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二百一十四章周家之议(二合一章节) 所谋为何

第二百一十四章周家之议(二合一章节) 所谋为何

    “让宋桥大哥与冯敬康交接一下炮队事宜,然后就任舰队指挥使,着手展开组建工作,先把框架搭起来,水手肯定是缺的,可以让商会帮助搜罗,但身家一定要清白。”

    “另外让吴彪在全营中选拔合格士兵凑足千人,补充到掷弹大队,今后更名为水军步兵大队,现在就立刻蹬船训练。”

    会试在即,就不要让他的表哥宋应星继续在工坊里面混了,跟着周茂兰一同去京城赶考。

    “赴京会试?”

    牛聚明轻声重复,瞳孔渐渐收缩,似在凝神思索。

    “当家的,这是要着手布局……?”

    牛聚明闻言眼中精光闪烁,手握折扇不禁轻抖两下,面色阴沉双目微眯,忽然露出一丝寒意。

    “该是什么人,还是什么人,看他这个模样,天生就不是个过安稳日子的主。”

    方楠看到牛聚明露出这个神态,不禁摇头轻叹。

    “单凭他们两个人布什么局?不过是助人心愿得尝而矣。”

    方楠挥了挥手,让牛聚明不要胡思乱想。

    牛聚明可没有相信,这几年他早就知道方楠口风甚紧,不到最后一刻,是不会对兄弟们亮出底牌的。

    他目光一扫,发现吕三才在侧,不由眉头一皱。

    吕三才敬重方楠为恩主,方公这个称谓,早已被他视为神明,刚才听二人所言,皆是千里营内部事物,称之为不传之密也毫不为过。

    他此时如坐针毡,心想夜里说梦话若是有所泄露,那岂不是愧对方公,恨不得捂住耳朵一溜烟跑出去。

    方楠毫不弊讳,完全把吕三才当做自己人,这让他心神安稳了一些。

    战船搭载步兵自古有之,公元前480年,雅典人在每条战船上配置了20名“海上士兵”,与波斯人作战。

    后来,罗马人也在大型战船上配置“舰队士兵”,这就是海军陆战队的雏形。

    方楠这种布置,主要针对解决对陆作战,今后行商南洋或是波斯欧洲,将会遇到发展上百年的西方海军,单凭战船之利,他估计未必能够解决区域矛盾,拥有登陆作战能力,才会全方位对敌,掌控战役空间和主动权。

    掷弹大队线列战术最为精熟,每次战斗损伤也最小,以他们为基础,水军陆战大队会很快形成战斗力。

    “秀才哥,今天周父都说什么了?”

    方楠话锋一转,又回到他的婚事上面。

    “呵呵呵呵”

    牛聚明开心笑了两声:“他要与我们同回德州,去埕口船厂看看,婚事能够这么顺利定下来,应该也与海贸有关。”

    “恐怕不止如此。”

    方楠双眼微眯略有所思,摆弄起折扇轻轻敲击手掌。

    “周家应该知道我们底细,这本就不是什么密秘,张溥在运河上设卡,这不是就关公面前耍大刀嘛?”

    “如果事情闹大,必然会震动朝堂,牵扯的可就多了,周父应该看出其中曲折,推算复社未必能够掌控事态发展。”

    “有句话说得好,叫做强龙不压地头蛇,在漕运上动手动脚,在他看来,张溥很难全功。”

    “浒山营快到扬州了,等明天刘大人把婚事定下来,秀才哥过去盯着点,千万别弱了士气。”

    一谈到调动军队,方楠面色肃穆,又恢复统兵大将的神彩。

    “谁说老夫会帮忙了?”

    刘宗周在萧思音搀扶下走了过来。

    牛聚明连忙尴尬一笑,拱手躬身向刘宗周一拜,脑袋都要快贴到地面上了。

    “你们继续聊吧。”

    “哎,只会舞刀弄枪。”

    望着刘宗周的背影,牛聚明轻轻吁了一口气。

    “秀才哥,看你这点出息。”

    “哈哈哈哈”

    牛聚明对方楠的戏谑之笑视若罔闻,自顾整理衣衫毫不在意。

    方楠看向吕三才:“三哥想必有事要说吧!”

