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燕颂 » 第14章 大宁城

第14章 大宁城

    燕行云等人又在老龙台待了一会,就返回了山海关,告别了江麟,燕行云四人返回了营地,到了营地中已到未时,燕行云叫着其他三人一同到帐内用饭,营帐内的炭火上架了一只铁锅,里面炖着羊肉,四人就围着炭火面饼就着羊肉,喝着昨日牛奎送来的酒。

    方元修最近也算摸清了这位殿下的脾气,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有什么话就直说,所以此时方元修也不再拘束,大口吃着羊肉,用酒送下去一大口羊肉后,方元修说道:“殿下,这江指挥使确实是位能将,风采不俗,不过他似乎在刻意地和殿下保持距离,不与殿下亲近。”

    燕行云说道:“江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又是从二品的镇国将军,自然有他的傲气,而且他与你们这些已经划归我麾下的人不同,他身为山海关守将,守着燕京的东大门,自然应该秉持着守身持正的信念,不参与朝堂之争,他若是真的如牛奎一样来巴结我,我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向父王参他一本,撤了他这山海关守将。”

    说到这,燕行云好像想到了什么,笑着说道:“不过我估计江麟这山海关守将也干不了多久了。”

    叶庭圭问道:“殿下这是为何,江麟劳苦功高,从无错处,殿下您对他不也颇为欣赏吗?”

    燕行云答道:“问题不在于我,而是咱们远在燕京的左御史大夫,秦弛秦大人,等我们出了关,秦弛第一件事就是想办法将山海关守将换成他的人,以求能将我锁在山海关外,江麟是肯定不会理睬他的,所以一定会把他调走,说不定能把他派往辽西呢。”说完燕行云又紧接着摇了摇头,“不可能,秦弛不可能把这么一员虎将推到我怀里,近来真定防御使老迈,大概率会把江麟调去真定府,正好江麟虽然因功被擢升为了从二品,但一直没授予他行在枢密佥事的职衔,秦弛这次大概会建议父王授予江麟行在枢密佥事去顶替现在的真定防御使,去守卫燕国南部。”

    叶庭圭接着问道:“那秦弛会推举谁来当新任的山海关守将呢?秦弛虽有几个远方的亲戚在军中,但大多不成气候,不可能被委以重任,也未曾听完他在军中有什么其他嫡系,毕竟他是文官出身,还是靠着后宫的裙带爬上高位的,军中能充当一军指挥使的人物大多是跟着先王在尸山血海里滚出来的,是不会买他秦弛的帐的。”

    燕行云笑着说道:“我今天不就送他一个可以接替江麟指挥使之位的嫡系吗?”

    叶庭圭与方元修二人一愣,过了一会方元修说道:“殿下说的难道是那牛奎?”

    燕行云点头说道:“牛奎此人是个十足的草包,能爬到指挥同知的位置全是因为他爹当年帮助王祖父拿下燕京城,加上这些年他们牛家作为河北的大户,没少在牛奎身上使钱,从把他送到了如今的从三品,此次拼了命的想要讨好我应该也是受了家里的指示,想要攀附我,不过他们牛家除了有些钱财外,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人物,而且一贯的首鼠两端,见风使舵,收服他们对我而言弊大于利。此次我当众让牛奎难堪,牛家自知攀附我无望,一定会去转投秦弛的门下,而秦弛正需要人替他把控山海关,牛奎身为山海军的指挥同知,江麟调走了,他顺势接管山海军成为山海关守将是理所应当的事,能和他争得只有陈虎一人,有了秦弛的助力,难度不大。”

    叶庭圭急忙说道:“那殿下是不是应该请老相阻止此事?”

    燕行云摇了摇头,解释道:“老相要阻止,但不能真的阻止。”

    方元修不解的问道:“殿下,这是为何,难道放任秦弛将山海关掌握在手中?”

    燕行云接着说:“秦弛无论如何都会将山海关握在手里,这是他当下第一要务,我不送给他这个牛奎,顶多是费他些时日,而且说不定真让他拉拢到一些军中猛将,那就得不偿失了,把牛奎推给他,他就不会冒险去拉拢其他高品武将,毕竟万一让人告发他私下串联武将,这可是谋逆之举。而且今天江麟也说了,只要大宁府在我们手上,山海关就不会直面蒙古人,那么山海关唯一的作用就是扼制辽西与河北的来往,这种情况下,既然山海关注定不可能掌握在我们手里,那么让他掌握在一个草包手里只会是好事,要真是让江麟这种人一直执掌山海关,反而会让我头疼。”

    叶庭圭与方元修对视一眼,齐声说道:“殿下高妙,卑职等自愧不如。”

    燕行云没好气的白了二人一眼,“你两都快成只会拍马屁的哼哈二将了。”

    -----------------

    第二日一早,燕行云带着押粮队伍出了山海关,踏着积雪走上了前往大宁的路,自打出了山海关,一路上大多是山路,路一下子就难走起来,加上刚下了雪,虽然雪不是很厚,但还是极大拖慢了队伍的行进速度,现在一天只能前进三四十里,想要到大宁府,估计还是得要十多天,而且到了大宁府境内,离蒙古边境就更近了,虽然此等时节,蒙古人不太可能跑到大宁府深处来劫掠,但整个队伍还是更警戒起来,山区行走,探马游骑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方元修选了一标精于山地奔走的步军,负责哨探警戒。

    又走了十多天,中间还因为下雪耽搁了一天行程,祥嘉十四年十一月十三,这天傍晚,队伍终于来到大宁城西五十里处扎营,大宁城的探马今日已来到燕行云的帐前,燕行云下令明天一日之内赶到大宁城。

    这天晚上安顿好后,燕行云又将叶庭圭方元修二人叫到帐内,三人围着炭火说话,燕行云问道:“你们对这位辽西防御使王老将军有何了解?”

