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三百零三章 辽金之祸

第三百零三章 辽金之祸

    邵守善见玄壑又扯出了老子之言,轻捋飘然淡淡一笑,神态异常轻松。必竟流传下来老子记载,多倾向于社会行为论述,内容远不及庄周之言广而深遂,更容易论而驳之。

    “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不廉不嗛,不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五者无弃而几向方矣!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

    “至理不可称谓,大辩不用言语,道理能够说明,就算不上是道,言语辨析周全,也有顾及不到的地方。这种用语言无法表达,繁生出非道表像的意会现像,如果发现这种存在,那就应该是亘世繁化之母,它能纳入无穷尽,也能繁变出无穷尽,不知它生于何时,又存在于何处,寻其踪迹,只能用万物生灵,本存在意念思想中的明哲,才能发现和体悟它吧!”

    邵守善这段引用,在声调和断句上略有改动,所以表达出与众解有不同意境。

    玄壑听到这番论议,不禁愕然陷入沉思,邵守善的论议,与他所悟有不同之处,显然已经超出他的认知范围,同时也是他正在寻所的未知。

    “庄周之学,以蝶喻化,以化喻变,无恒道存,示逍遥为其心,难解众生之苦,以纯简育其真,不合世事之数,玄音取乐,意兴笔墨之娱尔!”

    玄壑表情有些厌烦,显然对庄子之颇为抵触,抛出这番言论抵毁。

    “无量天尊”

    邵守善这声道敬声音拨的很高,竟带出少许怒气。

    玄壑这是指着人脸骂祖宗,若换成其他道士在此,必然要拔剑相向。

    “汝之视蝶,不过一虫而,庄之梦蝶,仙机示照也。高下之见,当之可断。青云之道,尔未悟矣。”

    “嗟夫,众之梦蝶,化变之悟也,随影幻真,入其情,同于受,感天地万物之玄变也。庄周梦蝶,同生灵之性也,不缀思变,视其形,舞其姿,阖心神诸念之纳美也。”

    “岂不闻,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措句段取,失其真矣!”

    “世人皆忘,圣人者言,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释佛掌中红花,尽一心之情。庄周目中之蝶,孕万物之华光,是谓真人之道也!”

    “庄周之美,失其玄,不见其繁,合乎于性,是谓亘母,是谓玄牝之门,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

    “以庄解庄,好!”

    许鼎臣首先站起,鸣掌相贺。

    “好解,好!”

    众将附合,皆拳掌相击贺声阵阵,不过观其神色茫然,估计多数人也不知道好在哪里?

    “论道唱理,非世事常情,兴衰盛颓,岂能于言论之中,过往矣,事实胜于雄辩!”

    “宋兴商械,文采溢涌,终崖山而尽复。”

    “住口!”

    “匹夫该杀!”

    玄壑此言一出,厅中一片哗然。还未论述,便被众人打断。

    许鼎臣首先拍案而起,并指怒喝。

    而刘宗周则勃然跳纵,抽刀在手倾身前越,爆发力量之强,大出众人意外,张煌侍立其侧,伸手竟没有抓住衣角,情急之下飞身鱼越扑倒在地,总算是抱住小腿,使尽全力才堪堪拉拽住。

    “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值此建奴纵横北方之时,玄壑这句话,无异说明亡在即,是谓宋继。

    许鼎臣身为一省巡府,天下局势容纳于胸,怎会听不出这句话中的含意。

    刘宗周一代宗师学富五车,深智宋之繁胜,远胜各个朝代,达到了中华五千年的颠峰。他本性刚烈,因此更容不得这种言论,拨刀相向亦不足为奇。

    宋,明两朝,皆由草原异族所覆,汉文化传承遭两次断代,这是不言之辩。

    黄宗羲说:夫古今之变,至秦而一尽,至元而又一尽,经此二尽之后,古圣王之所恻隐爱人而经营者荡然无具。

    王夫之说:二汉、唐之亡,皆自亡也。宋亡,则举黄帝、尧、舜以来道法相传之天下而亡之也。

    由此可见,异族入侵,奴役华夏汉民,灭文化,断传承,尽掠财富。对一个民族,对一方生人,是根基之灾。不仅百年难复繁荣,更有甚者延绵几百年,数十代人。父父子子老老孙孙皆双手空空,视祖宗留传于他人之手,负薪潦倒终其一生。

