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一缕香风云 » 第三十六章、读书

第三十六章、读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神逍派伏魔洞传出郎朗的读书声来。

    伏魔洞是神逍派掌门修炼上乘内功之所,在神逍峰峰顶上。这里距离地面高三十余丈,高耸云端,安静清幽,人迹罕至,苦寒无比,即使是在夏天,也会冰雪封顶,寒气逼人。陆乘询之所以选择在神逍峰峰顶一个小山洞作为修炼内功之处,就是看中了这里条件极其清苦,清静无扰。伏魔洞是神逍派禁地,未经掌门允许,除掌门及钟子期之外,其余之人一概免进,伏魔洞从命名至今,也只有陆乘询和钟子期两人蹬访过,其余神逍派弟子无此殊荣。

    为了让杜恒安心读书,修炼出强大内心,钟子期特别安排杜恒在伏魔洞里读书。这可是神逍派上上下下数千弟子想到不敢想的事情,尊荣殊胜无比。

    此时已经是中午时刻,杜恒正端坐在山洞之中捧着一本泛黄的古书摇头晃脑的大声读诵。正值肚子饿的呱呱叫,心烦意乱,心也静不下来认真读了。只盼着钟子期快点送饭来填饱肚子。可是左等右等,还是没有等到钟子期送饭来。杜恒心里有气,心中埋怨道:“这钟太师叔也真是的,这个时候还没送饭来。我这肚子都在呱呱的大唱空城计了。再不送来,我就饿晕了。”

    把书随手一扔,踮起脚跟,探头探脑往悬崖下看,山腰云雾缭绕,根本看不到地面情况,半山腰以上的地方雪路封山,哪里看见有半个人影?杜恒无奈的重新拿起那本扔在一旁的书,随手翻弄,心里焦躁,根本看不下去一个字。这样烦闷的又等了半个时辰,仍旧没见钟子期送饭来。杜恒再也没有耐心等下去,伏身靠桌,头托在桌子上,两只手把书直立在桌子前,无力的东翻翻,西看看,嘴里来来回回,只是不停重复那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我还道你没人监督时也能像有人在之时一样认真读书呢,没想到,你有人在旁时一个样,没人在时是另一个样。这跟表里不一,人面兽心的人有什么区别呢?”

    一个声音从半山腰之间传了上来,杜恒知道是钟师叔来了,马上腾的把头从桌子上端坐起来。

    钟子期拎着一个盛放饭菜的篮子,身形闪过,已经站在了伏魔洞洞口。

    杜恒手中的书随处往桌上一掷,跳了起来,跑到钟子期跟前,笑道:“钟太师叔,你总算来了,你不知道,我这大半天,没一个人陪说话,读书都读的脑袋晕沉沉的了,肚子又饿的发慌,两眼发直,哪里还能读的进半个字的书。”

    钟子期嗔道:“《大学》强调慎独功夫,说一个人在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能很好的监督控制自己不做坏事,砥砺奋进。你虽读着这本《大学》,慎独功夫倒一点没学到。我稍微离开,你读书就分心了!”

    杜恒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太师叔,你不知道,读书是最烧脑的,肚里没吃东西,脑子哪里供氧的上,晕乎乎的,读了也是瞎子点灯白费劲!”

    钟子期摇摇头,说道:“古人说的,观精力在饥疲时,观操守在厉害时。意思就是,面临饥饿的时候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做事精力充不充沛;在面对利害攸关的时刻最能看出一个人有没有操守。你现在肚子一有点饿就忘记了自己手中要做的事情。精力疲弱的很,完全没有自己的操守原则。今后在江湖中行走,如何能提振的起精气神做出一番作为来?”

    杜恒不以为然,娇嗔道:“太师叔,你平时都是准时到点就送饭来的,今天却迟迟不来,你看再过一个时辰,午饭和晚饭都可以一起吃了,我烦躁还不是因为你的原因!你现在倒好,不说自己磨磨蹭蹭,反倒打一耙说我没精神,没操守原则!岂有此理,倚老卖老,欺负弱小!”

    钟子期摇摇头道:“大事难事看担当,现在不是大事,只是一件吃饭引起的不能专心的小事,你都要把责任推脱在别人身上,担当都哪里去了?总归是读书没有读到骨子里去。没把书中的道理用到自身上认真体会,真正躬身践行做到书中所讲的道理。遇到事情没能做到躬身反省,自己毛茸茸,反说别人是妖怪。”说着叹息了一声。

    杜恒拿着那本破书,在钟子期面前快速的抖动翻开道:“太师叔,你把我关在这个又冷又闷的地方。我都快闷出病,要疯掉了。这本破书《大学》,我都已经倒背如流了,这拗口难懂的文章能有什么用处呢?”

