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二百八十九章 待敌可胜

第二百八十九章 待敌可胜

    纵观战场全局,方楠现在所处,不过是流贼数十个方阵东侧一角,十余万流贼破旗飞卷,一眼望去人头如海,面对如此规模战役,他可不会把手上部队一举压上。

    当然,只靠骑兵冲击不能持久,犹其是重甲覆身的剑锋大队,并不具备持续作战能力。

    方楠细数手中牌面,除了旗卫大队还有四千白杆兵,以及左良玉所部兵马,共计一万余人。

    这已经是个不小的体量,再加上十里之外,正风尘仆仆赶来的三部正营,兵马已经过了两万,以普通官军战力参考,在山陕剿匪战场上,可以扑杀自身数倍的流贼。

    此时此刻,方楠并不敢轻视对面流贼,虽然扫地王死了,张献忠败了,但罗汝才仍在,老回回,高迎祥,名声响彻后世的这些家悍匪,在此前战斗中损伤并不大,还有一个原因让他始终没有参透,那就是紫金梁王和尚至今未曾露面,按理说,这种情况显得极不寻常,显然人家留有后手。

    “方老弟让白杆兵上吧!”

    马祥麟在旁边看了半天,虽然没看到旗卫大队决胜沙场,但却目睹剑锋大队雷霆万钧般的冲击力,暗叹自己此行不虚,他知道方楠此时,该挥遣步卒掩杀扩大战果,便毛遂自荐准备撕杀一番。

    “马大哥稍安勿躁,你看左良玉已经率军跟进,我们还是再等片刻。”

    “呵呵呵”

    “这个左将军眼力真是不错,把握出战火侯的本事,到是妙到毫颠了!”

    “哈哈哈哈”

    “不错,不错,他有这份能耐,步步高升指日可待!”

    马祥麟语出平淡,无丝毫情绪,到似在看戏评说,足见他对军功之事并未看重。

    白杆兵自已巳之变后,便被崇祯扣下拱卫京城,其性质与御林军别无二致。这几年崇祯身板硬了,白杆兵才有离京出战的机会,功劳封赏早已定案,打不打仗,杀敌几许,对马祥麟来说无关痛痒。

    看着左良玉率军追随剑锋大队冲杀,他脸上笑的非常玩味。

    方楠斜眼看到马祥麟的笑容,心说这位哥哥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你背靠皇上根基深厚,军功奖赏自是无须操心,而那个左良玉,不过是受到某些官员推举,风雨飘摇之际前途未卜,打仗的时候能不多动一些心思吗?

    “呵呵呵呵”

    “方老弟,你也不用这么看老哥,江南一行,海匪官军打个遍,火拼花雨楼,射伤复社领袖张采,可以说是捅出了个天大的窟窿,这要是放在别人身上,诛灭九族都毫不为过,可老弟你现在还不是安然无恙?”

    方楠可没想到,马祥麟今天口才会如此犀利,登时被噎的直翻白眼。

    “这个左良玉到还有些本事,射塌天李万庆部贼兵,看情形是撑不住了!”

    与方楠闲扯了两句,马祥麟举起千里镜,不由对左良玉增加了几分关注。

    方楠闻声看去,这才发现左良玉此时状若疯虎冲锋在前,率领所部兵马,已经杀向李万庆中军。

    在锋大队催枯拉朽般的冲击下,张献忠所部早已分散溃退,周围流贼,无不被重甲骑兵滚滚洪流似的威势所震慑,军阵骚动士气直落谷低。

    左良玉头脑反应极快,立刻抓住这个时机,挥刀纵马一跃而出,瞬间突破射塌天军阵。

    “此人不仅战场嗅觉灵敏,关键时刻还能以命搏杀,这个左将军到也是个人物!”

    方楠自然知道左良玉日后必是一方诸候,不过眼下看他形单势微,争战沙场时穷心计算,不禁为之唏嘘不已。

    回首遥望太原城下,许鼎臣麾下数万兵马,依然列阵待命,并无进攻迹象,方楠立刻猜到他的打算,太原此时无后顾之忧,各路官军相继汇聚,流贼远袭肯定补给不足,以逸待劳是最好的应对。

    眼前这种阵战撕杀风险极高,即使胜了也必有损耗,到不如待流贼退走,衔尾追杀。

    浅而易见的战场态势,方楠瞬间便看穿了许鼎臣的打算,再次看向剑锋大队,只见五百家丁铁蹄翻击,凭借重甲之坚,在流贼阵中横冲直撞,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碾压撞飞,所过之处陈尸遍野,刀矛剑盾一片狼藉。

    流贼聚众而立,眼见无法逃出骑兵杀,纷纷拥挤一团,高举武器嘶嚎怒吼,似浪似潮波涌扑向铁甲重骑,虽如螳臂挡车,但却在渐渐消耗着家丁和战马的体力。

    大川与曹文诏遥遥相望,只需一股作气,便可击穿流贼,偏偏这个时候,阻击流贼却化整为零,组成数十个百人长矛小阵,如同一颗颗钉子,横哏于剑锋大队之前,这就使重甲骑兵,必须连续发动冲击,进行逐个清除,反复加速铰杀,就是普通轻骑也无法久战。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无怪乎许鼎臣谨慎用兵,他虽然料不到危机出处,但却懂得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阵这句孙子名言,流贼聚众列阵,兵力上仍处于上风,若不见胜势,谁也不敢轻易决战。”

    “看情况,流贼之中果有善战之人,小玄著,前面流贼首领是谁?竟然会想到这个办法消耗剑锋大队战马体力。”

    “当家的,是罗汝才!”

