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长明传 » 第八章

第八章

    漫无边际的草原上,一道身影缓缓行走于天地之间,正是乌云。

    只看样貌,没人能把她与传闻中那位帝国上将夜长明相依为命的“妹妹”联系起来,更神奇的是,无论是自她身旁策马而过的勇士,还是北域铁骑巡视境内的苍鹰,似乎都对她的存在一无所觉。

    作为能够与列装宝器的帝国军方抗衡多年的大陆两极之一,北域人驭使的,可是足以与修行者抗衡的妖兽!

    乌云对周遭诸般事物漠不关心,她的全部精神,此刻都集中在某个方向。

    不知过了多久,远处传来震天轰鸣,乌云眼中闪过一抹遗憾,旋即露出一个安心的笑容,心中默默想道:“失败了吗……也好。她很好。这样对你最好。”

    想到那个与自己背负着相似命运的女子,她的情绪有些复杂,有羡慕,更多的却是期许。

    一年的交流,以及更长时间的观察,让她确认那个女子有足够的智慧相信并理解自己最后的留言。

    她由衷感谢上苍,将那个女子送到她最关心的人身边,如此,即便今后的路她不能再陪他走下去,也可安心。

    “你要安好……你一定会安好。”

    ……

    ……

    东军主帐之中,夜长明手握玉简,默然凝立,周身不时迸溅的光焰,暴露了他内心真实的情绪。

    董实等一干东军骨干人物面色不安地看着他,他们当然知道,一向好脾气的上将军,此刻为何会难掩怒意。

    压抑的氛围并未持续太久,夜长明深吸口气,抱拳一礼,对众人说道:“为我私事,连累诸位担上抗旨之名,长明实难心安。诸般罪责,皆系于长明一身,稍后长明会给朝廷一个交代,必不致连累诸位。”

    众人面色各异,如今已是参将的方勇心直口快,语带不悦地说道:“这帐中每一个人,欠你的命没有十条也有八条!别人我不敢说,我方勇便是明日被陛下砍头,也还欠你一打脑袋;下辈子,下下辈子,只要你还在,我接着还!你要向我赔罪,等朝廷诛九族的旨意下来再说!

    说着,他愈发恼怒:“妈的,你在前线拼命,锦衣卫那帮阴沟里的臭老鼠竟敢在军营里冲你妹妹下手,这官司打到御前,陛下也说不出个理来!真要为这事动咱们,反了又如何?”

    此言一出,群情激愤,纷纷附和,夜长明心头暖意融融,无言以对,唯有默默向同袍行了一个军礼。

    众人面色一肃,齐刷刷还礼。

    董实叹了口气,说道:“不提上将军的恩情,只说乌云姑娘……”

    他环顾左右,自嘲一笑,说道:“有些事情,如今也无需再对诸位隐瞒。

    “这两年来,东军上至内政方略,下至每一场战事的战前布置、临阵指挥,皆出自乌云姑娘之手;董某忝局大参谋之位,实则不过是与下方各部、友军、征北城及后方诸司接洽的传声筒。”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他们哪里想得到,那个柔柔弱弱的小姑娘,竟是东军真正的大脑?

    见众人一时难以置信,董实意味深长地说道:“卫大将军魂魄兼修,文武双全,他的传人,可不止上将军一人。”

    ……

    ……

    会议很快结束,众人心中有数,每逢大战过后,他们的上将军便需要尽快入定休养。

    静室之中,夜长明手捧长刀,凝神端详。

    刀名“血饮”,通体殷红,犹如鲜血铸就,内中光晕流转,正是当年陪伴嗜血魔将岳翼成就盖世威名的大凶之器。

    当初一场秋末会战,时年七岁的夜长明父母双亡,于无尽悲愤中觉醒为修行者,以惊世天资与滔天恨意触动此刀,得岳翼传承,眼看便要入魔。

    彼时映入他血红双眼的那对眸子,至今仍铭刻于他心底。

    那女孩双手颤抖,紧握刀柄,眼中尽是仇恨,仇恨之下,藏着挥之不去的恐惧,如同一面镜子,映出他自己的模样。

    那么可怕。

    那么可怜。

    那一刻,他心魔消散,不避锋芒,握住了她的手。

    这一握,便是九年。

    可如今,她却这般猝不及防地放开了他的手。

    向来明澈的双眼,此刻蒙上一层阴翳,他喃喃自语道:“你要亲手复仇,不再寄希望于我,是么?”

    识海激荡不休,隐有失控征兆,他只得暂且收束心神,勉力入定。

    ……

    ……

    帐外,亲自为夜长明守门的董实面有忧色。

    身为当初卫大将军身边的老人,他看着夜长明长大,相比其他人,他对夜长明的功法,以及过度透支后的具体情形要了解得多。

    过去夜长明战后调理时,乌云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他孤身一人,神识修为又略逊于真气,不知要多久才能真正痊愈。

    正自忧虑,他突然有些惊讶地察觉到,朱璃正向着营帐走来。

    他心下疑惑,不知这位公主殿下意欲何为。

    待朱璃行至近前,他双眼微眯,不卑不亢地说道:“东军无权辖制皇室贵人,但此处乃是我东军主帐,上将军孤身犯险,浴血奋战,伤势奇重,此刻正于帐中休养,便是陛下亲至,说不得,董某也要拦上一拦。”

    朱璃听得出董实对自己的不满和戒备,她心知肚明,这并非针对自己,是自己那位父皇的所作所为,寒了这些忠义之士的心。

    她默然无言,先以下属的身份向董实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随后取出一块令牌——

    “东军上将亲卫乌云”的令牌。

    董实面色微变,眼中闪过一丝压抑的愤怒,旋即化作怜惜,最终,只剩下深深的无奈。

    他一言不发,让开道路。

    ……

    ……

    即便身处东军大营,重重铁卫守护之下,入定之中的夜长明依旧警觉非常,他第一时间察觉有人进入了营帐。

    他下意识地以为乌云去而复返,然而很快他便发现,来者并非乌云,而是朱璃。

    朱璃?

