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江湖路远无归途 » 第四章花魁

第四章花魁

    香茗阁大门敞开,众人蜂拥而入。

    其内雕梁画栋,淡香弥漫,彩缎飘飞,帷幔幕遮,犹如人间仙境。大厅空旷,当前一道帷幕,其下桌椅酒菜齐备。前排桌椅皆已入座,正中之人正是镇海侯世子。

    只见其人丰神俊秀,眉目含情,锦衣华服,身形挺拔,真好秀丽人物。

    众人纷纷抢占桌椅只为坐的靠前一些,能更近地观赏姑娘们的身姿。为此不惜金钱开道。

    “谁能让座于我我赏他一百两银子。”

    “一百两哪够啊,我出三百两。”

    大厅里顿时喧闹起来,你推我搡地争抢,然而再是混乱众人也始终不敢靠近主桌,不曾惊扰到那人。

    若问为何这东海城中上上下下皆是敬畏镇海侯那就得细细道来了。

    百二年前这第一代镇海侯只是楚国一个没落贵族子弟名为杜维,家中既无财资也无人口,只余一个小小爵位在身,然而他却胆大包天,当街拦王驾,狂言教圣上,“我有一计献上可令吾楚得大业”,幸得楚王看中,君臣彻谈一夜,次日早朝,封柱国,赐九锡,假节钺,一步登天,群臣皆愤。朝后杜维宴令尹、司马于王宫,言:“今有王上为证,吾立军令状:‘年内取东海,若不成,请斩某头。’”如此群愤遂熄。八月后,东海城内商人皆反,火烧东吴战舰千余,镇海军冲杀在后,一举功成,东海易手。楚王大喜,封镇海侯,世代守东海。

    杜维取得东海,当即下令拆除东海城其余两个港口,扩建新港,港内驻万余镇海军,除港口外其他海岸皆清出十里阔土,引水湿地成泥沼,另于海岸千米设一哨岗以防东吴。城西有两万镇海军日夜操练,一有变故驰援四方。

    镇海军是镇海侯根基所在,共有三万,人人习武,多使二石弓,身着精铁甲,胯下皆良马,步战可挡十,马战亦无双。每年镇海军光是吃喝就要花去万两白银。镇海军为镇海侯私兵,不听王令,不受宣调。然十几年前有一谣言传出:“镇海军,无敌军,三千可镇海,三万可敌国。”当代镇海侯听闻当机立断,裁军两万余,只余八千,三千守码头,五千镇城西。

    当年镇海侯为夺得东海城,与城中商人们约定:“吾入东海城十而税一,万世不改。”镇海侯因此得其助力。而东海城人也因这宽松的税收纷纷弃农从商,而它地商人也被吸引来此定居,日渐久之,东海城才能有今日之气象。有人云:“镇海得东海,镇海成镇海,东海得镇海,东海镇东海。”

    一番争抢后众人坐定。

    少顷,有一妓公从帷幕中走出,拱手拜四方道:“各位久等了。”又开口讲述起来:“我们香茗阁择选花魁与别家不同,别家只是谁得银钱多谁就当选花魁,我们虽也是如此,但我们的步骤有所不同。先有群女蒙面抚琴,宾客择善而投,依钱财多寡而订次序;而后依次序出场舞乐,宾客再投,共有八位姑娘,次次皆投,投的最多的为姑娘香主,若是姑娘倾心于你,主动将绣球抛给你,亦能成其香主;最后八位香主为各自的姑娘争得一个花魁名号,最终共计所得银钱最多的姑娘便是花魁;此外其他宾客也可投,却不能为香主。另有计价,红绸万两,绿缎千两,白匹百两。”妓公说完便退到一旁。

    有妓公拉开帷幕。

    八名女子坐于琴前,看其面容,果有轻纱遮面。

    琴声响起,如清风、如幽泉,抑扬应和,一如天上月,又似水中波,绕梁不绝。

    一曲终了,众女退去。

    有小厮前去收钱,八个小厮拿着竹筐绕行,每个竹筐即是一人,宾客以绢花代银待离去时交付清楚。不多时,便出了结果。

    “头名朝云、

    次名如月、

    三席雪烟、

    其后有秋霞、翠玉、依依、紫嫣、柳儿。”

