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第一贼 » 第458章 九歌 国殇

第458章 九歌 国殇

    天凌阁由于王公子和苏仙子这一对璧人的消失,暂时的清静了下来,大家闹的一回,都在等待着晚会的开始。

    并没有多少时间,整个楼内响起了欢快的调子,那是一种混音,由好几种乐器混合发出,并不显得生涩,相反听在耳中,只觉得圆润无比。

    一首欢快的迎宾曲,就让楼内的气氛直接升腾起来,无论是一楼还是三楼,都在翘首以待。

    迎宾曲开始轻欢,节奏慢慢的快了起来,这时戏台上走出一对璧人,男人白袍小娘红装,看上去非常般配。

    看到王公子和苏仙子,楼内吼叫声比平时大了十分,带动了二、三楼的热情,那两处动静也不小。

    郎才女貌,才子佳人那是欢场上吸引眼球永远不变的真理。

    苏仙子勤学苦练,终于具备女主持基本素质,虽然第一次不算很内行,但凭着欢场上累积起的经验,顺着李自成的话题,主持起来效果非常不错。

    “各位,各位。“

    见众人静了下来,李自成和苏青青端起玛瑙酒杯。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我们先祝遵化城固若金汤。“

    “干。“

    “为遵化城干杯!“

    “向义勇大社致敬。“

    收敛了笑容,苏青青微退了半步,李自成则上前一步,将手中的酒杯高高举起。

    “那些死难的兄弟,那些不散的英魂,咱们敬兄弟们一杯,祝他们安然离去!“

    楼上的欢乐顿时熄灭,连番苦战,义勇大社死伤不轻,很多亲人离自己远去。

    想到这里,不少人忍不住哭出了声。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李自成带着磁性的声音,吟颂三闾大夫的《九歌·国殇》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夜晚,更能显示出那份壮怀激烈!

    所有人将杯中的酒,洒在了地上,奠祭着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道道远去的身形。

    吴三桂的眼眶已经红了,看着呆立的李信。

    “伯言,竟雄真乃大丈夫,仙子在前,他首先想着的竟然是兄弟!“

    李信点了点头,“在美艳红妆,玉涎琼浆面前,他不曾迷醉,此之谓大丈夫。“

    二楼上的那些大家闺秀先被那首木花兰勾得魂魄不宁,此时再听九歌,阴阳两气同入心中,让她们眼眸中全是小星星。

    就连杜芊也是服气了,主动过来拉着徐小小的手,轻轻说道。

    “妹妹,这样的如意郎君,可否相让?“

    徐小小呶呶小嘴,“说的比唱的还好听,芊姐你可千万别信他那张巧嘴,骗死人不赔命。“

    一阵轻笑,众女都认为小小是明贬实褒,这是划地为城,要将王公子困在自己的城池中啊!

    杜芊不再说话,专心致意盯着楼下,那流转的眼波显示她的内心并不平静,只不过没人知道她在转什么念头,因为台下的热闹开始了。

    这台晚会由天凌阁准备了不短时日,整台晚会的总策划当然是李自成,光策划书都写了厚厚的一叠。

    这是他第一次这么用心的策划娱乐活动,那认真的劲头,比之当初在十八寨训练场上也丝毫不差。

    苏仙子心中暖洋洋的,大帅如此努力,都是为了自己的缘故啊!

    她时时提醒着自己,千万别作千金一笑的坏女人,要向西施、息夫人学习,作一个女中丈夫。

    相声、舞蹈、音乐,小品李自成都准备了一些,想着在北方,小品比较受欢迎,他直接将后世几个精品作了一些改编,轻松又快活。

    二人转也准备了两个,这个东东档次差了点,但很能调节气氛,放在晚会后面调节气氛最好。

    那时大家都有些酒了,太高雅的东西反而并不适合。

    再高雅的儒生,喝高了,跟醉汉也没有什么两样,平日里藏上袍中的那些斯文,直接扫地!

    整台晚会音乐和舞蹈是重点,特别是音乐,全是原创,均来自李自成的手笔。

    古风曲,后世太多太多,亿万填词的水平,比起此时的妙笔大家来,丝毫不差。

    曾经有人说过,“如非生在新时代,定能回唐虐李白”,这是对大众填词的肯定。

    特别是押双韵的小曲,加点戏腔在其中,很容易让人听之迷醉。

    李自成当然是不唱的,苏仙子小嘴一张,自己再努力也只能是野草,还是那种没有存在感的野草。

    晚会的风格很鲜明,主要表现军民一心,共守遵化,这跟所有人的心灵相契,很快就能唤起共鸣。

    特别是小品中显示东虏人的野蛮时,赚了不少二楼少女们的眼泪,一楼的汉子们更是恨得紧咬牙关,擂桌声、砸杯声此起彼伏。

    王元雅看的正入神,却见身边的耿如杞碰了碰自己,连忙将视线收了回来。

    “抚院大人可是有什么建议?”

    耿如杞轻叹一声,端起茶盏品了一口。

    “大人,学生有一个想法,还望大人能同意。”

    王无雅点了点头,“大人千里来援,学生心中感激不尽,有什么事,绝不敢推辞。”

    耿如杞脸上露出了笑容,“这位王公子,我见是个极其伶俐之人,特别是生意之道,加之一身才学,假以时日必是风流人物。”

    一旁徐泽听到这里,心中有些紧张起来,心想要是耿如杞也有女儿,这下可就糟了。

    巡抚乃为封疆大吏,为外放的最高官阶了,自己可是比不上呢。

    “耿大人此言何意?”王元雅心中很是得意,遵化城连出了几位杰出人物,此事之后,圣上对自己的看法,必然大有改观,到时在京师活动一下……

    耿如杞并不迟疑,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此战之后,学生欲邀请王公子到山西走上一趟。”

    王元雅明白了这位山西巡抚的想法,山西在北部最为富裕,此时晋商已经开始崛起,如果王家和晋商联手,山西的日子就别提有多好过了。

    他这位巡抚,自然就有了极好的政治资本。

    张鸿功兵败,耿如杞肯定会被皇上责难,看来他是想从商业上着手,挽回皇上对他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