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七星神庙 » 第四十九章:落魄人胸怀大志,杞敬叔大难不死

第四十九章:落魄人胸怀大志,杞敬叔大难不死

    祭突连忙将这人扶起,背到背上。虽然他身上穿着厚厚的棉袍,但是当那人的身体紧紧的贴到自己后背的时候,祭突还是不禁打了个寒噤。他觉得这哪里还是血肉之躯啊?分明已经被冻透了。

    想到这里他赶紧加快脚步往城内奔去。走了差不多一百多步,他终于找到了家小客栈。店里伙计还没迎出来就被祭突给堵了回去。

    祭突边往里闯,边吩咐伙计赶紧开一间上房,并烧上一大盆热水。

    这伙计也是个精明人,他见这大汉如此慌张,又见他背后形似骷髅的人奄奄一息,已猜出个十有八九。他赶紧引着祭突穿过前堂,来到后院。找了间宽敞暖和的大房,帮着祭突把背上那人慢慢放到床塌之上,然后作了个揖这才忙着烧水去了。

    祭突也没闲着,他给那人揉完双手揉双脚,按了前胸抚后背。这时伙计们抬来一大桶热水,祭突便吩咐其中一个伙计赶紧去准备些热汤。另外一个伙计留下帮着祭突用温水给那人擦拭身体。

    待那人脸上的泥垢被擦拭干净以后,祭突认出了眼前这个既陌生又熟悉的人。这分明就是自己的师弟杞敬叔,但祭突印象中的杞敬叔是何等潇洒倜傥的翩翩公子!跟眼前这个气若游丝蜷缩成一团的皮包骨如何能联系在一起?

    祭突看罢,不禁潸然泪下,他又回想起多年前二人在终南山一起学艺时的点点滴滴。他忙摆了摆手,把伙计打发了出去。然后独自一人留在屋内一边轻声的跟师弟诉说着心里话,一边用温水给师弟擦拭着身体。

    约莫一刻钟功夫,杞敬叔的喉咙里开始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祭突连忙将杞敬叔扶坐起来,而后用力的拍打着他的后背。杞敬叔的气息这才慢慢平稳下来。

    恰在此时伙计端来一大碗热汤。祭突一手扶住杞敬叔的身体,一手按住他的两腮。杞敬叔的嘴巴被挤开一条缝,伙计趁机把热汤慢慢灌了两匙进去。一盏茶功夫过后,杞敬叔的脸上开始慢慢有了一丝血色。祭突这才放下心来,他掏出三四十枚布币给了伙计。伙计哪里收过这么多钱,不停的鞠躬谢赏,然后便退了下去。

    转眼天色渐暗,祭突见杞敬叔已无大碍,这才叫来伙计,叮嘱再三,然后才转身离开。

    次日一早,待息姑洗漱完毕,祭突赶紧进去问了个安。息姑这些天专等着黄道吉日的到来,逃出樊笼的他,重新呼吸着自由的空气,身心无比的舒畅。

    郁郁不得志的尹吉自从遇到公子息姑之后,仿佛重获新生一般,生命之火又重新燃起。这几日尹吉除了偶有公务处理,其他时间全都与公子息姑泡在一起。两人仿佛有说不完的知心话,诉不尽的知己情。

    问过安后祭突围着邑宰府转了一圈,并没发现任何异常,他便急匆匆的奔客栈而来。

    刚进客栈大门,那伙计便兴高采烈的迎了上来。伙计一边作着揖,一边向祭突报喜。

    原来今日一大早,杞敬叔便醒了过来。伙计赶紧伺候着他喝了点儿热粥,杞敬叔才慢慢有了说话的力气。杞敬叔问起自己为何身在此处?伙计便把事情原委都告诉了他。不过伙计并不知道祭突的名字,只知道祭突总在称呼杞敬叔为师弟。

    祭突听完大喜过望,快步走进内院,还一边走一边喊道:“敬叔师弟!敬叔师弟!为兄来了!”

