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二百九十二章得功出世

第二百九十二章得功出世

    “咯咯哒!咯咯哒!”

    也不知是哪支部队的伙夫,随军竟还带着活鸡。

    天刚破晓,几只羽毛绚丽,红冠高耸的雄鸡,飞跳上寨门引颈高唱,背衬冉冉红日振翅欲飞,颇有几分凤凰浴火之态。

    “来人,把公鸡给老子哄下去,大清早乱叫,必会惊扰诸位将军休息。”

    惠登相巡守到千里营之外,挥手吩咐手下赶跑公鸡。

    “咕咕咕,咕咕咕”

    几个骑兵闻声而动,与守门士兵点头示意了一下,然后站在马背上挥舞长矛左右摆动,同时模仿喂食的叫声诱导,吓得几只公鸡上蹿下跳,场景是好不热闹。

    而负责守卫的士兵,一个晚上见到他们十次,所以并未阻挡。

    左良玉初到太原,与许鼎臣从无交往,所以把营寨扎在曹文诏和白杆兵的西侧,他眼见流贼势大,担心深夜偷营,见方楠等人觥筹交错,无不喝得明鼎大醉,便主动请缨,令手下惠登相和王允成,率领千骑值夜,巡守四营外围。

    流贼在侧,谨慎一些也属常理,众人便也没有反对,于是才有了现在这个引人发笑的事情。

    王允成和惠登相是左良玉手下悍将,接到命令就率领兵马,在连营四周跑了一宿,丝毫不敢大意。

    昨晚酒宴之后,待曹文诏叔侄和马祥麟被抬回各自营中之后,牛聚明和黄浒山留了下来,向方楠言及近日由京城传来的一件密闻。

    牛聚明神色如常,心中似有了计较,而黄浒山眉头紧锁,好像多有忧虑思絮难安,落坐之后一语不发。

    “离京之前,王丰和李如桢曾经到访,言及皇上准备择千里营浒山部兵马南调,驻守凤阳。”

    牛聚明说话时目光不措看着方楠,表情极其严肃,十分在意他的反应。

    方楠忽闻这个消息,顿时为之一愣,“冥冥之中难道真有天生注定这种事情吗?”

    本以为由于自己的出现,改变了黄浒山的人生际遇,谁知竟然还使他更受崇祯青睐,提前五年回归历史轨迹。

    方楠想到这些,轻轻摇头感叹,脸上露出耐人寻味的表情。

    “朝廷上的水太深了,我看咱们还是卸甲归田,过那种逍遥快活的日子吧!

    黄浒山拍案而言,神情有些激动,显然这件事中,他所处十分尴尬,担心一众兄弟误会自己贪图名利,因而不知道怎么处理,近几日内心十分煎熬。

    “浒山哥不要介怀,这件事情发展,未必是你想的那样!”

    “秀才哥,你说是不是,呵呵呵呵。”

    方楠转眼看向牛聚明,示意让他说两句。

    这次入晋,牛聚明言谈间风轻云淡,显然是已经洞悉了崇祯的意图,并且谋划在胸。

    “看情况,小楠也明白这件事的利弊,所以才如此笃定。”

    “皇上调兵驻守凤阳,其意有三,自大明立国,凤阳便是龙兴之地,老朱家子孙可不敢使其遭遇匪盗之灾。”

    “其二,凤阳所在,隶属于南直隶,背依淮河水路便捷,驱舟可直抵应天城下,皇上在此屯兵,亦有向东林,复社,以及江南仕绅,展示皇威之意。”

    “其三,凤阳府东流与运河交汇,南行可直抵长江北岸,西临河南,北上山东,如果在这里放一支机动性强的部队,正值匪患猖獗之际,可辐射支援广阔地区。”

    “呵呵呵呵”

    “当家的一手拉起的千里营,水路旱路奔袭都极为善长,如果驻守在这里,正是扬其所长。”

    方楠笑吟吟看着牛秀才侃侃而谈,心下琢磨他定是与宫里的人接触过,拆分千里营一部去凤阳,必然是有条件的,不然他哪会如此开怀洒脱。

    黄浒山营加上辅兵四千人马,谁若想染指,以牛秀才的脾性,还不得拔刀拼命啊!

    “行了,别尽讲那些风凉话,说说与王承恩是怎么谈的吧!”

    黄浒山几日来心情不爽,此时语气是唧唧歪歪。

    “说起来,这几年间给了王承恩不少好处,估计牛秀才与他商谈,必然是财主之心必露,有可能把这件事操作成个一本万利的结果。”

    方楠举起茶碗喝了一口,无意间发现牛聚明神色中突显瞬间得意之色,估计自己猜测的八九不离十,应该是谈出大好处了。

    “呵呵呵呵”

    “浒山哥勿急,你没发现秀才哥成竹在胸,我们不会吃亏的!”

    “千里营不仅被划出一个营,而且连番号都带走了,你们俩还有心说笑?”

    “哎?”

    “不对?

    “小楠你的意思是说,我率领部队去凤阳,还会有好处不成,如果朝廷再派几个张三李四,人心虽然不会散,但队伍肯定不好带了。”

    “唉……”

    黄浒山闻言,脑袋里突然闪过一线灵光,但仍然没有转过弯,说着说着不由又叹了一口气。

    “呵呵呵呵”

    “哪里来的张三李四?