    “嗯”

    “方公,小的是有些琐事。”

    吕三才听到两人交谈,早已手足无措,想到商帮庄寨的事情,与人家所谈话内容相比,简直就是鸡毛蒜皮,是以语出懦懦毫无底气。

    虽然他知道一些史末,但方楠和牛聚明所言及的事情,在当下都属于机密,他感觉自己不应该出现在这个场合。

    吕三才“腾”的一下站了起来:“方公,方吕庄饲养的鸡鸭和肥猪,在周先生指点下,全部售卖到杨州和南直隶等地,虽然涉及地域不算广,但现在已经供不应求了。”

    方楠笑了笑,挥动折扇示意吕三才坐下说话。

    他非常欣赏这个凭借自身武艺,单枪匹马数次杀穿刘泽清军阵的彪悍青年。

    方楠相信,千里营中没有一个人单打独斗是他的对手,即便是能够力举千斤的小豆子也不行。

    战阵撕杀不同于江湖武艺,后者更加注重技巧修练,而军队士兵则以勇气为先,讲究群体配合。

    吕三才二十三岁,正值血气方刚,仪态威猛语出铿锵有力,但这时他却神态恭谨,像个商行掌柜。

    “明年各庄会增加两倍饲养规模,到时把市场拓展到苏州,松江,无锡等地。”

    “与此相反,前段时间,济宁府以南十几个大庄子,都收购了一些棉花,组织庄中的女人织布,因为技术不好,再加上销路太少,现在积压很多,所以大家都准备停下来了。”

    “流民庄寨自我发展,这是个值得鼓励的举动。”

    方楠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目光延伸到园中。

    “土布哪有丝绸赚钱?现在正琢磨海贸商品,单凭瓷器,香皂,显然还是不够,即然方吕庄有发展织造迹象,自己更应该去扶持一把。”

    方楠举起折扇轻敲额头沉吟片刻,“派人到工坊找方宝,让他把各家积压的布匹全部收走,部队消耗被服布匹量大,只要结实耐用就行,外观粗糙些也不是问题。”

    “秀才哥,哪天有时间与周家商量一下,组织些丝绸织工去各庄传授丝织技巧。”

    “今后生产出来的丝绸,工坊将全部收购。”

    “多谢方公”

    吕三才又站了起来,笑呵呵向方楠鞠躬致谢。

    方楠笑道:“我们不是外人,三哥不必客气。”

    “你对复社有什么了解?”

    方楠突然想到,商帮现在可是个有组织的江湖团伙,市面上风闻传言所知甚多。

    吕三才挠了挠头,面显尴尬之色:“仕子们的事情俺还真不明白。”

    “但现在很多大商户,都与他们关系非浅,经常能够看到他们一同出入高档酒楼和风月场所。”

    方楠点了点头,“秀才哥,让飞虎派一个小旗去周家,运河那边也快闹起来了,还是要多加提防才好,但不要穿着套袍过去,以免惊动官府。”

    “呵呵呵”

    “明天周家人来访,咱们还得把宅院布置一下。”

    看着吕三才龙形虎步走出大门,方楠又想到牛聚明的婚事。

    ——————————

    周家是书香门弟,但自万历朝以后,族中再也没有出现二甲进士,但诗书传家的族规并没有终断,因此每代都还会出几个举人。

    虽然周家仕途不举,但操持的丝绸和布匹生意,却是越做越大,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周家搬到苏州后,又新建了几处丝织工坊,拥有织工近千人,生产出来的布匹和丝绸锦缎,行销大明各地,以及南洋和倭国,俨然以成为苏州府第一大布商!

    素婵之父“周举”虽排行为二,但却是族中的嫡长子,接掌周家之后,拓展了生意的规模,又做起了粮食生意,使“周家商号”成为了徽商中的核心之一。

    书房中素婵侧立在周父之侧,看着几位堂叔正在与周举商量对策!