    钟子期接过杜恒手中的《大学》翻了翻说道:“这本书你果真都倒背如流了吗?”

    杜恒一脸的不屑,道:“那还有假吗。我可是一字不落的从头背到尾了!”说着,果真张嘴就来,把《大学》流利顺畅的背了一遍,对钟子期得意的说道:“怎么样,我没骗你吧,我真的一字不落背了下来。可是能有什么用呢?这些文绉绉的东西,要把我变成书呆子了。我是堂堂武林第一大门派,武林至尊神逍派的六代弟子,不认真钻研武学,干嘛要埋头苦读这些破书。又不去考举人秀才当官,读这些书简直是浪费时间!”

    钟子期对杜恒的话不置可否。沉思了片刻,说道:“你是把整篇《大学》背下来了,可是,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道理,你真的懂了吗?我且问你,大学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并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杜恒怔住了,眼口争的大大的木立在那里,心里一片空吧,说道:“额,这个……”

    钟子期道:“一句话就把你考倒了吧。《大学》第一句开篇明旨,就讲明了读这本书,就是要做到光明伟大的品德,每天都要自我革新做最好的自己,然后达到最善的境界。这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就是大学的三条目,后面的文章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展开论述的。”

    杜恒道:“哦,原来是这样。都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怎的我读了两个多月了,还是他是他,我是我呢!”

    钟子期摇了摇头道:“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你读书不认字,不识理,不把书中的道理在自己身上真正的体会一番,验证一下,然后落实在自己日常生活待人接物中。这书自然是白读了,时间也是白浪费了。跟农村的放猪娃有什么区别!”

    杜恒喃喃纠正道:“太师叔,农村好像只有放牛娃,没有放猪娃!”

    “嗯,还顶嘴!别人的毛病你倒是发现的快;自己身上的毛病倒是一点也没察觉。总归是不够谦虚,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我说放猪娃,是抬举你了。如此读书法,把你比作放猪你都尚且有难度,更遑论放牛了!你还是没有端正好自己读书的态度。”钟子期说道。

    杜恒不服气道:“那太师叔觉得怎样才是认真读书呢?可是这本《大学》我真看不出有什么有用的地方!”

    钟子期道:“这大学一般是十五岁以后的人读的书,‘大学’两字意思是大人之学。每个识字的读书娃都要读的,书中学习的是成年人的待人接物,修身养性,社会治乱关系的知识。你现在十六岁了,是个大人了,不认真学习这本书,怎么能很好的做一个正义之人?管不好自己,到江湖上去又怎能去团结别人一起做出一番事业,为家,为神逍派,为天下黎民做有益的事呢?”

    杜恒似懂非懂,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太师叔这么说,这本书似乎倒是挺有用的。我认真去领悟就是了。”

    钟子期道:“你能认真学习那是非常好的事情,不过,读书这回事,必须是要你自己内心真的渴求知识,才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如果只是别人强迫你,那你比坐牢还要煎熬。这篇《大学》里面字字直千金,用心体会受益一生。比如‘修身在正其心’这一段就是要我们从端正自己的每一个念头开始,做到正心才能修养自己的品德,然后推广到治理家庭,国家,天下。你觉得现在能够察觉到自己的心正与不正吗?”

    杜恒摇了摇头。

    钟子期道:“衡量正与不正,你的心里首先要有个标准。标准就像咱们生活中要测量一个东西的尺子,要秤东西重量的秤杆。如果你拿了一把不标准的尺子测量东西的长短,能量的准确吗?”

    “不能。”

    “如果你拿一把不准的秤去秤物体的重量,你能秤的准确重量吗?”

    “不能!”

