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伐晋 » 第九十一章 朝堂催粮

第九十一章 朝堂催粮

    太武殿,赵国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员齐聚殿内,等待皇帝临朝。

    官员中胡人占了一大半,晋人高官只剩几个人,刘显为首。

    辰时,石祗在十几名宫卫的护送下登上皇座,大殿顿时安静了下来。

    “诸位卿家,孤月余前偶感风寒,有些时间未能听政,不知诸位这些日子可过得好?”

    石祗三十多岁,身形高大威猛,颇有乃父石虎的风范。

    赵国的国势虽已大不如前,但他往皇座上一坐,再配合富丽堂皇的太武大殿,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帝王气势,压得台下不少官员心悸无比。

    谁都知道石祗这是话里有话,摸不准皇帝今天的脾气,所以没人敢擅自接话。

    “禀大单于,姚弋仲、悦绾请求见驾!”

    石祗言罢,好半天大殿里都无人应答,就在这时,殿门外走进一名黑甲武士,行礼后朗声报道。

    “羌人和东胡怎么来了?”

    听到羌酋和燕国首领在外求见,殿中大臣顿时议论纷纷。

    其中一名身着朱红色官服的羯人官员,小声向身前一位面相与石祗有几分相似但身材迥异的男子询问道。

    “这群杂胡,迟早都得是个祸害!他们来肯定没什么好事,看着吧!”

    “请两位将军上殿!”

    石祗一听来得正好,微微点头吩咐道。

    时间不长,殿外便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人还未到殿门口,粗如沙砾的声音便传了进来。

    “哈哈,我说大侄子,你这大殿镶金挂银的看着就让人眼馋啊!回头要是你们不要了,千万记得把这地方让给老子。奶奶的,光把这点儿金银宝珠扣下来,也够老姚快活一辈子了!”

    这种听来大逆不道的话,竟然也有人敢在皇帝面前当面说。

    声音一传进来,满朝文武齐刷刷的把目光投向大殿门口,只见一个身穿翻毛大氅的大胡子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此人身高八尺往上,一张阔脸被须发遮住了大半,只露出一双深褐色的巨眼和挺拔的鼻梁。

    一件发黄的羊毛大氅包裹住他伟岸的身躯,足下蹬着对小船般大小的牛皮靴,将太武殿上的白玉砖踩得“咚咚”直响。

    巨汉身后还跟着一人,与他前面那位相比,此人就苗条了许多,瘦高身材一件麻布长袍,最吸引人的是此人的头发,被打理的一丝不苟,整整齐齐的梳成三条短辫盘在脑后。

    “姚叔真能说笑,要是你真看上了我这太武殿,我便送给你又何妨?!”

    “哈哈!那可使不得!我要是收了你这大礼,你那死鬼老爹不得从坟头爬出来跟我拼命?不过你这小娃可比你那死鬼老爹豪气多了,想当年老子跟他要个女人,他都不愿给呢!”

    走在前面的炸毛巨汉就是羌酋姚弋仲,他今年已经七十多岁,是这个时代里少有的高寿者。

    姚弋仲当年与石祗的老爹石虎关系莫逆,所以对石虎和他的家人一贯如此。

    石祗也不生气,笑着起身算是给足了姚弋仲的面子。

    “燕将悦绾,见过大赵皇帝!”

    一老一小打趣完,跟在姚弋仲身后的瘦高汉子才微微屈身,算是向石祗行了见面礼。

    “大胆悦绾!见了我大赵皇帝,为何不跪?”

    见到燕国将领在赵国朝堂上竟然如此轻蔑,石祗身旁的三焦俞猛的向前踏出一步,大声怒喝。

    “这……姚老将军也未曾参拜,我又非贵国兵将,何须如此呢?”

    悦绾倒是面不改色,他瞧了瞧石祗身后剑拔弩张的三焦俞,淡淡一笑,又瞟了一眼身旁的姚弋仲。

    “姚帅乃先帝至友,先帝在位时就不需行拜大礼,你一个后辈东胡,难道还敢与姚老将军等齐吗?”

    抑燕挺羌,是石祗早就定下的兴国路线,所以对待不讲礼数的燕国大将军悦绾,三焦俞想来个先声夺人,用皇帝的威严先压压他的嚣张气焰。

    哪知悦绾还没有继续说话,姚弋仲就把话接了过去。

    “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讲究晋人那套没用的规矩干什么?大侄子,你老爹和你们老石家就是中了晋人的毒,才败的这么快!如果早听我的,还他奶奶的能让冉闵那个小兔崽子反了天吗?”

    姚弋仲的话如一把铁刷生生的刮在石祗等羯人的脸上,毫不留情的把他和石赵皇族数落了个遍,即便是再有涵养的石氏子弟,此刻也是脸色绛紫。

    三焦俞见陛下并未表态,自然也不敢此时去顶撞姚弋仲,大殿上顿时又冷清了下来。

    “姚帅,你大老远的从城外来太武殿,肯定不只是为了数落我们两句吧?”

    此时,台下众臣之首,那位与石祗颇有几分相似的胖子忽然开口,打破了这种尴尬局面。

    “哈哈,让那混球小子气得差点儿忘了正事儿!大侄子,我和悦绾这六万人马回到襄国已有半月多了。几次催粮,可到现在一颗粮食也没见着,你不是打算饿死我们吧?”

    “哦,是吗?粮草之事我早已安排下去,姚帅缺粮,我怎么一点儿也不知道?”

    出来帮石祗解围的不是旁人,正是石家在这世上的另外一根独苗,汝阴王石琨。

    石祗和石琨本来都是石虎最看不上的子嗣,如果石虎还活着,也绝对不可能把帝位传给他们。

    可惜石氏衰微后,石虎的儿子们一个接一个死去,再经过冉闵的反戈一击,石氏在邺城里几乎被连根拔起。

    石家到现在,只剩下新兴王石祗、汝阴王石琨和在邺城被冉闵软禁起来的那个伪帝石鉴。

    论实力和人望,汝阴王石琨更有资格继承大统。

    可惜众多家族长老和外戚,竟以石琨身材五短,长相不及兴新王石祗正统为由,硬把半个屁股已经坐上去的汝阴王从帝位上拉了下来。

    现在石琨只能做个赵国左相,故而他一直咽不下这口恶气,对于石祗这个所谓的皇帝,也从来都是爱搭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