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擎旗 » 第二十一章 雨落无声(中)

第二十一章 雨落无声(中)

    纵观历史,单一民族的建立往往是大势所趋,虽一路行来,筚路蓝缕,各种艰难困苦不一而足,但却是最行之有效和大众化的。而内中问题虽多繁杂,但核心不过一阶级分化罢了。

    多民族立国,则难上加难,文化差异,种·族·歧·视,阶级矛盾,仕途选拔弊端等等不一而足。

    历史总是给我们以参照,然未来总不相似。

    河谷地未来规划,多民族已成定局,如何把诸多矛盾调和?

    少野咬着笔头沉思,面前竹筹上密密麻麻写满了蝇头小字。

    一行小字对应一行注解,足足七八行,每一行对应的是一套施政体系。而为其注解的流程,则写了满满一卷。

    行之有效的,终究是法骨儒皮那一套。

    这是经历过五千年考验残存下来举世之经典。

    虽后世多有诟病,但以同一时期考量,绝对堪称惊世之作。

    存在即有道理,虽有这样,那样,比如阉割人性,不思进取,阻塞发展等等弊端,但为社会稳定提供可行之理论,无出其右。

    要统一文化,要强化阶级矛盾,要把民族凝聚力上升到爱国情怀上来。

    少野用笔敲了敲桌面,定下了基调。

    以封建制度为主,加强中央集权体系,再辅以少量奴隶制度,以强化阶级矛盾,阶级分化来淡化种族主义矛盾。

    “终究是要兼顾当下。”少野挠了挠头,奴隶制度,他是不喜的,但没有办法,目下生产力低下,资源分配不均,各种矛盾频频,也只好取个折中之法。

    后续等渐渐走上正轨之后,再做出适当调整吧。

    文化体系的基调,要想推陈出新,必然千难万难,每一个体系都是经历过以千年为跨度的磨砺方才成型。少野不认为自己天资卓越到了能够旷古烁今,自成体系。不过,儒家理论已经很成熟,现代法制也很完善,法骨儒皮,倒也适用。

    文字是文化的基础,这一块,少野打算沿用汉字。倒不是没考虑过自己参考东禺国文字,创造出一种全新文字。这样适用性和普及性会大大提高。

    但终究还是被推翻了。

    努尔哈赤创满文,虽掺杂了些舶来之货,亦有其底蕴所在,然终究熬不过时代大浪下的冲刷,被儒家强势文化兼容,使得其后世子孙,懂得其祖宗文字的,渺渺无几。

    少野不觉得自己有努尔哈赤般的雄才大略,却也不想自己千辛万苦弄出来的文化在几十年后被本地强势文化兼容并济,姑且也懒得算计强弱文化的对量,终究偷懒挑了自己最熟悉的。

    屋外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打断了少野的思绪,只见麾下侍卫头子在门童指引下闯了进来,附耳低语几句。

    少野露出一丝玩味的笑,随后忍不住又叹息一口,取来舆图拿手在上面比划了几下,默默记下几处地名,喃喃自语:“倒也有趣...........只是后续却也麻烦了些。”

    棋局已布下,终究不可能自导自演,犹不得他人参与。对方偶尔几处妙手落下,棋局越发显得波谲云诡。

    事情发生于四月初五,青族部落在其新皇沐川带领下,于坪口镇大破东禺国西北军团,杀敌一千一,东禺举国震惊!

    .....................

    四月十三,宜动土,起基,祭祀,搬家。吉!

