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隐云间 » 二十三、夜游

二十三、夜游

    武朝太祖刚起复时,有定子时起休市,听说这项策令没有执行几年,需哦多商家百姓便不再遵守。从太宗时候起,这条策令被废止,武朝便不再闭夜市,相反,在春夏之际,一些大城反而要比白天热闹,比如那上京,又如金陵。夜间清凉,还有许多白日少见之景。

    今日苏家拜访门客不少,虽都被谢绝府外,净瞳殊与吴名二人图个清净,也是想着为两个小辈准备礼物。

    “晚上出行身体不会有事吗。”净瞳殊语气很轻,若不是迎着拂风飘入吴名耳朵,他还真很难听清楚。

    用完晚膳直至出门,也不见苏大苏二影子,应是给家里两个活宝应酬。

    “哦?何以见得我不适于晚上出游,虽说我确实没这些爱好。”

    “我记得吴府中,存蜡油的碗有好几个都是见底,想来你晚上不会出行,吴府也在上京东城郊云崖谷口荒地,要去称重玩耍,也不合适。如果不是个人喜好,那应该是身体原因。”

    净瞳殊脸上带着赋有特殊门法的轻纱,在大武,她可算是名人,说不准被人认出来。而吴名,按他说巴不得很多能认出来,即便在百姓接名声很大,可是真正见过吴名的也没多少,更多只是听过其名。

    “那就没那么复杂了。寻常事务繁多,且云崖谷就在云隐脚下,我想着沐浴仙风,身体会好些,大帝就准了赐我那处宅地。在上京我若是想夜间出门,可能是阁中急事,或是陪同大帝游乐,真是避无可避。其实我移居吴府后,还少了许多事,想来是大帝体察。”

    被面纱遮住了大半面庞,但外露的眉眼透出的冷清之意,还是很好看的,更何况腰间还别有长剑,简直就是传说中的隐世仙子偶然入世,吴名总觉得这样的净瞳殊反而引来不少目光,于是他接着张口,

    “先去河岸吧,那边凉快许多,有河风。”

    见吴名脚步很快,净瞳殊也知道怎么回事,嗤笑出声,也跟过去。

    果然如吴名所说,夜间河岸旁十分清凉,河上有许多游舟,舟上游人嬉闹,也有探讨诗酒。两人走了很久,直到落起微雨,吴名把背上的草帽递给净瞳殊,自己也戴上。行人依旧不减,只是夜间确实不如白天那般喧哗,人还是很多,有她二人想法去河岸吹风的人也不在少数,不过好在河岸边上没有小摊小贩,想来是有禁令。

    “天和二年颁发的新令,那会我在上京府任监运司侍郎,汴河边上有许多由于酒客过饮误事引起的纠纷,有落水的,更有争斗的,我们想着安全着想,撤换了商贩在河岸边上摆摊煮酒。”

    “不会因此少了税收来源吗?”

    “有个词叫用公以赈,来缓解这个问题。修筑公用设施来间接处理这个问题,同时这些设施需要定是维护。”

    “以税养税。所以说只能缓解。怎么能保证官员执行此种规定时不会加征百姓赋税?”

    “你真是越来越上道了,”吴名的语气很赞赏,“可惜,你不是我同僚。由以前的财政结余直接支出,或是城里专项补贴,这也是新政改革最重要的一块之一。其实武朝百官花不了这么多钱,有新政改进的行商、田产等有了不少税源,且这些税源还能巩固百姓财产,产出更稳定更多税利,反而是天灾祸事战争,还有。”

    吴名顿住了。净瞳殊想了想,战场上会花钱屯粮造兵器等等保证战事运行,天灾则需要赈济来解决,而百官俸禄,只要不是山穷水尽之恶地,也肯定能靠当地税收处理。那还有什么群体会造成巨大消耗?

    “灵修?”

