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二百八十二章 骑兵未衰

第二百八十二章 骑兵未衰

    “咚,咚,咚……”

    城墙之上,十数面巨鼓齐声震响,节奏不是很快,却印踏马蹄节奏,士兵听闻后,都感觉气血通畅力量倍增。

    关宁铁骑,不愧能成为流贼心中的梦魇。

    战场之上,曹家叔侄二人,各率领一队骑兵纵马驰骋,冲击,穿插,阻断,各种战术动作层出不穷,宛若两条游龙,在各股流贼之间如入无人之境。

    “冲锋陷阵如疱丁解牛,每次分割围杀,火侯都把握的十分精准。”

    “好一支关宁铁骑!”

    “当家的,你发现了没有?”

    “关宁铁骑照比两年前,打法更见成熟,说明他们通过剿匪淬炼,大部分人都是老兵了。”

    “是啊,强将手下无弱兵,有曹文诏这个杀神统领,手下骑兵更加凶狠,策马纵横其疾如风,刀剑所向侵略如火,不然怎会把流贼打的望风而逃。”

    历史上,关宁铁骑渊源,可追溯到李成梁时期的关外明军,孙承宗任蓟辽督师后,重整关外部队始建关宁军雏形,又经袁崇焕编练,在关宁军骑兵中,这才诞出关宁铁骑这支部队。

    方楠突然想起了关宁铁骑的由来,经过几番争战,他感觉骑兵在当下这个时代的战争中,仍然是不可获缺,具备重要作用的兵种。

    “当家的,准备组建一支骑兵玩玩?

    吴石头常随方楠身边,见他看关宁铁骑纵横沙场皱眉沉思,便笑了笑,试探着问上一句。

    “哎~”

    “还是算了吧!”

    “你又不是不知道,千里营现在的开销。”

    方楠晃了晃脑袋,立刻否认了这个打算。

    “当家的不必着急,组建骑兵部队虽然耗费巨大,但咱们有工坊支撑,多了不敢说,千八百人的队伍,估计还是应付得了的。”

    “你呀~,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呵呵呵”

    方楠想到自己说的话,不禁摇头轻笑,千里营现在近万兵马,士兵身上穿的,手里拿的,无不是巨大的投入。显然自己才是那个不知精打细算的当家人。

    “呵呵呵呵”

    “呵呵呵呵”

    吴石头看着方楠傻笑,好似看懂了他心中所想。

    “当家的,关宁铁骑猛则猛矣,但那些个流贼也油滑的紧,显然被追砍不只一次,这都已经总结出躲避套路了。”

    “啧啧啧,经常被官军追打,能在这种日子过活,还真难为他们了!”

    面对关宁铁骑高举的长刀,流贼见避无可避,便卧倒躺平,抱着脑袋在地面上翻滚,那个形像是狼狈不堪,但却刚好躲过挥之而过的锋刃。

    “这是他们发现了马刀的短处,如果面对手举长枪的枪骑兵,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关宁铁骑冲杀而过,满地躺平的流贼,纷纷在地上灰头土脸爬起来,看一眼地上同伴的尸体,骂骂咧咧撒脚狂奔。

    “枪骑兵?什么是枪骑兵?”

    “当家的,没听人说过啊?”

    “我知道!”

    “当家的,你看是不是这个样子?”

    张煌言跳下战马,在地上捡起一根三米长矛,回到马上倒握矛杆中后部举过头顶。

    “没想到这小子竟会知道,看来大航海时代来临,东南沿海出现了不少西方商旅,其中肯定不乏西方武士。”

    “小玄著这个姿态到是不错,冲锋击杀时腰背用力身体前倾,由此时便可缩短刺击距离。”

    吴石头上下打量张煌言手举长矛的姿态莞尔一笑。

    “当家的,我看这种打法,长矛刺出的力量,肯定没有投矛打的狠,面对建奴厚甲时,根本无法洞穿,有点不太实用啊!”

    “石头说的没错,枪骑兵无法穿透重型盔甲,但是火铳破甲犀利,所以说线列步兵的出现,必然会将重甲士兵淘汰,成为战争形态主力兵种。”

    “那样一来,枪骑兵又会拥有市场,作为突击骑兵,重现快马冲锋的威力。”

    “当家的是说,面对轻甲线列步兵,枪骑兵倚靠速度和冲击力,仍然有很大的战术空间。”

    “石头分析的不错,正是因为武器装备的演变,枪骑兵才没有退出战争武台,而关宁铁骑的三眼火铳,正在武器装备渐变过程中,才应运而生。”

    “砰砰砰砰……”

    几个人举目看向战场,只见曹文诏率领关宁铁骑,正在冲击一只流贼马队,错乱的羽箭打在盔甲上纷纷弹落,而三眼铳的弹丸,却打穿了流贼的身体。

    “当家的,官军都压上去了,我们是不是也去打下落水狗呀!”

