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擎旗 » 第二十八章 惊雷(下)

第二十八章 惊雷(下)

    谈判进行得很艰难,夹杂着几句怎可如此……简直可恶……岂能如此趁火打劫的骂骂咧咧声。

    双方看似不愿退让一步,但往往反复几次唇枪舌剑,确定对方底线后,做出或这样补偿,或那样另议的妥协。

    一天谈判,毫无实质,又确实进展了一步,至少,大家终于愿意坐在房间里,就当前形式做出决定。

    青族的使团七人围着谈判桌激扬文字,河谷地这边也不甘示弱,杨复带领的一帮文人们据理力争,昨天,少野已经跟他透露了自己这边的底线,为此他成竹在胸,毕竟,他们开始急了,而我们好整以暇。

    这种场面,自然无需少野参与,只要最终敲定之后,拿过去让他掌掌眼即可。当然了,也就走个过程,真敲定条文细节,他也是不会随意窜改的。

    会议持续到下午三点也就散了,整个过程可以用不欢而散来概括。

    杨复抱着文案急咧咧的闯进书房,把一大摞会议记录往少野面前一放。

    随手从里面抽了一卷,随意瞄了瞄,又扔在一旁,继续抄起话本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老师,不看看吗?”杨复苦着张脸,这些东西,他整理了好久,看着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被人随意丢弃一旁,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放着吧,形式主义罢了,做给他们看的,我看与不看没什么区别。”

    “可是,”杨复多多少少有些揣摩出点东西,但具体的还是看不通透,有心想问个底儿掉,但终归有些逾越,忍了忍,小孩子心性终究好奇,小心翼翼的开口试探:“您说终归要出兵的,又提了这样那样苛刻条件,要说您为了索取利益,贪心的话,又对这些议题漠不关心,只让我争执几句又放弃掉,您说您不在意这些,又是谋算,又是据理力争,花费了颇多心思,到头来,看着不起丝毫作用,学生委实不明白。”

    顿了顿,又疑惑的问道:“我们压力也很大,集山大营的五千北军压了过来,本应该竭尽全力以抗敌,但老师似乎对战局漠不关心,况前去接敌的黎叔,手上只有一千新兵,指挥尚且不通畅,施施然让他们上了战场,据说损失已然非常惨重,但老师手握精兵却一兵不发。现在居然还要派遣兵马去援助什劳子青族,您这东一榔头西一槌子的落子,学生实在看不明白,也想不通透。”

    信手从一摞简牍中抽出小小的一卷,里面用蝇头小字刻着一行行条文。

    一.此次出征,我方所有粮草,辎重补给由对方承担。

    二.战后战利品分配,我方需要占总额的三成。

    三.战后开通双方互市,不得以各种理由借口搪塞阻碍或者收取商税。

    四.战后贵方需缴纳二十万斤粮草用于我方伤亡抚恤。

    五.战后贵方需对此次我方支援耽搁下的建设做出补偿,具体方式参照…………

    ………………

    林林总总这样的条款加起来不下二十多条。

    很多看起来像是为了占便宜或者趁火打劫,其中大部分条款因为一些原因,对方也不愿承担的。

    你说青族轻启边衅也好,如今对方打过来,青族首当其冲,青族挡不住,大家都完蛋,挡住了,也元气大伤,你这种举动无疑在对方伤口上撒盐,之前也没这个定式,如今你开了先河,我答应了,那其他出兵的部落呢?不止你一个大型部落,其他愿意出兵帮忙的大型部落怎么看待这件事。

    少野敲了敲简牍,“其实真谈下来,一半以上的条款都不会答应的,他们宁可不要我们出兵,也不会答应这种无理要求。”

    “这事看上去像我们占了他们便宜,毕竟之前没有定式,以往屡次入侵,大家都是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没说要支付报酬的,毕竟这是大家一起的危机,我们这么做,倒像是青族自己的危机了,我们成里壁上观的第三者。”

    “沐使者说得没错,五千北军,靠我们自己,吃不下,就算吃得下,也得嘣掉牙齿,最好的方式就是拖,拖到他们自己撤退为止。”

    “好在肴山到河谷地这里,全是山路,沼泽,路不好走,他们也是人生地不熟,稳扎稳打的推过来,要耗费不少时间,我们再给他们找点麻烦,这个时间就更长了。”

    “派出精锐协助青族打败敖臻的八千精锐之师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我们的北军之围,也不攻自破。”

    “但战后呢?青族领袖沐川野心勃勃,短短三年时间,据说统合大部分青族部落,如今治下人口逾七万,战兵一万有余。如此雄才大略的主,会看不到我们的威胁?”

