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二百九十三章 纯阳法会

第二百九十三章 纯阳法会

    “呜呜呜……”

    千里营中号角起伏,一队队士兵列队跑步汇聚。

    “咣咣咣……”

    行军步伐齐同极具节奏感,似重锤敲击地面,刹时间与金鼓铮铮共鸣,如天地玄音震响,散发出凌厉的肃杀之气,充盈弥漫于原野,令草木为之颤抖,慌兮而枯屈。

    寨门上的雄鸡,忽闻杀气迎风而起,精神抖然一振,在独木上展翅腾挪战意高昂。

    在雄鸡眼中,下面几个士兵宛若蝼蚁,跃跳于枪刃矛锋间,利爪探试便可以轻易将其割杀。

    雄鸡乍羽引颈“咯咯”鸣唱,红冠抖动时带着无比骄傲,对它来说,人类就似低种族群,只能在自己尖喙下苟活。

    “咯咯……哒……”

    鸡胸高挺,嘹亮的鸣叫刚唱响,一支羽箭刺破朝霞,在光影之中闪现,由空中急袭而下,瞬间贯穿鸡头。尸体跳纵滚落,好巧不巧落入深深的行军茅坑之中。

    吕三才在哨塔上收弓而立,想到刚才鸡毛乱飞的场景,不禁轻轻摇头莞尔一笑。

    营门大开,士兵火铳上肩,刺刀斜指天空,如田地中的禾苗般密密麻麻,不时反射出鳞鳞寒光,高喊口号列队而出,以总旗为单位连续不断,面对三里之外的流贼大营,排出攻击军阵。

    人喊马嘶之中,一辆辆火炮重车隆隆开出,二十四门六磅炮,加上十六门九磅炮,四十门火炮接连而行的场景蔚为壮观,看的惠登相双眼发直。

    他在此之前,还从未见过这么多火炮,即使边关重镇也极为少有,而且还可以用挽马拉着跑,左良玉营中的六门青铜炮,千余斤重,运载十分不便,与之相比要苯笜太多。

    片刻之后,千里营万余兵马开出寨门,列队于平原之上,三支正兵营均以总旗为单位,排展出五行线列,形成一个由三十个小形横阵组成的巨大战斗军团,众多辅兵穿行阵列之间搬运弹药物资,或是协助炮手将火炮推至前排,显得十分忙碌。

    方楠这时带着满脸倦意披挂上马,在一众兄弟簇拥下行出大营。

    部队调整基调确定之后,他与牛聚明和黄得功整夜未眠,详细研究组合方式,天色刚明,急忙拉出全部人马装备,察看实际效果。

    四个总旗步兵,在号令之下汇聚到黄得功战阵之中,丁成和吴彪两营开始合并,列出一个全新军阵。

    号旗在军阵之间游动,引领士兵从新集结,每个总旗约三百余人,拖拉着两门小炮,行动仍是十分迅捷,毫不脱泥带水。一时间旌旗摇展号角呜鸣好不热闹。

    方楠这么一折腾,声势可闹的不小,太原城外流贼大营立刻紧张起来,几万流贼涌向东侧寨墙,无数只漆黑的眼睛,透过木栏缝隙向外张望,观察方楠这边的情况。

    与此同时,曹文诏和马祥麟瞪着布满血丝的醉眼,调动部队齐齐出营,向方楠所在汇聚。

    “方老弟,攻打流贼为何不叫老哥,这不让人言我曹家之人胆小畏战?”

    曹文诏催马赶来,两千余关宁铁骑随之铁蹄震响蜂拥而至,其后乌泱泱四千白杆兵,在马祥麟率领下也冲出大营。

    “哦?”

    方楠闻言一愣,心说自己只是调整部队,这怎么还成了攻打流贼了?转念间他发现此时的场景,不禁会心一笑。

    千里营全部展开,每支部队都排出战斗队形,被人误会也是情理之中。

    “嚯!”

    “都知道老弟有钱,你看看,小炮都装配到了总旗,这才不过万余人马,大小火炮就近百门,而且全是打开花炮弹,火器装备如此之多,放眼当今天下各部边军卫所,千里营可以说是无人能比了!”

    “唉,只可惜老哥手下皆是骑兵,不然真想带走几门去耍耍!”

    “哈哈哈哈”

    方楠此时真想用麻布塞住曹文诏的大嘴,防止被马祥麟听到支言片语,他手下的白杆兵可都是步兵,如果散波耍赖,厚着脸皮索要,那时自己还真没办法搪塞。

    果然不出所料,马祥麟凑到近前还未说话,便张开手掌在方楠眼前晃动。

    “唉,也别等人家开口了。”

    方楠暗自在心中叹息,马祥麟厚颜无耻的程度,远超杨国柱和金国奇。无奈他有直上专奏之权,单凭这点,自己就被吃的死死的!

    “马大哥所需,小弟定然会令人打制,战后当可去柳河村提取。”

    看着马祥麟满脸带笑,方楠气的牙根直痒。

    “当家的,刘宗周,刘老爷子来了!”

    “什么?”

    方楠以为自己听错了,不禁又问了一句。

    “刘宗周来了!”

    小豆子又向前凑了凑,扯开嗓门大喊!

    “行了,知道了!”

