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女装的我被朱元璋曝光了 » 第十四章 青楼卖艺的想法

第十四章 青楼卖艺的想法

    “嗯,是这样的,其实羲和觉得吧,一直在那个酒楼卖艺不太行…”羲和道。

    朱英愁眉苦脸的点头,“确实,能遇见黄老爷子,完全是运气好,会去酒楼吃饭的,大部分都是过路人,能转化成信徒的太少了,长此以往,估计每个月都只能勉强维生,更不用想将来去帮黄老爷子了。”

    “主人,我觉得,上次路过的教坊司挺不错的。”羲和建议道。

    朱英闻言嘴角便是抽了抽,下意识想要坚信不疑的拒绝。

    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男人,怎么能女装去那种地方?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这时羲和认真的道:“主人,不仅是过路人的问题,酒楼那边,大部分都是平头老百姓,而教坊司那,非常多有钱人,读书人,达官贵人,您现在的愿力不够,很难通过实现愿望之类的方式,把平头老百姓转变为信徒,仅仅依靠喜欢这些情绪,后者会更好转换很多。”

    朱英愣了住,在经过了一翻长达十秒钟的激烈的心理斗争之后,咬牙道:“为了更多的信徒,教坊司就教坊司吧!”

    嗯,我是男人,去教坊司也没什么。

    男人逛青楼,不是理所当然吗?

    羲和欣喜的道:“羲和建议主人到时候用愿力换一下一次性的魔音能力。”

    朱英有点好奇的问:“何为魔音?”

    羲和解释:“就是可以让主人弹奏的琴曲,带有感染人心的力量,这个能力很多强,而且不容易被人发现,只要200愿力就能用一天。”

    “200愿力一天,也不算贵,明天先去酒楼试试,效果好,晚上就去教坊司。”

    朱英打了个哈欠,有些困倦的闭上眼,今天他准备好好休息,放个十年一次的长假。

    但半梦半醒之间,却是给敲门声惊醒。

    “娃子,是黄爷爷。”

    外面有人在说话。

    黄爷爷怎么找到这边来的?我记得我没说过自己的住处啊…

    对了,他不是普通人,估计是手下眼线告密。

    看来以后到家之前,解除女装的状态都得小心一点了,不然给眼线撞见,没准得损失一个高级信徒。

    朱英赶忙让羲和把自己变成娇俏的女装模样,然后跑过去把门打开。

    “黄爷爷您怎么来了?”

    嗯?黄老爷子的表情好像不太对啊。

    似乎有点生气?

    朱英有点纳闷的看着朱元璋。

    而朱元璋,则一脸恨铁不成钢看着朱英。

    大明律明文规定,可以直接逮捕不事生产,专门从事末业的商人,可见,在朱元璋眼中,商人和罪犯没什么区别,洪武早年,甚至都没有商籍一说。

    若不是为了解决边关军需的问题,现在明朝的商人都还得依靠“附籍”的办法在夹缝里面偷生。

    可见,朱元璋有多厌恶商人。

    可现在,他最宠爱的大孙,居然动了经商的念头!

    于他心中,商人,都是下贱,低劣,没远见,唯利是图的小人!

    自己大孙要是变成了这种人,他还如何能放心的将大明的江山,托付出去?

    朱元璋之所以没有马上昭告天下朱英的事,除了考虑到他十年流落民间,贸然回到明面上,会不习惯之外。

    更多的其实是担心,流落十年,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朱英,是否还能比得过,一直受着帝国最顶尖教育的朱允炆。

    所以朱英有了钱之后,不想着怎么考取功名,而是动经商这种没远见的念头,令他无比的气恼。

    “没什么,咱就是想来看看你,怎么,不欢迎啊?”

    这会,门口就他一个人,蒋瓛在远处等候。

    “当然欢迎了,只是寒舍简陋,而且没什么能招待黄爷爷的东西。”

    “无碍,咱又不是没吃过苦。”

    朱元璋走进来,随便找了个地方坐下,便是忍不住问:“丫头啊,咱听冯诚说,你想买盐山?”

    朱英愣了下,马上就反应了过来。

    就说黄老爷子脸色怎么不太好看,原来是因为这事。

    古代都重农轻商,正常。

    他大方的点头道:“正是。”

    朱元璋问:“你没事买那盐山干什么?”

    朱英道:“自然是为了制盐。”

    “胡闹!你就是想要经商,也不该仅凭一腔热血就胡来,盐山里的石头,根本就没办法制盐!否则还能便宜给你了?”

    朱元璋发了怒,一半是因为朱英动经商的念头,而另一半则是朱英做事之前,一点计划都没有准备,和莽夫一样乱来。

    如此心性,如何能治理天下?

    朱英却是笑道:

    “黄爷爷有所不知,其实我有办法将盐山里的石头提炼成可供食用的盐。”

    朱元璋冷哼道:“历朝历代,如此之多的工匠都拿盐山没办法,你能有办法?莫要胡言乱语,瞒骗于我。”

    “黄爷爷若是不信,我可以现在就演示一番。”朱英自信的道。

    朱元璋看朱英不像开玩笑的样子,心中稍微有点动摇,眉头皱了一下点头,“若是不成,你便绝了经商的念头,把时间花在读书上,将来去考取功名。”

    朱英有点纳闷。

    自己现在可是“一介女流”啊!

    黄爷爷居然会让他去考功名?

    莫不是……已经开始有点老年痴呆了?

    想到这里,朱英禁不住怜悯的道:“黄爷爷,只要你不嫌弃,就让我来替你养老送终吧。”

    朱元璋听见这话,心中颇为感动,就连火气都消了大半。

    阿谀奉承的话他从没有少听过。

    但,哪怕是他的亲儿子,亲孙子,都是言不由衷。

    各个巴不得他早些翘辫子。

    朱英现在并不知道他皇帝的身份,完全没有巴结的必要!

    而且自己的近况明明都如此凄惨,却还能说出这种话来!

    这孩子,不管其他方面如何,但至少孝顺!

    百善孝为先,这是朱元璋最看重的品德!

    “你就在此处准备吧,咱这就去让人把盐山的石头搬来。”朱元璋说完就偷偷抹了把眼泪,然后走出了房间。

    而朱英,马上吩咐羲和:“花三千愿力,兑换把制盐的办法以及工具。”

    “是,主人。”

    羲和声音落下,玉佩发出一道光芒。

    关于提炼精盐的所有技巧便出现在朱英脑袋里。

    羲和问:“工具放到哪里呢?”

    “后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