    她为何会来?

    董实怎会放她进来?

    他对朱璃并无戒备之心,只是不解。

    他的困惑并未持续太久,很快,一块冰凉的肌肤抵在了他的额前。

    他心中有数,朱璃并无异常,是他自己额前滚烫,才会感到冰凉。

    这种触感他十分熟悉,但这一次的对象对他来说却很陌生——她的气味,她发丝的质感,以及她略显局促的呼吸,都让他感到陌生。

    他心中不可避免地生出一丝异样的感觉。

    ……

    ……

    额首相抵,朱璃小心翼翼地探出一缕神识,渗入夜长明的识海。

    霎时间,她的意识便被翻涌沸腾的焰浪与歇斯底里的怒吼淹没。

    仅仅刹那接触,她便忍不住掉下泪来。

    是啊,他是那么温柔的一个人,相较于燃烧精血,长时间保持愤怒,压制与生俱来的悲悯,对于神识天生弱于真气的他来说,无疑是更为强烈的负担,和更为残忍的自虐。

    纯净之光,何苦投身血火,归根结底,他根本就不适合战场。

    悲伤与爱怜一闪而过,朱璃迅速收拾心情,她是来帮助夜长明平复戾气的,岂能放任自己的思绪反过来干扰对方。

    依照乌云留下的指点,她很快摸索到了适合自己的诀窍,她心中欢欣鼓舞,神识却愈发平稳地涌入夜长明的识海。

    直至全力以赴。

    直至毫无保留。

    神识忽感凉意,在熊熊怒焰的深处,她触到了一片阴影,那是无比深沉的忧郁。

    周遭沸反盈天,阴影却挥之不去,甚至隐隐有向外扩张的迹象,任朱璃如何努力,都无法消除分毫,而她那颗刚刚有些发烫的心,也就此冷却。

    ……

    ……

    夜长明睁开双眼。

    在朱璃的帮助下,他识海中躁动的戾气已然尽数平复。

    不同于乌云无形无相、变幻不定,以无尽包容引导他散去灼热怒意的做法,朱璃的神识格外坚韧,虽然规模尚不及他,却如同一根主心骨、定海针,强大的牵引之下,他纷乱的神识自然而然地聚合,恢复成井然有序的形态,围绕她平稳旋转,形成一个并不如何激荡的漩涡,而那些本不属于他的精神波动,则在这个过程中被丝丝缕缕地剥离,随即被朱璃以自身神识吸纳。

    唯独那片阴影,根深蒂固,岿然不动。

    夜长明很清楚,这并非朱璃能力不足,是他自己无意消除那片阴影。

    凡人尚有药不医命的说法,他如今已是人间绝顶,谁又能越俎代庖,治好他不肯痊愈的心病?

    他并不在意自己的隐疾,反而有些担心朱璃,一番观察,他发现朱璃只用了很短时间便将从他那里吸走的戾气轻易化解,不由感叹道:“王道之势,正大光明,一元堂皇,果然神妙。”

    朱璃大方一笑,睁开双眼,未卜先知般说道:“你救过我命,从此不许对我言谢,否则咱们各论各的,我见你一面便给你磕三个响头。”

    夜长明眼帘微垂,将刚到嘴边的感谢咽了下去。

    朱璃正色说道:“本也没什么可谢的,能与绝顶强者神识相印,天下不知多少修行者求也求不来这等机缘,适才一番论道,属下获益良多,上将军尚需静养,属下亦急于回营消化所得,巩固修为,这便告退。”

    说罢,她转身离去,看不出丝毫异样,即便稍显急迫,“顿悟不易”这个理由也足以解释。

    直到营帐大门在身后关闭,她才猛地咬紧下唇,双手掩面,浑身轻颤。

    ……

    ……

    良久,朱璃擦去泪水,用略显喑哑的声音说道:“董大人,当年您总理大将府内务,可说是看着夜大哥与乌云姑娘长大,有关他二人过去之事,我想向您请教一二。”

    董实正要推辞,只听朱璃语气恳切地说道:“我欲撮合他二人重逢,此事最要紧的,便是明晰他二人各自心意。”

    闻言,他双眼微眯,仔细审视朱璃,试图分辨这位公主殿下的真意。

    片刻之后,他缓缓开口:“那年秋天,北域大举进犯,战后某日,大将军正自静养,忽然破关而出,不知所往。

    “两年后,他不知从何处带回一对少年男女,以弟子相待。

    “少年性情磊落,入营时已至尉阶顶峰,如此天资,自是世所罕见,难得他待人接物无一丝倨傲,不多时便与将府上下熟稔和睦。

    “与他相反,那姑娘寡言少语,惯常眼帘低垂,偶一扬眉,目光却如刀锋般冰冷锐利,唯有在少年身畔,她眼中才会流露些许温柔。

    “一言以蔽之,她是他的影,他是她的鞘。”

    说着,董实深深地看了一眼朱璃,接着一字一句地说道:“相依为命,不外如是。”

    朱璃喃喃说道:“相依为命,相依为命……”

    她的目光逐渐坚定,随后一丝不苟地向董实行了一礼,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