    肴山以北四十里陌谷川

    一路风尘仆仆,马车在靠近集市的时候缓缓停了下来,路边行人如织,偶尔有外来旅客路过,好奇指点,窃窃私语。

    一老仆搀扶着一青年从车上下来,虎背熊腰的侍卫们一字排开,目光炯炯的怒视着四周人群,单手握在刀柄上,大有一言不合,拔刀相向。

    午后的阳光,灼人眼帘,暖春的风掠过,竟然带不来一丝凉意。

    青年拿手遮了个凉棚,目光的尽头,一座新兴的集市正在兴建,基础的设施基本已搭建得七七八八,余下的周边配套也在渐渐补齐。

    工地之上热火朝天,劳力们赤着臂膀,呼哧呼哧的扛着原木。

    这地儿也挑了许久,往来贸易,终究讲究图个方便,道路崎岖不行,地势偏僻不行,平地不够宽敞不行。

    这挑来挑去,选了这儿。

    李四搜罗了一百名工匠,河谷地也出了五百青壮劳力。材料都是现成的,自然显得粗犷,工匠们修剪了边角,却也勾勒不出雕龙画栋的美感。好在实用耐操,这就够了。

    牲畜,粮食,麻布,皮草,山货是这边互市的主流,间或夹杂着些外界好用的新奇器物。

    李四也是个妙人,短短两个月不到,打通了些大商富贾的门路,他招商,富户引资,倒也相得益彰。

    往来的商贾,大多在货车上插一枚李字小旗,没有这个路引,也进不得山来。

    垄断往往意味着暴利。李四仅仅靠着分发路引已赚得盆满钵满,富户们攫取皮毛,珍货,往来倒卖,一趟之利岂止三倍。河谷地借着这条商路动脉,疯狂汲取粮食,铁器,麻布,强大着自身。

    作为利益既得者,原本的走私者,化作了规则的维护者,疯狂打压其他零散走私者,使之最近零星的杀戮没有停止过。

    要么交保护费,要么从此不做这买卖。李四团体的规则简单直接,且粗暴。

    河谷地对他们最大的支持,就是警告附近部落们不得私相授受其他走私商人。一经发现,身死族灭。

    掐断了买卖方,原本猖獗的活动自然掩旗息鼓。

    至于周边部落越发艰难的生计,作为高高在上的大人们,自然顾及不到。

    挑了个茶摊坐下,老仆用衣袖擦了擦破了口子的陶碗,提起水壶,倒了一碗清水恭敬放在青年面前。

    摊主从帘子后面出来,手上端着几盘吃食,过来迎客。

    见了这般阵仗,慌里慌张就要跪下磕头。

    那摊主四十岁上下,瘸了条腿,搁在其他部落,那是要被驱逐,不要的。万幸河谷地尚人道,给安排这边开个摊子,端茶倒水,倒也过得安稳。

    那老叟自然感恩戴德,鼻涕眼泪流了一地。

    虽没有见过自家首领的面,但也懂得能被五十余精锐侍卫拱卫之人,料定是那大人无疑,过去砰砰砰的磕了三个响头。

    老仆过去搀扶,说了好一会安抚的话,打发他回去。

    后厨传来一阵煎炸炖煮的悉悉索索声,没过一会,摊主一瘸一拐,端上来几大碟热菜,恭恭敬敬递给侍卫。

    侍卫用筷子试吃一遍,见无异状,恭敬奉上。

    赶了一路,少野腹中也略微有点饥饿,那热食,虽用了心烩制,但山野之地,食物粗砺,好在他也不是讲究的人,提起筷子夹了一口,细细咀嚼,倒也可堪入口。

    吃喝一阵,早先离去的小六子领着一管事模样打扮的人匆匆跑来。

    那管事毕恭毕敬拱手施了一礼。

    小六子在旁介绍道,“大王,这位是主家安排在这全权管理事物的王顺和,王掌柜。”

    少野抬手一指边上座位,“王掌柜请坐下说话。”

    “多谢大王。”那王掌柜坐了半个屁股,腰板挺得笔直。

    互相寒暄几句,王掌柜从袖子里取出一缣帛递上,“大王吩咐的物资俱已齐备,这是清单,只是……”

    少野摊开缣帛看了一眼,就知道那欲言又止的后续。

    “为何粮食如此之少?上一趟还有八万斤,如今却不足三万斤,此是何意?”

