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一百四十九章锦州军议

第一百四十九章锦州军议

    隋金流抱拳说道:由八月初开始,为了防止建奴细做潜入城中,锦州城门每日只开半个时辰,如果掌柜的想要入城办事,可等明天混入运粮车队进城。

    “只是孙督师今日抵达锦州,上头下来巡营的次数增加了,运粮车队也夹带不了几个人。”

    这时,方楠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锦州城内原有几千卫所兵和本地青壮,随祖大寿去了大凌河城,但还有吴襄率领的五千团练,加上宁远,松山,杏山的援兵,仍有两万余人。

    而皇太极的主力,此时并没有攻击锦州,只在北侧乳峰山脉与松岭山脉之间的谷地中,布置了德格类、岳托、阿济格等人的二万军队。

    这几部建奴,还要侧应大凌河城的包围,不会轻易进攻池深城高的锦州城,所以附近非常安全,也不会发生什么战事。

    想到这里,方楠决定直接进城拜会孙督师,了解一下朝廷决定怎么打。

    方楠拱手向隋达流道谢,并对董飞虎说道:“这次老隋帮了不少忙,下回来辽东时,为隋大哥带上五千斤酒。”

    “这次真是有劳隋大哥了!”

    隋达流忙摇手说道:“今日能与掌柜的相识,是在下的荣幸,掌柜在林中屈就一晚,明日上午粮车便到,到时再来寻掌柜的一同进城。

    隋达流在怀中掏出一块兽纹木牌,递给了董飞虎:“董老弟,收好这块木牌,今晚若是遇到巡营士卒盘问,只要出示此牌,告知是给锦州送药的商客便可。”

    一夜无话,第二天上午,方楠随粮车进入了锦州城,他找一家客栈,安排夜不收住下,然后带着小豆子,来到孙承宗暂住的一处大宅。

    方楠请门房通禀,“柳河故人前来拜访老督师,感谢赠画之情。”

    守门士兵听说有赠画之事,猜想方楠可能与孙督师关系非浅,所以没敢耽搁,马上进去通禀。

    只是片刻工夫,一名老仆便跟随士兵走出,看到方楠后,躬身施礼:“公子多日未见,老爷前几日还曾提起,今天听闻公子前来非常高兴。”

    先与老仆到书房中等候,老爷忙完就会过来。

    方楠在书房中轻啜茶水,没过一盏茶功夫,脚步声在院中响起,“吱呀”一声,房门被推开,孙承宗迈步走进了书房,看到他时,面上满是笑意。

    方楠马上放下茶碗,向前一步半跪在地上施礼。

    孙承宗双手将他托起,有些急切的问道:“可曾率兵前来?”

    “没有兵部调令,只由海上带来了一哨士兵。”

    孙承宗示意他坐下说话,然后轻叹了一声,“大凌河城危矣,若此时援军至,解围有望。”

    “小将军敢来锦州,足见忠义之心,但不要轻易露面,暂时就住到府中吧。”

    “先委屈几天做老夫的护卫,待兵部调令发出后,再与士兵们汇合。”

    老少二人见过数面,在这种情况下,言谈之中少了些许客套,到似是多年老友。

    孙承宗写完请调“千里营”出关的奏折后,将毛笔掷于案上,轻甩袍袖目视窗外若有所思。

    “登莱巡抚孙元化,乃是东林一系,如今与周延儒勾肩搭背,恐难轻易调动其部前来支援。”