    “所以,做人也是一样的道理。你想要衡量世间曲直对错,你的心中要有一把自己的秤杆,尺子!道德准绳!读好书就是让你的心拥有标准尺子,秤杆的很好很快捷的方法!把书中义理体贴到你身上,才能在你心中建立一个好的标准。行动处都以义理为准绳,那你将于此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等你心中真的做到了公平公正,你才能成为一个仁者,才能‘为仁者为能爱人,能恶人!’”钟子期说道

    杜恒心中凛然,突然间对《大学》这本书有了兴趣。从钟子期手中拿过书来慢慢的翻着。

    钟子期接着道:“像你这段时间在江湖上走了一遭,遇到了很大的挫折,就要放弃了,自甘堕落了。如果你读到《大学》中‘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嚏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这一段,你心中就会用正心来平息内心的焦躁,怨气,做人就会一身正气,不会自暴自弃。这跟咱们学武之人的内功心法是一样道理的。”

    杜恒如有所悟,道:“原来,我读书还是很粗浅,只懂得死记硬背,没有体会书中的道理,更不会用在自己身上。”

    钟子期道:“嗯,你是天资聪颖的,一点就明白。今后如果能真正用心攻读,肯定会有很大收获。切记,学武之人更要有好的修为,开阔的境界。等你精研《大学》之后,再读懂《中庸》,以后在江湖上行为就可以行的端,走的正了。《中庸》之中‘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这一段,就是要告诉你,在什么位置,就做符合这个位置上的事,不怨天尤人,处于富贵,贫贱,患难都不要偏激。你今后会有机会读到的。这些都是非常好的书,读懂了一本子受用无穷。千万不能等闲放过!好了,叽叽咕咕了半天,你这时倒忘记了饿了,赶紧吃饭啦!”

    钟子期一番苦心劝道,循循善诱,杜恒态度大为转变,心终于静了下来,从此狠下心奋发读书。不到两三个月下来,不仅能把《大学》的意思讲的明白,还能认真的体会其中修身养性,做人做事的道理,反身躬行,真正把书中道理落实到自己的每一个意念心思日常行动之中。钟子期看见杜恒如此沉得下心,一心一意的发奋攻书,心中十分开心。陆续的又开出《中庸》、《论语》、《孟子》、《春秋》、《史记》、《庄子》、《弟子规》让杜恒潜心研读,最后连佛经《金刚经》、《坛经》还有兵法《孙子兵法》《六韬》《太公兵法》等都开出来给他认真研读。

    杜恒读书十分用功,开动脑筋去思考,因此能够把书中知识串联起来,并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渐渐的自己的心得越来越多,思考的事情越来越有深度和广度。每当钟子期上山送饭,杜恒总是要跟钟子期就所看的书辩论一番。刚开始总是杜恒输的多,可是日子久了,慢慢的就变成了杜恒赢的多了。杜恒看到每天让钟子期亲自送饭来,心中过意不去,说道:“太师叔,你每天都送饭来,是不是太辛苦了,这些杂活,你本可以交给其他人来做的,何必亲力亲为呢?”

    钟子期道:“你以为我只是为了送饭来给你,当真喜欢折腾这么高的山路吗?我是想看看你有没有认真读书,每天进步了没有?换了别人来,我可不放心他们回去对我汇报的情况。再说,这伏魔洞并不是谁能说上来就上来的。你当这里是菜市场能,能随随便便进入?!这是你太师祖平时修炼内功的处所。闲杂人一概不能来的。你现在身在此处感觉受苦,神逍派其他弟子可是盼都盼不到的!你千万要知足惜福,奋发一番,卖力读好书来!”

    杜恒道:“那真是辛苦太师叔了。你放心,自从你说了慎独之后,我在这方面功夫下的够足的,别说你不在场,就是我在做梦,我也把自己的每个意念控制的很好,绝对不会胡思乱想做坏事。”

    钟子期道:“但愿你说的都是真的,要知道‘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君子不自欺’。你若真体贴我这把老骨头,就全心全意把书读好,才算不辜负我对你的期望。”

    杜恒道:“哦,知道了,太师叔”心里却嘀咕着,原来太师叔对我好是讲条件的,不过还好他这个条件终究是为了我好。我应该奋发有为,把他开给我的书读的融会贯通。杜恒心念及此,接下来的日子果真比往常又更加发奋读书起来,每天凌晨起来,深夜才入睡,一天的休息时间都没超过三个时辰,整个人瘦的脸都凹陷了下去。

    转眼间一年已经过去,钟子期还没有放杜恒下山的意思。杜恒关在伏魔洞多时,偶尔也怀念山下的生活,牵挂师兄弟们,更挂念太师祖。经常询问钟子期关于陆乘询的时。钟子期每次总是告诉他,太师祖自从上次告别下山,到现在还没回来。信倒是通过很多次。想必现在还没找到《清风楼》且江湖上又有很多突发的事情处理。追查拜月教也需要花费精力,所以暂时还没回来。

    杜恒听了,心中甚是挂念陆乘询。只是自己困在这伏魔洞中,要去寻找太师祖也是不能够的。便问钟子期:“太师叔,我现在把你以前开的书都倒背如***熟义理,什么时候能放我下山呢?”

