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姜伯约狂飙蜀运 » 087、怎么做!面临抉择

087、怎么做!面临抉择

    能有甚么好消息?

    不提之前邓艾逃往陇西郡,会挑唆陇西郡守起兵攻打天水郡冀县,只说陈仓城粮草短缺,兵力不足,需要对战十万魏兵们就够令姜维头疼了。

    更别提远在成都的陛下,下达的旨令很令人玩味啊?——甚么叫“暂时代管天水郡和广魏郡”啊?还“自行决定,哪怕放弃天水郡和广魏郡亦可”?……这不是摆明陛下也没信心收回天水郡和广魏郡吗?

    换句话说:陛下并不看好陈仓城能守得住。

    抿了抿嘴,姜维泄气地看着眼前的两个传令兵:但见两个传令兵风尘仆仆,皆是一副跋山涉水的模样——其中,来自陈仓城的传令兵盔甲沾着血迹,而成都那边的传令兵则是熟面孔,赫然是姜维之前派过去来着……此刻,那人头扎白布,衣角有些破损,靴子沾有泥土,脖颈和手腕处皆有划伤!

    收回视线,姜维默默地接过相关的文书,有心想说甚么,却是甚么也没说。

    倒是梁虔,歪了歪头,忍不住地好奇道:“陈仓是在打仗吗?……你是如何从成都那儿过来?”

    那名传令兵恭敬道:“回禀梁将军,我是绕道,翻山越岭——”

    毕竟从陈仓城出去,需要面对魏军……那名传令兵自知没法通过,就只能直线南下,干脆地绕过战场,遇山翻山,遇水渡水,总算见到将军,顺利地完成任务。

    梁虔和梁绪暗地互视彼此,皆从对方的眼里看出一丝佩服。

    果不其然,传令兵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无视梁绪、梁虔之间的小动作,姜维仔细地查看文书的真伪——

    唔~都有盖章,且文书各带有不同程度的毁坏……但是,的确是真货!

    姜维点了点头,先让这两个传令兵下去,歇息一下,等待他的回复。

    尔后,他看向梁绪和梁虔,说道:“事态紧急,即刻议事!”

    梁绪和梁虔也不多话,齐齐地拱手,应道:“喏!”

    于是,姜维屏退左右,梁绪和梁虔齐聚议事室,商议大事。

    三人各自坐好。

    便见姜维也不拐弯抹角,径直道:“两位将军,当前情势危急,你们可有甚么想法?”

    梁绪和梁虔相互一视,陷入沉思。

    姜维也不催促,耐心地等待两人的回答。

    少时,梁绪先道:“将军,必须派兵运送粮草,支援陈仓!陈仓不可失矣。”

    梁虔也快言快语,补充道:“一开始就不该辙兵!……虔以为,还要再派人去成都搬援兵!再把八万——不!五万!五万蜀汉军调回五丈原,给敌兵施压,这样就又形成左右夹击,三角阵势,你们猜魏军会如何应对?”

    梁绪稀奇地望着梁虔,夸奖道:“阿虔,数日不见,你竟也沉稳不少。”

    竟会开始思考了!

    仿佛听出梁绪的弦外之音,梁虔撇嘴道:“兄长,请你不要小觑弟,弟已不再像从前那般,只知打仗而不知用计了!”

    哈哈——

    用计?

    梁绪被逗笑了。

    梁绪扭过脸来,故意不看梁绪,嘀咕了一句:“也不晓得成都那里,会不会搬援兵?说来距离丞相逝世,已有将近月余罢?我亦知丞相已死,会给军营造成重大的悲痛,打击士气,但也……”

    梁绪情绪略有失落。

    梁绪亦耷拉脑袋,神色有点沉重。

    不说还好,一说……姜维手捂胸口,也觉心痛!

    丞相啊丞相,你、你真的……姜维轻皱眉头:话说诸葛亮丞相虽已身死,但观天水和广魏这两座郡城,貌似没有明显的变化?

    反正姜维是没瞧见有人祭拜丞相诸葛亮。

    当然,这也情有可原:首先,天水郡和广魏郡之前归属魏国,怎会无故地祭奠诸葛亮呢?其次,亦是他忙里忙外,下意识地忘记了。

    不!

    严格来说,并不是忘记!

