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天下明珠之南北朝 » 013 东晋足球队

013 东晋足球队

    晋朝的建立,源头是司马懿。正是从他开始,再由两个厉害儿子司马昭、司马师接手,逐步从曹魏手里夺权的。真正开始称帝的是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他才是晋朝的第一任皇帝,司马懿、司马昭、司马师都是后来追认的皇帝。晋朝的开篇已经给出了暗示:强一代是不够的,强两代才能充分发挥雁群效应、低成本也是低风险地实现创业翻牌。

    司马炎把皇位传给了傻儿子司马衷,司马衷死后传给了弟弟司马炽,司马炽死后传给了他叔叔司马晏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堂弟司马邺,这就是第四任,也是西晋的最后一任。

    316年西晋被前赵灭了。由于在八王之乱中司马衷曾经被废过,有时候会给他多算一任,但这种情况跟美国总统竞选连任性质不一样,所以我们简化处理,一个皇帝算一任。像八王之乱中的司马伦曾经自立为帝,这种做法人事部门是不认可的。

    西晋的乱,直接责任在于贾南风,她是司马衷的老婆,也是皇后,主要领导责任在于司马炎。

    司马炎实际上知道自己的儿子司马衷智商有问题,但又自欺欺人地觉得还行,也有点幻想,希望自己的儿子情况在变好,从这一点看,司马炎和天下千千万万普通的父亲或母亲一样,这是可以理解的,只不过作为晋国的皇帝,把司马衷作为继承人是草率的。

    根据历史记载,司马炎在工作之余,勤奋操劳于后宫,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时候为了解决选择的困难,也为了节省体力,他还坐羊车代步,现代人遛狗,司马炎遛羊。羊走到哪里,司马炎就在哪儿从事生产工作。后宫妃子有懂羊的,就在门口插上竹叶,浇上盐汁,以吸引羊驾驶员。确实是术业有专攻,闻道有先后,像我们这样没当过妃子的人,要不看这段历史,都不知道羊和我们的国宝大熊猫一样喜欢吃竹叶,更不知道还要吃点盐。

    说这么多,其实是想说司马炎还是很勤勉的,有不少儿子可以作为皇太子的备选对象。但杨艳皇后说:“立子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也!”他就放弃了想法。司马衷是杨艳生的,杨艳的意见不具有独立性,但那时候司马炎不懂啊,杨皇后去世前推荐自己的堂妹杨芷入宫,目的是为司马衷的太子地位建立护城河。从后面的事情看,杨艳皇后对西晋的乱亡也尽自己所能作出了贡献。

    立太子这件事不能全怪皇后,毕竟当皇帝的是你,最后拿主意的也是你,人家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

    司马衷有个儿子叫司马遹(这个字念yù),很聪明,5岁的时候,一次宫中起火,司马炎登楼探望,司马遹拉着爷爷的衣服到暗处,说:“夜里突然发生这种事情,要防备出现异常,不可让火光照见人主。”司马炎大为惊奇,小小年纪居然这么明慧,情商高啊,所以他更加坚定了维持现状的信心,把帝国传承的希望寄托在贤孙身上。

    选立接班人历来是伤脑筋的难题。选择题一向是看着容易,实际不容易做的。司马炎的父亲司马昭当年也是在两个儿子司马炎和司马攸之间犹犹豫豫,最终选了司马炎。司马昭能掌权,他哥哥司马师打下的基础很重要,因无子,司马攸就过继给了司马师,所以司马昭想过让司马攸继承自己的晋王王位,因为他代表了自己的哥。这是小儿子司马攸进入候选人名单的原因。

    司马昭、司马炎父子两个都有点优柔寡断。司马攸据说是个不错的人,但后来因为被憋屈死了,也没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施政才能,只不过从结果反推上去,司马昭如果选择了司马攸,会不会比司马炎好一点?如果要严谨地回答这个问题,那就是:不知道。如果看司马攸的儿子司马冏在八王之乱中很囧的表现,如果这一支继承大统,也确实不好说。不过,以我们后人的眼光看,司马攸给儿子起“囧”这个名字,还是蛮有远见的。