    钟子期说道:“日子还长着呢,才读了区区几本破书,懂得几个浅显的道理,你现在就耐不住寂寞了?你也太容易自满,轻易止住脚步了。”

    杜恒道:“太师祖,咱们是学武之人,我读了几本书已经够修身养性的了,还要读下去,你当真是要我去考状元呢?”

    钟子期道:“你按照我的安排做就行了,有些事情你现在明白不过来,以后你会想清楚的,这也是太师祖的意思。他让我转告你,人生每个阶段都有不一样的事要做,你要拥有完美傲娇的人生,就踏踏实实把当下的事情认真做好,切不可这山望着那山高!空度时日。”

    杜恒怏怏的点点头,说道:“太师祖回来了吗?他怎么没上山来呢?”

    钟子期道:“不,掌门还没回来,他只是在信中叮嘱你而已。”说罢便下山去了。

    过了两天,钟子期抱来一大箱书,有兵法的,有相学,医学,数数,权谋,诗词,音乐各种门类的书籍,还有各种乐器。叮嘱杜恒,说道:“这些你要在两年内学完!”

    杜恒睁大了眼睛,耸耸肩膀,一副无奈的样子,痛苦说道:“两年???钟师叔,你有没有在开玩笑,你是说还要我在这里呆两年,我要疯了,你是要我在这里当野人吗?”

    钟子期说道:“你认真踏实卖力去学习,只会成为高尚的人,绝不会成为野人,你如果每天得过且过,非但成不了人,估计连野人也比不上。”

    杜恒捶胸顿足,用头使劲的磕在伏魔洞的壁上,辛亏璧上是泥土而非岩石,否则非头破血流不可。

    钟子期根本不理会杜恒的过激反应,悠悠说道:“太师祖已经回来了,他说了,你只有沉下心来学有所成,才有脸面见他,否则,还是暂时莫要相见的好。你已经不是个孩子。以前太师祖对你好是因为他当你是个好孩子。可是现在你是成年人了,需要靠自己的努力拼搏,做出成绩证明自己来获得别人的尊重和爱戴。你明白吗?”说完,叮嘱杜恒按时吃饭,把饭菜端出给他,未等杜恒反应过来,已经一溜烟跑下山去了。

    杜恒怔怔的呆在那里半天。他觉得钟太师叔越来越不可理喻了。一点都不在乎他的感受,嘴里上口口声声说他是大人了,要给予他大人的待遇,可是行动上却处处把他当成了小孩,真是让杜恒心里气得痒痒。但是牢骚归牢骚,转念一想,太师祖也是为了他好,虽然严厉苛刻了一些。总不会是害的。这一念转变,杜恒便有倍加努力读书起来。

    钟子期总是每天都按时来送饭,有时候会给杜恒讲讲山下的见闻,探讨学术等事情。杜恒除了学习,也玩玩乐器,消遣娱乐。

    忽然有一天,杜恒正在认真读书。洞口外面却嗖的晃过一个影子。杜恒刚开始以为是鸟兽,并不在意,可是,接二连三洞外又传来嘈杂的响声。声音嘈杂杜恒被弄的心意烦乱,放下书来走到洞外,却没有什么异样。以为是自己的幻觉,便重新回到洞里来读书。没想到刚坐下没多久,外面稀稀疏疏动静大响,杜恒被吵的看不下书,走出外面来,奇怪的是依然什么都没有看见。杜恒有点怀疑是不是自己出现了幻觉,抓了抓自己脑门,仍然回到洞来拿起书本看书。如是再三,只是找不出原因来,杜恒心里一沉,暗暗叫到,完蛋了,一年多没下山自己独居太久都憋成病了,耳朵都出现幻听了。

    杜恒忙站起来正要舒展一下筋骨。突然一个穿着破破烂烂的老头窜进洞里来,对着他嘻嘻哈哈的笑。这一切来得太突然,倒把杜恒惊吓了一跳。这老头须发皆白,脸上皮肤如同婴孩。眼睛炯炯有神,正不停的看着杜恒。杜恒也奇怪的在看着他,两个人就在洞中对视也约摸一盏茶的功夫。