    辽西防御使王公武,表字子杰,今年已经55岁,当年太祖起兵时就在燕行云的祖父燕骥帐下效力,一直随燕骥征战沙场出生入死,屡立战功,当年太祖灭掉前宋一统中原的第二年,大封诸臣,燕骥当时被封为燕国公,王公武被封为定远侯。天盛十五年时随燕骥征伐河北辽西再立战功,三个儿子有两个战死沙场,更是得了世劵,爵位得以世袭罔替。

    按照大虞礼制,臣子封爵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国公位同正一品,侯爵位同从一品,伯爵位同正二品,子爵位同正三品,男爵位同正五品,按制来说王公武身为大虞的定远侯,在燕国朝堂内任职,与其匹配的应该是相较朝廷降了一品的行在左右枢密使,但不知为何,燕国一直没有设左右枢密使,辽西宣府两座重镇的防御使都是以正二品的行在枢密同知来兼任的。

    方元修听到燕行云此问说道:“殿下,我曾在定远侯帐下效力。”燕行云示意他说下去。

    方元修于是说道:“当年随先王征伐河北时,我是定远侯帐下的一名校尉,当年河北地界的蒙古骑兵大多被如今的辽阳王调去草原帮他争夺汗位去了,负责镇守河北地界的其实是个汉人,名叫何文仲,他当时把整个河北地界的兵都聚到了燕京城内,足足五万人,还把燕京城周围能搜刮的粮草也都运进了城内,当时整个河北除了燕京城以外,几乎兵不血刃的就都拿下了,唯独这个燕京城,先王和定远侯想了各种办法引诱何文仲出城,但何文仲像是吃了秤砣的王八,缩在燕京城里死活不出来。没办法,只好将燕京城四面围住,开始强攻,定远侯的长子就是在攻城中阵亡的,当时攻城战持续了一个月,燕京城内死了一万多,伤了两万多,剩下能战的只有一万多人,但何文仲还是死守,先王屡次劝降,许他高官厚禄他都不听。当时,先王带领的十万人马也在惨烈的攻城战中死了将近两万,三万多人受伤,士气大受打击,终于燕京城内的一些大户在牛家的串联下,拉拢收买了一些本来就想投降的汉军,在晚上悄悄打开城门,如此才拿下了燕京城。抓到何文仲后,先王曾斥问他身为汉人为何为虎作伥,为蒙古人卖命,何文仲说自己只是为主尽忠罢了,先王盛怒之下,令人将何文仲剁成了肉泥,何家满门抄斩。不过也正是因为攻打燕京损耗了太多的兵力,导致后来攻打辽西也很不顺利,大雪封山前只打下了大宁府,本来经过冬天修养后,先王和定远侯准备开春再度进军,拿下辽东,没想到太祖在二月崩逝,先王只得带大军返回中原,留下定远侯镇守大宁府,之后定远侯就一直戍守辽西,直到如今。”

    燕行云又问道:“我父王似乎并不喜欢定远侯,我只听到传闻说定远侯和我父王当年在王祖父帐下多有不和,却不知晓具体原因,你可知道缘由?”

    方元修听到燕行云此问有些犹豫,燕行云告诉他大胆的说,方元修于是说道:“当年进兵辽西攻打锦州时,王上有些轻敌冒进,中了蒙古人的圈套,定远侯的二公子为了掩护王上撤退,死在了蒙古人的马蹄下,连尸首都没找到,听说被马踏成了肉泥,当时定远侯当着先王的面说了很多难听的话,先王也因此狠狠责罚了王上,大概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吧。”

    燕行云这才了然,随后苦笑一声:“父债子偿,看来这次到大宁城,定远侯未必会给我好脸色啊。”方元修和叶庭圭对视了一眼,谁也没敢多说些什么。

    -----------------

    十一月十四日傍晚经过又一天的赶路,燕行云终于领着队伍到达了此次行程的终点,大宁府的首府,大宁城。大宁城西门外,一位年轻的将军正在城门外迎候燕行云的到来,见到一路牵马走来,一脸疲惫,因为一路风餐露宿脸庞也变得有些黑,因为寒冷,手上也裂了几道口子的世子殿下,这位年轻的将军内心颇为惊讶,但还是立刻单膝跪地说到:“大宁军都统王远猷参见世子殿下!”

    燕行云让其免礼起身后问道:“你是定远侯的三公子?”

    王远猷答道:“正是!”

    燕行云又问:“定远侯何在?”

    王远猷答道:“防御使大人军务繁忙,特派末将前来代为迎接世子殿下,末将已在城中安排了住处,请殿下先去住处休息,今日天色已晚,明天中午,防御使大人协大宁城诸位大人,为殿下设宴,接风洗尘,殿下的护卫和运粮的征夫也有人安排,请殿下放心。”

    燕行云摆手说道:“休息不急,我现在就要见定远侯。”王远猷有些犹豫,只是不等他答话,燕行云就直接称呼起他的表字说道:“恕先将军,我不仅是燕国世子,还是王上授的辽西巡抚总督提调辽西一切军政事,现在我这辽西巡抚要见辽西防御使,恕先将军前面带路吧!”

    王远猷只得俯身说道:“末将领命,殿下请随我来。”燕行云上马,跟随王远猷向城中驰去,叶庭圭方元修高福带着一百护卫跟在后面。燕行云的其他护卫和运粮车队则在大宁城守军安排下依次入城交割粮草,再到为他们准备的营地中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