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反清小秀才 » 二十二章,配置火药,大办工厂

二十二章,配置火药,大办工厂

    在回武昌的船上赵继来找来了随行商队领头的王威,吩咐道。

    “王威,回去后你带上几个人回一趟贵州,多跑几个寨子,多买一些人来,越多越好。”

    “真的?少爷,我们寨子好多人都想要跟着少爷。上次我回寨子,很多人都在打听我们还买不买人呢。少爷放心,此事包在我身上。”王威拍着胸口保证道。

    “记住了,此事你辛苦一下,要多跑几趟,买到人后分批送到赵家庄作坊,再派商船送到茶坛岛,听明白了吗?”赵继来正色说道。

    “听明白了,少爷。”王威点点头。

    “嗯,下去吧。”赵继来吩咐道

    旁边坐着的二叔赵卫新知道,这次的商业合作达成后出货量会越来越大,也肯定会另建白糖作坊基地,所以在边上也就没说什么。

    赵继来转头对着赵卫新说道:“二叔,侄儿会在岛上多建几座作坊,以后可能不常回家,家里的事情还请二叔多费心。再有,家里的院子也应该再扩大一些,二叔有没有些想法?”

    赵继新抚着胡须,笑道:“嗯,是该扩大了,就在府傍再起一座三进的院子,把两院子连起来。”

    赵继来笑道:“侄儿也是这么想的,这事还要二叔多费心。”

    赵卫新笑道“哈哈哈,这叫什么话?起自家的宅子,你二叔我还是很乐意的,就算你不说我有这个心思。”

    回到赵府后,赵卫新就开始了买田地、请工匠、起新宅院,忙的热火朝天;而赵继来则一回府就去了后院陪韩老太太,只是偶尔查看一下工程进度。

    这期间,赵继来还和赵国兴去了一趟武昌府大冶县,也就是后世的大冶市(属于黄石市代管的县级市)。在大冶县呆了数日,通过钞能力找到了几个当地非法矿主。

    由于清朝对采矿控制极严,但是还是有些地头蛇与当地官府勾结围山采矿。赵继来化名洪三,以高于黑市价10%的价格,分别在几个矿主手里订购了大量的铁矿、铜矿、硫磺、硝石。

    这些矿主虽然不认识这个叫洪三的富商,但看在银子的份上也没有细问,只要求到时候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他们负责将手中的货物运送到长江边,再有赵继来派船运走。

    在此后的一年多的时间里,源源不断的矿产资源在赵家商队的运送下进入茶坛岛。

    回到茶坛岛后,赵继来很快就开始了配置火药的实践。

    赵继来从商队中挑选了几名年仅16岁的苗汉少年,在岛上选了一个无人区,开始了他的实践。

    赵继来按照后世学到的知识,先对硝石提纯。

    过程很简单,先把硝石溶解在水里,搅拌加热后过滤掉杂质,过滤的越细越好,然后加热至沸腾,等到液面只有降到了只有原先三分之一时减小火量,这时候高纯度的硝酸钾慢慢成了晶体状析出。

    几名“卖身工人”看到这种神奇的一幕,原本无色的水里出现了大量的水晶。几人呆呆看着赵继来,眼神里充满着崇拜,都觉得自家新头人真的是传闻中所说的那样,是神仙转世。

    接下来就是开始提取高纯度硫磺了。

    先用煤包裹着硫磺矿石并堆垒起来,外面用泥土夯实并建造熔炉。炉顶中间要隆起,空出一个圆孔。燃烧到一定程度,炉孔内便会有金黄色的气体冒出。

    再将预先烧制的中部隆起的陶制盂钵,盂钵边缘往内卷成凹槽,烧硫黄时,将盂钵覆盖在炉孔上。硫黄的黄色蒸气沿着炉孔上升,被盂钵挡住而不能跑掉,于是便冷凝成液体,沿着盂钵的内壁流入凹槽,又透过小眼沿着冷却管道流进小池子里,最终凝结而变成固体硫黄晶体。

    赵继来接着指挥这几名少年将木炭,硫磺晶体、硝酸钾结晶分开碾碎,再由赵继来按照75%的硝酸钾,12%的木炭,13%的硫磺进行配比。

    最后将三样粉末搅拌,一边搅拌一边加水,弄成了一个面饼的样子。用尺子量着切成大小一样的长条状,长宽高都在一厘米,然后放在一边阴干。

    几日后将阴干的火药颗粒用大簸箕作了抛光处理,挑出一样大小的火药颗粒,其他不合格的要返工。在这些颗粒火药装入事先买来的铁罐子,用黄泥封好,流出引线。这样几个土制手雷就做好了。

    做好手雷后,赵继来看着天气正好,于是就在试验场不远的小树林开始了试验,很快小树林里硝烟弥漫,还爆出了“轰轰轰”的炸响声,地上出现了几个大坑,树也被炸得东倒西歪的。