    张煌言这个书记官,使终没有闲着,早已把视线内流贼旗帜看了一遍,结合翠衫骑兵探报,会总出详细战情。

    “贼首罗汝才,为人狡诈多谋,反复无常,别号曹操。初年率众起事……。”

    “石头立刻带领旗卫大队给我顶上去,待曹文诏突出敌阵,掩护全军撤回。”

    “罗汝才”在明末历史上,是响铛铛一号人物,一听是他,方楠立刻挥手打断张煌言继续陈述。

    “记住,火力全开,无须剩下一颗投雷!”

    罗汝才出现之后的战术变化,让方楠内心生出一丝不安,不得以派出旗卫大队,利用高机动和火器之利,防止被流贼衔尾追杀。

    大川此时处境,正如方楠预料,在击溃张献忠后,他一鼓作气,率领剑锋大队又撞翻一部,由三千流贼组成的方阵,有周大棒子千骑辅兵协助,他迅速穿插摆脱纠缠,杀入罗汝才布置的阻击军阵。

    连续冲破几支百人长矛小阵,大川已经能感觉到马蹄渐沉,冲击力随之开始下降,地面上的破碎刀矛,此时也成了前进道路上的羁绊,稍不留神便会割伤马蹄。

    幸好有周大棒子率领辅兵在后,虽然折损了十几匹战马,但家丁有厚甲护身,伤势都并不严重,随即便被辅兵救起。

    放眼前方一簇簇长矛小阵,大川心中不免焦燥,好在曹文诏也杀到此处,一声怒吼过后,大川猛提缰绳,战马扬踢长嘶,再次蓄力向冲撞,数根长矛刺在马甲之上尽皆折断,大川探身挥剑横扫,鲜血飞溅抛洒向空中,战马前冲便将流贼尸身踏于蹄下。

    剑锋大队再破数阵,在与曹文诏前后夹击之下,动用上万流贼布置的防御体系被艰难洞穿。

    曹文诏现在也精疲力竭,但身为明末战神级别的人物,此时仍然未落豪迈本色,竟还能放声大笑。

    “哈哈哈哈”

    “今日曹某大意,身陷流贼军中差点失了性命,待见到方老弟,定要痛饮百碗。”

    曹文诏与大川本就相熟,相见也未多作客套,抱拳示谢之后,调转马头铁矛挥指周遭流贼,“土鸡瓦狗可敢来战?”

    还别说,曹文诏摆出这个架式,竟然把流贼吓了一跳。

    曹文诏这两年连战连捷,大小流贼均被他追打个遍,俗话说的好,“人的名树的影”,众流贼喽啰一听眼前之人,便是大名鼎鼎的曹文诏,无不骇然失色,心怀畏惧相互对视,却无一人敢举矛向前,纷纷目露惊慌连退数步。

    见流贼皆畏战退缩,曹文诏算是出了一口郁气,举矛指向方楠所在,待部下人马悉数脱困,才打马扬鞭离去。

    三千关宁铁骑,此时仅余不到两千匹战马,偶有一马双鞍闪过,但粗略估算下来,至少五百骑兵战殒,若无方楠率军来援,估计他今天必然难以冲出重重包围。

    见到吴石头率领旗卫大队赶来,大川重剑一挥,剑锋大队调转马头撤出战场。

    直到这个时候,流贼大阵之中,才冲出一旅骑兵,遥望大川背影拍马追赶。

    大川放缓马速,回头看了看,不禁咧开大嘴摇头一笑,心说遇到老子,你们还有一线生机,吴石头那一千多杆火铳,可都是无影利矛,小小弹丸颗颗致命,你们呀,还是自求多福吧!

    旗卫大队此时已全部展开,吴石头见流贼骑兵不过千人之数,并且与其后步卒拉开一段距离,所幸布置出前后交措两层线列。

    八十步,七十步,眼见追兵渐近,士兵个各总旗号令下举铳瞄准,虽跨坐在马背之上,但身形恣态整齐划一,展示出极高的训练水平,跨下战马似感受到紧张气氛,四蹄如钢钎般稳稳踩踏地面,全部长颈低垂,不时摇动几下耳朵,瞪着鸡蛋大小的马眼看向流贼,不时翻出几个白眼,似是闲弃他们速度太慢。

    吴石头手持号旗,立马于所有士兵之前,此时表情平淡从容毫无紧张之色,在他的经历中,流贼骑射能力,与建奴兵马相差不只一筹,且衣甲单薄,更有甚者赤膊上阵,如此防护,在铳弹面前与泥塑纸扎何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