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平凡的世界3 »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三章

    家乡生态农业渐渐搞了起来,林长很高兴,回到单位,他也感觉风清气正了很多,林长一直都认为他能见到伯乐,现在这个美好的新时代,不就是最好的伯乐吗?

    林长是能量守恒的朝拜者,信奉事物没事消亡,也没有新生,看到的不同,只是我们行走在世界不同的入口。

    林长做了一个梦,梦中他见到了伯乐:

    那是在一个爽朗的午后,林长看见了一扇门,透过半掩的门,感觉有人向他招手,他推门走了进去。

    “终于还是有人来了”坐在藤椅上的一个老者看着林长,没有表情。

    “您是伯乐吗?”林长笃定的问,其实是打招呼。

    “你也可以这么叫,其实如果阿猫被叫成阿狗,就是个代号,阿狗又何必去在意呢!年青人来有什么事吗?”老者似乎很健谈,又或许他也太需要找人倾诉了。

    “我想采访您,听听您的心路历程。”

    老者没说话,流露出一丝不解。

    林长赶紧解释,说就是想和您说说话,听听您的经历,和对待事情的看法和建议,简单点说,您是如何成为伯乐的?

    “噢!”伯乐顿了一下。

    “不过有个问题我已经回答两千多年了,今天不想多说,那就是我不会相马。”

    “您不会相马?”

    “是的!不会。”

    为了让林长相信,他开始讲述自己经历。

    我叫孙阳,出生在一个叫郜国的小地方,那时是很讲究出身的,我恰巧能学医,可是请不起先生,只有自学,这也成全了我,坐在家里苦读不是我的追求,主张吸收天地之灵气,观世间之百态,自成一派,于是驿道边,长亭內,便成了我的研习之所,我自谓为“观世斋。”要说机缘巧合和马结了缘,也属正常,在当时马太重要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战争、交通、仪礼及耕垦等都离不开马。既然马重要,而且用途广泛,那么区分马的好坏,用做何种用途,也就是相马这个工作也就相应的重要,而且很有前途。

    关键是…我不会相马,却走上了相马之路。

    伯乐掸掸身上的尘土,继续说。

    有一天,我正在长亭内钻研医书,研究“望、闻、问、切”之要义。这时,大道上由远及近走来两个人,前方一人行路有些急迫,后面一人牵马稳步在后,走到我的长亭处,前方汉子所背包裹内一锭银子掉落于地,牵马男子忙喝住了他,拾起银两,双手奉还给前方汉子,汉子双手抱拳:“多谢恩公!适才家母病重,在外寻得银两,匆忙赶回家中,公之恩情,容后相报!”

    “兄有急事,弟有意将此马相送!”

    男子将汉子扶上马,猛的一拍,马长啸一声,奔驰而去。

    我没有抬头,情不自禁喊了一声:好马!

    “确是好马呀!”老者现今仍露欣赏之色。

    不知怎的,人们都说我会相马,人们问我,我懒得解释,也许是有人看不惯我在观世斋读书的做派,亦或者有人怕我抢了他们的生意,反正是有一天,一伙人商量好了想捉弄一下我,有两个人牵着对方马匹,并请以公正著称的曹公评判,众人簇拥着来到我的观世斋,我听二位主人说明了来意,推脱了一下,大家执意要我来相,不好拒绝,便做出了判断,众人嘈杂,对我指指点点,貌似公正的曹公走上前对我说:“孙先生错了!”我想平息此事,但不想受到侮辱,就淡淡的回了一句:“互换马匹,请问是何人错了?”

    在人们看来,世上少了一位孙先生,多了一位伯乐。

    伯乐无奈的笑了笑,接着说:下面我要说的事,不能唐突的讲,还是我们共同看一段历史回放:

    秦穆公素有大志,整兵秣马,求贤若渴,派使者以千金相邀,于后殿单独召见伯乐。

    “素听闻公相马之术,今日可否赐教一二!”穆公虽拱手,不失威严之气。

    伯乐忙答:“小民不敢,只是小民实无相马之术”

    穆公略一沉吟,再次拱手:愿闻其详!

    “相马无益,只需相养马之人耳!小民自幼学习医书,虽未大成,然可用望、闻、问、切之法来相世人。”

    穆公微微颔首。

    “勤劳精干,不贪图小利之人,养马必精心谨慎,所喂之料亦足。”

    穆公深以为然。

    “世间万物皆有灵性,马之亦然,主人浩然正气,马儿定精壮神骏;如若贪利小人所养,必有乖张暴戾之气。”

    秦穆公起身再拜:“日前郑、晋新丧,大夫杞子在郑,吾图中原久已,今越晋境,征伐郑国,一战可定,明日大军出征,还望先生观我将士、鼓舞军心!”

    “喏!”伯乐欲言又止。

    翌日,秦军旌旗猎猎,鼓角相闻,战车千乘,骏马万匹,将士皆慷慨激昂之气,呈跃跃欲发之态。

    伯乐情不自禁喊了一声:好!

    “崤之战”,秦军力战,无一人降,亦无一人一骑还,全军覆没。

    回放完毕,伯乐颇有感慨:穆公雄才大略,一代明君呀!

    史书多有记载,林长忙附和着说。

    还有你们不知道的,伯乐接着说:

    当时秦国新败,举国上下一派肃杀之气,我的几个朋友悄悄帮我打点了行装,又找来一辆车,想于夜色之中送我逃出生天,我拒绝了好意,我知道我还有话对穆公说,我也相信有些事穆公应该能想明白。

    果不其言,但也有些出乎意料。

    穆公于朝会大殿之上,召见了我,并下罪己诏:此战大秦将士英勇,力战不屈,败!非战之过,在吾一人耳!他日,必迎其骸骨,容归故里。

    众位大臣都长出一口气。

    我大秦虽有意统一中原,挽黎民于水火,但应顺天意,得民心,非战之功,不可强为。要想四海之内彰显我大秦之德,必须我大秦国内树浩然正气,抑谄媚贪利之风。

    穆公的殷殷期盼,我们也是很感动呀!伯乐微一欠身,似有朝拜之态。

    穆公下诏,封我为伯乐将军,专门负责考察各级管员德行并教化百姓,这我没有想到。

    “德不配位,勤而有私,示之不省,其心可诛”,穆公送我的这十六个字,我琢磨了好久,也受益颇深,于是我在考察官员的时候,注重了解它的本心,观察他的一言一行,向他身边的人了解情况,翻阅并记录档案,这也匡正了我的不少想当然,我也更加的心定。

    “守住本心,从小事做起,就会汇聚一股浩然正气”

    “浩然正气?”

    “浩然正气!”老者说完了,眼光示意林长来的方向。

    林长站起来,转过身,看到了南美洲一群蝴蝶正在挥动美丽鲜艳的翅膀,引起阵阵的风,向北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