    这可是来自后世的化学知识,可比这个年代先进了几百年,威力的大得多。

    火药研制成功后,赵继来将写有火药制作的步骤的宣纸收进了怀里。

    随后又对着几个人说道:“从今天开始,你们每个人的工钱加到每月10两白银,另肉30斤,大米100斤,棉布1匹,并分配单独房屋一座。”

    试验场上顿时爆发了一阵欢呼声。

    赵继来又一个手脚麻利、学的最快的汉族少年做他们的领头。

    赵继来看着眼前的少年说道:“杨建,今后这些人我可就叫给你带了。过几日我会在这里新建几个火药作坊,也由你负责。记住,火药作坊绝不允许外人进来,好生办差。你们以后将会在这里居住,也会在这里娶妻生子。”

    扬建跪在地上郑重地说道:“请大少爷放心,若是我杨建办差出了差池,提头来讲大少爷。”

    赵继来又对众人说道:“你们的父母亲人,我也会接到岛上来,给他们分配工作,让他们也能过上好日子。”

    众人跪在地上纷纷表着忠心,有人甚至喊出了“头人万岁”。

    此后的数日,这几个人在赵继来的之道下又制作了几批颗粒火药。

    几日后,赵国兴听说了这几个人张工钱的事,就和赵继来聊起来了。

    “少爷,你真给那几个那么高的待遇啊?”

    “别小看他们,他们现在是我手中的嫡系工匠了,这几个人可是宝贝,要重点培养。”

    “什么宝贝?还不是穷得连个饭都吃不上,要不是少爷,他们哪有这么好的命。”

    “怎么?你也羡慕了?不应该啊,我前几日不是划拨了田地给你了么?你要是觉得他们好,你就卸掉现在的保卫团校尉的职务,去跟他们一起做工。”

    “别!我还是回保卫团练兵吧,我才不去上什么工,做工哪有当校尉威风!”

    “德行!!少在这里给我磨牙,一会儿你去通知办事处和工匠营的负责人来,就说今天我有要事要安排。”

    “好的,少爷!!”

    办差处负责人是一个老童生,叫颜敬之,是个办事老练的人,近两个月来将办事处的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

    工匠营的负责人是原先给江西绿营打铁的铁匠,名叫李祖亮,祖上从明朝初年就是工匠了,手艺精湛。只不过工匠这个行业近几百年来都是贱业,李祖亮在来岛上之前日子过的那是穷困潦倒的,也常受人欺辱。

    李祖亮本来还在安庆府城外开了一家铁匠铺子。几个月前,李祖亮为自己的儿子(李勇)说了一门亲事,对方就是他家的邻居也是个匠户。可就在迎娶儿媳的当天,新娘子被路过的衙役给抢走了,直到第二天早上才送还,儿媳妇也于当天上吊自杀了。

    李家父子愤恨不已与新娘子的父亲状告到安庆府衙,这才知道原来背后的指使人是安庆有名的旗人纨绔李刚,他做这样的事也只是为了一时寻找刺激。由于官府有意袒护,以证据不足为由将两家人当堂打了一顿,并赶了出来。

    求告无门的李勇眼眼见着自己青梅竹马的未婚妻惨死家中,心怀怨恨。于是在某日的下午,朝着正在街坊闲逛的李刚打了一耳光,并将其引到城外杀之。

    惨案发生后,两家人举家逃亡,跑到了流民堆里,之后又随流民一起到了茶坛岛。现在两家人一起进入了工匠营,而且还又联姻了,李勇娶了原未婚妻的妹妹丘小妹为妻,日子才红火起来。

    颜敬之、李祖亮来到赵继来的房间,躬身而立,等候吩咐。

    赵继来拿起茶坛岛的地图,指着中央一处无人区,对着颜敬之说道:“颜处正,你去通知一下各屯,让他们组织人手,在此处建几个作坊区,并让工匠营配合你。作坊区外面要用围栏将整片区域给围起来。”

    颜敬之说道:“是,大恩公,大恩公打算占地多少亩?建几个作坊?”

    赵继来说道:“暂时先占地700亩吧,暂时先建12个作坊吧;还有,作坊里上工人员的房屋也一并建了,越快越好。”

    “是,大恩公,我立刻就去安排”颜敬之虽然惊讶于赵继来的计划,但还是答应道。领完任务后颜敬之就走了。

    赵继来又交给李祖亮一些图纸,说道:“这是修建作坊的图纸,你要好生保管,事关重大,切不可遗失。还有,你将铁匠们也都召集起来,我另有重用。”

    赵继来的图纸是根据后世小炼钢厂为蓝本画出的。这可是一次出炉钢材几百吨左右的小炼钢厂,可不是那种打铁作坊。

    不得不说,茶坛岛上的动员能力还是很强的,赵继来一声令下,几乎是全民动员。

    没过多久,炼钢厂,火药厂、白糖作坊,员工宿舍,食堂等等一个又一个的建筑拔地而起,形成了一个占地数百亩的工业区,其中预留出来的枪炮产规模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