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周易哲学解读 » 《周易集解》易说批判(二十九)

《周易集解》易说批判(二十九)

    二十七、《周易集解》对今本《周易·颐》卦内容的诸家易说

    1、诸家易说

    (震下艮上)颐:贞吉。

    虞翻曰:《晋》四之初。与《大过》旁通。养正则吉。谓三爻之正,五上易位,故“颐贞吉”。反复不衰,与《乾》、《坤》、《坎》、《离》、《大过》、《小过》、《中孚》同义。故不从《临》《观》四阴二阳之例。或以《临》二之上,《兑》为口,故有口实也。

    “观颐,”

    虞翻曰:《离》为目,故“观颐”,观其所养也。

    “自求口实。”

    虞翻曰:或以《大过》《兑》为口,或以《临》《兑》为口。《坤》为自,《艮》为求。口实,颐中物,谓其自养。

    郑玄曰:颐中,口车辅之名也。《震》动于下,《艮》止于上,口车动而上,因辅嚼物以养人,故谓之颐。颐,养也。能行养,则其干事,故吉矣。二五《离》爻,皆得中。《离》为目,观象也观颐,观其养贤与不肖也。颐中有物曰“口实”。自二至五有二《坤》,《坤》载养物,而人所食之物皆存焉。观其求可食之物,则贪廉之情可别也。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虞翻曰:《晋》《离》为龟,四之初,故“舍尔灵龟”。《坤》为我,《震》为动;谓四失《离》入《坤》,远应多惧,故“凶”矣。

    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

    王肃曰:养下曰颠。拂,违也。经,常也。丘,小山,谓六五也。二宜应五,反下养初,岂非颠颐,违常于五也,故曰“拂经于丘”矣。拂丘虽阻常理,养下故谓养贤。上既无应,征必凶矣,故曰“征凶”。

    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虞翻曰:三失位体剥,不正相应,弑父弑君,故“贞凶”。《坤》为十年,动无所应,故“十年勿用,无攸利”也。

    六四: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王弼曰:《履》得其位,而应于初,以上养下,得《颐》之义。故曰“颠颐吉”。下交近渎,则咎矣。故“虎视眈眈”,威而不猛。故“其欲逐逐”,而尚敦实。修此二者,乃得全其吉而无咎矣。观其自养则养正,察其所养则养贤,《颐》爻之贵,斯为盛矣。

    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虞翻曰:失位,故拂经。无应顺上。故“居贞吉”。《艮》为居也。涉上成《坎》,乘阳无应,故“不可涉大川”矣。

    上九:由颐,厉,吉。

    虞翻曰:由,自从也。体剥居上,众阴顺承,故“由颐”。失位,故“厉”。以《坤》《艮》自辅,故“吉”也。

    “利涉大川。”

    (《象》曰:由颐,厉吉,大有庆也。)

    虞翻曰:失位,故厉之。五得正成《坎》,《坎》为大川,故“利涉大川”。变阳得位,故“大有庆”也。

    2、易说批判

    《周易集解》对今本《周易·颐》卦爻辞所编汇的注释共有四家,其中汇编虞翻的注释最多。

    我们来看虞翻对所谓卦辞“颐贞吉”的注释,虞翻的注释是:“《晋》四之初,与《大过》旁通。养正则吉,谓三爻之正,五上易位,故“颐贞吉”。反复不衰,与《乾》、《坤》、《坎》、《离》、《大过》、《小过》、《中孚》同义。故不从《临》《观》四阴二阳之例。或以临二之上,《兑》为口,故有口实也。”

    虞翻说的“《晋》四之初,与《大过》旁通”。这是《晋》卦符号里四爻(阳爻画)与初爻(阴爻画)交换就是《大过》卦符号。虞翻不去说《颐》卦符号的旁通(阴阳爻画相反的另一卦符号)卦是《大过》卦符号,而拐弯抹角说出《晋》符号转换的旁通卦《大过》里的三与五爻画都是阳爻画,才由此说出“养正则吉,谓三爻之正,五上易位,故"颐贞吉"”的话。这实在又是“转轴子”话,到底什么是“颐贞吉”呢?虞翻说的等于白说。而后面说的更是胡诌八扯,如说的“故不从《临》、《观》四阴二阳之例。或以《临》二之上,《兑》为口,故有口实也”,这似癫狂之语,注释的是“颐”吗?

