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二百二十章 水上初战

第二百二十章 水上初战

    方楠神情激动落下最后一笔,然后将毛笔甩到一旁,快步走到门前,将书房大门用力推开。

    大武此时,仍站立在书案旁,在歌词意境中解读着什么是战争。

    没过多久,萧思音走进书房,看到方楠背负双手站在窗边,遥望着北方。

    她将丢在书案上的毛笔挂起来,托起刚刚写完的那首歌词,向大武挥了挥手,两人轻轻的退出了书房。

    片刻后,方楠回到书案边,捡起刚才写的书信,然后靠在椅背上琢磨了一会,嘴角上露出了一丝笑意。

    晋西南州县救援的信息,以经在邸报上,刊载出来多日了。

    陕西流贼,被洪承畴逐渐赶出秦地,渐渐在向山西汾州地区汇集。

    这封书信是写给孙承宗的,大概意思,是希望老督师能策动一些在山陕等地为官的子侄,将流贼入晋的事情炒起来。

    这样,他就可以带领候拱极,去吕梁地区旅游了,顺手送他几个大蛋糕,大家面子上还好看,再帮他闪着光芒在崇祯眼前升起。

    这样,候拱极想不升官都不行了,依着崇祯的性子,肯定会将他推向更广阔的战场任他驰骋,怎么还会再将他丢在运河边呢?

    等过上一段时间,关内关外战情有了新的变化,估计崇祯也不会再向漕运上调派官署了,不过到那时候,“千里营”也不一定能够闲得住。

    方楠曾考虑过出兵登莱,但在孔有德兵变中有很多疑点,他还没有想明白。

    同时他感觉登莱战事,在朝中牵扯的过多,方楠可不想去趟这个浑水。

    走出书房,他看到园子中,已经点起灯火,几个女孩子嘻笑着,在池塘边放逐荷灯。

    荷莲间,一群飞舞的萤火虫,闪着星星点点的亮光,与小荷灯一同,吸引着鱼儿在一旁欢快嬉戏。

    看到这幅景致,方楠笑着走了过去,随口唱道:“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

    一条身影“忽”的一下扑了过来,一把将方楠手臂搂在怀里,大喊着:方大哥送给我,送给我。

    方楠一听就知道是汪桃儿,看到她那张娃娃脸上,带着娇憨的表情,他只好点头答应了,不然的话,汪桃儿是不会撒手的。

    即使答应了,汪桃儿仍是搂着他的手臂,不断提示其它女孩子保持距离,连萧思音也不例外。

    直到方楠将歌词写完,她才向众女挥舞一下拳头,坐到旁边安静下来。

    第二天清早,方楠在长江边,看到了以经在这里等候的吴彪。

    见方楠一行人乘轿到来,吴彪挥手吩咐部队上船。

    身背火铳的吴彪营士兵,在队官号令下,排列整齐蹬上二十只运粮漕船。

    近千人的部队,没有一个人窃窃私语,只能听到他们上船时,节奏齐整的脚步声。

    刘宗周眯着眼睛,抚须观看了部队上船的全程,不住点头赞叹“精兵悍将,悍将精兵,两者一体,独善不可称其为健旅”。

    “彪哥,部队整训的怎么样了?”

    方楠离开德州一个多月,他非常想知道部队的现状。

    吴彪走到他的身前,手掐盔沿正身说道:“放心吧,浒山哥伤势恢复很快,他现在每天都盯在训练场上。”

    剑锋大队,对士兵身体和力量要求高,只补充了八十人,现在是三百四十人。

    旗卫大队是在军属中补充的兵源,已经达到九百人,但吴石头还在招募。

    丁成营和浒山营在大凌河战役中伤亡过大,现在新兵较多,恢复战力速度会慢些,但有三分之一的老兵做为骨干,日后肯定要比出征前还会强一些。

    “按照嘱咐,掷弹大队在全军遴选了五百人,加上补充的新兵,共计一千二百人,已经随新下水海试的两支战船训练了。”

    “当家的,咱们这次要去打谁?”

    方楠笑道:过江去转一圈,回去告诉兄弟们,下船后都精神着点。

    “诺”

    “今天早上对岸应天府方向,隐隐有炮声传来,一会过江时要小心些。”

    方楠听到吴彪提示,眉头轻皱,心想如果有伏兵的话,怎么可能放炮暴露行藏呢?

    “若是没有伏兵,那就是有人在攻打南京,想到这里,他莞尔一笑,这怎么可能呢?

