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女医扪心录 » 第56章 治疗风湿的药方

第56章 治疗风湿的药方

    5月下旬,针推协会组织了一次义诊活动,具体时间是农历的四月十三上午,地点在八里街,那天是八里街赶集的日子,人多,热闹。

    许承跃和孔利杰都会参与针协的这次义诊活动。但是那天是周三,陈瑾有重要的课,她很想参加这次义诊,就有些犹豫要不要逃课。

    许承跃告诉她,针协每年都会有四五次这样的校外义诊活动,但是能提供的服务内容不多,一般都是给一些对中医感兴趣的大爷大妈们把把脉,推推拿,拔拔罐,贴贴耳穴,体验一下中医的氛围而已。而且只有半天时间,也不是连续多日的义诊,小病遇不到,大病治不了,很多治疗也没法回访疗效,比不上新生军训那会儿的义诊,还是不要逃课了。

    陈瑾接纳了许承跃的建议,老老实实地在学校上课,但是要求他如果遇到什么有意思的案例,回来后一定要和她分享。

    周三上午,陈瑾要上的是两个课时的《方剂学》,已经快接近尾声了。

    像《方剂学》、《中医内科学》等这种专业性很强很重要的必修课,往往不是一个老师从头到尾上完的,而是不同的章节分别给不同的老师来上课,而且大多数老师都是在省中医或市中医等医院有门诊的具有丰富经验的临床中医师,学校会根据各个老师所擅长的内容来安排教学工作。所以有些老师上起课来会将课本知识与临床经验相结合,还是很有意思很有吸引力的。

    这天给陈瑾这个班级上课的是一个擅长治疗各种内科杂病和疼痛类疾病的刘老师,而课程已经到了“第十四章·祛湿剂”中的“第六节·祛风胜湿”。

    这一章节有两个重要的药方——羌活胜湿汤和独活寄生汤,是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的,临床上用得很广泛而且效果很好。

    陈瑾想起折磨了母亲多年的风湿病,自己因为医术处于初级阶段,对这个疾病还无能为力,无法通过针灸来治疗,就竖起耳朵专心地听课,想看看通过方剂老师的讲解,能不能从这两个药方中找到一条治疗母亲风湿病的路子。

    这两个方子虽然都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但还是有所区别的。

    羌活胜湿汤由7味中药组成:羌活,独活,藁本,防风,炙甘草,蔓荆子,川芎。主要针对风湿犯表,头痛,身体困重(湿邪明显),肩背腰脊疼痛而难以转测者,一般舌苔白(寒邪明显),脉浮(病邪在表)。

    这个方子重在祛除表邪,表邪就是来自于外界的风、寒、暑、湿、燥、火(热)趁虚侵袭人体,引起人体生病的因素。

    陈瑾的母亲虽然也因为环境因素有风、寒、湿气的表邪存在,但还有内在因素,包括气血不足和情志郁结、肝肾亏虚等,这些是内因也是根本原因,使用羌活胜湿汤似乎不太合适。

    而独活寄生汤由15味中药组成: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桂枝,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生地黄。主治痹症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

    这个方子拆开来看,包含了补血的四物汤(当归、川芎、芍药、生地),和补气的四君子汤(人参、茯苓、白术、甘草)中的三味药,具有滋补气血的功效。还包含了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的秦艽、防风、杜仲、桑寄生,以及引药上行到肩背上肢的桂枝,和引药下行到膝腿的牛膝等。

    中医治疗风邪,有一句话叫做“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就是说祛风的过程中要调理血分,尤其是久病的患者,大多伴有血瘀,而血瘀时间长了也会因瘀致虚,所以要加入补血活血的药物如四物汤,血虚重则偏重补血,血瘀重则偏重活血。

    而四君子汤健脾补气,脾强气旺不仅增强了脾脏化湿祛湿的功能,也会使脉道流利通畅,更有利于血行。

    陈瑾认为这个独活寄生汤比较适合母亲的情况。

    上课的时候,刘老师还分享了自己使用独活寄生汤治好一个建筑工人风湿腿痛的医案。

    这是一个48岁的男性建筑工人,由于在工地里干活,起早贪黑,工作很辛苦,经常劳累,时间长了就患下了腰腿痛的毛病,天气一变冷,或是遇到雨雪天,腰腿就僵硬疼痛,几乎弯不下腰。

