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平凡的世界3 » 第七章

第七章

    李利湖犹豫过,冬至和小满是考大学呢?还是跟他学医?最终这哥俩都挺爱学习,还是先以学习为主吧。

    林世今年就要中考了,万隆中学离家12里地,上学都骑自行车,村里的西梁上有一条通往乡里的“战备路”,所谓“战备路”就是为预防战争而修的路,据说为了防止敌机轰炸,道路都有很多回弯,不过这段路还相对较直。

    不过直归直,也就是沙石路,较大块的石头和石头子、沙土充斥其间,晴天尚好,马车在中间跑,骑自行车的在边上沙土多的地方骑行,还算比较顺利;要是赶上下大雨的天,就是“车骑人”了,这里的黑土比较粘,糊在车轮和瓦盖之间,车子无论如何是骑不动的,都得人扛着车子。

    上学的学生一般以村为单位,三五人结伴而行。

    道远一些的就得选择住校,学校的男女宿舍都是大通铺,学生自备干粮和咸菜,林世带的咸菜是母亲用鸡肉和鸡油炒成的,虽然比其它同学纯纯的咸菜味道好一些,但还是比较艰苦的。

    学校管理的很严,各课的老师都认真负责,万龙中学现在名气很大,中专生的考取量不但在双城市独占鳌头,就是在松花江地区,也是数一数二。

    徐丽是李晓竹的同桌,当年晓竹被告的事,不是她告发的,是不知道怎么被其它同学知道的,可是这笔账晓竹就是记在了徐丽的头上,这也是她俩多少年都破不开的死结。

    徐丽人很漂亮,学习也很好,但是心里素质极差,每每平时的时候,学的很好,一到考试,就发挥失常,今年家里要求她再考最后一年,她很是拼命。

    她家在备战路另一边的板子房村。

    相传板子房是金兀术打猎时的夏季行营,后来遗留下一排排的板子房。

    上了备战路,徐丽和李林世就是一路了。

    在一次放学的路上,欲下沉的日光,映着金色的庄稼,变幻出异样的色彩,一层层的光和色,相击相荡,蒙蒙的暮色之中,远方的家,呈现出茫茫的轮廓,缕缕霞光被枝叶、冉冉炊烟过滤后,洒在温软的路上,小路披上了迷彩,撩动人的心潮。

    徐丽和林世相遇了,也就彼此认识了,她比他大两岁。

    中考的时候出人头地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考县里的重点中学,难考不说,三年高中后的高考也是如同李林家一样,像林家一样到达成功彼岸的毕竟是少数;二是考中专,不受应届生和往届生的限制,虽然是一样的难考,但考上了,是统招生,国家是包分配的;三就是考中师,和当年晓竹考的一样,一个名额,两轮考试,第一轮入试三人,再加试术科,就是画面,声乐等科目。

    林世进入了第二轮,复试在五常师范考,林世的声乐基础较差,二姨梅家芹和二姨夫找来了专业的老师进行恶补,选择的的曲目,歌词朗朗上口,节奏也易于把握。但林书演唱起来还是有些吃力。

    林书没能在最后一轮胜出。

    徐丽也出乎意料,又意料之中的落榜了。

    家里将她的复习资料和课本扔到了墙角,进行沤肥,她是不甘的,却是无可奈何,人生命运的悲哀呀,一潭死水并不可怕,要命的是前面明明有光亮,自己也有能力走进它,可每每失之交臂,命运呀!你还能怎样捉弄人!徐丽心里在流血,难道“打工妹”就是我的终级选择吗?她发誓要脱离农村,也许南下“特区”深圳是个选择。

    走之前,她还有牵挂,想到这,她心里砰砰的,如同小鹿在撞,也要再见林世一面。

    林世的情况好多了,他是自信的,他相信凭借他的实力和努力,在来年的中专考试中一定能脱颖而出,正在全力学习。

    上学和放学与徐丽一起走的小英,林世也认识,收拾好行囊的前一天,小英帮忙叫出了林世,见面就在小村的西梁上,徐丽和林世两家的中间点。

    两个年青人彼此很谈得来,林世鼓励徐丽再来一年,就像是最后一根稻草,虽然只是稻草,徐丽却感到了巨大的力量,她真的就不可思议的,克服了不可想像的困难,又重读了一年。

    林久今年上了卫校。

    林书接了村里的电工。

    林继不念书了,开始闯“社会”。

    林忠看着自己的一双儿女,虽然还很小,但发誓要将他们都供上大学。

    五常市,虽然地处山区,但经济发展还是很好的,葵花药业,省医疗器械厂,纺织厂等大型的企业都落户于此,同样的,国家各项改革的措施也总能立于潮头。

    晓竹所在的纺织厂目前就面临着国有企业改制的大问题。这项改革始于1986年的12月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规定》提出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可积极试行租赁、承包经营。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要实行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各地可以选择少数有条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虽然《规定》的出台是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步骤,对于进一步简政放权,改善企业外部条件,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促进企业内部机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当时还是新鲜事物,一时还很难为人们所接受。