    一个满面红光,身材微胖的中年男子,放下了手中的茶碗,叹了一口气,对周父言道:没想到张溥那厮的势力,竟然影响到了淮安府。

    “粮船以经堵在那里一个月了,现在是进不得也又退不得,收上来的粮食又不能压在码头。”

    “唉!不收的话,过了时节又没得收了!”

    一旁的老大周魁,接着说道:“四弟也不要太过担心,其它几个商帮的老掌柜都以经进京,在帮助我们活动关系。”

    老四周榜,看向哥几个眉毛竖起,重重的在茶几上拍了一掌,怒声说道:“那牛秀才不是方楠的兄弟吗?难道他们也没有办法?”

    周举挥手止住老四再讲下去,这件事情一但牵扯到方楠,可能会变得更为复杂,那时出现的情况,根本就不是周家能够应对的。

    “商号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将粮食运过去!”

    “走海路不行吗?”

    老三周进看向几人。

    “唉!”

    周举叹了一口气,放下茶碗缓缓的说道:“先不说能否有海船帮忙还是未知,出海之后若遇海寇,岂不是损失的更大!”

    周进闻言默然不语,看了看素婵,跺了一下脚回到了坐位上。

    老大周魁轻拍他的肩膀,“会试就要开了,明天你必须得赶往京城,家中事情有我们几个人谋划,无须你操心!”

    “只要这次能考入二甲,商号既使经受再大的损失,我们也不在意。”

    周进点了点头,强自振作了下精神,脸上顿显慷慨激奋之色,向兄弟几人抱拳:“几年间愚弟不敢疏怠,明早小弟便启程赴京,今番定要光耀门楣。”

    周举观他如此志坚,内心宽慰之余,生出一丝无奈,暗想家中几代在朝里没有依助,金榜提名之事绝非单靠努力可行。

    周举左首的一名七旬老者,这时一撩长髯轻轻说道:“咱们家素婵,如果嫁给张溥,应该还是不错的选择,虽然是做妾,谈论起来并不好听,但素婵也是望门寡,没有必要计较太多!

    “咳咳咳”“咳咳咳”周举剧烈的咳嗽了几声!脸色迅速的红了起来!”

    老大周魁示意正喘着粗气的素婵,坐到周举右侧圆凳上。

    “素婵这几年将青莲商号经营的红红火火,在徽商之中也可以称得上是后起之秀,我们不能再将她当作孩子看待了。”

    “不要看牛秀才只是个掌柜的,但此人仅用不到两年时间,便将方家商号的产品,在大江南北全面铺开,所接触的人也多是达官显贵,足见他才识过人,当得是佳婿之选。”

    “漕运总兵方楠,这个人虽然年轻,但颇为皇上倚重,也并不是个简单角色,此人曾在朝会中当殿斩杀麻登云,之后炮轰通州抄官,行事任性胆大妄为,传闻中的凶悍角色,也只能望其项背!”

    “若是婚事订下,依这个方楠脾气,刀兵之事是免不了的,周家必然会受其影响!”

    老者微闭双眼轻笑道:“不过一介武夫而矣,这样的婚事弃之不悔!”

    “二伯此言差矣!这几年来战乱不断,武人地位也不似前几朝那般低微!”

    “大凌河会战,翠衫骑兵一战而名动天下,他们便是方楠的部卒。”

    周魁挥手止住老四再说下去,周榜虽然三十岁了,但仍有些热血书生的性情,如果再讲下去就跑题了!”

    他端起茶碗轻呷了一口,略有所思:“方楠背后关系非常复杂,他不但与王承恩叔侄多有交往,而且与孙承宗交情不浅,他实力有多强,咱们现在还无法揣度,但绝不是我们能够得罪起的。”

    “昨日遇到了一个关系莫逆的同年,如今在熊文灿手下办事,据他所言,几日前熊文灿多方活动,为方楠幕僚掌柜周茂兰恢复举人之身,并且马上便可去参加会试,他估计此人定能进入二甲,看来这个方楠,虽然年纪轻轻却很不简单啊!”

