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二百四十九章 宁远来客

第二百四十九章 宁远来客

    张大山挪动几步,站到方楠身边,目视越来越近的旗卫大队,低声耳语。

    “当家的,自从旗卫大队回来后,吴石头数扩充千余人,他在大凌河战役中,深感士兵们虽勇悍无畏。但在大型会战中,因为兵力不足难以形成战术效果,与方宝一商量便拍板决定,在工坊家属中大量招募,其中没有一个来自于商帮庄寨,可以说他们是清一色的子弟兵。”

    “旗卫大队选拔兵源,首先看重的是身家背景,必须是出自于工坊家属,因此选择范围变小了,不得已降低了年龄限制。新兵基本都是二十岁以下,其中十六到十八岁多达五百多人,旗卫大队基本上要重新训练。”

    “吴石头那厮,为煅炼他们的勇气,不知道在哪弄来些死人骨头扔到营帐中,还好新兵们都是军属子弟,早已知道旗卫大队的战斗作风,报名时就有了心理准备,这才没闹出什么乱子。”

    “有些性格倔强的新兵,还仗着胆子,把骷髅头放在营房中,用来表达他们的无畏。”

    “现在旗卫大队营房,随处可见死人骨头和头骨,吴石头心还挺大,并没有制止这种风气,搞的营地中随处可见森森人骨,大白天都透着股阴森,就像一个大坟地。”

    张大山说到这里,不禁将双臂环抱于胸前,面上随之露出一丝恐惧。

    “当家的,你知道大家都怎么称呼旗卫大队吗?”

    “现在都叫他们“白骨营”了!”

    “唉”

    “真他娘的吓人!”

    张大山摇头晃脑叹道:“这个吴石头啊!也太能折腾了!”

    方楠斜瞄了他一眼,心说你小子折腾等级也不低,研制器械花钱如流水,动撤就是千两银子。

    蒸汽漕船靠岸,出于礼貌,方楠先请尤世禄和候拱极下船,此时二人面色平静,心中确是非常不爽,刚才自己手下被人家打了一铳,弄得灰头土脸,感觉很丢面子。

    虽然依旧与方楠淡笑风声,但尤世禄在心里暗下决定,回去之后,非要抽逃跑骑兵五十马鞭,让所有人都懂得,在那种情况下,即便被人用火铳打死,也不是件丢人的事。

    “仓皇逃跑才是真正的耻辱!”

    “咔咔咔……”

    吴石头迈着正步,肩扛军旗肃穆站立,腰身挺的笔直,拧眉目冷非常英武。

    “旗卫大队初训完毕,有请总兵指示!”

    吴石头语出顿措有力,带出浓浓的杀意。

    尤世禄当然知道吴石头口中总兵,说的不是自己,所以向后退了两步。

    当下方楠地位很模糊,他还不敢拿大,恐怕日后会若上麻烦,何况两人远日无冤近日无仇。

    “兄弟们辛苦了!”

    方楠大声吼叫,声若劈雷,阵阵回响划破寂静,在河边悠悠回荡,每一个士兵都能听到他的声音。

    见此气势,汪福光和周举面露惊惧,船上众人也莫不如此,他们突然发现词唱具佳的“方一曲”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声若金鼓,周身散发杀气,战意如鸿的武将。

    就连尤世禄和候拱极也不禁侧目,暗道传闻果然不虚,这个方楠分明就是个在刀锋上舔过血的悍将。

    期望回声,如“为人民服务”之类的话语并未出现。

    旗卫大队成长速度和方向超预期,方楠感觉如果不给予辅导指引,眼下这些士兵,很有可能被带入岐途,他在这群十七八岁青年脸上,看到的不只是果决勇敢和无畏。

    在阴森的气质下,竟还暗涌着一股亢奋热血,这点就有些太可怕了。

    毕竟吴石头的训练方式,是以精神和思想为基础,再由此发展出的战法战术,现在已经搞的近乎于极致,如果不加以引导,将来弄不好形成一种异端文化,从而影响到“千里营”整体风气,这是他最担心出现的。

    方楠脸上波澜不惊,没有再多说什么,他考虑到在大厅广众之下,并不是指导部队的场合。

    另一个方面,方楠看到千里营和水军大队的变化,担心正在操训的其它几支部队,不知道他们又善自改动到什么程度。

    不得不说,大凌河战役,对“千里营”产生了巨大影响,回去之后必须要和老兄弟们一同梳理总结。

    方楠看着千余名肃杀的士兵,在心里将部队训练整编的事情,放到头等重要的位置。

    吴石头装束与士兵们大体相同,也是盔顶尺高,正面由钢板打制的头盔,粗布短襟外面套着薄钢半身甲,胸口贴了一块护心镜。

    与众不同的是,他的头盔正面,镶嵌了一块鹅蛋大小椭圆形的徽章,其上篆刻了两根交叉的白骨。

    方楠暗自记下徽章的事情,高声大喊:“目标德州军营,出发!”

    ”虎!”

    “虎!”

    “虎!”

    三声应和之后,千余名士兵整齐有续进行,阵列转向,没有一个人出现步阀紊乱的情况,足见这几个月基础训练,做的非常扎实。

    候拱极还是年轻,此时他的目光,都放在士兵携带的火铳和装备上面,而尤世禄却半闭双眼,用心神在体味这支部队的气息,和步阀之间的微妙。

    片刻后,他低垂的眼皮猛抖了几下,感觉到“旗卫大队”并不是那种,只会列成几排开铳的明军,他嗅到了一种未知韵味,其中包含了没有见过的战法。

    方楠回到军营,见到的第一个人竟是金国奇,此时他搓着双手满脸带笑:“老弟呀!你可算回来啦!”

