成知己好友。

    方楠离京后,萧思音感觉多彩的生活刚刚开始就黯淡了,闲下来一个人独处的时侯,常会想起方楠一言一笑,想得多了,就会想到两人之间可能出现的情节。

    三首新曲轰动京城后,方楠影像,在她心中也变的越来越浓重深刻。

    萧思音有时自怜,已经快十八岁了,却遇不到心仪之人,她依稀能在柳微澜身上,看到自己的未来。

    但她很清楚,论江湖经验和人际关系,她都与柳微澜相差太远。

    萧思音经常接触到的文人雅士,多是浮夸之人,风月场上也难见真性情。

    不少顽固子弟和富商大贾,垂涎她的美色,虽然并不吝啬,时常一掷千金,但都被萧思音淡漠拒绝了。

    方楠虽出身普通,但多才勇悍的形像,深植在萧思音内心之中,在方楠离京之后,她经常向李国桢打听消息,最后鼓起勇气,写了两封信让李国桢派人送到柳河村。

    方楠那时正在大安口,为了保密,留守家丁都没有让送信人进村。

    萧思音日盼夜盼不见回音,心中多了些挂念,变得患得患失,各种猜疑也多了起来,状态变得很差,每天也只有晚场才会上台。

    犹其是最近听闻,平日使用的香皂和柳河春酒,都是方楠工坊产出,萧思音心中更是不安。

    柳微澜是个人精,早已经看出,萧思音情绪变化是因何而起,于是派人四处探听那人是谁。

    几日前方楠让牛秀才送来一封书信,告知萧思音,前些日子他去大安口办事最近才回,一直忙工坊的事情,过几日回京,还要参加冬月十五的校阅,萧思音这才安下心来。

    萧思音饮了几杯柳河春,面色有些酡红,为避开王丰和李国桢的调侃,弹琴吟唱为几人助兴。

    王丰吩咐护卫,将府中乐工全部从被窝中拎了出来,为萧思音伴奏。

    方楠想起一首很喜欢的歌曲“永远永远”,所性将歌词写下来,教萧思音唱了两遍。

    这首歌调子稍高,方楠担心她唱不好,率先唱了两遍,一旁伴奏的老乐工,很快将曲谱和节奏记下来。

    萧思音捧着歌词,表情略显激动,脖颈都有些微红。

    她记好歌词后轻抬玉腕,琴声响起,乐工按节奏与之相和。

    渐渐地,萧思音停止拂琴,妙目含波,盈盈若水望向方楠,唱至“别对我说永远永远永远

    永远是太昂贵的誓言!

    我握不住,也看不见,

    最后随着浪涛消失不见。

    歌声变得更加婉转,又略带忧伤。

    唱到高亢处“

    别对我说,永远永远永远!

    永远不是我要的明天!

    你爱过我就已足够!

    就算到了最后爱已搁浅。

    萧思音将情感和情绪,都带入到了歌声中,美目变得有些迷离,嗓音带出一点斯哑,使歌曲更加传神。

    王丰和李国桢,端着酒杯双目微闭,摇头晃脑回味着歌曲。

    方楠也不是傻子,怎么看不出萧思音对自己的情感,心中感叹之余,想起一句话: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他今年不过二十岁,在后世还是个懵懂的青年,现在虽对刘黛汐有一些爱慕,但还从未想过取妻成家的事情。

    方楠有些后悔,不该写这首歌给萧思音。

    “砰砰砰……”

    歌声停止,众人还在余音中回味,方楠脱掉上衣,“呛啷”一声,右手拔出金刀,左手节奏顿错拍在桌面上。

    王丰和李国桢被他吓了一跳,差点将手中的酒杯掉落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