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二百二十七章 丝舞瓷韵

第二百二十七章 丝舞瓷韵

    寇湄儿鼻子一皱,欢愉的神情在脸上消失不见,她转过身在颈上摘下来一块小玉牌,拉起青采的手,将玉牌放在他的掌心:“别忘了以后来看我。”

    青采红着脸,紧紧握住玉牌,然后取下腰间金鞘短刀,挂在寇湄儿腰间丝带上。

    青采气血上涌,神情有点小激动,朗声说道:“寇湄儿你再忍耐几年,等我长大一些,就能赚到钱了,到时候再把你赎出来,那样湄儿每天都可以像小鸟一样自由飞翔,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寇湄儿“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但在她脸上,并没有看到开心的笑容,而是挂着一种苦涩的微笑,带着一种不该属于她这个年龄的沧桑,隐藏着一种无奈。

    “湄儿你不相信我吗?”

    青采拉住寇湄儿的双手急切问道。

    寇湄儿眼中升起淡淡雾气,她清楚一个小书童,穷其一生也赚不够帮她赎身的银子。

    如果自己运气好的话,帮娼户赚几年银子后,会被人买去作一个官宦或富甲的妾室。

    运气不好,则会被辗转贩卖,在烟花柳巷中独老一生,这样的事情,每天都会在身边发生。

    “青采,我相信你。”

    寇湄儿说话时的神态,像个小姐姐一样,抬手替青采拢了拢几丝鬓角乱发:“以后攒了钱不要乱花,也不要来找我了。”

    “虽然我们相识不久,但可以成为一生的朋友。”

    “将来湄儿赚到了钱,会为自己赎身,到时候再去找你。”

    寇湄儿语声渐渐变弱,似是对自己说出的话毫无信心。

    “你骗人,刚才你说过,赚到的钱自己一点也得不到,湄儿你一定要相信青采,坚持住,不要被那些讨厌的人赎走,我一定会来赎你的。”

    此时,青采盯着寇湄儿娇艳的脸庞,说话时非常认真,透着一股信誓旦旦的味道。

    寇湄儿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猛的点了点头:“湄儿相信青采肯定能够做到,等青采为湄儿赎身之后,我们一同勾画彩瓶,然后用湄儿织绣的丝锦,将它们缠绕成一对,就叫作丝舞瓷韵。”

    方楠听到柳如是抽涕了一下,这才发现她的脸上已经满是泪水。

    一颗晶莹的泪珠,在寇湄儿眼角偷偷滑落,却被眼尖的青采看到,忙伸出手帮她擦抹。

    青采这个举动,使寇湄儿再也笑不下去了,脸上的笑容渐渐变成一种委屈的表情,任由青采小手停留在脸上,擦拭如落珠般的泪水。

    老鸨眉毛拧动,脸上生出不耐之色:“和一个小厮有什么好聊的,你们俩个半大孩子在这里做什么美梦?都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

    “快走!”

    老鸨用力拉扯寇湄儿,将她拽得连连踉跄。

    “哎呦”

    一只折扇,这时敲在老鸨手背上,痛得她轻呼一声,急忙松开寇湄儿。

    见是方楠走来,青采满脸涨红喊了一声老爷,方楠轻轻摸着他的脑袋,看到青采脸上挂着几颗泪珠,柔声说道:“以后不要在叫老爷了,和小豆子一样称呼便可。”

    “喜欢湄儿吗?”

    谁也没有想到方楠会问青采这个问题,一同看向他俩。

    青采看了一眼正在柳如是怀中擦拭眼泪的寇湄儿,“忽”的一下,脖子都变得绯红,马上将脑袋耷拉下来,用脚使劲搓着地毯。

    方楠发现寇湄儿颊上挂着几滴泪水,正全神惯注看着青采,脸上红晕在快速褪去,渐渐露出一丝苍白。

    方楠没有想到寇湄儿如此在乎青采的答案,估计她可能是受到成长环境影响,变得比较敏感。

    青采已经将地毯搓出一层毛球,却仍是低头不语。

    方楠用折扇在青采脑袋上狠敲了一下,痛得他捂着脑袋直咧嘴。

    “你要是不喜欢,就让老鸨带湄儿走吧!”

    “不行!”

    青采急忙大喊了一声。

    方楠看到青采这股哏劲,也是很无奈,所以又换了一个问法。

    刚才发现青采和寇湄儿有了一些感情,方楠想到寇湄儿悲凄的一生,便想成全这俩个半大孩子,但心里更多是想挽救一下寇湄儿这个有骨气的风尘女子。

    但他不想强行把两个孩子拉到一块,所以为他们创造一个机会,看看二人有没有这个缘份。

    方楠挥动折扇,止住想要开口的亢嗣鼎,他清楚这位亢兄有钱,张嘴就是谈银子。

    如果是那样的话,与用强就没什么区别了。

    方楠看着青采:“寇湄儿一生快乐都掌握在你的手里了,你一定要想好。”

    “喜欢”

    青采猛的抬起头,看向方楠,在嘴里坚难得蹦出这两个字。

    方楠将青采脑袋扭向寇湄儿,用折扇一指:“对着那边说。”

    “喜欢”

    青采咬牙切齿,看似下了很大决心。

    寇湄儿的脸上泛起了淡淡的红晕,方楠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心说青采你个小笨蛋,这次算是捡到宝了,寇湄儿今后名列秦淮八艳之一,你看她粉面若花,身恣娇柔,在诗词歌赋具佳的八艳之中,寇湄儿文采歌艺均不出色,就应该知道她容貌体态如何出众。

    “湄儿愿意给青采做老婆吗?”

