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七星神庙 » 第四十八章:息姑获赠龙吟剑,祭突许田遇故人

第四十八章:息姑获赠龙吟剑,祭突许田遇故人

    “哦?”息姑一头雾水的看向子都,不过瞬间他似乎又猜到了结果,脸上稍微露出些许尴尬。

    庄公瞥了子都一眼,子都赶紧收敛了笑容。“不知公子是否到过贵国的许田?”庄公和蔼的看着息姑,试探性的问道。

    这许田是个特殊的城邑,它虽然位于郑国境内,但它却是鲁国的土地。因为鲁国距离洛邑太过遥远,所以周天子特别赏赐许田给鲁侯进京朝见时作为临时居住地。不仅如此许田还有祭祀周公旦的祭庙。

    “息姑年幼时随君父朝见天子,去过几次。不知郑君为何突然有此一问?”看得出来息姑真的不太明白庄公为何问及此事。

    “寡人对公子先祖元圣(周公旦)极为敬慕,故而多年前寡人有幸前往许田祭拜过一次,当时寡人就许下了心愿。只可惜寡人自从即位以后一直忙于国事,再也无法脱身前去还愿。”庄公说罢轻轻的叹了口气。

    “郑君是要前往许田?”

    “寡人还有些难以启齿的家事,故而暂时还离不开新郑。此次请公子前来也正为此事,还望公子能代寡人奔波一回。”庄公此时一脸的真诚。

    “贵国有如此多的贤臣良将,郑君为何将此事委托息姑呢?难道郑君不怕息姑借机逃离么?”

    “既然公子如此坦诚,寡人也不隐瞒。狐壤大夫尹大人近日将返回封邑,许田紧接狐壤,寡人会派尹大人陪同公子前往。为了保卫二位的安全,寡人特意向祭大人借来了一位武功高强的侠士随二位同行。公子如若有兴致,还可随尹大人到狐壤住上一些时日。狐壤的狐裘可是天下闻名哦!尹大人定会为公子物色到天下最好的狐裘。”庄公并没有详细解释为何单单要派公子息姑前去许田。息姑自己也明白,此事也不需要任何理由。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自己能不听命于人么?但他万万没有想到此事是郑国君臣的一个长远计划。其实郑庄公自己也想不到这个计划会长远到若干年以后才得以实施。

    谈完正事,庄公留息姑和几位重臣用过了午饭,众人才辞谢而归。

    息姑回到祭府,将事情的前前后后一一讲给公孙达和车右听。二人知道庄公并未答应公子翚的请求之后,大失所望。但此刻息姑内心却是快乐的,或许至少是充满希望的。因为他此行有与他一见如故的尹吉的陪同。

    三日后的清晨,红红的日头刚刚露了个头,新郑的北门和南门便各有一队人马默默的开出城来。息姑与尹吉共乘一车在祭突和公孙达的护卫下,由南门奔许田而去。而北门的人马则是远去临淄吊唁的子都和太子忽。

    新郑南门外,洧(音同伟)水旁,十多个人簇拥着一身材魁梧,须发灰白之人。

    息姑和尹吉等人走过吊桥这才看清,那人正是公子吕。尹吉赶紧招呼众人下车,并快步上前见礼。

    公子吕也起身迎了过来,一边拱手还礼,一边微笑着说道:“老夫听闻公子今日启程,特来相送。刚刚还在担心是不是自己年纪大了,误了时辰。”

    “晨寒如此,还让公子在此等候,息姑倍感惭愧!惭愧!”从息姑严肃认真的脸上能看出来,他的回答是发自内心的。毕竟一个年近半百的老人,身份又如此非同一般,这么早便冒着严寒来送他这个他国的战俘,怎能不让人心生敬意呢?

