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一百四十八章锦州城外

第一百四十八章锦州城外

    方楠登上矮峰后,眼前展显出一片起伏的丘陵。

    东侧是蜿蜒的小凌河,西北方二十里外有几座矮山,地图上标注为长山,正北方四十里外是相对高大的乳峰山。

    脚下这座临海矮山,与乳峰山之间的区域,是增援大凌河城明军部队的必经之路。

    方楠感觉现在所处的位置还不错。

    地图平铺在地上,他一一点指地图上的位置名称,与远处各个区域对照。

    地图中(可参考某度三维地图):辽西走廊呈东北西南走向,大凌河起于正北松岭中部,流向东南,横断辽西走廊注入渤海。

    锦州城座落在松岭山脉与乳峰山脉之间,呈东北西南走向的谷地之中。

    锦州城背靠松岭山,南与乳峰山脉相临,距渤海只有六十余里。

    乳峰山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西南起于锦州城南,与松岭山脉和辽西走廊平行,向东北方延伸止于大凌河边,全长只有几十公里,大凌河城便筑于乳峰山脉与大凌河交汇处的南侧。

    方楠将重点地区的位置分别标注出来,发现明军支援大凌河城,只有两条路线。

    最近的一条行军路线,是出锦州沿松岭山与乳峰山之间的谷地,向东北行至大凌河边,沿大凌河西岸南下大凌河城,全程不过几十里。

    但所经地带,有谷地,丘陵,山岭,河滩,地势非常复杂,并且存在多处狭隘区域。

    另一条线路相对较远,全程约有七十多里,出锦州南门,向南绕过乳峰山,通过乳峰山与渤海之间宽达三十余里的丘陵地带。

    这条线路地形并不复杂,但需要在几十里宽的丘陵平原地区,与建奴八旗甲兵和蒙古诸部联军,进行野地浪战,只有在野战中击溃建奴部队,才能够解大凌河城之围。

    方楠在矮山南麓,朝向大海一面,支起二十个帐篷,作为临时军营。

    傍晚,董飞虎派出去警戒的一个总旗被替换回来,方楠看到几名士兵手拎布袋,丝丝鲜血正不时由底部滴落。

    董飞虎接过布袋儿,笑着对方楠说道:“一共值两百两银子,过会儿去找那几个兵卒,弄几十张进出锦州的凭证,便不用再掏银子了。

    说完,他就率领一个小旗夜不收赶往松山堡,临行前与方楠约定,明天晌午在锦州城南树林汇合。

    第二天清晨,方楠只带了一个小旗和小豆子前往锦州。

    昨天夜不收回报:在乳峰山与渤海之间有几座低矮小山,名叫长山,附近经常会出现明军夜不收小队和建奴马甲,所以一路上方楠也变得很小心。

    乳峰山以南这片区域,多是平原丘陵地带,只有长山附近树林茂密,所以成为夜不收与建奴马甲轮番侦察的目标。

    因此长山周边,就成为双方小队撕杀的战场。

    夜不收小旗为战马披上迷彩布缝制的外套,增强了部队的隐蔽效果。

    路上他们还真遇到几波双方小队,在林木草丛前呼啸而过。

    一处撂荒的农田边,十几个明军夜不收与八名马甲迎头遇上,马甲在骑行中,变换成前后两排横队,只是稍微减缓马速,便手持骑弓,在相距四十步时射出羽箭。

    这队明军夜不收,经验很丰富,看样子经常接触建奴,在马甲正要开弓时调整方向,斜冲向马甲小队左侧,同时将身体藏在战马右侧,取出早以点燃的火折子,杵到三眼铳引线。

    他们左手抓住战马鬃毛,腰腿用力又翻回到马背上,三眼铳对准马甲,噼噼啪啪就是一通阵乱射。

    整套动作一气呵成,明军夜不收中,有两匹战马被弓箭射中,夜不收拧腰抬腿便跳了下来,顺势滚入草丛之中。

    看到夜不收的应变,方楠心中赞道:“关宁铁骑,不愧被誉为明末的第一劲旅。单是战斗经验传承,其它部队就比不了。”

    滚入草丛的夜不收,片刻后在地上爬起,晃了晃脑袋。

    “呸呸呸”

    他在口中吐出了几根草叶,抬起头却看到周围全是一身绿花皮,只露两只眼睛的“怪物”,顿时“妈呀”一声,被吓的高声大叫。

    当看到这群人,手托踏张弩正在发射并没有理他后,他才放下心来。

    夜不收在周围扫视一圈,看到露着面孔的方楠,并不似建奴容貌,便猜出这些人即使不是友军,但也不是敌人。

    战场中的马甲小队,也非常机警,同夜不收小队一样,作出瞪里藏花的动作回避铳弹。

    三眼铳接连打响,八名马甲中的三匹战马被击毙,马甲在地上滚了几下,然后立刻站起,在背后取下步弓,瞄准已经调转过马头,准备进行第二次冲锋的夜不收小队。

    “射”

