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潭月传 » 第五章——长山集

第五章——长山集

    巍巍秦奉山绵延千余里,山势陡峭怪石嶙峋。这样的地形很不适宜耕作,自古便有九山一分田,贫穷万万年的说法。

    零星生活在山里的山民们,大多都是过着半农半猎自己自足的生活。说是自己自足,但有些生活物品却不是山民们自己能解决的。就比如盐巴、布匹、铁器等物,都需要与外界交换所得。说是交换那可就真的是交换。因为山民们穷困,基本上一辈子也没有几个钱,甚至都没见过什么钱。因此山民们大多采用以物易物的方式获取物资。他们每月都会把晒干的蘑菇、药材、动物皮毛等山货带到山里自然形成的集市上去。那里有专门收购山货的店铺。长山集就是这样一个不大不小的集市。

    马老三就是长山集上一家杂货铺子的店主,他们家在这集市上收山货已经有三代人了。这长山集每月只有一天赶集,但因为山货送到州府后往往获利额丰,所以仅凭铺子的收入也足以养活一家老小。虽说算不上多富裕,但是也远比一般山民过得滋润。

    天刚麻麻亮,马老三随便喝了碗稀粥就忙着去卸铺子的门板。山民们住得分散,有些离着集市很远,想要赶集就得天不亮就走。但又因为没有计时的工具,判断时辰完全靠猜。所以有些山民起了个大早,赶到集市才发现离天亮还早。若能早一点打开铺子,这些早到的山民就很有可能和自己交易。

    才卸下三四块儿板子,一股裹着草药特有香味的山风就灌了进来。寻着味道看去,果然看见三道熟悉的身影。这三人来自离此三十里的青松寺,年老的和尚听说还是寺里的主持。这老和尚长得是慈眉善目,一身医术更是出神入化,附近山民的很多疑难杂症都是他老人家治好的。也因此人们称其为“活菩萨”。另一个二十多岁的和尚医术也很了得,对跌打外伤等很是精通,特别是调制的药膏堪称一绝。人们把他称作“小药佛”。还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小伙子却没有出家,据说是什么俗家弟子。他虽不会医术,但力气很大,人也机灵,帮起忙来很是利落。

    这三人正是了缘师徒。他们在这长山集上摆摊已有三年,每月的十三都会早早的来到集市上,为附近赶集的山民们医治疾病。他们所用的药材都是平时上山自行采集,治病之后也从不主动收取诊金。奈何山民纯朴,一般都会主动给上几文钱或是一些山货以抵药资。

    马老三卸完门板,叫妻子沏了三大碗茶,用一个托盘装了端到三人面前。“了缘主持,你们三位好早啊。来,喝碗热茶暖暖身子。”说笑着递过托盘。去年自家小儿子得了怪病,就是他们师徒治好的,因此他对师徒三人很是尊敬。了缘师徒也连忙和他打招呼。

    张潭月接过托盘笑嘻嘻的说道:“三叔您不也起得挺早吗?最近生意可好?”“嗨,你们可比我早多了,你们可是赶了三十里的山路的。我的生意嘛你还不清楚?也就那样。”张潭月把茶碗放到桌上,将托盘递还给马老三道:“多谢三叔了!早上的山风把人都吹得凉透了,您这一碗热茶可算是把我们给救了。”这话自然是打趣般的客气话,两人都哈哈的笑了起来。“哟,三叔,您店里来客了。”马老三回头一看,果然几个背着山货的山民正在店门口往里瞅。“你们忙,我招呼客人去了啊。”马老三接过托盘就往店里跑。了缘三人忙客气了几句方才继续忙碌。

    把脉枕和笔墨纸砚等物摆到桌上,又点燃火炉,将灌了半罐子水的药罐子放上去烧上,治病总算正式开始。陆续的来了不少病人,张潭月除了递针煎药外,还要维持现场次序。这一忙就到了临近午时。

    “师弟,这是急症,武火急煎!”本心放下笔,一张药方扔了过来。张潭月接过药方照方抓药,揭开药罐盖子将药材放入沸水中,又往炉中添上几块儿薪材,使它烧得更旺些。所谓武火急煎就是用沸腾的水来煎药,这种方法煎药极快,一般用于急症患者。

