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伐晋 » 第九十二章 各怀鬼胎

第九十二章 各怀鬼胎

    太武殿里,几方人马各怀鬼胎,各有所想。

    每个人都感到了气氛不对,但谁也没有站出来,阻止即将到来的坏事发生。

    “刘尚书,粮草的事不是你们尚书省在办吗?姚帅和悦将军哪怎么没有收到粮食呢?”

    “陛下,微臣已经尽力督办各郡县收缴粮税,可是今年各地战乱不断,土地撂荒严重,各郡县均无法收缴上来足额的粮食。

    已经入库准备发出的粮草最近也被城卫营调走,所以目前暂时没有余粮可供姚帅和悦将军使用。”

    对于军粮供给这事,刘显早在月余前就已经想好了说辞。

    所以当皇上想把这个屎盆子扣在他头上时,刘显有理有据的把事实摆了出来。

    “放屁!你们这些晋人就是鬼心眼儿多,没粮食,你们怎么一个个吃得脑满肥肠?

    我看你们这些恶吏就是假公济私,把该给老子的粮食自己吃了!郡县无人,都他奶奶的藏到坞堡里去了,你们怎么不去那里征粮?”

    姚弋仲生性脾气火爆,又向来看不起晋人。

    此时,他见一个晋人小吏跳出来巧言令色,他当即火冒三丈,几个大步就来到刘显身前,一把将他的脖领子拽住。

    “啪啪、啪啪!”

    四记大耳光,打的刘显顿时愣在了当地,不知该如何是好。

    打完了刘显,见石祗还是没有反应,姚弋仲气焰更加嚣张起来,他一把将刘显甩出老远,紧跟着几步就要在大殿上踩死刘显。

    这时,刘显才明白陛下这是彻底不管他的死活了。

    心凉之际,刘显猛的一横心,“呛哴”一声拽出了随身的宝剑,举剑就向姚弋仲刺去。

    这一下,殿卫们才一哄而上,将刘显手中的利剑夺下,又将他死死地按倒在地。

    “好你个刘显!今日大朝,你竟敢私携兵器上殿,到底是何居心?”

    所有人这时才反应过来,刘显真的把一把长剑带进了太武殿。

    刘显此时也反应过来,对啊,自己怎么能持剑入朝面圣?

    大赵国朝堂的第一条铁律,就是禁止任何官员携带兵器入殿,如若违反一律殿斩!

    ‘我怎么可能能把剑带进来?不应该在宫门口就被宫卫们收缴了吗?’

    混乱中,刘显终于回想起来,今日宫中忽然传他上朝,他忧心忡忡的进宫,竟然忘记将随身佩剑交由宫门口的宫卫保管。

    更为离奇的是,那些宫卫们见他携剑入宫,竟然无人提醒,更或是将他拿下,这让他鬼使神差的带剑入宫,还堂而皇之的带上了太武殿。

    直到此刻,他情急之下拔剑自保,才被所有人注意到他手上的剑。

    ‘这太不可思议了!’

    刘显哀叹一声,他知道携剑入殿是重罪,不但他得死,连府中家小也会一并遭殃。

    ‘罢了!悔不该不听高先生的良言,咎由自取啊!’

    几名黑甲武士就要把刘显拖出殿门,就在这时石祗忽然开口道:“慢着,刘显,既然粮草紧缺,你为何不报,贻误军机呢?”

    “陛下明鉴!微臣当时就想向上汇报,只是宫卫阻拦,不让微臣觐见,微臣冤枉啊!”

    皇帝终于开口,刘显忽觉生机再现,连忙死命扒住门挡,大声哭诉道。

    “哼!冤枉?那你为何带剑入殿,是想刺杀孤吗?”

    “不不!微臣一时糊涂,一时糊涂,绝无害君之意啊!”

    石祗面色阴沉,见到石琨、姚弋仲,以及一众胡族官员个个幸灾乐祸,忽然像想起了什么,语气又慢慢转缓。

    “罢了,念你往日兢兢业业,此时又是用人之际,孤就赦免了你,拉下去,鞭刑四十!”

    当所有人都认为刘显这回必死无疑之时,皇帝的态度忽然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这让殿上众官神色各异,揣摩陛下的用意。

    “好了,姚帅、悦将军,粮食的事情我会马上安排人去落实,你们不必担心,今日你们二位既然到殿,我想听听你们对剿灭冉闵余孽有何良策?”

    宫卫们将刘显拖出施刑,石祗又转向大殿中心的两个人,意味深长的问道。

    “这有何难?那冉闵小儿已是条落水狗,只要大侄子你给我精兵十万,我定能在年内踏平邺城,迎你还都!”

    姚弋仲嗓门极大,说起话来如铜钟一般,在大殿“嗡嗡”直响。

    “哦,姚帅。我听说冉闵并未损失多少精锐,你是否太乐观了?再说目下中原百废待兴,各地流民暴乱不断,别说十万兵马,就连一千儿郎,孤现在也拿不出来啊!”

    “这老头子就没办法了!吃没吃,喝没喝,连兵都没有!拿牙去啃邺城的城墙吗?”

    “悦将军呢?”

    石祗见姚弋仲撂挑子不再说话,又转向他身后的悦绾。

    “皇帝陛下,我手里的三万人马协防襄国刚好够用,出击邺城的话尚有不足,如果您需要更多的人马,在下可以向我家大王请援,相信再派出五万十万的,应该不成问题。”

    与姚弋仲相比,悦绾的建议似乎更加实用。但石祗知道,在他东北方的燕国就是一只饿狼。

    当初如果不是情况紧急,他绝不可能向燕国求兵,现在燕国的三万兵马就驻在他襄国正北方,犹如一堵墙似的隔断了襄国与北部诸郡的联系。

    目下已经引狼入室,再让更多的狼进来,相信用不着冉闵出手,鲜卑人就把他们羯人吞食干净了。

    “悦将军,冀州离此千里,路途多山难行,我看就别舟车劳师了,陛下要是想借兵,不若向秦国借,臣弟愿意前往!”

    石琨早就对请燕国助阵不满,怕石祗再向燕国借兵,连忙出口制止。

    “我大赵新愈不久,国力、财力、民力都需要修养,暂时就不用再向外借兵了,诸位卿家,姚帅、悦将军如果还有克敌良计,可日后再来商议。”

    “目下我军新胜不久,百废待兴,孤决定九月初九在澧水行宫举办祭祖大典,到时候请诸位同行,扬我大赵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