    方楠看了一眼福船侧舷上的十个炮窗,对吴彪笑道:“过江便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在汽笛呼啸声中,凌河号福船驶过江心,方楠在千里镜中看到对岸码头上,很多人正在向江面上张望,而岸边却密集停靠几百支漕船和渡船。

    此时方楠似乎能够隐隐听到,断断续续的炮声由上游传来。

    他举着千里镜向上游江面望去,这才发现水面上只有零星几只小船在徘徊,两只稍大些的苍山船,正在掉头驶向岸边码头。

    “真的有人在打南京城?”

    方楠眉头一皱,是倭寇还是海盗,他现在还无法确定,只好改变直航计划。

    “吴彪哥,江上舟船回避偶有炮声,可能真有人在打南京,你率领本部由对岸码头下船,我们水陆并进。”

    吴彪离开之后,方楠开始安排刘宗周,汪福光和随行众人换乘小船,由对岸码头登陆与吴彪营同行。

    让他感到意外的是,刘宗周与萧思音坚持要留在船上,而且刘老头听闻炮声之后,还略带兴奋之色。

    方楠在心中嘀咕:“都这么大的年纪了,怎么还会如此好战。”

    而萧思音却拿出,没有感受过战争,新曲唱不出意境的借口。

    对岸船工,看到有明军要在码头上登岸,立刻各自跳上货船让出泊位。

    吴彪营步兵登岸速度非常快,并且在码头上列队完毕,正等待最后两艘漕船上运载的四门火炮。

    汪福光和周魁等人登岸之后,方楠命令凌河号逆流而上。

    汽笛发出一阵阵尖锐啸声,在满帆情况下逆流而上,只航行了一个时辰,便看到江面上明军十几支苍山船,正在与几艘大型海苍船兜着圈子。

    海沧船:福船型中的第四号称为海沧船,和哨船差不多,比福船稍小,吃水约七八尺,风小时机动,配合福船。

    武器装备有千斤佛郎机4门,碗口铳3个,噜密铳6,喷筒50,烟罐80,火炮10,火砖50,火箭200,药弩6张,弩箭100,乘员多达六十人。

    苍山船:海沧船中最小的叫苍山船,船体较小,高出囘水面,吃水5尺,设有橹,风顺则扬帆,风息则荡橹,此船轻便灵巧,主要用于追敌和捞取首级。

    装备千斤佛郎机2门,碗口铳3个,噜密铳4把,喷筒40个,烟筒60个,火砖30块,火箭100支,药弩4张,弩箭100支,全船40人左右。

    由以上两组数据可以看出,海苍船要比苍山船大出一号,而方楠的座船凌河号,船长近六十米,较之普通二号福船还要长出十米,船体是海苍船两倍有余。

    在千里镜中,海苍船上挂着“双刀交叉”的旗帜,方楠这才确定,海盗会如此大胆,竟然敢攻击南京。

    如果他熟读历史就不会惊奇,因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咚咚咚咚”

    明军苍山船上的佛郎机相继开火,十几颗铁弹在几艘海苍船百步之外落水,江面上击起了一道道水柱。

    海苍船并没有受到明军炮击的影响,仍是不徐不急围追堵截苍山船。

    转动千里镜,方楠发现一千多个服装各异的海盗,手持刀枪火铳,聚集在南京城北门之外,在他们身后,岸边停靠着几艘插着“刘”字大旗的海苍船。

    “难道是刘香?”

    他想打南京?

    方楠并不相信,刘香能带着千把个人打下金陵城。

    “即然他打不下来,那还来这里做什么?难道他也和自己带着同样目的?”

    方楠没再多想,即然现在遇上,想那么多也没用,打完仗也就清楚了。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原来还想过让这股海贼,帮助自己去拓展南亚市场,没想到会在这个情况下不期而遇。

    即然狭路相逢,那就打一场,正好试试他们斤两,同时验证一下凌河号实战。

    “接近海苍船,保持一里距离,火炮准备。”

    随着方楠命令下达,凌河号加速冲向两里外的海苍船。

    方楠头一次经历水战,所以并没有马上冲过去与海苍船展开对轰。

    此时交战双方,都已经发现凌河号突然冲进战场。

    “这船来的有些奇怪啊!看模样有点像红毛的夹板船,不过它还挂着硬帆,到还是像大明的二号战船。”

    刘香见凌河号外观不伦不类,一时间分不清敌我,但一想到自己也没有什么朋友,立刻就猜测出,是明军的援兵到了。

    刘香指挥几支海苍船,编成线列队形,调整帆索加快进度抢占上风位置。

    凌河号进入海苍船一里内开始转向。

    “咔,咔咔……。”

    战船侧舷上,十个炮窗同时被推开,一个个黑洞洞的炮口伸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