    刚盖上盖子,街对面人群中传来一阵粗犷的呼喝之声:“别挡路!都给我滚开!他娘的,哪个什么叫作活菩萨的在那?”片刻后人群往两边一分,几个江湖人模样打扮的人走了过来。

    这一行一共四人,三男一女。当先一人三十余岁模样,长得是五大三粗,边走边呼喝着众人让路。在他的肩头还扶着一人,脸色腊黄神情萎靡,嘴角还隐隐挂着血迹,显然所受内伤极重。后面跟着手持长剑的一男一女,两人走起路来一瘸一拐,小腿上用破布条随意的包裏着。布条颜色暗红,显然早已被鲜血浸透。

    四人拨开人群,一眼便看到了师徒三人。那粗豪汉子怪叫一声:“哎呀!可算是找着正主了!他奶奶的,要是没他们说得那么神,看老子不砸了这破摊子!”骂骂咧咧间带着三人来到摊位前。

    此时了缘和本心面前各有一位正在看病的病人,自然顾不得理会四人。那粗豪汉子本是性子急躁之人,等得不奈上来就把病人往外拉。“哎哎,让开!先让我大哥看!看你这模样一时半刻还死不了!”那病人不过是个干瘦的老头,那里挣扎得开?被人像拎个小鸡一般的扔了开去。

    眼看着就要摔坐在地,一双手扶住他的双肩把他拉了起来。张潭月扶起老头后一步跨出挡在汉子身前。“这位大哥,凡事都讲个先来后到,你刚才的做法不妥吧?”“不妥?有什么不妥?你没见我大哥都伤成啥样了?我们比他急多了!”张潭月依旧挡着不让:“看病之人谁不急?规矩还是要守的!”周围看热闹的山民们顿时连声附和“对!谁不急啊?”“我都急出病了!”“对对,我胸口都急疼了!”顿时四周都在起哄指指点点。“他娘的!我懒得听你说教!”那汉子怒吼一声放开扶着的男子,挥拳便向着张潭月打。

    山民们只是出于一时义奋,见动上了手立马就退出好大一个圈子。“二弟……住手!”那被唤做大哥的汉子忙出声阻止。只可惜他所受内伤极重,情急之下喊出的声音断断续续还很小,加之这粗豪汉子性子又急,一时之间那里阻止得了?

    这粗豪汉子的拳法走的也是刚猛一路,其实力也算得上三流中的高手。但如今的张潭月神功已然小成,这汉子如何会是他的对手?三两招之间就被逼得连连后退。

    眼见其不敌,那位当大哥的强提一口真气运掌便上。张潭月也挥掌相迎,“波”的一声闷响两掌相抵拼起了内力。这人的掌法确实很有门道,掌力雄浑而绵长。若非已受重伤,只论内力而言只怕不在张潭月之下。

    张潭月运劲手腕一震,对方便被震退开去。好在他留着几分力,尽力控制着没有伤人。但这一切在另外三人看来却完全不同,他们只以为大哥以然伤上加伤。对视一眼三人立时一起飞扑而上。

    “都住手!二弟三弟,四妹,我没事!别动手,我们不是对手!”恰在此时那当大哥的及时出声阻止。这一次他的声音足够大,三人听了个真切立时收手。张潭月自然也跟着收手挡在摊位前。

    那当大哥的上前拱手道:“在下周博,这位小兄弟,多谢手下留情。刚才的事是我们不对,还望见谅!”说完又招呼其余三人过来,指着那粗豪汉子道:“这是我二弟雷童,这是三弟李兴和四妹宋真。承蒙江湖上的朋友看得起,给了个“蓬城四义”的名号。敢问小兄弟师承何派?”

    张潭月见对方客气,也忙回礼到:“周大哥客气了,一场误会而已。小子张潭月,师承青松寺了缘主持。”一旁了缘起身一礼道:“贫僧了缘。”又指着本心道:“这也是我的弟子本心。我观施主所受内伤颇重,但说危及性命也不至于。这两位施主患者都是陈年痼疾,只需对现成药方略作调整即可,你等稍待片刻。”说完招呼那两个山民坐下继续诊脉。

    张潭月从旁边摊位上借了两条长凳让周博四人坐下歇息。坐下的周博却有些走神。他观张潭月年纪轻轻武功却已是出类拔萃,那么其师了缘就该断然不是无名之辈才是。可奇怪的是自己行走江湖多年,怎么就没有听说过对方名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