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一百六十九章 苍天负我

第一百六十九章 苍天负我

    方楠此时出现在渡口大营之中,听到二十门红衣大炮震天动地的吼声,不由担心起明军伤亡,准备率军出营寻找战机,击溃横哏在官道上两蓝旗部众,使张春在战势不利的情况下能够撤回。

    皇太极虽然遭遇火攻,但大火却没有燃烧到炮兵阵地。

    大凌河战场上,轰炮声轰鸣震憾着大地,二十门红衣大炮仍在持续发射。

    此时方楠与金国奇站在寨墙上,神情紧张的举起千里镜,观察战场态势,担心张春抵挡不住建奴炮击溃退下来。

    皇太极看出明军抵近营寨继续纵火,命令佟养性指挥大将军炮,无差别向正面射击。

    以此来争取时间,在最外围壕沟内侧,建起一条土墙,抵御明军铳炮打击。

    两刻钟过去了,遥遥还能看到明军战旗依然飘扬,方楠和金国奇不由松了一口气,但他们跟椐战场上空蒸腾起的硝烟和火光,以及紧密的炮声,也能猜测到战况激烈程度。

    火攻燃烧截面很长,并且像喇叭一样四处漫延,张吉甫也放火,将两蓝旗逼退到了官道西侧几里外。

    金国奇面带喜色击掌说道:“和光老弟,张监军使用火攻,看眼前形势,咱们胜面很大,估计这次进攻,可以击溃建奴解大凌河城之围。”

    张春施放大火,正向西北方向漫延。

    此情此景,让方楠心下狐疑,“按战史上记载,火确实是张春放的,可是后来风向逆转,他反遭吞噬,明军由此大败。”

    “而现在的情况,是张春付出一些代价后,成功纵火,杀的建奴不住后退,眼看就打进最外围壕沟,若是顺利攻破,城内祖大寿部必然出来夹击。”

    建奴主力都集结在城南,在大火和腹背合击下定会大败,难道说历史记录出现偏差,明军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

    朵朵乌云流动到战场上空,不断聚散翻滚,变幻出一种抽像,而又难以预测的形态,搅动着气流带偏风向,雄雄烈火变得迟顿下来。

    风向此时忽东忽西,大火也随之向四面八方乱卷。

    陡然间发生的变化,使明军攻势为之一缓。

    张春此时换上战马,手持大旗驻立在中军。

    流云渐渐密布成片,战场中狂乱的火势随之和缓下来,怒吼的火舌,此时有气无力绻伏在地面上,有一下没一下吞噬着周遭野草。

    一阵微风在地面上旋起,细碎的草梗,顺势轻轻向东南飘起,火舌突然精神一振,卷燃周围野草,借助渐涨的风势,高昂起身躯向天空怒吼。

    片刻后,风势渐强犹胜初起,夹携着燎原之势反卷向明军。

    感谢“阿布卡恩都力”的护佑。

    “哈哈哈哈……

    皇太极见此情景,振臂仰天大笑。

    他没有急于擦抹脸上的黑灰,马上命令镶黄旗甲兵,携带草料会合两红旗纵火围攻抚宁军。

    正黄旗会合两白旗,纵火切断张洪谟部,与张春中军车营联系,将明军分割包围。

    蒙古诸部携带马草,跟随在大火之后增加火势,在风向没有再次变化之前围歼明军。

    此时在城墙之上,何可纲一掌击飞垛口上的砖石,面带悲凄望向城门内,已经集结好的突围部队,向祖大寿无奈的摇了摇头。

    祖大寿看到他这个举动,面色一变,忙跳下战马奔上城头,双手扒在垛口上向战场张望。

    片刻后,祖大寿一屁股坐在地上,何可纲此时冷静下来,拍了一下祖大寿肩膀:“我们还没有完全绝望,至少到现在为止,还有一支部队没有出现。”

    祖大寿由地上站起,看了一眼城外后,面色稍缓:“是啊!翠衫骑兵是我们最后的希望。”

    风势逆转,成捆的马草被投进大火之中,明军士卒面对几丈高,不停伸展的火墙,心中充满恐惧和绝望,炽热的温度,压迫着他们不住后退。

    一根根沾着火星的羽箭,在火海中毫无预兆射出,将他们身边的同伴射倒,眨眼之间就被燎原大火吞噬。

    大自然的力量,渐渐摧毁了士卒斗志,他们扔掉身上装备,不顾一切掉头狂奔,如同海潮逝退,与席卷而来的大火赛跑。

    张春气火攻心,已经吐出了几口鲜血,嘴角上还挂着一丝血迹,鲜血滴滴答答落在胸前,染红了一大片盔甲。

    这个时侯,他显得非常平静,回想着刚刚美丽的憧憬,只要大火顺势再烧半个时辰,那么所有展望都会变成现实。

    “只须半个时辰,只须半个时辰啊!”

    面对熊熊大火,他没有一丝惊慌恐惧,只是面色时而苍白时而殷红,双手举起摇指天际,不住大喊:“苍天负我!”“苍天负我!”