    “喂,小屁孩,你怎么到这里来了,怎么没看见陆乘询?”老头问道。

    杜恒看见这个老头行为怪异,一身散发浓浓怪乖的臭味,说话又极其粗鲁,称呼他为“小屁孩”也就算了,竟敢直呼他太师祖的名字,真是岂有此理,是可忍孰不可忍。正待要发作,忽然想起了《大学》讲的“君子有絜矩之道,所恶于上勿以使下,所恶于下,勿以事上……”又想起了“凡是老,皆须爱”的教导,杜恒马上缓和了心情来,老头拿不恭敬的态度对他,他自然不能以牙还牙。当下换了一种以德报怨的面容来,恭恭敬敬的说道:“晚辈已经有一年多没下山了,并不清楚老先生说的人在何处。”

    那老头眼睛犀利的盯着他看,杜恒心里发麻,但心想自己说的都是实话,便也拿眼神来和那个老头来对视,一点也毫无畏惧。

    杜恒道:“老先生怎么突然到访呢?这里是神逍派重地。寻常人是轻易不能进来的,你还是快快离开吧,我太师叔来了,你可就有麻烦了。”他虽然不喜欢这个老头,但是还是心肠软,希望他快点离开,免得被钟太师叔发现找老头子麻烦。

    老头笑了笑道:“这里平时只有他来的,怎的今天换成了你了?老头我就住这里了,见到陆乘询为止。嗯,想必你是他特别器重的徒子徒孙了,否则怎的能到的这里来。你叫什么名字?我在此暗中观察你半年了,每天听到你毫不懈怠,一丝不苟的读书,老头子都有些佩服你了。”

    杜恒本不愿搭理这个老头的,更不情愿告知他自己的名字。但依然是自己读的书又浮现在心头,想着自己这么年轻有活力,怎么能跟一个迟暮的老头子较劲呢?遂又恭恭敬敬说道:“晚辈姓杜,贱名单一个恒字。”

    老头乜斜着眼道:“嗯,杜恒,很好,名字跟人一样有恒心。样子也长得挺俊的,就是可惜了身子骨弱小了些。”话语刚落,左手手指朝着杜恒弹出一块东西,十分急速,疾驰往杜恒身上射来。莫说是杜恒不会武功,就是以前功夫没有丧失之前,面对这么快的暗器发射过来,杜恒也绝非能够躲闪的了。杜恒站在那里眼睁睁看着暗器射过来,却根本丝毫没有一点时间挪移躲避。那暗器突的一声,结结实实的打在杜恒身上。杜恒哎呦一声蹲下去抱着肚子。

    这一暗器射来,原来是老头随手在地上捡了一点泥团用手弹出的。只用了半毫功力,目的在于试探杜恒的武功深浅,并不想伤害杜恒性命。还好,泥团快速击出,虽然击打在杜恒身上很痛,但是却没有伤到肌骨。

    老头皱起眉头,惊讶的说道:“我以为你是陆乘询得意的徒子徒孙,武功应该出类拔萃才是,原来竟是个脓包,一点功夫也无!”

    一句话把杜恒激怒起来。他立马从地上直直窜蹦跳跃站了起来。正要大怒咆哮,又想起书本的道理要控制自己的脾气。随即语气温和了许多,说道:“老先生说的是,小子真不会武功。”

    这老头子感觉更加奇怪起来。心想,眼前这个小伙子,每次看着他想发火,可是很快的又压抑了下去,换了一副很平和的姿态,火气全无。纳闷这陆乘询怎么教出一个这么血气全无,不温不火的徒孙来。觉得特别有意思好玩。于是存心要试探一下杜恒一看究竟。立马把自己脚上的一只鞋子脱掉,自己扔到了山洞外面,毫不客气蛮横无理的指着杜恒说道:“去,把鞋子捡回来。”

    杜恒呆头呆脑的乖乖去把那只鞋从洞口外面捡回来。刚进洞门,老头又把另外一只鞋子脱下扔出了洞门外。说道:“那只鞋子也捡回来。”眼睛直直的睃着杜恒。杜恒只好放下手中的鞋子,又走到洞口外面,把另外一只捡回来。

    这老叫花子的鞋子,少说也有一年半载没有洗了,散发一股浓郁的让人发晕发呕的臭味。杜恒屏住呼吸,努力控制自己胃里的东西不吐出来。

    “把鞋子给我穿上!”老叫花子命令道。

    杜恒半跪在老叫花子面前,果然仔细认真的伺候着老叫花穿上了鞋子。。

    “很好,很好,孺子可教。你这帮人提鞋的功夫倒是如火纯青,年轻人,咱们有缘,明天我还会来的。再会!”说着,起身身形一晃,消失在群山之中。

    杜恒呆住在那里,心里一阵疑惑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