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一百六十四章号角之声

第一百六十四章号角之声

    九月二十四,由寅时起,各镇总兵率领部队,由营寨中涌出汇聚,按照推演布置战斗序列,组成以三部车营为中心的大型军阵。

    三部车营成倒品字排列,张洪谟和杨肇基,各领一部车营为左右二翼,张春亲率一部车营在后居中。

    张承漠车营列于大阵左前方,左右各有宋纬和吴襄的关宁军协防。

    杨肇基率领蓟镇和抚宁军兵马居于右前方。

    张春则率本部车营居于中后。

    骑兵,步兵,弓箭手方阵,交错围绕三部车营四周布置,加上随行民夫共计五万余人,构成一个宽五里,纵深四里的攻击军团,各色旗帜密布如云,随风飘扬宛如海上翻滚的波滔。

    军阵之中,战鼓连绵不绝,牛角号声和海螺号声,混杂在一起,各自发出不同的命令。

    方楠虽然在影视剧上,看到过古代战争场面,但是身临其境,感受到的不仅是森森方阵如墙推进,体会到阵列之中,流动着生与死,胜与败,兴与衰……!

    他感觉自己面对这样的战争场面,竟然显得非常渺小脆弱,会被呼啸的喊杀声轻易撕裂。

    方楠陪同孙承宗前来送行,走到张春中军处,与各位总兵告别。

    这一路上,他看到了永平两营的弗朗机和六磅青铜火炮,不下三十余门,心道:崇祯打造了这样一支部队,肯定也没有少下本钱。

    在张春车营前方,布置百余辆,由一匹挽马拉动的小车,车厢上装载了四名士卒,和一部有七根铳管的武器。

    方楠曾在攻打遵化时,见到京营使用过这种迅雷铳,是根据赵士桢的五管迅雷铳改制。

    方楠心中惊讶:“这是大明版的重机枪啊。”

    他陪同孙承宗穿过行行阵列,发现张春车营与抚宁军车营,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

    抚宁军偏厢车中,配有一门大号鸟铳,而永平营偏厢车较大,内部则装备了三磅佛郎机,无论是在射程和杀伤力上,都要胜出一筹。

    方楠今天算是知道了永平车营的家底,在这个时代当得起强军之名。

    难怪张春脸上,平日总带着那种傲气,见谁都是一副谁也不服的样子。

    方楠叹了一口气,这是人家心中有底气呀!

    崇祯这次是将真正的御林军派了出来,看样子他是决心与皇太极硬磕了,若是战局不利,自己还得尽量接应他们出来。

    虽然崇祯有点儿抠抠搜搜,隔三差五让人嘟囔他扩编!再扩编!而且还不给钱!

    但这一年多下来,也为自己擦了不少次屁股,使朝中众臣,无法寻衅染指工坊。

    呜!呜呜呜……!

    中军十几支巨形铜号,发出呜鸣,张春令旗向前挥动,明军阵列整齐向小凌河方移动。

    方楠陪同孙承宗,蹬上长山大营寨墙驻足观望。

    “和光,你认为此战的结局如何?

    孙承宗眺望小凌河,面色异常凝重。

    在方楠记忆中,崇祯登基之后,明军与建奴交锋,就没打过什么胜仗。

    面对孙承宗的提问,方楠只好含糊回答:“这些年来,建奴势力扩张很快,在与明军和林丹汉的战争中胜多负少。”

    “但这次张春统率的解围部队,不仅全是由经历过战阵的老卒组成,而且训练有素,装备了大量火器,胜负还在两可之间。”

    “双方将帅,具有统兵做战经验,想要歼灭对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孙承宗微微点头,“和光,你说的很对,这次战役对双方来说都很艰难,如果登莱营和张春提前一个月抵达,应该有七成把握打破大凌河城之围。

    孙承宗叹了一口气,面上浮现出厌恶之色:“可恨那登莱营,现在还没有动身。”

    方楠搀扶他慢慢走下城墙,回到营帐之中。

    孙承宗看向方楠,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老夫年事高了,面对纷纭复杂的局势也有些力不从心,此战过后便回高阳养老。”

    方楠陪坐在旁边,摘下头盔放到几案上:“督师身体康健,当能继续主持两镇军务。”

    “督师若不在此坐镇,大明边塞危矣!”

    “唉!”

    “张春虽然能够勇往直前,但其它将领,难保没有人受朝局影响,而畏战不前,若不是放心不下大凌河城中的数万军民,老夫定会阻止这次冒险出兵。”

    “祖大寿手中必然握着密旨,清楚皇上修建大凌河城的真实目的,定然与宁锦防线无关,并非是军事方面,不然皇太极想围困住一万多关宁军精锐谈何容易。而且再看眼前,不惜血本派出张春携永平车营出战,你可知道,在己已之变中,他们始终没加入,只在后期才参予了永平四城之战,可见大凌河城,在皇上心中很有份量,其中因由非常隐密,不可让人道哉。”

    “再说大凌河城到锦州不足百里,皇太极围城之前可是要渡过大凌河的,声势之大,是无法遮掩的。”

    “大凌河城会隐藏什么密秘?”

    方楠想破脑袋,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不过他感觉孙承宗似乎是知道一些内幕。

    “老督师的意思是说,皇上在祖大寿重筑大凌河前,就已经下了密旨,十分看重这次修复事宜?”

    “该是如此吧,只是不知道密旨内容具体说些什么,有一点非常明了,那就是皇上很在意大凌河城,以至于祖大寿不敢弃城,而且还把张春的永平车营派出关外解围。”

    “和光,你注意到了吗?”