    纺织厂的改制正在进行,晓竹准备调到省医疗器械厂,这要从她的恋爱说起。

    晓竹的男朋友叫吴思家,关里家人,天生就有山东大汉的豪爽,模样也周正,俩人是在两个厂子的联欢舞会上认识的。

    所谓的联欢舞会,两个厂子的工会组织它的初衷,也就是为青年男女提供一个认识的平台,纺织厂女工多,医疗器械厂未婚男青年也不少。

    晓竹坐在那里,很出众,虽然身材不是很高,但青春的气息和光彩都挂在脸上,她已经拒绝了好几个邀请的人了。

    “美女!我可以请你跳支舞吗”吴思家走到了晓竹面前。

    虽然感觉这个男人有些油嘴滑舌,晓竹还是站了起来。

    “我不太会跳!”晓竹犹豫着说。

    “没事!我教你”思家伸出了手,微微一欠身,还是有一点绅士风度的。

    思家带晓竹跳的是慢四,第一步:左腿平行迈一步,右腿跟上;左腿再平行迈一步;第三步男方左腿向侧后方退一步,带动女方左腿顺势跟进,第四步,男方左手从女方的腰部放开,右手顺势牵着女方的手,以女方迈进的腿为轴,将女方旋转一圈。

    两个人慢慢的合拍了,开始交谈了起来。

    “我叫吴思家,很高兴认识你!”

    “我叫李晓竹!”

    “晓竹!好名字!你有两个姐姐,一个妹妹吗?”

    晓竹停了下来,认真打量这个人。

    英武不失俊朗。

    晓竹有疑问,却并不问。

    “都说:兰、梅、竹、菊,我想一定是有文化的人按这个起的,像我一样,我们是关里家人,我爸爸就给我起了思家。”

    “我爷爷!”晓竹说了三个字,算是回应了思家的推断。

    思家开始约晓竹,晓竹要是有时间,一般都不会拒绝。

    二姨知道后,却并不太同意,半开玩笑说:“我去过他们家,他们关里家人都能吃苦,人倒是热情好客,可是家里的苍蝇却差点给我推出来”。梅家芹有些看不惯家里不太讲究卫生的人家,不过她的这个玩笑倒是开出了水平,她也不能太武断的做决定,让家芳有时间来看看吴思家的人和家。

    王树军在物质局有些坐不住了,最近他比较烦心,不是他工作的不顺利,只是他想下海,赚大钱。

    母亲是医疗器械厂的厂长,父亲是物价局的科长,他也算真正的“官二代”公子哥了。

    树军从小不爱学习,为此梅家芹没少想办法,从小时候学识字开始,为了教会树军,把要学的字,都画成图形,教他认,加深印象,可是不管家芹怎么努力经管儿子学习,树军的成绩就是上不去,直到有一次,晚上树军正在用功学习,家芹去送杯牛奶,发现看书的树军,把书都拿反了。

    家芹在屋里自己抱头哭了一气,从此再也不逼着儿子学习了,开始着手给他安排一个好的工作。

    树军从小就和一帮“官二代”公子哥在一起玩,近几年,他的那些儿时伙伴大都有了出息,挣了大钱,人不怕别的,就怕和身边的人比较,树军就有些眼红,也想下海去赚大钱,家芹知道儿子的秉性,憨厚耿直,不适合做生意,就一直反对。

    林世和徐丽又开始了一年的冲刺,今年在林世的提示下,徐丽不再玩命的学,其实大部分的课程她也都会了,最主要的是调节自己的心态,今年有了林世的陪伴,徐丽对待事情已经没有那么恐惧了,笑容也渐渐多了起来。

    家芳知道林世学习一定是努力的,因为饭量见长,总要母亲多给带好吃的,母亲为了儿子的身体,不光变着花样的炒咸菜,还经常给准备肉菜加强营养。

    过年的时候,晓竹将吴思家领回了家,一是表明自己对思家的认可,二是让父母和亲朋把把关。

    和她们一同到家的,还有邮寄回来的“白花其”,白花其是晓竹她们纺织厂出产的纯棉白布,质量很好,就是样式有些陈旧,销路不好,效益就不好,厂子把白花其做价,按工资发给了工人们,晓竹就将白花其邮了回来,由于质量好,不花俏,农村的人还比较认,加上小满家打折代卖,销路还是不错的,只是大部分都用做了出殡的孝布。

    李利泽和梅家芳对于吴思家的第一印象都还算不错,只是对他的家庭不太满意,母亲领着四个孩子,思家是老大,还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家里条件不好不说,负担还重,二姐说的不太讲究卫生,倒是其次。

    但看到女儿喜欢,他俩也就没有太反对,思家酒量不错,和准老丈人好好喝了几顿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