    “短短半年,我们由原来的数百,扩大到上万人,虽有各天时地利的协助,但自身水平足够形成威胁了。沐川会看不到?如果任由我们发展,将成肘腋之患。他岂能不在我们尚处萌芽之时以灭之。”

    少野站起来,自顾自给自己斟了一杯茶,小嗺一口,继续道:“人发杀机,天地倾覆,青族首领,这次不光在算计敖臻,也在请我们入局,此次出兵,算是进了鬼门关了。好在,未必没有生机,唯一破局之法,是人家对你不了解,之前他们也并不清楚这边的状况,也不清楚突然午后春笋似的冒出来的河谷部落,如此仓促布局,牵强附会了些,难免出些纰漏,我们正好利用起来,借着别人不了解你的机会,先把人设搭建起来。”

    四面楚歌,十面埋伏,处处危机,一开始杨复没有想得那么复杂,却也觉得时局危卵,如今被老师细细点拨,才恍然这世道上,要自己命的未必只是对手,还有自己这边的盟友。越想越觉得荒诞,却越想越觉得真切。

    只是对于老师后续没头没脑的人设什么的一头雾水。

    既然是条死路,为何还要出兵协助,还有搭建人设就能破局?如何搭建?如何破局?杨复满脑子问号。

    年前青族有异动的时候,少野就时有关注,只是那时诸事繁杂,投过去的目光始终不多。后续随着对方进展激烈,对于西北那一块的观察就越发频繁,可惜新进组建的探子能力有限,探听到的都是市面上的消息,不过,就算如此,少野也凭借自己高超对时局把控的能力,逐一还原着内里深藏的恶意。

    纵观历史长河,兴衰叠替,总不尽相同,却总不尽类似。

    少野不信什么命理,天数,但对因果还是认可的。小到个人,大到国家,每做一件事,每发一条政令,就会产生这样或者那样有利有弊的因果。

    纵观这块地域,仿佛数十年不曾变化,仿佛又旦夕间天地翻覆。对于这几年,整个肴山一线往北的广大领域,翻天覆地的变革,其实换一个角度很好理解,哪怕,没有少野的存在,也会变化,因为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一个民族,压抑过久就会爆发,继而迎来一个或漫长,或短暂的井喷式发展的快捷之道。

    青族冒出一个沐川,可认为是变数,也可认为是契机。

    这是长期受到东禺国欺压剥削,自然而然民族基因里诞生的反抗因子,假设没有少野存在,沐川会统一整个野人族群,继而统一整个外界,比如比邻的东禺,孺人,渠义等邑国。

    毕竟,除了锐意进取的开国之君后,东禺已历时百年,内部腐化,安逸,阶级矛盾正在日益恶化着整个社会体系的根部。

    除非出现什么中兴之主,不过,这是整个国家百年来产生的正因果堆叠的最后希望,不能说没有,但以东禺国的底蕴跟人口,产生这样的逆差因子的概率还是比较渺茫的。

    书房里有一口紫檀木制作的棋盘,是李四搜罗贡献来的,少野十分喜欢,也算是这个娱乐匮乏的年代里,难得的休闲之物。

    但懂棋艺之道的谷内几乎没有,这是士人阶层之间的艺业,寻常书生哪里会弄,少野也只好左右互搏,此刻站起身来,走到棋盘前,捏了几颗黑子,在星罗密布的白子空隙间,轻轻落了下去。

    杨复懂得不多,虽也被少野教导了些基本规则,但终究这类游戏,学会不难,学精难。饶是如此,以他的水平,也看出来,随着几颗黑子轻描淡写落下,整个局盘,刹那间,形式逆转。

    “明天,”少野随手把多余的棋子倒入盒子内,“明天该见分晓了。”

    ………………

    次日清晨,随着一骑青族探子的归来,原本僵持的局面,突然变得爽利了起来,除了一些原则性的条款,其他的,青族谈判团居然一改常态,竟然爽快答应下来。

    仅仅一个时辰,一份书面盟约就形成了,双方用过印信后,正式生效。

    少野将亲自带领族内剩余的两千主力部队驰援青族孤口道,并游说周边大型部落一同出兵,并承担周边部落出兵前往盟军大本营的路途上产生的粮草消耗,这部分粮草,青族后续会补偿给河谷部落。

    当天下午,一队队联络的使者派遣出去,一伙伙军队开始整备列装,未时到申时,整整两个时辰里,少野召集所有高层开了一个碰头会,对当下形势和后续安排做了一番布置,其后,又召集军方各头目,关于出兵路线和沿途行军,后勤保障等等做出了规划。

    一条条命令飞快的从大本营内流出,整个河谷地气氛变得肃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