    “哈哈哈哈”

    吴石头看向方楠,眼神中充满了跃跃欲试。

    “现在还不是时候,等等看吧!”

    “艾万年统兵回援,清徐那边只剩下王忠万余兵马,面对罗汝才和老回回十万流贼,你说他身后会没有尾巴吗?”

    “况且紫金梁仍未显身,这又是一变数。”

    方楠轻轻叩击马鞍,端坐在马背上纹丝不动,眼神远及略显空洞,整个人都变得木然,好似突然间就石化成一座雕像,显露不出丝毫生机。

    “石头哥”

    吴石头正要开口询问,却被张煌言拽住衣袖。

    “呵呵呵”

    “最近你没有发现,当家的好像张能耐了?”

    张煌言拉着吴石头向后走了几步,细声细语唯恐惊扰方楠。

    吴石头这时有点懵,是满脑袋问号,心说当家的这是得了什么病吧?

    “小玄著,当家的怎么了?”

    吴石头也不敢大声说话,眉头一皱,用马鞭捅了捅张煌言,露出副恶狠的面孔,大有你小子再不快点道来,老子可就不客气了!

    张煌言眼睛都笑成了月芽,向方楠瞄了喵,压低了声音。

    “当家的最近悟性见涨,看似要由兵入道了。”

    “什么由兵入道?说明白点!”

    “你小子一天鬼头鬼脑,放在当家的身边,我早就感觉不妥,若是不讲出个子午卯酉,小心我让当家的送你去工坊!”

    吴石头一手缔造了酒坊,在他心里,无论是哪处工坊,生活都非常枯燥乏味。

    见张煌言东拉西扯,半天也没说到重点,吴石头已经有些着急,连手都按在了刀柄上。

    “哎!”

    “石头哥你别急啊!”

    张煌言笑嘻嘻指向战场,千军万马之中,有太多看不到的事情,所当家的在听,在感知一切微妙的变化。

    “怎么和你形容呢!”

    张煌言眼珠转了转,想到庄子齐物论中的一段内容。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

    “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隹,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

    “夫吹万不同,为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唉~”

    “一会问当家的,你就知道了!”

    有关哲学上的领悟,张煌言也是刚刚开始研究,所以便感觉吴石头未必能听得明白。

    吴石头听的是一头迷茫,他兵书没少背,但是关于“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这些哲学上关于阐述道生,齐一,彼与此之类的问题,他可是一点感触都没有。

    战场之上,许鼎臣神色之中,即带兴奋,其中还带着些许隐忧,正手持一面大旗,在城门前不停挥舞,各路伏兵如河渠入海,由城西汹涌而进,渐渐溶入城南战场,似一波波浪滔,推涌数万流贼,似落潮般后退。

    战鼓声,呐喊声,马蹄声,嘶嚎声,充斥了整个战场,大地震动,风啸马鸣好似一片天地都在颤动。

    方楠缓缓闭上双眼,神魂好似出壳,在不同振颤的声响引导下,却感知战场上每个角落,似乎能看清每个人的表情和他们的举动。

    喧嚣声渐弱,方楠感觉神念凌驾于战场上空,如烟如缈缓缓向远处伸展。

    突然,战场西南云气翻滚,方楠感觉到其中罡风激荡,山呼海啸般压向战场。

    “不好,流贼援兵可能马上便到!”

    方楠眉头一动,发现前方两里外,又是阵阵风起云涌,正在吸纳四周的散兵游勇,,缓缓滚动而来。

    “石头,石头!”

    方楠双眼猛然睁开,射出一瞬精光,立刻抽出金刀纵马盘旋。

    现在已经不用去感知,肉眼可见东南几里外,此时已经尘烟四起,显然有数万人马滚滚压来,斜指太原城南门。

    这个攻击线路,与西南杀来的流贼配合,犹如一把鳌钳,势欲包夹正在穷追猛打的几万官军。

    现在城外流贼,加上两冀突然杀出的援兵,已经多达十余万,如果曹文诏和艾万年一旦被围住,兵力对比相差几倍,官军再想杀出来会非常困难。

    救人必须抓紧时间,拖的越久,进攻阻力就会变得越来越大。

    方楠脑海中闪过战场态势,立刻招集部队。

    “小玄著,快点指挥辅兵拖拽小炮上城!”

    “石头,去通知飞虎,无论如何,都要把曹大哥和他的关宁铁骑掩护出来!”

    “其它所有人立刻检查弹药,随时准备战斗!”

    方楠竖持金刀,催马目示四个总旗士兵,在线列之前慢跑而过。

    脸上肃穆的表情,任谁都能看得出来,战况肯定是发生了重大变化,接下来的战斗会异常危险,有可能会出现血拼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