    司马炎犯的第二个错误是给司马衷找了个又黑、又矮、又坏的老婆——贾南风,这又是一道选择题,另一个选项是卫瓘的女儿,又白、又高、又美,还贤淑,各方面条件都好,感觉这是一道送分题,但司马炎不要送分,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包括皇后在内的一大帮人都跟司马炎说贾南风美丽贤惠,司马炎就答应了。皇帝有时候也是冤大头,真是不假。

    西晋就是被贾南风直接搞残的,正是她一手挑起了八王之乱,少数民族都看不下去了,匈奴的首领单于说,我是汉朝皇帝的外甥,你们这样搞不行啊。由于过去汉朝把公主嫁给过匈奴,和亲嘛,所以,汉朝的皇帝确实是匈奴头领的岳父、妻舅(平辈关系)、舅舅(差一辈时的关系)中的一种。

    匈奴的首领说得确实没错,汉朝确实是他外公家或舅舅家。现在外公家或舅舅家被你们这些狗男女搞得乱七八糟的,作为外孙或外甥,看不下去了,出于一种正义心,出面替外公家或舅舅家管管你们,也是合情合理的。

    这是匈奴首领进入中原时的一种说辞,他本来是有匈奴自己的姓挛鞮的,216年,南匈奴单于挛鞮呼厨泉到邺城晋见曹操时被曹丞相扣留了,南匈奴被分成五部,270年,这五部的头领决定改姓为刘,表明自己是汉朝的正统,其中最强的一部的首领叫刘豹,是上一任单于的儿子,他的儿子叫刘渊。

    别看刘渊是匈奴,他专门学习过经史和军事技术,属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娃,司马炎曾经和他见过面,谈过话后非常喜欢他。

    从刘渊开始,匈奴、氐、羯、鲜卑、羌五个民族的人就开始在北方混战,建立了十来个国家,史称“五胡乱华”——实际上是华自己先乱,五胡才有进来当家做主的机会。

    刘渊的儿子刘聪在316年灭掉了西晋。317年,琅琊王司马睿在南方即位晋王,第二年称帝,重新建立晋朝,偏安一方,又延续了一百多年,这个晋朝被称作东晋。司马睿是谁呢,他是司马觐的儿子,司马伷的孙子,司马伷是谁呢?他和司马昭、司马师等都是司马懿的儿子,当年受降东吴的晋朝将领就是司马伷。

    东晋一共传了十代,在一定程度上和西晋实现了对称:西晋的第二个皇帝是傻孩子,东晋是倒数第二个皇帝是傻孩子。

    其实有点不忍心说司马衷是傻孩子,我们看到他还是有情义的。八王之乱的时候,保护他的嵇绍被乱兵拉下车砍的时候,司马衷喊:“他是忠臣,不要杀!”(“忠臣也,勿杀!”)死里逃生到邺城后,身边的人要给他洗衣服,司马衷说:“上面有嵇绍的血,不要洗掉。”(“嵇侍中血,勿浣也”)千古之下,让人感动。多少智商很高的人,都无法让我们有这种感动。

    东晋总共十一任皇帝,都是司马睿这条线下来的,所以跟我们熟悉的司马昭、司马炎那一支都没什么关系。

    东晋的皇帝传承很有意思,我们就用一个足球队来表示吧,就是人多点,一共十一个人,我们就用在位时间作为球衣号码来说明吧,为简便起见,这个在位时间也参照虚岁年龄的计算方法,第一个年份和最后一个年份都算一年。司马昱特殊一点,一共在位八个月多一点,虽然跨年了,但如果算作两年确实有点说不过去。

    好了,比赛开始了!在公元318年,哨声吹响,首先拿到球的是6号队员司马睿。上一年317年他只是即位为晋王,318年才正式登基为皇帝,建立东晋,所以咱们从318年算起。

    司马睿拿到球后左右盘带,在323年把球传给了他的儿子司马绍。司马绍是3号运动员,他控球时间很短,在325年就停球了,当时他的儿子司马衍只有5岁,没办法,按照父子继承的法则,只好硬着头皮把球传给了他。司马衍着18号球衣,我们终于看到了一位球衣号码是两位数的运动员了!