    “。”吴名只是点点头。

    这个确实净瞳殊一下子也想不出有什么能改进的,灵修确实能招揽许多财富,因为比起寻常人而言他们能干的事太多,但从没听说他们会去种田养果。这么说来,云隐人数也有不少,山里从没见过田地,应是从民间消耗的。听说古时候灵修还有所谓灵石用来交易,灵石据说是承载天地灵气的矿石,可后来,世间灵修消耗完了矿石,这些旧事成了传言。

    “不说这个,另一块重要的改革则是官制调整,独立出三省六部职责,设立一个和庭阁组,虽此阁中有阁长之位,但只有岩师一人担任过。三个固定阁员分别是我,司马阁老以及王阁老,为了不让拿二人过于阻碍新政实施,我在阁中属独设的演运辰,同参知政事位,这样我既能在提出新政策令时能快速验证,若是行之有效,有可有门下之人去实施。还有...”

    若是被路人听到二人所聊,恐怕只会双目一瞪不明所以。

    “我感觉比练剑还累。若我是田里农夫,只会仰仗像你这等能臣。”

    “我一开始也很累,有段时间还恶心想吐,落入世间只存无尽烦恼的空虚之中。”

    净瞳殊知道吴名没有说完,也见没游开口提问,她觉得两人在一些方面还有些默契,可能是相处久了。

    “我心有不甘,我还远不如岩师,当年岩师不畏险阻一人举起新政大旗,我也只是在他栽之橡下乘凉而已。轮到我自己主持新政后,想来也比岩师处境好上许多。其实一想到我时日无多,却能听到看到许多人称赞,心里就高傲起来,就像家里后院那颗槐树一样,槐树下养了我和起婆婆,养有花草,还有蚂蚁啊,我刚进院子时还有一只蛇呢,当时给我吓一跳。”

    “你还拿我与那老树皮做比较。”

    “有吗?哼哼哈。”吴名停下脚步,将草帽收了,“若是我在这个年纪死去,其实是相当幸福的一件事。朝里二相纵使名传天下,也有骂名,若我老去,恐怕也会和他们一样,臭名不断。而现在,敬爱我的人远比他们多得多,享受我成果的人也很多,百姓记得我,史书上留下我的行事而少昏招,以后朝里可能还会比我立个名臣录,紧跟岩师旁,真是如做梦一般。”

    “嗯。”

    净瞳殊也摘下帽子,一不小心扯开了青纱,这声不如寻常,很是明亮,如同要比夜间灯火相争,一定要让吴名听到。吴名有些失神,嘴里好像说着什么,可他人就在净瞳殊眼前,她却没有听清。

    年后不久,师傅难得找上净瞳殊,只说了一句,“四月中旬,下山去吴府找汉中吴名,他名字常见,你若不识得人,只需提吴执政便好。他会充我之位,你要跟他一段时间,好好学习。嗯,更要善待他。”净瞳殊想找师傅祝贺,没见到人,好不容易见到人,只说了一句话,净瞳殊准备的元旦礼物都没送达。

    师傅语气很温和,显然是认得吴名还十分欣赏的,她很是不解。

    事后,净瞳殊依然练剑,空闲时会去陈师隐剑阁寻吴名资料。

    汉中吴名,流民之后,神武年间,时年十二拜入岩府,曾于上京汉中学府学习。年少有才,十六任学府助教,在上京多处学府出任学政。天和年间,岩立风仙逝,隔年吴名任上京府监运司侍郎。也在天和年间,连续在各部与上京府尹调任,天和五年,任新政主事演运辰,再隔年并任参知政事。

    性正气刚,行事强硬,为官清廉,虽为新政主事,其带起的京学帮与同为新政团体荆学派互为划江河。

    “你想些什么呢。”

    也就是几年前的事。没想到吴名居然这么年轻。

    有灵境修为。这吴名也不过如此。

    “送给他们二人的礼物。你要送什么?”

    “我吴名平生清廉,可不能毁了名声。”

    “是吗?我看你也不是很在意。”

    朝中政敌无数,更与右相司马见辉经常争辩。

    “我若是送些平常事物,苏府家大业大,怎会看得上,我也没几个钱能送上宝物,真送了说不定他们家里库房还有哩。”

    “说得很对,你这么说我也不知要送些什么了。”轮到净瞳殊顿了一会。在云隐或许不用担心送些什么给师傅们,但在俗世确实是得考虑清楚。

    “先走走看吧,金陵城号称物有江宁贱,说是在别处的宝物,来到金陵就会变得寻常,其实也有金陵总会有些惊喜之物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