    方楠笑呵呵问了一句。

    “他也没说要娶我呀!”

    寇湄儿嘟着嘴,把臻首扭向窗外,看也不看青采。

    “这是什么?”

    方楠笑着指向她腰上挂着的短刀。

    寇湄儿小嘴一噘,歪头翻了个白眼:“只要青采答应以后不纳妾,我就嫁给他。”

    “好”

    青采这次回答的到是很痛快。

    方楠发现闵昌宗和亢嗣鼎,此刻正一脸黑线看向窗外。

    “咳咳”

    “你俩的婚事就这么定了,不过要等到十八岁以后才能成婚。”

    他估计寇湄儿在娼户那里,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向老鸨挥了一下折扇说道:“今天我就把寇湄带走了,你们老板随时都可以去商帮会馆拿银子。”

    老鸨碍于方楠几人的威势,欲言又止嘟囔了两句,然后快步离开,估计是回去禀报了。

    众人正要下楼,方楠却停下脚步略微上举折扇,对亢嗣鼎和闵昌宗笑道:“小弟感觉这里环境不错,兴致未尽,咱们再坐一会吧?”

    他嘴上虽是这么说,但心里想的却是,今天三楼还是真够热闹的,不但张采,多尔衮都在,而且还有一个葡萄牙商人鲁伊。

    他非常好奇一会还有谁来,或是发生什么事情。

    闵昌宗与亢嗣鼎互视一眼,心道:花雨楼虽装潢精美服务顶极,但方楠即能打又能唱,现在贵为一镇总兵,不应该没有见过世面,难道说过会他还要见什么人吗?

    这时听闻方楠说道:“青采,让人去会馆把拉斐尔给我叫来。”

    几人又回到牡丹厅,侍女俸上茶果之后,便被方楠挥退。

    “方老弟为何留下?”

    闵昌宗带着满肚子疑惑看向方楠。

    “复社张采来了,多尔衮也来了,花雨楼今日必然会生出一番趣事,闵兄和亢兄难道不好奇吗?”

    “呵呵……”

    “还有方总兵也来了!”

    闵昌宗对政事很敏感,埋怨的看了一眼有点没心没肺,正在轻笑的亢嗣鼎。

    一壶茶水还未喝完,花雨楼前突然变得喧嚣起来,寇湄儿好奇心重,雀跃着跑到窗前观望。

    片刻后神色郁郁走了回来,柳如是调笑着说道:“青采小郎君没有返回,看把你给急的。”

    “才不是呢!”

    寇湄儿轻推一下柳如是的手臂,“是张国纪和严金来了,两人和一些商贾带来几百个家丁聚集在门前,所以才这般吵嚷。”

    “又是张国纪。”

    方楠轻声嘀咕。

    闵昌宗始终在关注他的言行,这时问道:“方兄与此人熟识吗?”

    方楠看到两人探询的目光,挥动折扇笑道:“张国纪这个名字曾经听闻过,至于那个叫严金的,小弟是闻所未闻。”

    “方老弟率军四处征战,当然不清楚这两个江南巨商了。”

    闵昌宗呷了一口茶水,轻摇折扇娓娓道来。

    “张国纪不但在两淮拥有数座大型盐场,而且在芜湖芜锡等地建有大量米仓,收储两地米粮,是本朝数一数二的粮商。”

    “严金虽然在盐场规模上,与张国纪相仿,但他却不经营粮食生意,而是在芜湖地区广募铁将,大明七成以上的苏钢都是出自于他的工坊。”

    “另外他还设及织布和茶业,可以说严金在江南商人中的地位,名望和实力,都不在张国纪之下。”

    (明朝时虽然没有准确的全国统计数字,但是地方数字比较明确,从正德四年,遵化冶铁厂产出钢12000斤,而芜湖已有上千人从事苏钢的生产。)

    “近些年烽烟四起,各方势力对武器装备的需求增大,使严金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人物。”

    方楠暗忖:“为何众多江南商人汇聚于此,这应该不是件巧合的事情。”

    思索了片刻,他也没有猜出原因,只好缓缓说出心中疑问。

    亢嗣鼎轻笑道:“这几天,江南大半商贾都会来到此地,采购或是观摩生丝交易。”

    “此时正是产丝季节,大小丝贩将云集金陵,各大绸缎庄会在江边明码收购,经年以来逐渐形成一个大集市。”

    “两淮盐商虽然并不主营丝织绸缎,但各家都拥有小型织坊供给族人所需,添为生活一种趣事,所以也都来收购些,介时江边热闹异常,已经成为金陵一道风景,每年此时都会吸引,周边文人雅仕和往来的商旅游人。”

    “加之近几十年来,外番之人也会来到这里参予竞买,所以才会出现巨商汇聚的事情。”

    “各大商贾多在此时到来,更多是加深连系,评议时政寻觅商机。”

    亢嗣鼎转动折扇轻向北指:如旁边的乙字楼,早已被张国纪包下,专门用于招待两淮苏杭几十个巨商大贾,南侧丙楼则早以被徽商预定了。

    (注:为回避现实中的地名,南京在本书中称为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