    “在已巳之变中,京城被围时,张春率部队一直徘徊在丰润,并没有前来解围,而这次只是一个小城出现敌情,永平车营竟会出关,这就说明内在原因,对皇上来说必然十分重要。”

    “督师是说,大凌河城之战存在隐情?”

    方楠很认同这个推断,见孙承宗没有说话,暗自琢磨,这场战役内在的东西,他这时才发觉,史书和资料上的记载,有很多疏漏。

    “和光啊,你现在也该想到了,这场战役的内容并不简单。”

    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讲,皇上把看家部队都放出来,猛咬皇太极一口猛扯建奴后腿,其中意图,也略带阻止后金统一草原的想法。

    “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危矣。”

    孙承宗轻叹了一声,然后缓缓将目光投向帐外,脸上渐渐露出狠厉之色。

    “登莱营现在已经不堪使用。”

    “和光,当做好接手准备,老夫将不计损失将孙元化调离,重现当年礼卿(袁可立)在位时,登莱营的骁勇善战。”

    方楠连忙站起身,向孙承宗抱拳一揖:“当下朝局不稳,即使掌控“登莱营”也未必能够随时调遣,及时支援蓟辽二镇。

    孙承宗沉默了一下,然后面含笑意,仔细打量方楠一番,看得他心中非常诧异。

    “和光,现在只是冠礼之年,却能洞悉大势微妙,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孙承宗面色一沉:“漕运总督府不但掌控运河的管辖权,而且还收取大量厘金,也并非善处之地,今后遇事还要多加注意。

    若非“刘荣嗣”长袖善舞,他也不可能长居此位。

    “和光,你也不必太过担心,只要千里营,能保运河漕运畅通安全,任何人也不敢轻动于你。”

    孙承宗说完话后,精神有些萎靡,方楠便退出帐篷,命令士卒,卸下盔甲盘坐在地上,将武器装备放在身旁,随时准备穿戴上阵。

    方楠把玩着手中的八倍望远镜:感觉购进的十架千里镜,清晰度还是太差。

    “工坊聘请的首饰匠人,正在用水晶磨制十二倍,和二十四倍望远镜,虽然有八倍千里镜作为参考,但在方楠出关时,并没有试制成功。”

    主要原因是杂质少透光率高的大块水晶很少,价格也很高,工匠师傅没有制作经验,磨制时速度很慢。

    方楠站在寨墙上整整一天,看着张春率领大军缓缓前进。

    午后,在小凌河方向,不断有铳炮声传来,但并不激烈。

    在千里镜中,军阵并未停滞,方楠估计他们只是遇到了小股侦骑。

    直到夜幕降临时,他才回到帐中,拿起夜不收奏报。

    “今日建奴并没有派出大量部队前来阻击,只有一支不到千人的马队,分成数股进行袭扰。”

    “张春率军全天推进了二十里,预计明日午后便可抵达小凌河沿岸。”

    方楠目视烛光,分析起这场战役的变化,直到三更才合衣而卧。

    第二天,方楠耐不住寂寞,率领一个总旗翠衫骑兵,尾随在明军身后五里之外跟进。

    张春卯时拔营,进行顺利,并没有遇到建奴部队,昨天袭扰的骑兵,也没有再次出现。

    午后,大军顺利推进到小凌河岸边,建奴在对岸架起了二十多门三磅青铜炮,轰击试探性渡河的明军。

    张春命人将二十门六磅佛朗机推到阵前,掩护“满库”率领四千长矛手渡河。

    小凌河两岸,顿时炮声隆隆,喊杀声大作,六磅佛郎机射程虽然只有不到三里,但发射的速度快,集中起来使用,几轮齐射后,便击毁了建奴的几个火炮阵地。

    张春用了一个时辰,打掉了半数青铜小炮,满库率领长矛手,才顺利渡过小凌河。

    上岸之后,满库遭遇昨天的骑兵,他急忙布置四个拒马方阵进行防御。

    蹬岸部队在建奴火炮打击下,出现几百人伤亡,三斤青铜小炮,虽然威力不大,但却在方阵中打出了十几条血槽。

    张洪谟率领五十辆偏厢车,冲到小凌河西岸,炮轰建奴骑兵。

    每一轮射击,两斤的铁球,都能给建奴带来一阵腥风血雨,经常能在空中看到,飞起的残肢断臂。

    梅勒章京拜桑武,命一个牛录的下马用步弓掩护,射杀了长矛方阵左侧的一百多个明军。

    这时,方阵出现了一个缺口,另一队马甲乘机冲入长矛方阵。

    战事并没有按照拜桑武的预料发展,被攻破的长矛方阵,立刻变成了四个小形方阵,将攻入的一百名马甲和旗丁,夹在了中间。

    长矛由四面八方,一簇一簇的刺出,无论是建奴还是战马,身上都被扎出了数个血洞。

    一百名陷入方阵的后金兵,像是在沙漠中泼出的一杯水,迅速消失不见了。

    建奴弓箭手,仍是不停放箭,明军却挥舞长矛拨打,虽然不断有人中箭倒下,但伤亡情况并不严重。

    “又一轮火炮打响,五十颗铁球呼啸而至,噼啪的骨折声和人喊马嘶声混杂在了一起,建奴马队再次被火炮打穿。

    拜桑武很倒霉,炮弹在他腰部穿过,身体被打成两截,胸部以上的部位,被打飞到一丈之外,撞在了一名马甲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