    定了场序,这才到争夺花魁的环节。厅内阵阵喧哗,绿色缎带纷飞上台,铺陈了一地的荣华富贵。

    不多时三甲已过。有得绸多者,如月,共得银五万六千两。

    待到秋霞出场,只见其身穿一袭白衣,走上台来。

    模样端庄之中透露着一股说不出来的妖媚之感,青丝披落,仅仅用一条白色的发带系着,脸似桃花放蕊,身如弱柳迎风,眉似春山带雨,眼如秋水含情,眉蹙目转,满室生辉,端的是风华无双。

    待得其上前来满室皆惊,慨然不语。

    观其曼舞。

    慢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萦风。

    坠珥时流盻,修裾欲溯空。翩如兰苕翠,婉若游龙举。

    嬿婉回风态若飞,丽华翘袖玉为姿。

    “仙子临凡!仙子临凡啊!”坐在左首处的卢老爷喃喃自语。

    镇海侯世子此时目不转睛地看着秋霞,此前他一直端坐只做欣赏并未竞价,但此时只觉这等美人人间难寻。

    “黄老爷红绸两匹”

    一声唱名惊醒了众人,这香茗阁只有红绸才会唱名,之前三人都没有如此殊荣。

    当即有两条红色长纱落入舞台,正落在了秋霞的身上,但她舞姿未有错乱,反借此更进一步,手握长纱更添了几分妩媚。手中长纱舞动,拂过前排宾客,只觉得连魂也随之去了。

    “悔不当初,悔不当初啊!”卢老爷看着手中的绣球,连连叹气。

    边上的吕公子和陈公子亦是如此。

    这香茗阁争花魁是可以一人捧两人的,但是最后的价格得在原有的基础上翻两番,若是要争花魁那怕是要倾家荡产了。

    “贾公子红绸两匹”

    “贾老爷红绸三匹”

    又是五条红纱落下,其间还有无数的绿缎如雨而下。

    “张公子红绸五匹”

    “薛老爷红绸六匹”

    “岳少侠红绸一匹”

    “程大侠红绸一匹”

    台上的人彷佛没听到这此起彼伏的唱名,也没看到那飘飘洒洒的红绸绿缎,只是专心的舞着。

    燎燎心上曲,微微台上舞。

    秋霞似是无意,眼眸恰好看向了镇海侯世子。而镇海侯世子眼睛一眨不眨,正巧看到了秋霞那一双剪水似的眼睛,说不尽的哀愁,道不完的风流,直中人心,一时间竟愣住了。

    “王公子红绸十匹”

    众宾客一阵讶然,饶是在座皆有资产但为一青楼女子花上十万两白银也是太过奢侈了。

    “镇海侯世子红绸十二匹”

    听得这声唱名,场内为之一静。只有舞乐依旧。众人望向镇海侯世子,可他却恍然不觉,眼睛只盯着场上的女子。

    声声丝竹入耳,台上佳人曼舞。众人也都将目光投向舞台。一时间整个大厅竟悄无声息。

    “王公子红绸三匹”

    良久才有一声唱名,三条红纱落下。

    大厅里又喧哗起来,陆续又有不绝的绿缎白匹落下。

    “镇海侯世子红绸两匹”

    一曲终了,秋霞礼谢宾客,告退而去。

    自有妓公端着托盘将绣球送来。

    王公子望着妓公手端绣球走向镇海侯世子,又看向正在离去的秋霞,高声喊道:“秋霞姑娘。”

    秋霞听到喊声回头望去。

    “秋霞姑娘若能将绣球予我,来日我定为你赎身。”

    却见王公子神色中透露出三分认真,三分深情,三分自信,一份渴求。

    众宾客听闻一片哗然。

    “还可以这样”,有一身穿劲装的稚嫩青年喃喃自语。

    青年边上的中年冷哼一声道:“哼,收起你的心思。我不知道这人是何等身份但这等人物肯定是大有来头。这话人家说得,你说不得。咱们跑江湖的最重要的就是认清自己的身份。”中年男人借机教育了一番青年。

    青年听了忿忿不平地看向那王公子。

    “啪”

    “连愤恨都不要被人看见。”

    青年只能捂着脑袋蒙头喝酒。

    镇海侯世子听到也饶有兴趣地看向王公子。

    秋霞听了一愣,深深看了一眼王公子,展颜一笑,却没有说话,转身退去了。

    王公子没有得到回复,失魂落魄地离开了。

    秋霞之后还有四人,然而有秋霞珠玉在前,虽然也能称得上是美玉,但远远也说不上好。

    第二轮结束后进行计价,秋霞得银四十一万九千六百两。

    未至三轮花魁已出。

    有女秋霞者,艳冠群芳,名占花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