    就只……就只他没亲眼见过丞相的遗容,总觉得丞相还活着。

    况且他一直征战在外,哪有甚么机会去追悼丞相呢?——相信远在成都的陛下,应该会替丞相料理后事?

    都大半个月了,想来蜀汉国上上下下,应已熬过大风大浪,度过悲痛,是不是该平静下来了?……讲真的,他真不想看到有一天回到蜀汉国,望见满城百姓们凄凄惨惨戚戚,哭哭啼啼哀嚎丞相你怎么去了。

    应也不可能看见那种场面。

    深呼一口气,他放下手来,果断地抛开杂念,再把话题拉回来,说道:“你们只考虑陈仓城和成都这两个地方,可曾考虑过陇西郡?”

    “咦?”梁绪和梁虔怔了一怔。

    姜维轻扣案几,努力地回忆道:“若我没记错,如今陇西郡守应该仍是游楚?”

    “游楚……?”梁绪和梁虔喃喃地道,“略有耳闻。”

    说来游楚和姜维、梁绪、梁虔,外加远在冀县的上官雝和尹赏,皆属于“同期”。

    区别在于:当年姜维等人被迫降于蜀汉,而游楚得知天水、南安的郡守们纷纷弃官投奔蜀军,眼见自己独守陇西郡,形势危险,便召集文吏百姓们,对众人说:

    “我对你们没有恩德,如今蜀军已经进入凉州,其他郡的吏、民们都去投奔蜀军,这也是诸位的富贵之时!我是太守,该为国家守卫本郡,是以我并不惧死也。诸位可以拿我的人头去投奔蜀军。”

    话音刚落,陇西郡吏、民们便痛哭流涕,说道:“我等生死都与郡守你系在一起,绝无二心!”

    游楚听罢,便道:“诸位如果不肯杀我,我为诸位出个主意,如今东边的两郡已经投奔蜀军,对方必定会带领敌人来侵犯陇西,我们可以坚守不出,等待朝廷的援军赶到,敌人就会退去!

    到时候,我们都为本郡坚守义节,都可以获得封赏;反之,朝廷援军赶之不及,而蜀军攻城很急,你们就把我绑了投降去获取富贵,这也不晚。”

    于是乎,陇西郡吏、民们闭城守卫。

    不久后,南安郡守果然率领蜀军进攻陇西郡。游楚听说敌人到来,便派长史马颙出城门,设阵以待,而自身则站在城墙之上,对蜀军将领说:

    “倘若你们能阻断陇西,让东边的援军不能抵达这里,一个月内,我陇西郡的吏员们不用你攻打,都会投降!如若做不到,尔等兴师动众,只会增加负担矣。”

    然后,游楚命马颙击鼓进军,而蜀军竟被说服,暂退。

    后十余日,魏国援军进入陇西,而蜀军无法攻克陇西,最终选择撤退!

    游楚,为人慷慨好施,管辖郡县期间以恩德为主,不喜欢用刑法和杀戮等手段,是谓一介文吏,硬以守城有功而封列侯,其下属长史、掾属等官员均获赏赐,与南安、天水两郡太守均获重刑,以及姜维一行人简直形成鲜明的对比——

    姜维:“……”

    回忆结束,姜维嘴角抽了一抽,不予评价,只道:“就算前线告急,我等亦不能慌乱,需得慎重,还得留意陇西郡的情况。”

    莫要忘了邓艾那厮……八成潜进了陇右郡。

    姜维必须承认,盖因史书记载的原因,以致他对邓艾颇为忌惮!

    哪怕如今的邓艾才初出茅庐,那也不能疏忽大意。

    姜维甚至都暗恨为甚么要留着邓艾那条小命……早知如此,还不如趁邓艾被押到冀县以后,寻个由头,直接把人弄死!

    也省得他时时刻刻担心。

    担心邓艾会辅佐陇右郡守,陇右郡守会获得武将的战斗力。

    眼瞅姜维手握成拳,梁绪冷不丁道:“将军,你的意思是……”

    姜维垂眸,认真地思索,缓缓地开口,开口道:“我们需要兵分三路,一路前往陇西郡,效仿……丞相,派兵攻打陇西郡,而陇西郡守不善战,会与我军达成口头上的协定。”

    梁绪睁双眼睛,立即道:“将军,你打算稳住陇西郡守?”

    “不错。”姜维说,“我想争取陇西郡守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