    随着方楠一声轻喝,十几只弩箭,由草丛中飞出,准确钉入马甲前胸。

    剩下五名建奴转过马头,开始冲向夜不收小队,这时看到三名失去战马的同伴,被弩箭射杀。

    立刻发现草丛之中有明军伏兵,急忙减缓马速,准备转向长山奔逃。

    只是他们没有快过弩箭,弩弦声再次响起,五名马甲应声落马。

    建奴马甲瞬间被钢弩射杀,让明军夜不收们愣了一下,不过他们非常警觉,立刻戒备起来,紧张的向四周察看。

    一名三十多岁的夜不收,向草丛抱拳说道:“广宁左屯卫百户冯敬康在这里有礼了,不知是哪一路的朋友在此,还请出来一见。”

    草丛一阵晃动,几十条绿色人影,在蒿草中浮现出来,渐渐清晰的影子,如同荒草幻化成形一般,出现在夜不收们面前,看得几人背后直冒冷汗。

    冯敬康心中一紧,抬手擦了擦眼睛,又向天空看了看,确定此时正是中午时分,心里稍安,确定眼前这几十个人影,肯定不是鬼怪。

    方楠向冯敬康抱拳笑道:“我们是来收购野山参的商客,准备去锦州结算一下账目,刚才正巧路过此地。”

    冯敬康听他这么一说,精神才彻底的放松下来。

    这年头在关外走商,并不是一个轻松营生,商客们在路上经常会遇到一些小股土匪,所以每个商队都多少带些护卫。

    冯敬康虽然感觉方楠这伙人的服装怪异了一些,但也没有大惊小怪。

    他身后几名夜不收跳下战马,飞快砍下建奴首级,扒下尸体上的盔甲,将刻录身份的小铁牌和几十两散碎银子堆在一起。

    “这位掌柜出手相助,理应分得一部分战利品,首级,盔甲,身份牌儿,要回去报功。”

    “余下的战马和银子,还请掌柜的收下。”

    虽然方楠告知身份,与自己的猜测相同,但冯敬康总感觉这伙人有些邪性,所以对方楠非常客气。

    “哈哈哈哈”

    “本号虽然规模不大,但经常来往于口外,暂时还不缺少银钱使用,这些东西军爷都收起来吧。”

    冯敬康闻言心中一喜,舍命拼来的银子,一部分要走通上官,一部分要交给家中,以防战陨后老小生活没有着落。

    这年头,建奴脑袋并不好砍,他带领这个哨,几天来战死二十多人,也只弄到了十七个首级。

    赏银和缴获的银子,用来抚恤阵亡夜不收家属,也只是刚好够用。

    冯敬康对方楠的大气很欣赏,挑起大拇指:“掌柜的果然是见过世面之人,定宇在这里愧领了。”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咱们就此别过。”

    冯敬康说完再一抱拳,率领夜不收向西而去。

    没有走出多远,他便又带停战马,然后掉转马头向方楠喊道:“锦州城现在紧闭城门,不允许商客百姓进出,大战以至,掌柜的最好原路返回吧。”

    “多谢军爷提醒。”

    方楠并未原路回返,他相信董飞虎能够想到办法进城,即使完不成任务,他也会去锦州城南的树林中汇合。

    通过一路行来对建奴的观察,方楠发现,双方探哨小队人数都在十人左右。

    索性不再隐蔽前行,而是带领夜不收小旗纵马飞驰。

    一路上双方多支探哨小队,发现他们踪迹,但因其行动迅速,并且身着怪异服饰,无法区分敌我,眼睁睁看着方楠扬长而去。

    荒野之中没有道路,行进速度并不是很快,用了两个时辰,方楠才赶到锦州城南门外的树林,看到董飞虎与一名千户正在那里等待。

    方楠跳下战马,董飞虎为两人做了介绍,千户名叫隋金流,与董飞虎有过几次非常好的商业合作。

    隋金流的眼睛很毒,早已经猜出董飞虎也是一名军官,曾经旁敲侧击试探过几次,但由于董飞虎口风很严,他也没探出虚实。

    双方生意越做越大,隋金流看出董飞虎虽然是操着一口辽东口音,但却不是关外的部队。

    隋金流对方楠这个掌柜非常尊敬,一方面是因为董飞虎对方楠的态度,猜到方楠肯定是一名比董飞虎地位还要高的将领。

    二是方楠做了两年的“大当家”,举手投足间已经有了一种上位者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