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路远无期 » 第三十七章 京城

第三十七章 京城

    又是几天的赶路,杨沐一两人终于到了京城。

    对于尚元气来说这里实在太繁华了,虽然京城不是最繁华的城市,但他不也没怎么见过世面嘛。

    在城门交了入城费——比杨沐一离开时又涨了些,二人就直接进了城,不再过多停留。

    其实他是可以不用交的,因为入城费是京城府衙为了减少外来人口拥挤专门设置的。京城人入城只要出事凭证就能够免费进入,而这个凭证在居住的坊就能办理。

    杨沐一出门的时候当然没有去办理,但只要他亮明身份,那些人哪敢不放行?

    交了两人份的钱,他们径直就进了城内。

    一路上尚元气嘴巴就没有停下来过,怀里还抱了一个油纸包。里面都是些包子,果脯,肉干……

    一路上多有身穿华袍之人,时不时还有马车经过,却看不见什么穿麻衣、棉衣的人。

    而他们两个身着棉衣的就格外显眼,他们所过之处,行人下意识地会避开。倒也没有露出鄙夷之色,但也不愿意靠近。

    杨沐一习以为常,没有搭理这些。尚元气则是根本没有注意这些——他还在四次张望。

    走着走着,尚元气却忽然叹气道:“这里真热闹!要是祖父他们能来看看就好了。”

    杨沐一在路上听到了不少会盟当日的消息,都是那些打算去搏一搏的人闲谈透露的。

    尚元气只听了个热闹,杨沐一却知道那就是村长他们。

    虽然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但那里会变得更加险恶是毋庸置疑的。并且村长他们现在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传言他们杀出重围时有人受了重伤。

    虽然不知道是哪一个,但都是尚元气的亲近之人。

    所以听到这句话,他下意识转移话题道:“除了热闹,还有呢?”

    他只是随意说道,但尚元气却认真想了想:“这里好吃的很多,什么都有……而且这里的人穿得真漂亮,比以前见过的那些人有精神多了。”

    杨沐一不置可否,但他没有说什么。

    有些东西对于这个少年还是不知道的好……

    他们以前见到的,才是百姓的真实情况——而今天大街上这些,哪有什么普通百姓……

    宰相门前七品官。况且不用为生计发愁的人才有工夫大白天在街上随意溜达。

    再看那些衣着华丽之人,大多年轻,他们的身份就不言而喻了。

    还有那些个马车,也多是奢华无比……

    至于精神——或许只有单纯的人才会这么认为,那只是对外来人的傲慢……

    京城的事物就是如此,无论在什么方面,总是显得高人一等。不是因为它多么厉害,仅仅只是因为这里是京城……

    杨沐一一路上告诉了尚元气不是东西,为人处世,事物应对……但今天这些他不打算教。因为这些只是糟粕,没有必要让这个单纯的孩子知道这些东西。

    在他看了,这些东西迟早也会消失,因为对这些不满的人会越来越多。

    更加安全的环境导致了人口的增长,上层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剥削无处不在……而现在的情况愈发严重,每时每刻都在恶化。

    记得他上次离开京城的时候一则笑谈在市面上流传——说是一个外地的县令来京城述职,在京城街道路上与一马夫相峙。

    马夫拉着货物挡住了县令的马车,赶车的衙役驱逐他。那马夫却跳下马车高呼:“官吏怎能随意欺压百姓!这里是京城!不是你可以随意撒野的地方!我等都是王都子民,可不怕你们这些官贼!”

    说完老神在在地盘腿坐于马车上,闭目养神。

    那赶车小吏被骂得慌神,讷讷说不出话来。

    还是那马车上的县令下车,对那马夫行了一礼,口呼:“治下不严。”赶开马车,让那马夫先行。

    因为围观之人很多,慢慢这件事就被传开了,一时成为京城最流行的谈资。

    那个马夫成了京城人不畏强权的典型,至于那个县令,也得了个知错能改的名声。

    杨沐一知道后还专门打听了一番,他对那位马夫很感兴趣。直到他找到了那条街一个卖烧饼的老人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实情况。

    那肉发生之事老人全程目睹。他说那县令与衙役不曾有过什么无礼之处,反倒是那马夫——仗着自己有亲戚在京兆尹家当管家,加之那车东西是京兆尹家里要的,行事霸道。

    至于后来流传出去的“不畏强权”,都是些京城本地人闲来无事,又不知道事情经过,依据自己所见的一小段臆测补充的。

    后来也有一个知道事情经过之人在酒楼吃饭时与同桌之人说起此事。被旁边一桌本地人掀了桌子,还将人打了一顿,说这人定是那县令花钱请来的。

    呼朋引伴还要继续教训那人……

    杨沐一失望无比,之后就是担忧——即使一个马夫,都能仗着一个高官家奴亲戚的名号肆意妄为……京城百姓随意捏造,越发傲慢……

    又想到那个因为说了真话就被暴打一顿的人……

    他不喜欢京城这个地方——官员的虚假、京城人的傲慢、勋贵子嗣的无法无天……

    所以离开京城的时候他一点都没有留恋,即使离家过久,也只是想念家中父亲。

    因为这里发生了太多令人不愉快的事,即使只是一小部分与自己有关,但也令其感到厌恶。

    把脑袋里面的回忆赶走,他整理了一下情绪,带着尚元气就向杨府走去。

    ……

    来到内城,走向王城。

    在王城边上有一条街,官员府邸大都在那里,王赏赐大臣的都是这里的宅邸。

    杨府就在其中,它位置不是特别好,在此街的后半段。也不是很大,没有前面那些宅邸的气派。

    在这些朱漆高瓦的宅邸中鹤立鸡群,显得格外朴素。

    这是早年先王赏赐的宅邸,当今王上也赏赐过宅邸,但都被杨父以——不敢辜负先王恩泽,而拒绝了。

    王上之后也没有再提赏赐宅邸,将其换成了其他物事。

    加之杨父为官清廉,又严格要求自己——家里就一些老仆和洗衣做饭的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