    听到孙承宗这么一说,方楠恍然间解开了心中一团疑惑,同时也感觉到熟悉的气息,有点类似于已巳之变的味道,但转瞬间,他又否定了这种感觉。

    皇太极即使拆毁大凌河城,其后还有锦州城,松山堡和宁远,他应该清楚,以建奴现在的实力,是无法打下辽西诸城,攻破山海关的。

    只要他不傻,就应该明白,联合漠南蒙古诸部之后,与林丹汗的战役即将拉开,在这个时候,他攻打已经基本修建完工的大凌河城,完全违背了当前的战略重心。

    这个战役的谋划,与走在马路上,突然踹了一脚旁边的电线杆子,没有任何区别。

    辽西可不是关内,他在这里也搜刮不到油水。

    很明显,皇太极即使打赢了这场战役,也是干了一次亏本的买卖。

    皇太极当然不傻,如此反常举动,背后必然有其它隐情,或是有一种利益支撑。

    九月渤海尚未冰冻,孙元化并没有选择走海路支援大凌河战场,而是让孔有德,扭扭捏捏的走陆路出关,最后还弄出了一个兵变。

    由此可见,周延儒以及东林一系,在这场战役背后的立场了。

    祖大寿虽然在多年之后投降建奴,但此时他应该还能掂清两边的轻重。

    而且他现在还不过是一个锦州前锋总兵官,根本就不具备争夺天下的实力,更不可能带着自己那点本钱,在大凌河城与皇太极玩耍。

    这就可以确定,祖大寿此时并未与周延儒有什么联系,更不会听从一个刚刚下野的辅臣指挥。

    他对皇太极攻打大凌河城,看样子也在预料之中,不然在围城之前,完全有时间退回锦州。

    他之所以坚守大凌河城,一方面针对建奴的常规应变,另一方面也是有点轻敌,以为皇太极的重心在草原上,并不会强攻大凌河城。

    而且祖大寿还认为,建奴在这场战役中并不会硬拼,只要有一支稍具规模的兵马前来支援,就会撤退。

    但从目前的态势上看,皇太极好像是铁了心,要与明军打上一场。

    想到他明年便要与林丹汗决战,方楠到是有点明了,皇太极是想通过大凌河战役,扫除西征后,明军对老家的威胁。

    但是隐约之中,方楠感觉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方楠将前前后后的事情交叠在一起,大凌河战役总体脉络,和各个方面态度,便清晰浮现出来了。

    孙承宗看到方楠沉思的模样,便猜到他听到孙元化名字之后,会想到什么。

    于是端起茶碗,笑看着方楠皱着眉头,在那里发呆。

    直到他脸上疑云尽散,孙承宗才含笑着说道:“方小将军年纪轻轻,便能洞查于波澜,实在是难得呀。”

    “若张春那个老顽固,能率两部车营迅速前来,加上抚宁军五千之众,及蓟镇抽调的五千士卒,和关宁军所余的两万军士,便能集合四万人马。”

    “届时当有与皇太极一战之力,虽无全胜之算,但与大凌河城中的守军,一同内外夹击,迫使建奴退兵,还是有希望的。”

    可惜张春所部虽然战力强悍,却只奉皇上旨意行事,一时间老夫也无法调动他们前来支援。

    孙承宗看向方楠,“明日蓟辽两地主要将领,汇聚锦州共讨会战事议,方将军扮成老夫侍卫一同去听听,也好增广见闻。”

    孙承宗又轻轻一叹,拾起案上毛笔挂在架上,端起茶碗轻啜一口,缓缓坐在椅子上,然后向方楠摇手让他坐下。

    “方将军年纪虽小,却有忧国忧民的赤胆忠心,实属难得,运河沿岸的善行,老夫也有所耳闻。”

    孙承宗捋了一下胡须,面带微笑看向窗外,可纲与你颇为相似,只是过于耿直,不善通变,这一点他远不及你。”

    “方将军至今未取表字,若是不嫌,老朽今天为你取字如何?”

    孙承宗用殷切的目光看向方楠。

    两年间数次相见,他发现眼前这个年轻人,在刀光剑影金戈铁马中,一步步成长起来,所展现出来的统兵指挥能力,远超很多边镇老将。

    为年轻人取字,是一件严谨的事情,多是宗族,师生,挚友之间对晚辈的关爱。

    方楠深通此理,站起身向孙承宗拱手郑重一揖。

    “督师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方楠十分敬仰,能获赐字,铭感肺腑!

    “好了,好了,无须多礼。”

    “呵呵呵呵”

    孙承宗对方楠的态度非常满意,今天赐字,就等于收了半个弟子。

    孙承宗抚须挥手让他坐下:小将军勇敢,机敏,多有善举,广受劳苦百姓称赞,取“和光”二字如何?

    “和于光,同于尘。”

    方楠轻声说出,俯身再拜。

    “多谢老督师赐字!”

    “呵呵呵呵”

    “和光快点坐下说话。”

    孙承宗接下来,向他普及建奴近年来的发展历史,方楠对当下的战局,又多了一份认知。

    老督师年纪大了,说了一会话便有些困乏,吩咐家仆为方楠安排住处后,走进书房里间小憩。

    第二天卯时三刻,锦州总兵府内,张春,杨肇基,金国奇,吴襄,宋纬,李卑,文德,一众总兵已经分坐两边。

    孙承宗步入官厅,缓缓在帅椅上坐下,方楠与一名护卫紧随在他的身后站立。

    早上起来后,方楠在两腮,颌下和唇上都粘上了短须,装扮成为一名三十多岁的军官。

    他将八瓣帽儿盔向下压得低些,估计现在谁也无法认出自己。

    谁知杨肇基看到他进入官厅中时的身型,却微微一笑。

    方楠眼角余光,扫到杨肇基脸上露出的笑容,心中暗骂了一句。

    “老狐狸精。”

    孙承宗环视众将,看到他们虽然全部是正襟危坐,但每个人表现出来的神情,有淡漠,有慎重,亦有无所谓一脸轻松,总之是心思各异,自有所虑。

    只有“张春”这个大号的兵备道,虽然已经六十多,仍然是在梗着脖子,一张大长脸上,挂着一幅无惧无畏的表情。

    孙承宗看到如一盘散沙的众将,轻声叹息:“宁远总兵宋纬,先来将建奴兵力部属说一下吧!

    “诺”

    宋纬随声应和,离开坐位走向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