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一百七十章 掩护溃兵

第一百七十章 掩护溃兵

    正在这时,一架马车驶入渡口大营,孙承宗并没有打算来到小凌河边督战,正在长山大营整理前方传回来的战报,附上奏折送往京城。

    刚才他心绪不宁,这才赶到渡口大营,刚刚抵达,他就听闻前方部队,被大火反噬的消息。

    孙承宗看到方楠已经将盔甲穿戴整齐,跨上了战马。

    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嘱咐,只是长叹了一声。

    “败局已定,和光当量力而为!”

    孙承宗目光殷切,但并未阻拦,他知道方楠决心已定,在老仆役搀扶下,准备蹬上寨墙,但却被刚由上面下来的金国奇挡住。

    孙承宗望了一眼粗糙陡峭的楼梯,轻轻地摇了摇头,无奈之下又回到马车上。

    方楠将剑锋大队留在大营,准备随时出击策应,他亲自率领翠衫骑兵,掷弹兵大队和旗卫大队冲了出去,奔向战场阻击追兵,掩护溃逃明军士卒,返回到小凌河西岸。

    方楠率领部队前出不到五里,就看到成群结队的士卒,丢盔弃甲狼狈逃蹿。

    他们满面灰迹,被大火熏烤的须发焦曲,正空着双手玩命奔跑。

    没走出多远,方楠又迎面遇到吴襄父子,他俩此时是披头散发,甲胄松驰,显得颇为狼狈,好在身后还跟随着三千多溃兵,总算没变成光杆司令。

    吴襄发现方楠率领部队赶来,远远伸出手臂招呼:“方老弟,大军溃败了,快跑吧!

    话音未落,吴襄头也不回,如同惊弓之鸟,慌慌张张奔向渡口。

    吴三桂面现尴尬之色,匆匆向方楠抱拳,紧随吴襄而去。

    方楠看了眼父子俩仓皇奔逃的背影,不由的摇了摇头。

    上万溃兵,散漫在官道两侧涌向渡口,他们三个一团五个一伙,全是灰头土脸。

    偶尔还会看到几名伤员,相互搀扶坚难走向渡口,很多人因伤而体力不支,散坐在地上,望着其它人的背影哀怨叹息,并且不时紧张向身后张望,看建奴骑兵是否追了上来。

    “三郎,派人截住那些身高体壮的士兵,让他们捡起长矛,像个真正的军人。”

    方楠见溃兵都在亡命奔逃,完全成了土鸡瓦狗,任建奴随意追砍,顿时怒气上涌。

    溃兵此时看到传闻中的翠衫骑兵,心中虽然好奇,但逃命事大,所以根本没有理会他们呼喝。

    赵三郎命令翠衫骑兵,使用投矛将溃兵抽倒,或是用战马顶撞驱赶,押送到方楠马队之后,编成一个方阵。

    溃兵赤手空拳,不敢反抗传闻中的翠衫骑兵,只好捡起长矛垂头丧气列队。

    这时,几十名骑兵在树林中跑了出来,向方楠所在奔来。

    吴石头扬起右手,旗卫大队家丁齐同停住战马,举起步铳瞄准这群骑兵。

    方楠看到是冯敬康率领的马队,左手轻轻一扬,叫停了吴石头。

    冯敬康跳下战马,向方楠抱拳施礼:“张监军好像阵亡了,前面几里外,建奴镶白旗部队已经穿插过来,再向前走,就有可能遭遇包围。”

    方楠一甩马鞭,制止冯敬康再说下去。

    “冯大哥无须担心,率领你的马队,回去搜罗大车,火炮,辎重,只要能拖走的装备一率带回来。”

    话说三部车营遗落的大小火炮,那都是用银子堆出来的,方楠可不想白白便宜了皇太极。

    冯敬康看了一眼方楠身后整齐的部队,抱拳唱“诺”,立刻上马带人离去。

    “三郎,你接过小豆子手上的军旗,举着它率领几支小旗和长矛手,把沿途伤员全部抬到车上,拦截溃逃士兵协助,将他们护送回去,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不要放弃。

    赵三郎领命而去,又带走了十几名铁甲郎中。

    马队后面的长矛手,听说方楠不是逼迫他们回去拼命,而是负责收集运送伤员返回营地,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他们一扫颓废的神情,挺起胸脯趾高气扬队列,转眼之间又变成了一只威武之师,跟随赵三郎离去。

    三三两两受伤士兵,被长矛手连扯带拽抬上马车,他们看到有翠衫骑兵护送,心中也安稳下来,开始相互包扎救治。

    几名身穿钢甲行动敏捷的郎中,将参片塞到一些奄奄一息的士兵口中,不少士兵略知医理,见到这个情景,面上露出惊讶之色,他们发现那些参片,都是五百年以上的老山参,在市面上极为少见。

    铁甲郎中淡淡看了伤兵们一眼。

    “算你们运气好,遇到了俺们将军,给你们用老山参护命。”

    “前几年,俺师傅病重的时候,都没用起这么金贵的药材。”