    周举笑道:“有些事情还没有与大家讲,今天我们已经见过牛秀才了,而且素婵拿出五万两筹建一艘战船,准备加入方楠的海贸船队。

    “哼”

    “六万两银子,能造两艘二号福船!”

    二伯看向周举,脸色瞬间又变得和蔼起来,“这个是不是多了些?”

    面对他阴阳怪气的态度,周举只是淡淡一笑“孩子大了,自己也能赚钱,即然她喜欢就随她去吧!”

    “六万两,周家还拿得出来,何况那还是她自己的钱!”

    “哼”

    二伯讨了个无趣,轻掸袍袖,快步走出书房!

    素婵这时开心的搂住周举的手臂,轻轻摇晃!

    “都是为父将你惯坏了!”

    周举无奈的看了她一眼。

    周进这时却神情严肃看向素婵“你观方楠此人如何?

    周魁和老四周榜闻言,立刻带着探询的神态,也一同看了过去。

    轻轻松开周父手臂,素婵端起一杯香茶,若有所思沉吟片刻,环视几位叔伯才缓缓说道:“方楠此人虽然年纪不大,但秀才对他非常敬服。”

    “方总兵不常居工坊,生意上的事情,多是秀才与几个兄弟在主持,大部分时间他都是在外统兵作战。”

    素婵双手搅动丝帕,突然惊呼一声。

    “对了!方楠便是方一曲!”

    “只知道这些没有用的!”

    周举并指轻点素婵额头:“都这么大了还如此轻佻,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撑起青莲商号的!”

    “哎!”

    “老爷!老爷!粮船放行了!”

    就在此时,一名青衣小厮,面带喜色快步走进书房,向周举躬身施礼。

    周魁几人立刻起身,围在小厮身边急切问道:“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昨天早上,一伙官兵乘着马车,由北面开了过来,这些人非常凶悍,抵达钞关便缴了卫所兵的械,同时还将一杆写着千里营的大旗插在关卡之上!”

    “当时有一名军官找到了老管家,通知咱们的粮船可以过了!”

    “小人临走的时候,看到那伙官兵将杨州王家和山西曹家的货船都截留了,但具体是什么原因,那就不知道了!”

    “太好了!”

    老三和老四展颜一笑击掌相庆。

    “粮船全部都过去了吗?”

    老四急忙追问。

    小厮猛点了点头“小人离开的时候大部分都过去了,老管家送过去一百两银子,可当兵的没有收!”

    老四起身拱手,“大哥,二哥,三哥,小弟这就去淮安府了解一下情况!”

    周举脸上并没有显出欣喜之色,沉声说道:“即然方楠插手介入,今后的事情咱们就难以预料了!”

    “老四,先去拜访一下杭州知府石万程,听听仲升兄怎么说,老三马上启程,走官道进京参加会试。”

    周魁看了一眼老三,老四,笑着说道:“你们两个也不要紧张,老二如此布置,只是谨慎而矣!”

    “老爷!老爷!”

    一名小厮左手捂着六瓣帽,气喘吁吁跑了进来。

    周举面色顿寒:“小柱子,出了什么事情,这么慌慌张张的?”

    小柱子瞪着眼睛,右臂向外比划,急切说道:“三十多个骑马的武士,分成两队围着宅邸绕圈,显然对周宅别有用心。”

    “经过询问,才知道他们是牛秀才派来的,小的担心有事,所以马上进来禀报。”

    “以后不要慌慌张张的,下去吧!”

    “老三,老四,现在就去准备,大哥明天随我一同去拜访刘老爷子,顺便会会方楠!”

    兄弟几人起身离去后,周魁却又坐了下来,他看向素婵尴尬一笑:“素衿回来之后总是闷闷不乐,经常坐在院子里发呆。素婵你与她常在一块,可知是怎么回事?”

    看到书房中没有外人,素婵轻叹了一声,“素衿妹妹喜欢方楠,但据秀才说,方楠不但与萧思音有情,而且还与一个官宦家的小姐有旧,这事不好办呐!”

    “唉~!”

    周魁闻言满脸的失望之色,长叹一声,轻摇脑袋站了起来,

    周举看了看素婵,淡然一笑:“女大不中留,大哥明日正好一同去看看那方楠是何许人才?”