    对“观颐”两字,虞翻的解释是:“《离》为目,故"观颐",观其所养也”。《离》卦既不是所谓《颐》卦里的上下八卦取象,也不是所谓本卦里的互卦,大抵也是从《晋》卦里的上卦为八卦里的《离》卦符号说法。八卦里的《离》卦取象为火,到虞翻时已延展出为“目”,眼目是用来观看东西的,所以虞翻就说“《离》为目,故"观颐"”。这说法算是什么逻辑呢?这纯粹是胡说八道。但接下的话“观其所养也”,还是接近“颐”之本义。可虞翻总的解释是个不伦不类的。

    对所谓卦辞里最后的“自求口实”这句话有两家的解释。

    虞翻的解释是:“或以《大过》《兑》为口,或以《临》《兑》为口。《坤》为自,《艮》为求。口实,颐中物,谓其自养。”

    虞翻说的“《大过》《兑》为口,或以《临》《兑》为口”,是指《大过》卦里的上卦为八卦之一的《兑》卦,《兑》卦取象之一又为口;而《临》卦下卦也是八卦里的《兑》卦。又从《坤》卦取象之一为“自”,《艮》卦取象之一为“求”这说法,而得出“口实,颐中物,谓其自养”。这说明“象数派”的代表人物虞翻的“易学”,就是源于“象数”为根本,“象数”成了解释《周易》文辞的不二法宝。这种以“象数”解释出的一番道理,我们给命名为“象数理”。

    而郑玄对这句话的解释,同样是个“象数理”,是通过“象数”而穿凿附会出一番说法,虽是不伦不类的说法,但并不是解释如何如何算卦的。

    如“郑玄曰:颐中,口车辅之名也。《震》动于下,《艮》止于上,口车动而上,因辅嚼物以养人,故谓之颐。颐,养也。能行养,则其干事,故吉矣。二五《离》爻,皆得中。《离》为目,观象也观颐,观其养贤与不肖也。颐中有物曰“口实”。自二至五有二《坤》,《坤》载养物,而人所食之物皆存焉。观其求可食之物,则贪廉之情可别也”。

    从郑玄这说法中,却是看不出一字筮(算卦)说,从这点来说“象数理”易学比把《周易》解释成卜筮(算卦)的也算是难能可贵了。

    对所谓爻辞内容的注释,不再多费口舌,还是对比看下面译解内容。

    3、附录:

    (1)附录《周易·颐》历史上的三种不同文本

    ①《周易·颐》原创文本格式

    颐,贞吉。

    观颐,自求口实。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佛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

    ②《周易·颐》春秋文本格式

    ()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剥: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损: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

    贲:佛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噬嗑: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益: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复:由颐,厉,吉,利涉大川。

    ③今本《周易·颐》内容格式

    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

    六三:佛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六四: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

    (2)附录《周易·颐》原创文章译解

    (原文)

    颐,贞吉。

    观颐,自求口实。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佛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

    (译文)

    二十七、遵循休养生息之道,有利于发展。

    观察重视休养生息,自我寻求解决人口的发展生计问题。放弃掉你们那些所谓的神灵兆示,应观察重视我们的口食生计已到了危险的地步。若违背了休养的自然规律,在贫瘠的地方,征收赋税,只能是灾祸。违背了生养的自然规律,后果会有凶险。长期都不要这样做,没有任何好处。把休养生息当做头等大事,是正确的;如同猛虎之雄视,欲望之迫切,是没有任何过失的。若违背常规,去囤积,看来不错,但这是不利于国家长远发展的大事。遵循休养生息之道,应不断的鞭策,才是安邦治国有利的根本。

    (解说)

    “颐”:指面颊,养,休养等意。本篇的“颐”是讲“休养生息”的道理。本题目“颐,贞吉。”意思是“休养生息,正确吉利。”

    “观颐,自求口实。”

    此句里的“口实”,是指口粮。意指百姓的生计问题。这是围绕着休养与生计问题展开的论述。

    “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舍”:放弃,舍弃。“尔”:第二人称;你,你们的。“灵”:女巫。“龟”:乌龟,占卜用其龟甲。“朵颐”:嚼食的样子;意指吃饭生计问题。本段意思是“放弃掉你们那些所谓的神灵兆示吧,应观察了解我们的口粮生计已到了无法生活下去。”