    这次病又犯了,而且比较严重,腰痛得直不起来,啥活也干不成,他就专门从工地请假赶到刘老师的门诊寻求中医治疗。

    这个工人身体微胖,面色晦暗,舌质淡,舌苔白腻,脉象两寸浮滑关尺沉细。饮食一般,大小便正常。他自己贴了几张麝香止痛膏,不起作用。

    刘老师给他辩证为寒湿浸注,经络痹阻,肝肾亏虚。开了中药处方:独活30g,桑寄生20g,杜仲20g,川续断15g,怀牛膝15g,桂枝10g,秦艽12g,细辛6g,防风10g,党参15g,茯苓15g,白术12g,炙甘草10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5g,生地黄15g。5剂,水煎服。

    这个病人吃了5剂中药后回来复诊,腰痛明显减轻了,已能直起,只是还不能承受重活,只能继续请假调理。

    这次刘老师给他加了具有祛风湿、强筋骨功效的鹿衔草和豨莶草各20g,让他续服10剂。服完这10剂中药后,这个建筑工人的腰腿痛就痊愈了,回到了工地上班。

    听了刘老师分享的医案后,陈瑾对这个方子信心倍增,想将它用在母亲身上。反正就是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补气血的药,就算没治好,也不至于治坏了吧……

    陈瑾思虑再三,下了决心要试一试。下课后她就有点迫不及待地给母亲打了个电话,一阵寒暄,问候完家里近况后,就开始询问母亲的身体情况。刚好这几天老家下雨,而且是连续几天阴雨天气,母亲的风湿病又加重了。陈瑾就跟母亲说自己刚刚学了一个治疗风湿很好的药方,让她试一试。母亲犹豫了一下,就答应了。两人又聊了几句,就挂掉了电话。

    陈瑾回忆着三个多月前母亲的脉象,和她当时的情况,又结合了她现在的情况,认为这次虽然没法给她把脉,但她的体质长期如此,生活工作环境也没什么变化,脉象变化也不会太大。她琢磨了十几分钟,调整了独活寄生汤中药物的剂量后,才通过短信把药方发给了母亲。她怕自己拿捏不准,不敢多开,就只开了两剂。

    晚上到了二餐上自习的地方后,陈瑾激动地和许承跃说了母亲有风湿病的情况,以及自己开了两剂独活寄生汤给她的事情。

    这可是她学医以来开出的第一个药方,而且挺有信心的,一想到此她就有些兴奋。

    许承跃听了后也鼓励她:“听你说阿姨的情况,用这个方子挺合适的,效果应该不错。”顿了两三秒钟后,他又继续说,“阿姨不是还有情志郁结方面的问题吗,下次调方的时候,可以加上些香附、郁金,不仅可以疏肝解郁,还有理气止痛的作用。”

    “哎呀,我忘了这茬了。第一次开方嘛,我也不会加减,先看看效果吧。”陈瑾说道。

    许承跃说:“行啊,阿姨的病时间挺长的了,喝完两付后,只要没什么不舒服的,就可以接着多喝几付,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不是那么容易补起来的。”

    “行,过两天我问问她的情况。”陈瑾说道,“对了,你们上午义诊,有遇到什么有意思的病例吗?”

    许承跃说道:“也就那样了,我主要是把脉和推拿,当练手了。我发现这边好多人都有富贵包,特别是中老年妇女,年轻一点的还挺在意这个的,有空我得研究研究这个富贵包,看有没有办法通过推拿或针灸把它消掉。”

    陈瑾说道:“我妈好像也有啊,大概是和长期低头干活有关吧?当然啦,除了低头干活,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低头玩手机,将来长富贵包的人肯定越来越多,而且会逐渐年轻化,研究治疗这个,以后的市场肯定不小。”

    两人又聊了几句,就开始上自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