    吕三才做起事来,不但雷厉风行,而且对方楠的交待,也尽心尽力!

    五十名身穿绛色短襟的武士,每人捧着四匹绫罗丝锦,在园中的树稍,回廊,假山之上挂了起来。

    顷刻间,园子里变得十分热闹,汪桃儿蹦蹦跳跳也加入其中。

    刘宗周在萧思音陪伴下,正在亭子中喝茶,看着热闹的场景不住摇头。

    一匹匹红绿色的丝绢被抖开,在花丛中,在草木间,缠蔓飘荡,如一条条彩带,将园林中的景致束扎起来。

    色彩缤纷的绸缎随风涌动,使亭台楼阁如同处于彩云之中,明媚的阳光照射进来,飘舞的绢绫散出七彩之霞。”

    见此情景,方楠十分感叹,园林之中流动的丝绸之美。

    “嫘祖栽桑蚕吐丝,一抽一丝织作绣。

    千封锦缎西霞路,万里行舟大海驰。

    绚丽丝绸云涌动,霓裳歌舞美仙姿。

    真丝彩缎文明史。灿烂辉煌世界知。”

    方楠寻声看去,见刘宗周和萧思音笑看着汪桃儿在竹亭前一边起舞,一边吟诗。

    琴声响起,萧思音轻唱“两只蝴蝶”为汪桃儿助性,方楠漫步在园中,双掌轻击与萧思音琴声相和。

    第二天一早,周魁和周举带着妻女乘轿出了宅邸。

    周举在轿中看到一群精壮的青衫武士,骑乘战马已经列队于前,他也是见过些世面的人,马上就发觉这几十骑,不但在行为举止和战马操控上动作一致,而且队列非常严谨,便立刻猜出这些人,可不是什么江湖草莽,而是群训练有素的骑兵。

    由武器装备和马具表面的划痕上,就能够看出这是支久经战阵的劲旅。

    使周举感到新奇的是,这些骑兵并没有携带长枪弓箭,而是身背一袋投矛,在战马右侧皮套之中还插着一柄火铳,这与他见过的卫所兵有很大不同。

    牛聚明彬彬有礼将周家众人迎进宅中,素婵母亲看到未来女婿,脸上挂着满意的笑容。

    素衿母女则是不断偷瞄着方楠,不时低头窃窃私语。

    方楠被这母女俩瞄得眼皮直跳,急忙随同刘宗周进入书房。

    周氏兄弟均是举人之资,与刘宗周文气相通,大家交谈起来到是非常融洽。

    没有出现什么波折和意外,牛聚明与素婵的婚事便定了下来。

    刘宗周只是坐了一会,便在萧思音搀扶下离开了。

    书房中只剩下方楠与周家兄弟,有了婚事牵连,所以言谈之间,便少了许多遮掩,尺度也大了很多。”

    只是看似忠厚的周魁,他的眼神却不老实,经常会笑着打量方楠。

    汪福光这时也凑趣赶了过来,一进门便向周举道贺,没过三句话,他便关切询问方楠下一步举措。

    周家兄弟也非常关心这个问题,一同看过去。

    小豆子走进书房,在方楠身边耳语了几句。室内一时间陷入寂静,方楠吩咐小豆子,重新换上一壶茶水,而他却手握折扇在书房中踱了几圈。

    看到周家兄弟和汪福光脸色变得沉重起来,方楠打开折扇轻轻一笑。

    “诸位莫要担心,并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只是刚才传来消息,熊文灿抵达杨州,并且相约有要事相谈,明日方某便须前往。”

    周魁急切询问道:“和光,可否透露一下会晤内容?”

    方楠知道周家兄弟关心粮船诸事,轻挥折扇笑道:“二位不必担心,是张溥要有什么麻烦了。”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方楠回味着李白诗句,踏上了扬州码头。

    吕大武率领了五十名腰插短刀的壮汉,在码头上围出一片空地。

    看到众人陆续下船,都在兴致勃勃谈论着扬州风景,如同组队出游一般,方楠只能是无奈的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