    “皇上哪有亲信派遣?他自己现在都不够用呢!五军督都府和各地卫所,也没有心腑之人。”

    “呵呵呵呵”

    方楠笑着为黄浒山的空碗倒满茶水,“浒山哥方心吧,我知道你不愿与兄弟们分开,更不想千里营因此而受损。

    “你若细心琢磨,便能想到,皇上只是想派遣一支兵马驻守凤阳,而不是把千里营分解掉。”

    “哦!对对对!”

    “刚才脑袋里就飘过这个猜测,只是还没有认真揣摩,便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你看看我这个脑袋!”

    “哈哈哈哈”

    千里营分而不拆,一字之差却是天壤之别。黄浒山明白其中关键之后,心里像打开了一扇窗户,立刻又恢复豪爽本性。

    “对了!”

    “秀才你与王承恩商谈,是不是又赚到不少米粮物资?快说出来让我们听听!”

    “你呀!现在是独领一军之将,见识为何还如此般!”

    “调动数千兵马,只谈粮粖物资,那岂不是平民之见?”

    牛聚明说话时,不由白了黄浒山一眼。

    “皇上即然拆走了浒山营,而且还带走番号,我必须要给丁成营和吴彪营寻个着落。”

    “秀才哥还是全盘托出吧!你看把浒山哥给急的!”

    方楠此时心中也颇为好奇,牛秀才会为丁成营和吴彪营赚到什么番号。

    必竟在名义上,自己已经被降到百户,千里营三部正兵营都是官身,即便不被拆分,现在也不具备调动指挥任何一支部队的权力,虽然实际上掌控着部队,但那只是在私下里。

    方楠经常考虑这些问题,正琢磨着如何保证老兄弟们,能够独立掌控部队,防止被其它势力影响。

    “在王承恩口中得知,皇上对运河安全十分关注,所以吴彪和丁成两营并一卫,特赐飞虎旗,巡守通州东路,驻地还是早先通州城南老营,拱卫运河北段漕运。这个安排确实不错,柳河村现在是工坊在黄河以北最大的仓库,正好在新营辖区,可以说是公私兼顾。”

    “唯一有点瑕疵的地方,指挥使由李国桢充任,但好在他没有统兵能力,而且与我们交情颇深,也就是外放挂名,混个资历罢了。”

    牛秀才讲到这里,竟然还轻轻摇头,捋了两下短须,脸上露出少许得意之色。

    方楠对这个结果非常满意,江南一行闹出的事事非非,至此算是了解,不过看向黄浒山时,不禁心中一动。

    皂坊,酒坊,武器工坊,现在都已经迁到徐州以北运河沿岸,虽然都处于吕家兄弟几座村庄之中,无忧屑小山贼骚扰,但南直隶卫所众多,而且还多有怨隙,这到是不得不防。

    “秀才哥,回去之后立刻组建三个总旗辅兵,配属五十条大型铁壳漕船,一同编入千里营,使部队能够利用水系进行机动。”

    “对了,把冯敬康的炮营也调给浒山哥,同时扩编五个总旗,这样正兵当有六千之众,加上辅兵该近万了,有这么一坨兵马坐镇江淮,我们几年来创下的基业才能无忧。”

    “嗯,小楠说的不错,有了炮营和漕船,部队火力大幅提升,行军也更为迅速。”

    黄浒山咧嘴一笑,挺起胸脯横眉立眼,竟然摆出个统兵大将的模样。

    “算了吧!”

    “你俩想的还挺美。”

    牛聚明掏出算盘,啪的一声砸在桌面上,“炮营加上辅兵有两千余人,他们可以领朝廷军饷到还罢了,新增五个总旗正兵,一千五百号人,装备粮饷都要我们自己出,还有三个总旗操船辅兵,这是一笔多大的开销,少十万两凑不齐。”

    牛聚明向方楠和黄浒山翻了个白眼,“养兵开销有多大,你俩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过两天我带几万两银子跑一趟京城,找王丰想想办法,争取给操船辅兵弄个建制,那样还可以省下一笔钱粮,运作好的话,打造漕船的费用,也能找补回来一些,至于那五个总旗正兵,暂时就不要招募了,在丁成和吴彪营各抽调两个总旗配属过去。”

    “咳咳咳”

    “秀才哥所言及是,那就这么定了!”

    方楠立刻点头应诺,别看他带兵四处争战,不操心工坊运作,但大概情况还是了解的,埕口和江南龙江船场,此时正在建造大型海船和战船,虽说多数都是汪福光和周家出钱,但战船配套火炮和武器,可都是由工坊筹办,细算下来也不是个小数目,加上几支家丁大队的正常消耗,皂酒和船场的盈余就剩不下什么了!

    三支正兵营,吃的是朝廷俸禄,旗卫,翠衫骑兵,还有正在沿海训练的掷弹兵,算起来有三千之多,那可是要自掏腰包,全靠工坊养活,好在剑锋大队现在吃上了皇粮,到是省下一大笔银子。方楠正琢磨把欠刘正衡和梁知熟几个大地主的二十万两还上。看眼下这个情况,兵马入晋参战,器械弹药消耗崇祯肯定不会买单,饥荒又要拖上一段时间了。

    方楠拧眉思索,在哪里还能省下些银子,发现黄浒山正好奇的看着自己,突然想到一件事情。

    “浒山哥,今后你统领千里营,必须使用正名黄得功才行,浒山这个混号就不能再用了。”

    “呵呵呵呵”

    牛秀才凑趣一笑,“小楠说的不错,出入官场要以正名示人,以后兄弟们都要称你黄得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