    本段内容反映了《周易》作者的无神论思想,也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作者是反对巫术迷信的,作者重视关心的是现实百姓的生计问题。在作者的时代,应是传统上听天由命的意识所垄断着思想界。唯有《周易》作者这样的精英,才能理性的认识这个世界,才有思想上的突破。那时迷信应是王室与大众的文化形态,在《左传》里可以看到春秋时诸侯大夫们,还把国之大事及日常生活的问题交给巫史去占(龟卜)筮(卦卜)来决断。而在西周初期,可通过“西周书”里看到,周公非常迷信鬼神,还在用乌龟占卜。而到作者的时代,占卜迷信不可能退出人们的日常行为里。而作者却反对占卜迷信,这正是体现了《周易》这部哲学的伟大。在先秦时期是一次哲学的突破。《周易》一书无疑在中国哲学史上,应占有重要的地位。可帝王制度的黑暗,把《周易》这部伟大的哲学书给扭曲了。把《周易》一书里的哲学光辉给遮蔽了。而直到今天,《周易》的哲学地位,在中国哲学史上,还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正是后封建时期里的“易学”文化的尘埃遮蔽了《周易》,不能被拂去的缘故所致。而本段里作者提出的“舍尔灵龟,观我朵颐。”是何等的理性,睿智与勇气。

    “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

    “颠”:头顶,跌倒,倒下等意。“颠颐”:指违背或颠倒了休养生息的道理。“拂”:拂拭,违背,不顺等意。“经”:常规,原则。“拂经”:指违背了原则。本段意思是“若颠倒违背休养生息的原则,而在贫瘠的地方征收赋税,是凶恶残暴的行为。”这一段是承上段之意,进一步从不利于“颐”的一面来阐释其道理。

    “佛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本段已然是强调不要违背休养生息,否则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即长期都不能违背休养生息的治国策略。

    “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本段是个转折的句子。即从正面来阐述休养生息的道理。这是《周易》作者写作上的惯常手法,是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比论述事理。

    这句子里的“颠”是指“头顶”,意指最高,最重要。“颠颐,吉。”其意是“把休养生息,当做头等大事来对待,很正确。”这里又用“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来比喻,施行休养生息策略的紧迫性。

    “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本段是继上面谈的征税问题进一步阐述。“居”:储有,囤积。这一段是说:“若违背常规去囤积,看来不错;但是不利于国家的根本利益。”

    这里的“不可涉大川”是比喻,比喻造成克服不了的问题出现。人们的生计发生了问题,还要去征税囤积,从储备上的一面来看是不错的,但从国家的安定前途来看又是不可的。这是辩证的看待问题。

    “由颐,厉,吉。利涉大川。”

    “由”:遵循。“厉”;鞭策,激励。

    本段是总结性收尾。其意是“遵循了休养生息之道,应不断的鞭策,这才是有利于社稷的根本。”作者提出的遵循休养生息的政治理念,目的是解决人口发展与生计问题。让人们有饭吃,有衣穿,这才是头等大事,这就是关系着国家长治久安(即利涉大川)的根本问题。

    本篇是围绕着人口生计这一问题,阐述其利弊关系。而本篇作者提出的“这一重要的政治策略。这在十分落后的农耕时代,人口的发展与生计出现了矛盾,而自我解决人口生计问题,体现了作者理性与睿智。这个“自求口实”的生存理念,实际体现的是政治愿望上“休养生息”的主张。就是要统治者给平民百姓一个宽松,自由,薄赋的生存环境。不能违背生养之道,向困难的百姓征收赋税。要想实现“自求口实”,就要提供政策上的宽松环境,更要实施“休养生息”的策略,并要把这一方针当做头等大事去做。这是《周易》作者何等的政治观上的伟大与睿智。《周易》里的这一思想,也曾对后世产生过积极的影响。汉初实施了休养生息政策,对汉初国力提高与百姓的生活稳定和财富的积累,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可惜《周易》里闪耀着光辉的辩证思想,被帝王时代所阉割,这是帝王制度下的悲哀。也正因为帝王制度里不需要辨证与逻辑,而需要的是顺民,愚昧与无知。

    本篇文章里又反映了《周易》作者另一面的伟大,作者是反对占卜迷信的。作者追求的是理性。作者的伟大,在于所处的洪荒蒙昧时代里,为华夏人类开启了理性之门。正因有了《周易》的启蒙,而开启了先秦那个理性的时代(中国的“轴心时代”),才有了春秋战国文化上的百家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