    满清之入,汉民族喘吸五百年未复明之国势,若回望之,便见其衰,清去百年,民财不及西方,国祚不及汉唐。究其因,非政体之殊,非民力之殆,非科技不兴,非社会之态。然其有二,一曰空,二约枉。空者,清亡遗祸,财物外流,汉基尽丧。仓之无基,蓄之难盈,宗族乏积,为业难广。民无遗资,以勤补拙。枉者,茫也。文狱伤民,断文无传,累积数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据显示,中国流失文物多达164万件,分别被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

    这虽是文物流失的一则信息,但却能够应照出,中华之民在异族践踏下,财富如血液一般喷涌外流。

    这种现像,在刘宗周眼中,自然是可以预见到的,毕竟宋亡不过几百年,历史清晰入目。而方楠所知更广,很理解他拨刀怒向的行径。

    宋朝工商业极度发达,其生产水平远超同时代的其他国家,当时经济产值占世界六成,连后来人口数倍于的清朝,都不到其三分之二。

    北宋大臣抱怨世风奢靡时说:现在的农夫走卒居然也穿上了丝制的鞋子。由此可见,当时民丰物富。

    熙宁10年(1077)北宋税赋总收入共7070万贯,其中农业的两税2162万贯,占30%,工商税4911万贯,占70%。

    这个数字说明,构成国家财政收入主体的,已经不再是农业,而是工商业了,农业社会已经在开始向工业社会悄悄迈进了。

    宋朝获得庞大的财政收入,并不是靠加重对农民的剥削,而是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工商业极度繁荣,生产力水平提高的结果。

    以上观之,蒙元入侵,使汉民族经济文化倒退,称其一夜回到解放前也毫不为过,而明朝正是承袭了宋的政治,文化,诸多方面的特点,才有了洪武,永乐时期的休息。

    宋朝时世界上第一次出现了纸币(交子)和银行信用。只因宋之铜钱,已成为世界流通性货币,日本,朝鲜皆以宋钱为货币,造成宋币不应使用,才以纸币补充。可见宋的经济繁荣是空前的,有史为证,达到中华历史上顶点,成为后世文人所仰慕的时代。

    宋朝是第一个同时开建“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朝代。海上贸易兴盛,泉州、广州等港口,更是设立了外贸管理场所市舶司。

    这也为明朝的海外贸易奠定了基础,是丝绸瓷器开始成规模走向世界的开端。

    宋朝十万户以上的城市由唐代的十余个增加到40个,汴京和临安继长安,洛阳和南京之后成为世界上第4,第5个超过百万人口的城市。是历史上首个没有屑禁的时代。若宋不亡,中华大地会在大航时代开启之前,领先世界几百年步入工业时代,可见两宋时期,东亚格局的变化,是异常诡谲,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

    宋代学校教育异常发达,京师设有国子学,太学等等。鼓励各州县兴办学校,书院的兴盛,最为引人注目,闻名全国的有所谓四大书院:衡阳石鼓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商丘应天书院。

    宋代是真正的士大夫时代,也即是文人口中称道而身行之的时代。宋朝的文人政治最彻底。太庙里刻下祖训,“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宋太祖“不杀士”的国策是中国古代史上最为开明的政策,且得到了切实的执行,达三百年之久,可以说这是有宋一朝三百多年的大宪章。

    那可是令刘宗周这种儒仕,俸为理想的时代,这也他对建奴如此憎恶的原因。

    宋的经济文化兴起,给予大明统治管理很多借荐,虽断代相承,但在蒙元涤荡下,至明朝中期,国力才堪堪恢复,文化,艺术,再次垒积传承出现繁荣,可以说国之倾覆,再回首不只百年,几百年都为之常态。外族入侵,所产生的破坏,每次都要以百年为计。

    宋朝灭亡,十万百姓奋而投海,不仅是赵氏一族的寂灭,更是汉民族,文化,经济的一次重大损失。与之相比,满清丧权辱国,供给西方诸国的财货,都是亿万汉民百姓的血髓所化。

    “肃静!”

    就在群情激奋之时,方楠大喝一声,抽刀扎在几案上,如此作派定然会息声止嚣。

    “汝之蛮夷,饱食辘草,搓手难安。谓之甲骑,皆牛鹿尔。吾等锋刃已芒,待尔圈聚,碎其签尔~!”

    方楠歪嘴拧眉,装出副粗鄙之态,尖声叫嚷,其状甚是不堪。他感觉玄壑这人太过诡异,而且也不想自己惹人关注,所以才如此作派,不给其留下任何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