    接下来,18号运动员和他的亲弟弟司马岳展开了奇特的传球,双方配合非常默契,342年,18号运动员司马衍把球传给了他的弟弟——3号运动员司马岳,哎呀,号码又变小了,还和司马绍一个号,这也难怪,他等球已经很久了,司马衍5岁时他也才4岁,现在终于长大成人了,可以接哥的球了。

    司马衍当时传给他的时候,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司马丕,只有2岁,唉,真是太小了,所以就传给了弟弟司马岳,但司马岳控球时间也很短,两年后的344年,他一脚球传给了当时仅2岁的儿子,18号运动员司马聃,我们终于看到一个球衣号码是18号的运动员了!

    但很有意思的是,18号运动员司马聃在361年又把球传回给了伯父司马衍的那一边,这次是由他的堂弟、司马衍的儿子5号运动员司马丕接球,对,他就是司马衍传球时只有2岁的司马丕,但他控球时间也不长,365年时又把球传给了亲弟弟司马奕,他已经长大了,当年司马丕2岁的时候他只有1岁,啊,他终于长大了,他的球衣是7号。

    这时候比赛时间已经过了三分之二,371年,7号运动员司马奕开始奇妙的回传,他既不是传给儿子,也不是传给兄弟,更不是传给堂兄弟,而是往回传给了后卫——叔爷爷司马昱,对了,他就是司马奕的爷爷司马绍的异母弟弟司马昱!当时他已经53岁了,按照那个时代来说已经是老年人了,已经不适合从事年轻人的运动了,但他勇敢地接过了球,对了,他的球衣是1号,实际持球时间只有8个月出头点。

    1号运动员司马昱在372年把球传给了他的儿子——25号运动员司马曜,他是唯二超过20号的运动员,这时候离终场已经不远了,396年,球已经不太好踢了,他传给了自己的傻瓜儿子——24号运动员司马德宗。司马德宗终于把球踢进了自家的球门。419年的时候,时间全部用完,裁判宣布伤停补时,于是替补运动员——2号司马德文——上场了,但他还没有热好身,就在420年下场了。全场吹起了结束的哨声!

    好了,我们把他们的球衣号码排序一下:6→3→18→3→18→5→7→1→25→24→2。如果我们把他们即位时的年龄也排一下,放在一起的话是:

    在位时间:6→3→18→3→18→5→7→1→25→24→2

    即位年龄:43→24→5→21→2→21→24→53→11→15→34

    我们仅从这两个指标就可以看出,11个皇帝中,司马睿之后,即位时年龄比较正常的只有5位,从20多岁到30多岁,但这几位在位时间都不长,最多的也就7年,而接他位的是53岁高龄即位、在位不到一年的司马昱。剩下的4位皇帝在位时间还算长,分别是18、18、25、24年,但他们即位时的年龄都很小,分别是5岁、2岁、11岁、15岁,好不容易到了能正常上班的年龄就剧终了,登基时岁数最大的这位还是个傻子。

    所以,东晋足球队的球传得非常的艰难,当然,这里面的艰难有些是球员自身的原因,有些是因为球场上还有其他影响的力量,这里只是把其他影响力量简化了,仅从传球的结果数据来观察。

    相对来说,11岁即位的这位(司马曜,即司马昌明)还是有点机会的,他在位时间有25年,他如果在位时间再长一点——以他的身体状况应该还可以,如果他不是传给傻儿子,东晋在这个环节还是有点希望的。

    可惜的是,他没有把握好这个机会。接下来我们先来看一下他是如何“殉职”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