    “呵呵呵呵”

    “老哥在这等你快半个月了,千里营伙食真好啊!我足足胖了一圈。”

    说着话他还展示一下身材。

    “金大哥可不是为了这点吃食,才等小弟的吧?”

    方楠扬手请金国奇一同进入书房。

    落座之后,金国奇收起脸上笑容,先是叹了口气,然后才略显焦虑的说道:“大凌河战役后,孙老督师致仕回乡,杨肇基大哥因兵部评议,一气之下伤口迸发不治身亡。”

    “关外众将,早已与朝中各方勾勾搭搭,现在形如一盘散沙。”

    “杨嗣昌成为山海关兵备道,开始大肆拉拢打压,并且投入巨资,增加关宁军粮草和装备。”

    “祖大乐和吴三桂,他们两家早与杨嗣昌打的火热,这次同样被派来山东,估计朝廷是下决心,定要拿下孔有德。”

    “吴家父子对宁远生出窥视之心,与杨嗣昌奉迎结交,这使老哥很被动呐!所以圣旨抵达之后,老哥就立刻率军出关,想在老弟这里讨个对策。”

    “另外嘛!”

    金国奇脸上挤出一个夸张的笑容,搓了两下双手:“不怕老弟笑话,这次带出四千兵马,呵呵呵呵,都没有携带武器!”

    “呵呵呵呵”

    “全是空手而来!”

    “呵呵呵呵”

    方楠闻言眉头紧皱,装备的事情确实让他犯难了,千里营仓库里,肯定有备用武器,只是那些从不外卖,就连对杨国柱也是如此。

    金国奇见他沉思不语,心中一急,瞪圆眼睛猛拍几下胸脯:“老弟放心,钱不是问题,只管说个数。”

    他这番举动,显得非常有底气,看在方楠眼里,就像个地主老财,由此便联想到金国奇在白酒香皂上,定然赚的盆满钵满。

    方楠收拢心神,想到最近听闻吴襄父子势力渐涨,便生出打压的心思,只是他现在却没有能力干预朝政。

    但是保住金国奇宁远总兵的位置,通过一些军事上谋划,还是可以操作的,另外还有很多消极策略,可以使吴家父子所驻守的锦州城不得安宁,反复思量,感觉那么做多少有些犯忌讳,于是便不在考虑。

    当下剿灭孔有德,这可是个非常好的机会,在他记忆中,登莱之乱一直持续到年末,最后以孔有德撤到关外才算了结。

    金国奇若能在接下来平叛战役中搏到军功,肯定会受到崇祯关注,宁远总兵位置也就稳定下来了。

    当然,面前最紧迫的,还是要把眼下的仗打好。

    方楠沉思半响,急的金国奇在他面前来回踱步。

    “不是钱的事情,明天方宝就会给老哥的士兵配备军需。”

    看到金国奇急迫的模样,方楠笑着说道。

    “呵呵呵呵”

    “听说老哥最近可没少赚啊!”

    金国奇的表情,瞬间由欢喜变成忧愁,低眉耷眼轻声叹气:“兄弟们都有家有口,老哥手头也并不宽绰。”

    “嗯!”

    “不宽绰!”

    金国奇低头看向地块,又重复了一遍。

    这时他的模样哪里还像什么财主,感觉就是一个八辈贫农。

    “这货改口也太快了,一听卖给他装备,马上就装穷,厚黑程度与杨国柱一般不二。”

    方楠暗自在心中腹诽了一下金国奇的人品,样貌看起来挺忠厚的,骨子里却透出一种奸商的狡猾。

    别人不知情,方楠可是非常清楚,皂酒在宁远被金国奇都卖疯了,建奴高丽是来者不拒,只要给银子,他谁都敢卖,每个月帐面上的流水就高达几万两。

    相识日久,方楠见他如此作做,厚着脸皮耍无赖,感觉这是没拿自己当外人。

    方楠无奈的摇了摇头,提笔在书案上写下一封书信,递给在旁边翘脚观望的金国奇:“邱祖德是小弟挚交好友,到了济南一定要与他多加联系,能给你带来很多帮助!”

    方楠现在虽然被崇祯捋成了百户,但温体仁并没有对他的旧交进行打压,显然是懂得崇祯心思,在运河系统里插了一脚后,邱祖德顺利进升为山东布政使,这也履行了闵昌宗的承诺。

    看着好友荣升,方楠比自己受赏还高兴,现在他开始盘算,让金国奇和邱祖德如何配合,在这场战役中,打下将来再次晋升的基础。

    金国奇家族,虽在辽西开枝散叶根深蒂固,但却朝中无人,在政局变化比翻书还快的时期,他也不敢冒然攀附,再说旧交不深,相互信任度也低,所以他这个宁远总兵,每天做的是提心吊胆。

    自从在大凌河战役中结识方楠以来,他不但商货上获利甚丰,部队武器装备也提升了一个档次,但这些都不是保全总兵位置的关键所在。

    现在金国奇也看的淡了,早已做好打算,大不了弃武从商,省得耗费心思,在动荡的局势下瞎混。

    这次入关,他也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一头就扎进千里营,相信只要方楠还活着,他金国奇就会财源滚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