    伤员们看向赵三郎手中高举的千里营大旗,面上露出了羡慕之色。

    他们平时领响都费劲,若不是战情如火,欠响和安家银都不能顺利领到。

    若在以往,重伤之后只能等死,没有想到今天在战场上,会遇到千里营这样的部队,不但带领他们一同撤退,还治伤续命。

    伤兵们在感慨同时,心中也是唏嘘不已,深深记下了这一份恩德。

    方楠继续向前推进,不断收拢伤兵,抬上大车运回小凌河营寨。

    没过多久,他便看到冯敬康带领着几十名骑兵,正在催促一群溃卒,推动数辆沉重马车。

    方楠策马来到旁边。

    冯敬康见他过来忙说道:这六根炮管是永平车营列在后营防御的火炮,我刚才看到这些火炮并未损坏,便找到几辆马车准备运回去。

    方楠看了一眼炮身,都是六磅青铜炮,份量着实不轻。

    虽然这种火炮,在野战中使用的方式不灵活,但放在城头或寨墙上防御,还是不错的,而且还可以使用,千里营三寸口径的开花弹。

    方楠指向火炮:“一共能有多少根完好的炮身?”

    冯敬康看向前面半里处,“那边一共还有二十多根同样的炮身。”

    “估计是永平车营炮队,因为射程不及红衣大炮,张春才把他们留在了后面。”

    想到这里,方楠向冯敬康一招手,冯敬康立刻跳下战马,来到他的马前。

    自从知道翠衫骑兵是方楠的家丁,冯敬康就知道眼前这个青年,不是普通将领。

    仅凭几百人就能偷营劫寨,绞杀两千蒙古控弦于无声之中,这是何等战力。

    具他所知,关宁铁骑可没那份能耐,由此对方楠极为崇敬。

    方楠俯身在他耳边,小声说道:“如果你能将剩余二十根炮身全部运回,方某定能保举你成为炮营游击。”

    “游击?”

    冯敬康闻言眼睛一亮,心中十分惊喜,以至于“炮营”两个字都被忽略掉了。

    “心说现在这个把总,干了有些年头了,想再进一步升到“将”级,那可是自己的人生梦想。”

    机会就摆在眼前,冯敬康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的连脖颈都充血涨红,抓住战马鬃毛,汗地拨葱直接就蹿上马背,在心中暗暗起誓,今天就算拼了老命,也要把那二十根炮身给拖回来。

    “如果这个方公子能许给自己一个总兵,老子都能把皇太极那四十门红衣大炮给扛跑。”

    冯敬康脱下衣甲扔到地上,拧眉瞪眼,抽出腰刀向左右一挥,“老子今天能不能当上游击将军,就看兄弟们的了,哪个要敢畏畏缩缩拖后腿,老子这把刀可不认识你是谁。”

    “走,都他妈的给我回去!”

    “这官瘾,也有点太大了。”

    小豆子手抚颌下绒须,斜眼看向方楠不住摇头叭哒嘴。

    “你懂个屁,还不快点帮助三郎拦截溃兵。”

    “五万大军顷刻之间,便烟消云散了。”

    方楠感叹之余,回头看到几十辆装满伤员的大车,正在快速向渡口方向转移,心中也是一阵感慨。

    率领部队又前进两里,方楠看到几只建奴小队骑兵,正在追砍明军溃兵。

    没等他吩咐,吴石头带领旗卫大队,前冲到几十步外,停稳战马举铳射击。

    只打了一排火铳,就将最近的一队,二十多人的建奴马甲,连同战马一同击毙。

    另两队建奴骑兵,发现明军大队出现,立刻掉转马头向北逃去,获救的几百名溃兵,跑到方楠马前不住磕头感谢。

    方楠让他们将伤员抬到马车上一同撤退,溃兵经过马队时,看到旗卫大队士兵背旗上的“方”字,用心记下后快速后撤。

    方楠一路行来,只看到万余溃兵撤回,想到五万多明军经此一战所剩无几,心中不禁升起一股惆怅。

    又向前行进一里,方楠率领部队停在官道上。

    战事接近尾声,现在这个位置能够接应到的溃兵,还可以带回营地。

    再向前走,即使还能够营救一些人,但也无法将他们带回,而且还会使千里营陷入建奴包围。

    方楠准备在这里等待片刻,如果不见溃兵,便返回小凌河营寨。

    此时,官道上溃兵渐渐稀落越来越少,入目皆是几里外熊熊大火,和铺天盖地雾蒙蒙飘飞的草木灰。

    空中飘荡着浓烟和尘灰,遮挡住了视线,方楠也看不到多远,溃兵越来越少,仍没有发现张洪谟和杨肇基的部众。

    此时大凌河城方向,炮声越来越稀疏,张洪谟所部车营,幸存下来的希望也变得非常渺茫。

    方楠很喜欢张洪谟爽朗性格,但这个时候即使冲过去,也只有收尸的份了,不过他还是想再等一会,看看会不会有奇迹出现。

    对于杨肇基的安危,方楠还是很放心的,他精明的像一只老狐狸,谁死他也死不了。

    出战之前,杨肇基与他一同研究张春的布置,感觉此战有些冒险,赌博味道太重。

    杨肇基但心兵败无法退回,把老本输光,于是提前派出一支船队,趁夜色驶到大凌河城南十里外的河弯中。

    如果战事不利,只要沿大凌河南行五里,便可登船撤回。

    方楠出来有两个时辰了,他估计两部车营,如果不被大火烧死,现在也会被建奴主力包围消灭。

    想到此处,他准备率领部队返回。

    “砰砰砰……”

    在转身瞬间,方楠似乎听到前方不远处,响起阵阵火铳射击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