    方楠伸出手指挖了挖耳朵,瞪了嘻嘻憨笑的小豆子一眼。

    “刘宗周怎么到山西来了,前段时间不是去游览工坊和船厂了吗?按历史记载,他此时被任命为顺天府伊,该北上京城才是!”

    方楠心中狐疑,看向太原城,猜测刘宗周此行目的,是否与当下战局有关。

    大清早方楠调兵列阵,不只拔弄的流贼神经紧张,就连太原守军也闻风而动,城上城下人头攒动,士兵喧嚣叫嚷进行战前准备。

    眼见千里营士兵收队,排列紧密行军队形,拖拉火炮有序回营,各路官军士兵无不跳脚大骂,纷纷指责方楠让人虚惊一场。

    方楠回营换了一身便装,策马东行三里,迎接刘宗周一行。

    几架马车在百余名劲装武士护卫下,渐渐出现在视线之中,两匹轻骑雀跃而行,马蹄飞扬缓缓接近,一双如玉雕琢的少年男女,作书僮打扮,见到方楠之后,下马长辑到地。

    “呵呵,湄儿,青采不必多礼,数月不见又长高了不少。”

    两个半大孩子正值年少,外貌变化极快,青采额眉渐重,隐隐散发出丝丝英气。

    寇湄儿身才逾显高挑纤柔,肌肤胜雪晶莹剔透,琼鼻樱口睑粉腮嫣,睫颤眸转间,散发出淡淡的娇媚之姿。

    “呵呵呵呵”

    青采仍是未语先笑。

    “青采想好了,这次定要留在老爷身边争战沙场。”

    说着话,他还拍了拍腰间的金鞘短刀,用力高挺胸脯,显得自己英姿飒爽。

    而一旁的寇湄儿,此时眼睑低垂目光闪动,轻挪莲步靠近青采,偷偷伸出纤纤玉指作掐捏状。

    “咳咳……”

    “湄儿不得无礼,青采是你夫君,当注重他的体面。”

    寇湄儿闻言神色一动,小手飞快缩回衣袖之中。

    “呵呵呵呵”

    “几日不见,小将军雄恣尽展,定然令晋地军伍刮目相看。”

    马车缓停,萧思音搀扶刘宗周轻踏而下。

    听他语声洒脱,到似游玩一般,这到让方楠猜测不出,刘宗周入晋为何。

    “前方战事正酣,老夫本只是路过此地不想知晓于你。”

    “哈哈哈哈”

    刘宗周抚须大笑,惹的萧思音玉面泛红低头不语。

    “老夫本不喜军伍之事,无奈花开思蝶,今日只好到军营中品读一番!”

    曹文诏和马祥麟好似知道刘宗周到来,出奇没到方楠营中讨酒,这使他终于可以清静一天。

    品茶闲聊之间,方楠才知刘宗周这次入晋的原因。

    山西永乐宫,又作“大纯阳万寿宫”是全真龙门教三大祖坛之一,由第二代全真教律师邱处机所创。

    “王平,明末清初著名道士,法名常月,号昆阳,山西潞安府长治县人。属全真龙门派,为全真道龙门支派律宗的第七代律师。”

    刘宗周通读佛道经典,所以对全真教并不陌生。数年之前曾与王平有一面之缘,起因是对“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进行论断。

    怎奈他是一介儒生,道资论浅必然落于下风,近年重拾阳明心学,亦对老庄之学体会渐深,正值王平开坛讲戒,受其相邀论法印证。

    不过在方楠眼中,刘宗周眉目半阖精气内敛,怎么看都像是要去砸人家场子。

    对什么理学道义,方楠是一窍不通,美色当前,到是令他身心倍感愉悦,与萧思意眉来眼去,差点忘了此地所处,十余万流贼枕戈待旦,战事随时触发。

    刘宗周对他俩私下眉眼飞舞十分腻烦,长长伸个懒腰,打着哈欠便起身去行帐休息了。

    此时帐中独剩两人,空气之中渐渐充满丝丝难以把握的温情。

    “方郎,黛汐姐姐可知我们的感情?”

    萧思音臻首低垂,细声软语令人如沐温汤之中,但方楠此刻眉头一皱,心下略感不安。

    他与刘黛汐相识在前,交往虽然是断断续续,但情思早结,而萧思音身世欺苦,令人不忍相弃。

    明时,在婚姻之中,除正妻之外,还有平妻和妾的存在,刘黛汐系平妻所生,所以对方楠和萧思音那点破事并未介意,但柳如是的介入,却让她颇有微词,这些在两人书信往来中常会提及。

    原因无它,萧思音之父乃是前朝官员,虽然她际遇不佳,但仍能称其出自于书香门第官宦之家,而柳如是纯粹的“乐门”出身,这让刘黛汐十分不喜。

    所以当萧思音提及刘黛汐时,方楠想到自己已到婚配年纪,今后如何处理几女之间的关系,此时还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更为紧迫的是,时间瞬逝,转眼间刘黛汐年逾双十,这在明朝是绝对的大龄待婚,若是再拖上几年,他估计刘荣嗣非找自己拼命不可。

    就在方楠纠结之时,帐帘缝隙间伸进一个脑袋,但马上又缩了回去。

    “咳咳咳……”

    张煌言立刻调整嗓音,使之庄重肃然。

    “当家的,太原城新到传报,明日辰时,宣大总督张宗衡于官厅聚将,共商剿贼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