    杞敬叔听到有人喊他,勉强着坐了起来。突然房门一开,一个熟悉的身影闪了进来。他早已猜到来人就是自己的师兄祭突,所以鼓足了力气轻轻的喊了一声:“师兄!”

    祭突快步走到床塌前,不容分说的一把把杞敬叔紧紧抱住。杞敬叔此刻早已泪流满面,他一边试图挣脱,一边有气无力的说道:“敬叔见过兄长,待敬叔给兄长行礼!”

    祭突哪里还管这些虚礼,只管紧紧的抱住杞敬叔,嘴里嘟噜道:“不妨事,不妨事!这些年你音信全无,为兄想你想的紧啊!”

    尾随而来的伙计见状自觉无趣,便退了出去。

    “师兄不是在郑国么?为何来到许田?”杞敬叔毕竟刚从鬼门关走过一趟,说起话来还是有些断断续续。

    “师弟,你还没恢复,要养住元气,少说话才好。”祭突说着终于放开双手,将杞敬叔慢慢放倒在榻上,并给他掩好棉被。

    祭突自己也坐到榻上,并将自己来许田的前因后果详详细细的讲给了杞敬叔听。

    正讲着,那机灵的伙计送来了一壶茶和一碗热汤。祭突从袖袋之中随意摸出几枚布币赏了伙计,那伙计谢过赏便又退了出去。

    祭突伺候着杞敬叔喝了几口热汤,自己也觉得口渴,便咕咚咕咚喝了几大口热茶。

    屋内火盆烧的本就暖和,几口热汤下去,杞敬叔的额头开始渗出了丝丝细汗,面色也开始变得红润。他的昏厥本来就是饥寒交迫所致,经过一晚的精心照料,再加上又见到多年未见的师兄。此刻的杞敬叔人也变得精神了起来。

    祭突见他如此模样内心自然欢喜的不得了。他也试探的问了句:“多年未见,师弟为何沦落至此啊?”

    “哎呀!算了,你这身体刚刚有所恢复,等好些了再说也不迟!”杞敬叔刚要开口,又被祭突给截住了。显然一向沉稳的祭突,此刻有些语无伦次。

    祭突自觉有些失态,忙呷了口茶,稳了稳心神,然后把这些年的经历都一五一十的讲给了杞敬叔。

    不知不觉已是正午,两人用过午饭之后,杞敬叔的身体状况更好了一些。他便将自己这些年的遭遇和盘讲给了祭突。

    原来杞敬叔本是杞国的公族远支,本来在国内就没什么地位。自从学艺归国之后,杞敬叔便成了某些人的眼中钉。这些权臣害怕杞国国君重用杞敬叔,便设计陷害杞敬叔一家。

    杞敬叔的父亲因受不了这种冤枉与侮辱,含恨而终。杞敬叔也不得不背井离乡,一个人逃到了楚国。以杞敬叔的身手,在任何一个国家谋个裨将的职位,全然没任何问题。所以到了楚国之后,没过几年杞敬叔便从普通的士兵变成了千夫长级别的将领。

    可好景不长,去年楚国远征南阳盆地,杞敬叔也随军出征。不曾想楚军此次遭遇伏击,大败而归,杞敬叔也成了败军之将,无颜再回楚国。他本想去洛邑王城碰碰运气,不成想还没出楚国身上的盘缠就花光了。他一路风餐露宿,边乞讨,边赶路,这才勉强来到许田。多日粒米未进的他偏偏赶上这愁人的糟糕天气,所以昨日晕倒在了许田街头。

    说来也是缘分,此事正好被祭突赶上。

    祭突听完,唏嘘不已。

    祭突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自己这命苦的师弟,便问他以后作何打算?要不要随他去郑国谋个官职。

    杞敬叔本就是好面子之人,不然当初离开杞国的时候就径直投奔祭突了,也不用颠沛流离至今。所以杞敬叔断然拒绝了祭突的盛情相请。

    祭突自然了解师弟的要强,所以也没过多勉强他。他早已给杞敬叔想到了另外一个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