    声音凄厉尖锐,如同鬼魅夜枭狂吼,带着不甘,带着愤怒,似要撕云破风直透苍穹。

    张春手拄大旗,看向几丈高席卷而来的火舌,面颊上抽动出一丝淡然微笑,瞳孔逐渐倒出漫天红影。

    火焰借助风势一涨,瞬间就将他的身躯吞噬。

    方楠没有注意到大火正反卷明军,他盯着两蓝旗被火势逼退,仓皇转移至官道一侧几里外,但所处位置,仍能随时切断明军退路。

    “三郎,看到没有,沿官道西侧放火,把两蓝旗给我赶的远一点儿。”

    方楠受到火攻启发,喊来赵三郎,让他率领翠衫骑兵清开官道。

    赵三郎亲率一个总旗,冲向莽古尔泰和济尔哈郎,而另一个总旗携带着火油,由官道西侧草地,向车营方向奔去,并且不停向地上倾倒。

    莽古尔泰与剑锋大队交过手,面对赵三郎时他很谨慎,并没有派出部队迎战。

    济尔哈郎却想试试翠衫骑兵的战力,马鞭向身边牛录额真一挥。

    一百马甲与两百旗丁,策马在队列中冲出,分成两队夹击翠衫骑兵。

    赵三郎呼哨一声,率领部队向左侧来个蛇形机动,玩起了蒙古人的曼古逮战术。

    建奴马甲战斗经验丰富,并没有追赶的太近,而是与两百名旗丁相互配合,始终对翠衫骑兵形成包夹之势。

    “这样可不行,必须让他们换个恣势才能下手。”

    赵三郎一看建奴的打法,开始在心里琢磨,随即率领翠衫骑兵,向东迎着两百旗丁冲去。

    在双方距离百步时,又向南一转跑出几十步,与两队骑兵形成一条直线。

    赵三郎率领部队稍微减缓马速,在距离六十步时,马铳乒乒乓乓打响,五十多名旗丁应声落马。

    他率领翠衫骑兵没有停顿,反而加快马速,又向北面急奔,并且向追赶来的马甲抛射了一次钢弩,又射杀了十几个人。

    而建奴骑弓在奔跑中,四十步内才有准头,距离稍远只能进行齐同抛射,所以他们射出的箭矢,远远落在了翠衫骑兵马后。

    赵三郎前冲几百步,向回兜半圈,便看到旗丁的队尾,他在马上一边装填马铳,一边像老鹰抓小鸡一样,冲向旗丁马队后部。

    两支建奴马队,都因为要调转方向追赶翠衫骑兵,所以整体速度降了下来。

    当赵三郎率队转到马甲骑队一侧时,两队建奴骑兵因为需要转向追击,绞合在了一起,分不清楚各自队伍前锋在什么方位,变成乱糟糟的一坨。

    赵三郎抓住这个机会,围绕两队骑兵转圈,打出两轮马铳又射了一轮钢弩。

    在这几次射击时,两队骑兵密集拥挤在一起,所以杀伤效果非常好,差点将剩下的两百多个人全部射杀。

    随两蓝旗而来的“扎鲁特”部小台吉“内奇”,对已经变成一张大长脸的济尔哈郎说道:这种战术素养高的骑兵,如同野狼一般存在,如果是在草原上,会被称之为狼骑兵,需要十倍以上的兵力,才能将其驱赶。

    “内奇”说完后,率领两千部众冲向翠衫骑兵。

    赵三郎看时间差不多了,估计火油都已经撒完,调转马头奔向小凌河渡口。

    济尔哈郎瞄了一眼,见只剩下几十名骑兵生还,气得咬牙切齿抽出马鞭,在每个人身上抽了两下。

    “该死的翠衫骑兵真是狡猾,看来我们还要向后撤几里。”

    莽古尔泰指向官道旁燃起的大火,心中却在讥笑济尔哈郎不知深浅,把翠衫骑兵当作普通明军去应对。

    金国奇放下千里镜,笑道:今天算是见识到翠衫骑兵的厉害了,果然是名不虚传。

    “唉……,都是银子堆出来的!没什么值得称道。”

    方楠谦虚的一摆手

    :“老哥有所不知,现在千里营还有二十万两外债呢,是上个月刚欠下的饥荒。”

    金国奇听的是一愣一愣的,心想方楠怎么还会借钱养兵,轻轻摇了摇头很是不解。

    不过他略一估算,方楠几只部队的装备,盔甲,火铳,大炮,战马,没有十几万两还真是配制不齐,怪不得他要建造海船,组建船队出海贸易,单靠兵部和漕运总督府的响银,根本就担负不起。

    两人一边聊着军伍之事,一边观望战场中的变化。

    “和光”快看。

    金国奇手举千里镜突然大喊。

    方楠急忙向大凌河城方向望去。

    在千里镜中,他看到大火反卷明军,大部分旌旗淹没在火焰和浓烟之中,溃逃的士兵交错遍布四野,正被建奴马甲追杀。

    千里镜倍数太低,方楠也只看到了大概情况。”

    他匆忙由寨墙上跑下来,命宋桥指挥炮兵进入阵地,然后在哨楼上指挥火炮射击。

    这时,小豆子牵来一匹周身雪白,四蹄毛色均是火红的高壮战马,两个家丁迅速为战马披上牛皮马甲。

    小豆子这时取出为方楠特制的明光甲,帮他披挂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