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千古一帝从土木堡翻盘开始 » 第二十八章 内奸

第二十八章 内奸

    “樊统领,此举是何意?”顾兴祖有些诧异,对樊忠转达的命令十分不。

    “这...这里面怎么怎么可能会有内奸呢?”

    刚才百姓们的吹捧让顾兴祖有些飘飘然,心中不自觉地就对这些人产生了感情,如今樊忠带来口谕说这里面有内奸,让他感觉有些难以接受。

    樊忠两手一摊,也有些无奈,推脱道:“我也知这些人都是我大明的百姓,可陛下金口玉言,说瓦剌莫名其妙前来送死,必有蹊跷。

    左思右想之下,一定是在流民之中混有内奸,等到也先大军攻城的时候里应外合,攻破怀来城池。”

    好像是有些道理。

    顾兴祖的脸还是有些困惑,他很想面圣询问一番,陛下怎么就笃定这些人里面有内奸。

    若是朱祁镇在此,回答必定会让顾兴祖吐血。

    因为他是猜的。

    当然也不是毫无根据的猜的,也先今天的举动和后世的李如彘太像了!

    古往今来,派遣内奸,里应外合然后破城的故事十分常见,但说起来有些可笑,从元末到明朝中期这二三百年的时间里,众多名将反倒对内奸这种“以奇胜”的打法不太感冒,而是坚信两军堂堂正正对阵这种“以正合”的打法。

    因此有明一代,都难以找到内奸破城的记载,一直等到王朝末年,明军终于是碰见了李如彘这么个把内奸战术玩到极致的人。

    根据史书记载,从铁岭、抚顺开始,到沈阳、辽阳陷落,无一例外全都是李如彘派遣的内奸半夜放火,打开城门,导致城池陷落。

    直到袁督师指挥的宁远之战,以辽东陷落为代价,脑袋不灵光的明军终于是摸清了李如彘的打法,随即吃一堑长一智,这才开始知道要防备内奸,终于是打出了前所未有的宁远大捷。

    所以也怪不得顾兴祖和樊忠不理解,他们实在是没有遭遇过这种事情。

    但毕竟朱祁镇圣谕在此,要等他亲自过来之后才能放这些百姓入城。所以顾兴祖只得传令,让百姓们在城外等待。

    于是亲兵传令下去,过一会才能进城,百姓们面面相觑,不理解此举是何故,但也只得遵守,便纷纷席地而坐,等待入城。

    人群坐下之后,便开始交头接耳,互相聊了起来。

    没过多久,城门前的空地上喧嚣不止。

    见此情形,人群之中,一个三十来岁的瘦弱汉子,拍了拍他身边的人,用一口流利的蒙语低声说道:

    “孛罗诺因,咱们怎么办?”

    旁边那汉子身材魁梧,头上头发散乱,颌下却是干净无须,见瘦子问他,他也用蒙语说话:“为什么不让我们进城了?”

    “咳!刚才出来的那个明官说等会明人皇帝要亲自过来,所以要我们等会再进城。”

    “明人皇帝过来?”那孛罗面色听了之后神色顿时兴奋起来,大声道:“那我们干脆趁此机会,直接把明人皇帝杀了不就行了?”

    有些忘乎所以,他一时忘了自己说的乃是蒙语,旁边的百姓一听到他叽里咕噜的乱叫,顿时都转过头来。

    见自己引起了注意,那孛罗赶紧低下头去。

    旁边一中年汉子走过来,警惕的问他:“你是什么人?”

    不等孛罗说话,那瘦汉子立即过来赔笑:“大哥您宽恕则个,我们是山西来的,不懂这里的规矩。”

    中年人一愣,“山西来的?说两句山西话听听?”

    见其他人都盯着自己,那瘦弱汉子立即用捶了壮汉孛罗一拳,用一口纯正的山西话骂他:“你个乃刀货,声音镇大佐甚?”

    随后看向那中年人,抱拳赔笑:“大哥您听这山西话正不正宗?”

    中年人也有点晕,问他:“你刚那话什么意思?”

    “哦,说的是‘你个挨千刀的,吼那么大声干什么’?”

    自古以来,山西由于其“表里山河”的地形,导致十分闭塞,与外界交流不多,时至今日也是,山西隶属的晋语片区,是北方唯一一个不说官话的地区,北方人也许听得懂西南官话,但是很难听懂晋语。

    见这瘦汉子言之凿凿,那中年人信以为真:“原来如此,我当你们是真鞑子呢。”随即走开。

    瘦汉子见糊弄了过去,也不敢久留,拉着孛罗也离开此地,换了个地方继续说。

    “孛罗诺因,只杀个皇帝太亏了,也先太师的意思是让我们混进城去打开城门,到时候不仅能生擒明人皇帝,还能抓了他们的一众高官,这功劳可比杀一个皇帝大多了。”

    孛罗点头称赞:“你说的对,兄长的想法比我的更好。”

    这位孛罗,正是也先的胞弟。

    “等会我们要上去好好看看,记住明人皇帝的相貌,等城破的时候我要生擒他。”孛罗跃跃欲试。

    正在此时,怀来城门忽然打开。

    见状,坐在地上的百姓呼啦啦全部起身,挤着便想往城内涌去。

    “不要挤!都不要挤!”士兵们想要维持秩序,但人群太多,他们力不从心。

    见情况失控,城墙上数十名火铳兵纷纷鸣枪,让混乱嘈杂的队伍安静下来。

    人群瞬间静了下来。

    “让卡让开!”

    城门内走出一拨人马,大头兵在前面开路,后面马上骑着一人,身穿红衣,慢慢悠悠跟在他们后边,而在他们最后,则是一辆大车,上面装着一个木桶。

    “这人就是明人皇帝?”孛罗问道。

    “应该不是,皇帝都穿黄衣服。”两人窃窃私语。

    红衣官员见眼前的百姓虽然安静了下来,但是却依旧挤在一起,堵住他们的路。

    他随即喊道:“诸位乡亲,本官是工部右侍郎王永和,身后跟着的大车里,放的是新研制的火药,威力巨大无比,号称可以撼天动地。谁不怕死的就往前挤吧。”

    一听说车上放着的东西如此可怕,百姓纷纷自觉避让,让出一条道路。

    “王司空要去何处?”顾兴祖驱马上前。

    “瓦剌大军离此可不远,还是留在城中更为安全。”

    王永和拱手道:“奉陛下圣旨,试验这新炸药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