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千古一帝从土木堡翻盘开始 » 第十三章 神机营骑兵!出击!

第十三章 神机营骑兵!出击!

    八月十六日凌晨,皓月当空,银芒洒地。

    子时时分,明军营寨东门突然大开,一千名身着布面甲、头戴斗笠盔的神机营骑兵飞驰而出,在平乡伯陈怀的率领下,直奔六里外的阿剌知院营地。

    土木堡位于京师西北二百里处,介于游牧与农耕的分界线以南,虽然降水还算充足,但多年以来的人为开垦与战争破坏,让此地已经没有了高大的树木,只剩下低矮的灌木。

    月光的照耀下,前方路上的情形被神机营将士们尽收眼底。

    上千匹战马踏得声音如同地裂天崩一般,瓦剌人放出的猎犬老远就开始狂吠起来。

    负责警卫的瓦剌哨骑正睡在地上,一瞬间即被犬吠声惊醒。

    癔症了片刻,看到远处的越来越近的群群黑影,哨骑赶忙飞身上马,朝瓦剌营地疾驰而去。

    片刻之后,哨骑骑入瓦剌营地大喊:“敌袭!敌袭!”

    听到警报,睡在两马之间绳索上的瓦剌人三三两两的从睡梦中醒来。

    他们初时还以为这次的明军和前些时候一样,仅仅是来骚扰一阵就跑了,便只是慢吞吞的起身寻找武器,消极准备应战。

    可惜他们猜错了。

    这支明军是来找他们麻烦的。

    此时,神机营的骑兵已经疾驰到瓦剌营地的一百五十步左右。

    明军骑兵五人一排,一千人整体呈品字形,居中的陈怀见已经进入射程,立即指挥道:“弓箭准备!”。

    马上的士兵们张弓搭箭,瞄准瓦剌的营地。

    又是前进了三十步,一百二十步的距离,到了弓箭的有效杀伤范围。

    “放!”

    随着陈怀一声令下,一千只利箭被抛射出去。

    黑夜中的利箭,如同传说中黑白无常的勾魂索,飞向瓦剌人的营地,直取他们性命。

    慢条斯理的瓦剌人看到疾驰而来的明军,又看到天空中遮天蔽月的箭雨,终于明白,这支明军并不是来骚扰他们的。

    这些人是来搏命的!

    “啊!”

    箭雨落地之处,惨叫声此起彼伏。

    “迎战!迎战!”反应过来的瓦剌人大声喊叫,纷纷骑上战马,也策马朝明军冲去。

    一百步!

    看着两军之间逐渐缩短的距离,陈怀再次下令。

    “换武器!”

    闻言,神机营的骑兵们齐齐的把弓放入到马鞍一侧,箭矢入袋,随后从马的另一侧取出他们的独有兵器——三眼铳。

    三眼铳,明朝著名火器之一,全长约三尺七寸(120厘米),顾名思义,乃是有三个枪管,都是由纯铁打造,因此即便是马上近战,也能当长兵器使用。

    而三眼铳的最远射程,约在五十步左右。

    此刻的神机营骑兵,先将弹药放入铳内,然后将三眼铳的三条引线绑在一起,再将木柄夹于左臂腋下,左手持铳身,右手持战马缰绳,保持着随时点燃引线的姿势。

    一套动作复杂无比,即使神机营平日已练过无数次,但完成之后,两军之间的距离已经接近了不少。

    只剩下五十步了!

    “咻”的一声,一支骨制的箭头破空而来,精准射中某个侧翼的明军骑兵。

    “啊!”那骑兵惨叫一声,坠落马下。

    骑上战马的瓦剌人已经开始用弓箭射向明军,但是临时组织起来反击并不整齐,稀稀拉拉的箭难以对明军造成太大的伤亡。

    “不要管!点火!”陈怀依旧冷静沉着,继续指挥。

    秋高气爽,亦是天干物燥的时节,训练有素的神机营骑兵们拿出火石,简单一擦,便将引线点燃。

    “瞄准!”

    将三眼铳平举起来,明军骑兵纷纷将铳口对准迎面而来的瓦剌骑兵。

    四十五步!

    四十步!

    三十五步!

    前列的明军骑兵几乎已能看清瓦剌人毡帽下那獐头鼠目的丑恶相貌。

    一边嗷嗷嚎叫,瓦剌人一边又举起弯刀,对着明军骑兵冲去。

    三十步!

    引线燃尽。

    砰!

    砰!

    砰!

    铅弹出铳的爆炸声连绵不绝。

    三十步,这是三眼铳的最合适的开枪距离。

    由于马匹的剧烈颠簸,骑兵的三眼铳命中率相对步兵而言要低不少。

    而为了提高命中率,大明将士发明了散弹射法——即一个枪管内装两到三个弹丸。

    用子弹的数量,取代射击的质量。

    眼前的惨叫声不绝于耳,靠前的瓦剌骑兵全部中弹,一个接一个的坠落马下。

    数千发弹丸的齐射,对于冲锋的瓦剌骑兵造成了极大的伤亡。

    一轮齐射过后,双方距离已经拉的太近,以至于明军骑兵也来不及进行下一轮装弹射击,只得转而握紧三眼铳的木柄,眼神凶恶的看着瓦剌人。

    短兵相接的时候到了!

    狭路相逢!

    勇者胜!

    两军的前锋已经相接,瓦剌骑兵手持弯刀,对着明军骑兵前锋的颈部便劈了下去。

    关键时刻,明军前锋手持三眼铳,一记长虹贯日,直刺向瓦剌人的脸。

    正所谓,一寸长,一寸强!

    这三眼铳全长三尺七寸,枪管又都是纯铁打造,骑兵冲锋带来的巨大惯性,瓦剌人的弯刀还没碰到明军,明军前锋的三眼铳竟是直接把瓦剌前锋的脸给刺凹了进去!

    而瓦剌骑兵的双脚又卡着马镫,前后两个相反方向的作用力撕扯之下,头脑内的颅骨直接碎开,脖子也被撅折,眼见是活不成了。

    “杀!”

    己方前锋取胜,明军骑兵士气大振,挥舞着三眼铳便朝着瓦剌人砸去。

    锵!铮!这是兵器的打斗声。

    嘶!哞!这是战马的嘶鸣声。

    还有数不清的汉蒙语辱骂声,言语之间迫切希望送对方去见祖宗。

    一轮短兵相接之后,不少骑兵坠地。

    但仔细查看,身着毡帽毛衫的瓦剌人死的更多。

    即使抛开兵器差距不谈,明军的神机营骑兵装备更加精良,个个身着布面甲,受伤到伤害远小于拿血肉之躯硬抗的瓦剌人。

    蒙元北遁之后,手工业的发展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甲胄也成了稀罕物品。

    如果有人能攒出三万具甲骑兵,那完全可以号令草原,莫敢不从了。

    阿剌知院虽然是也先的重臣,但草原上的忠诚并不牢固,二人属于不同的部落,指不定哪天就会翻脸,也先自然也不会给他盔甲。

    倘若你拿着我给的盔甲,造我的反,该当如何?

    就这样,装备差距巨大的双方,在第一轮短兵相接之后,全副武装的明军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