    “大王且息怒,容我细禀,坪口镇的失陷,大王应该也有耳闻了吧。如今国内群情激奋,官府直接把控粮道,仓储,目下已很难在市面上购得粮食了,乡下倒也能够粜些出来,却也是杯水车薪,好叫大王知道,如今这三万斤粮食,还是我家主人亲自去孺人国倒卖来的,端是不容易啊。”

    少野弹了弹桌上的缣帛,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已略微变得焦虑,短短两个月,整个河谷地的人口翻了翻,目下直属河谷地及受其统辖的部落人口总数多达五千以上。这每日人吃马嚼,损耗极大。如不能及时补充,按照库存用度,七月的时候怕是要断粮了。

    “如此,还需掌柜的回去传话几句,希望李员外想想办法,尽量替我等在凑集一批粮草过来,我等感激不尽。”

    “大王但有吩咐,敢不从命。我这就书信一封,让下人快马加鞭送回去。”

    “那就有劳王掌柜了。”

    “不敢当,不敢当。”王掌柜连忙摆了摆手,忽然想起了什么,对着少野道:“哦,对了,主家这趟有一批货过来,要我亲自送到大王手上,不知大王是否有空,随我走一趟?”

    “正好有空,且随掌柜的走一趟。”

    两人一起坐上马车,在掌柜指引下,缓缓驶入集市。

    那集市三月初七开始兴建,落得此时,也仅仅搭建起了一些牛马棚,仓库和长屋。

    民房,驿站,脚行虽也搭建了一部分,但杂乱无序,整个街道看上去乱糟糟的。

    好在都是大宗交易,以物易物,一车车货物点验后直接送去仓库,牛羊送入棚户,领了单子直接去长屋挑货即可,虽喧嚣杂驳,倒也乱中有序。

    王掌柜领着众人来到一处偏僻的工坊,门口有两皂服男子看守,见王掌柜领着一票人马过来,急忙打开院门。

    众人缓步进了院子,王掌柜告罪一声,让大伙在院子里等他片刻,自己带着几个手下,拿了扁担绳索等物,去了后房。

    不一会儿,几名手下挑出几箱木箱,那木箱长一丈五,宽半丈,两人抬着略显吃力,一摇三晃走来,放在众人面前。

    少野打了个眼色,两名卫士抽出腰刀,撬开木箱,只见里面一水的上好军械。

    戈,矛,长刀各种武器紧凑的堆叠在一起,阳光照射下,泛着阵阵寒光。

    另一箱子也被打开,足足五十把杉木强弓。

    “大人请看这。”王掌柜变戏法似的掏出一制作讲究的大盒子,打开铜锁的那一刹那,少野瞳孔剧烈收缩。

    红色丝绒上静静躺着一把制作精美的弩弓。

    那弩长两尺七寸,宽三尺,机身呈方形,略显厚重,两侧镶有铜片护手,两翼以桑属木为轴,辅以鱼胶,蚕丝,清漆等物复合炼制,线条优美中带着天然形成的叠型纹路。悬刀,枢,牙,钩心,望山等部件错落有致,分布精巧。俨然是一件完美得不能再完美的工艺品。

    少野小心翼翼接过,试图上弦,连续拉了几次,手都勒疼了,却不能移动其分毫。

    “这……怕是不下四石吧,”少野颇感吃惊,如此强弩,能轻易射穿厚重的槁盾,简直是破阵神器。

    “大王,此乃五石强弩,寻常人无法直立拉开,需坐地,双脚抬起抵住两翼,双手上弦,方能使用。”

    原来是蹶张弩,怪不得。

    少野依依不舍的将弩弓放回盒子里,只见王掌柜拱了拱手,言道:“大王,此次主家命人送来长戈两百把,利矛五百把,腰刀一百五十把,杉木强弓两百张,箭一万枝,更有强弩十把。为了搞到这些军械,主家也是冒了很大风险,受了不少罪。好在有贵人相助,不至于耽误了大王交代的差事。”

    “李员外有心了,送来如此神器,王掌柜此次回去,记得替本王表达下感激之情。”说完拍了拍手,两名卫士从舆车上搬下来一箱子,放在院子中心,打开来,一抹珠光宝气映射而出,只见里面满满一箱珠玉,黄金,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