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秦帝国之梦中世界 » 第二十一章 案谈

第二十一章 案谈

    胡亥被张效民让进堂屋,进来后就看到屋内正中央摆着一张南北向的底色为黑,上浮刻有深红花纹的方形木案,案旁坐着三位男子。

    又转眸环顾屋内的装饰,也发现了一些珍贵的装饰品,总的来说中规中矩。

    “也不至于太蠢!”胡亥心底默念一句,而后看向案旁的三人。

    在他对面,就是北面坐着“大人物”赵高,见他进来,急忙隐晦地对他微笑着,但没有起身。

    赵高这次是奉嬴政之命押送来货物的,代表的就是嬴政,自然不能对他起身施礼。

    西面并列坐着两位男子,一位稍胖,一位留有长须,穿着都挺普通。

    见他进来后,同时起身施礼。

    胡亥回礼后,张效民走上前对着众人介绍道:“这位就是奉始皇之命统帅三十万大军北征匈奴的将军…”

    张效民说到“始皇”二字时微微转身对着南面将手双举到右耳旁拱了拱手,以示尊敬。

    然后又停顿下来,一脸歉意地看着胡亥问道:“将军勿怪!下官忘了问将军姓名,请问将军尊姓大名?”

    胡亥呵呵一笑,回道:“出征前始皇特赐我“镇北”之名,张郡守直称我镇北即可。”

    胡亥说到“始皇”二字时也照着张效民的样子做了一遍,面具下脸带微笑,心中暗想着回去后要不要给嬴政写封信?

    “失敬,失敬!

    竟是始皇赐名,镇北将军前途不可限量啊!”张效民闻言恭维道。

    其眼中满是惊讶羡慕,真诚的让人分辨不出真假。

    胡亥闻言轻笑一声,没有说话。

    那两人听完也站在案旁重新向胡亥打了招呼,胡亥一一回应后,几人又寒暄几句便落座。

    胡亥坐到赵高对面,张效民坐到胡亥右侧。

    古人座位尊卑有序,战国时由尊到卑的次序是北,南,东,西。

    本来张效民应该坐在南面,但胡亥是客,便礼让胡亥坐于南面。

    胡亥坐下后,先扫了一眼桌上的食物,五碗粟米饭,一盆羔羊羹,两摞肉饼,一小盘橘子,一壶官酒,还有几个小菜。

    又看向坐在他对面的赵高,拱手说道:“赵大人不远千里冒着风雨亲自押来军中货物,本帅感激不尽!”

    胡亥在众人面前不能不给赵高面子,不然就是对嬴政不敬。

    而据秦法,对皇帝不敬者,罚钱撤职,永不叙用。

    因此,“镇北”自然要恭维,不然说不过去。

    赵高闻言下意识地想站起身子还礼,但又立即反应过来,呵呵一笑说道:“将军不必言谢,下官是为陛下效力,将军要谢也应感谢陛下!”

    赵高回话不骄不傲,表面听起来就是普通的客套话,只不过对胡亥说话时将自身身段放低了些。

    太傲不行,太谦虚也不行。

    他只是胡亥名义上的老师,并没有加封官职,胡亥的身份不知比他尊贵多少。

    虽然他这几年来因为办事能力强又听话,狱学知识渊博和作为胡亥老师的身份受到嬴政重用,成为嬴政身前的大红人。

    在百官面前已不再是最开始那个唯唯诺诺的赵高,而是摇身一变,成了“大人物”赵高。

    但在胡亥面前,赵高依旧不敢放肆。

    作为除了胡亥,距离嬴政身边最近的人,他自然知道嬴政将胡亥带在身旁细心培养意味着什么。

    “自然如此,不过赵大人一路风餐露宿,本帅也应当感谢。”胡亥淡淡笑道。

    看着赵高如他第一次见时堆满笑容的长脸,心中则在思索日后该如何处置他。

    胡亥知道现在的赵高心中只有对嬴政的敬畏,没有一丁点反心,忠诚无比。

    而且有他“胡亥”在,赵高日后也没有机会兴风作浪,祸乱大秦。

    但胡亥就是原谅不了他,过不去心中的那道坎,这些年他每一次称呼赵高为“先生”时,心中都会异常难受。

    但赵高狱学精深,而嬴政又对刑法判案之类额外重视,因此赵高被嬴政特意找来做他的老师,所以他也找不到什么理由换掉赵高。

    只好暂时顺应着历史的车轮。

    胡亥思索间,张效民接过话,双眼歉意地看了看二人说道:“下官银两不济,置办的吃食有些简单,若有招待不周之处,还请二位见谅。”

    “哪里哪里,张郡守破财置办了这些饭菜,本官已甚是开心,何来怪罪。”

    “张郡守为官清廉,若是始皇得知,定会赞赏有加。”

    赵高,胡亥先后回道。

    张效民闻胡亥言脑海中闪过嬴政若隐若现的威严面容和锐利刺骨的目光,心中不由得打了个寒颤,笑容停滞了一下但立即又恢复正常。

    面上平静如常,语气也没有丝毫异样,笑着对胡亥点头说道:“多谢将军夸赞,下官一定再接再厉,争取能得到陛下恩宠。”

    而后又转头换上一副讨好的笑脸对着赵高说道:“也请赵大人在陛下面前替下官多多美言几句,虽然这些都是下官应该做的,但作为臣子谁不希望能赢得陛下赞赏呢?”

    张效民清楚清官不全清,他说这话表明他贪的是名声,做官之人都向往的东西。

    若清心寡欲宛如圣人,反而不合常理,故他自认为计划至此已经堪称完美,天衣无缝,没有丝毫破绽。

    赵高闻言看了一眼对面看不见神情的胡亥,嘴上笑着敷衍几句,心中却悄然对张效民有了成见。

    这几人不知道胡亥的身份,他却一清二楚。

    陛下不喜拍须溜马之辈,张效民此举无异于让他当着胡亥的面助纣为虐为虎作伥,没有当面驳斥他已是给足面子。

    但赵高哪里会知道张效民此话真假,何意。

    胡亥则逐一细细打量着桌上几人的神情,动作。

    张效民对他神色自若,对赵高谄媚迎阿,与大部分官员一般无二看不出有什么异常。

    但胡亥左边的那位在跟他打过招呼后就再没开过口的稍胖男子在他和张效民说起嬴政时,搁在桌上的肥手不自觉抖动了一下,随即有些心虚的望了一眼他和赵高,动作隐秘但还是被胡亥面具下敏锐的双眼捕捉到了。

    “张郡守,怎不见昨日那位前来为大军开门的郡丞?”胡亥忽然出声问道。

    胡亥突然记起那个瘦弱但又热心肠的男子,按理说此宴官至郡丞的他理应参加的。

    但胡亥从始至终都没有看到他的身影,故心中生疑有此一问。

    正在和赵高扯皮的张效民突闻胡亥此言,心中顿时紧张起来,定了一心神,转头回道:“啊,你说的是左郡丞啊?

    他今日一大早就来府中向我辞官告行,说是家长老父突然病逝,要回家守丧三年,我便准允了,许他三年期满后再回来继续做官。”

    张效民说完,双眼静静地注视着胡亥,他本以为胡亥发觉了什么。

    但见胡亥只是应了一声后就继续自顾自地喝起汤,并没有什么深究的举动,便放下心来回过头继续让赵高为其美言。

    之后几人又先聊了一会,便散场了。

    那两男子率先离去,出府后不知去向,而张效民陪着胡亥和赵高运着货物返回北关城。

    在军中看了一会,赵高说是有始皇密令给胡亥口述,张效民闻言先行告退,返回郡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