    “无妨,无妨!多日来老夫一直对将公子请来新郑一事颇为介怀。却一直不曾有机会向公子请罪,故而今日特来相送,也权当向公子赔礼了。”公子吕说着居然给息姑作起揖来。

    息姑连忙上前一步,双手扶住公子吕,有些慌乱的说道:“不可,不可!万万使不得!公子多虑了,息姑对公子并无半点怨恨!两国交战,各为其主,胜也罢,败也罢,都是战争必然的结果。息姑既然选择了参战,就得承担失败的后果。”

    “公子如此年纪便有这样的胸怀,真是后生可畏啊。如若公子将来成为鲁君,那我郑国可再也不敢对贵国用兵了!!”公子吕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公子过誉了,但息姑本是庶出公子,对君位毫无觊觎之心。但无论如何息姑都希望我们两国能和睦相处。”息姑说的非常诚恳和认真。

    “老夫戎马一生,见过了太多的流血与牺牲,故而真心希望天下无战。不过如若有人威胁到君上与社稷的安危,老夫即便再不情愿,也会放手一搏。”公子吕说着,使劲儿把拳头砸在自己的左掌心上。

    息姑被这击打掌心的声响吓了一跳,眼神中不自觉的流露出一丝怯意。

    公子吕似乎有所察觉,话锋一转,笑着说道:“老夫今日还有一物相赠。”

    说话间,旁边恭候多时的仆人双手递过了一把宝剑。公子吕一边接过宝剑,一边说道:“此剑名叫龙吟,因其剑声高亢霸道,故而得名龙吟。此剑虽不是上古名剑,但也称得上是削金断玉的传世名剑了。还望公子笑纳。”

    说着公子吕便双手把剑递了过去。

    “如此名剑,息姑断不敢当!君子不夺人之美,况且是如此宝物!”息姑说着连忙躬下身子握住公子吕的两只大手。

    “公子不必推辞,老夫既已送出,岂有收回之理?”公子吕不容息姑分说,硬生生将宝剑塞给了他。

    盛情难却,息姑也不再推辞。他对着公子吕作了个大大的揖,诚恳的道了谢,便将宝剑收下了。殊不知,这把宝剑将在数年后改变息姑的命运,并改变了鲁国的历史。

    二人又客套了几句,息姑等人便辞别公子吕,一路向南绝尘而去。

    一路上息姑和尹吉二人执手同坐,无话不谈。即便投宿客栈时也是同榻而眠、形影不离。短短两日二人已将对方视为金兰之交。

    许田距新郑百十里路,息姑一行人等在第三日午后便到了许田城外。

    息姑几日前就派人来通报过,所以许田邑宰昨日就在城外等候着了。

    邑宰按礼法给息姑等人行过礼后,便将众人引进城中。

    祭突边走边暗中观察,这许田城内街道虽然清洁,但明显是为了迎接公子息姑而新近打扫的。而路上行人本就稀少,而且大部分都身穿粗布麻衣,毫无生气。

    许田本来就是天子赐给鲁君觐见天子时的歇脚之地。规模本就不大,再加上这些年疏于管理修缮,所以多少有些破败和萧条。

    息姑与尹吉忙着沐浴斋戒,祭拜周公旦不在话下。

    祭突此次是带着秘密任务前来,所以一旦得空,他就会跑到市井街巷。或仔细的打量观察,或者与当地居民闲聊家常。

    这一日天空乌云压顶,西北风虽不凛冽,但吹到人脸上也格外刺骨。平日稀疏的人流,今日更难寻踪迹。

    祭突独自一人来到南城,南城因毗邻许国,所以有少许鲁军在此驻扎。说是军队,其实也就是二三十人的老弱残兵。

    祭突在城门旁徘徊了好一阵,那几个巡逻的士兵却没有一人上前来哪怕盘问一下。

    正在这时,突然正街上传来“扑通!”的一声,原来是一过路行人突然栽倒在地。

    祭突赶紧跑上前去,用手试了试那人的鼻息。幸好那人并无大碍,只是一时昏迷,祭突这才仔细打量起来。这人身材高大,但瘦骨嶙峋。发髻散乱,满面泥土,看不清长相。长袍虽又破又脏但腰间却悬有一只长剑。

    “啊!难道是敬叔师弟??”祭突看到那只长剑,突然脑海闪过一张熟悉的面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