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开局自曝穿越者,文化入侵异世界 » 第十六章 大秦出关中

第十六章 大秦出关中

    秦始皇继续说道:“当年我灭六国的时候就在想,为什么这天下,要分秦人、赵人、齐人,还有那百越之地,大大小小上百个国家,更不说还有西戎、北狄。”

    “大家都是立身天地之下,生活在这一大片土地之上,为何还要分的清清楚楚,不都是天下人吗?”

    “赵佗,你错了,这天下,不是我的,更不是大秦的!”

    “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陛下,末将愚钝。”

    秦始皇摆摆手:“来人,拿纸笔,赵佗,寡人要给你一份诏书。”

    “陛下。”赵佗轰然跪下。

    “来日,任嚣如若身死,你便是主帅。”

    “喏。”

    “寡人这里还有一份密诏,只有你我二人知晓。”

    “他日我大秦有难,召你回咸阳,你不得班师勤王。”

    “陛下,这是何故,我赵佗生是秦人,死亦是秦国之魂,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大秦有难,佗岂有不救之理。”

    “末将斗胆抗命,望陛下收回谕令。”

    赵佗的头,重重地磕在地上,一声一声,在空旷的大殿中如钟鼓齐鸣。

    “赵佗,你可曾想过,如果你那五十万大军离开南越,岂止是我大秦没了南越,我华夏民族自此也会没了南越。”

    “秦国可以灭,我嬴氏一族可以灭,但华夏民族不能灭。他日大秦有难,你手下将士若要哗变,班师回朝,你便把寡人这份诏书给他们看。”

    “喏——”赵佗最后重重地磕了一下,再起身时,额头淌血,泪流满面。

    “寡人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固我大秦万世之基!”

    “寡人亡,也将化身不灭龙魂,佑我华夏长盛不衰。”

    看到这里,苏兴连连点头。

    一位封建帝王,不为王朝霸业,不为宗族皇室,却胸怀苍生黎民,华夏民族,这等胸襟,远超时代,无可比拟。

    “远远不止。”林易说道。

    “秦灭六国时,号称百万秦军,后来天下安定,一半是赵佗在固守南越,另一半是蒙恬在北上抗击匈奴。”

    “秦始皇死后,天下大乱,项羽刘邦仅仅两万人便攻入秦都咸阳,那时的秦国几乎无兵可用。”

    “赵佗的南越大军、蒙毅蒙恬北边的旧部,望着咸阳,战火纷飞,终日捶胸顿足,嚎啕大哭,但是他们有将令,他们不能去,他们要为始皇帝固守华夏版图。”

    “章邯不得已,征召修建皇陵的刑徒军去平息内乱,整个秦朝末年,楚汉争雄,百万秦军却从未出现在战场之上。”

    “秦始皇从没想过大秦的后世子孙能固守自己打下的江山,但是他相信,即便秦国灭了,后世帝王继承大统,自会明白他的良苦用心。”

    “直到刘邦建立大汉王朝,整个南越国还在赵佗手中,手握五十万大军,随时可以挥师北上,荡平贼寇叛逆,但他却依照始皇遗志,放下兵戈,向汉王朝称臣。”

    “此后历朝历代,整个百越之地始终是华夏民族的版图,秦始皇为后世华夏子孙打下了一个大大的疆土。”

    林易在台上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词,说的台下掌声连连,连几位裁判都起身称赞。

    直播间里更是群情激奋,网友们完全被千古一帝的胸襟气度所折服。

    【我擦,太牛逼,艾星历史上怎么没有这样的皇帝。】

    【我宣布,今天起我就是秦始皇的迷弟。】

    【秦始皇,你最强,为你痴,为你狂,为你哐哐撞大墙。】

    【活着是千古一帝,死了也是华夏龙魂,这样的男人怎能不爱。】

    “林易,不得不承认,你非常的有感染力,刚才,我甚至觉得你口中的这位秦始皇活生生的就在眼前。”

    “但是,这毕竟是在节目中,你刚刚的话里有一个致命漏洞。”唐进说道。

    “漏洞?哪里有漏洞?”林易问道。

    “大秦有一百万的军队,且不说后期被派往边疆,前期大秦征战六国时期,如何保证军队给养?”

    “你也说了,当时是奴隶社会,生产力低下,普通平民温饱尚且不能保证,如此庞大的帝国军队,连年征战,秦国所在地难道在富庶的江南地带?”

    “秦国不在江南,而是如今的关中地区。”林易答道。

    “你那的关中与艾星的关中可有关联?”唐进继续问道。

    “是同一个地方。”林易说道。

    “两个关中地形地貌可有异同?”唐进接着问道。

    “基本一样。”林易道。

    “那岂不是天大的笑话。”唐进转头看了其他人一眼,哈哈大笑起来。

    “谁不知道,关中历来干旱少雨、土地贫瘠,时至今日,即便大力扶贫,但受限于当地特有的气候地形,还是以迁出为主。”

    “秦军若是从关中起事,怕是还没走出关中,就饿得走不动了吧。”

    【还得是专家,一眼就看出了漏洞所在。】

    【说实话,虽然我地理学得不好,但也知道关中自古以来土地贫瘠,人烟稀少。】

    【我有个朋友就是那一片的,听他说小时候一个月都一定洗一次澡。】

    【我是关中的,我证明,我们那现在还在搞屋顶接水工程,能搬得早搬走了。】

    林易无奈地摇了摇头:“你们这里的关中是贫困地区,我们那里的关中,可是天府之国,沃野千里。”

    “因为我们有秦始皇。”

    【咋地,秦始皇还能把龙王绑过来天天下雨不成。】

    【就算秦始皇天天搁这下雨,那地方的土也存不住水啊。】

    【干旱少雨是气候,土地没有肥力才是关键,种啥都不长,恶性循环。】

    网友中倒是有不少内行中人,一下子就说出了关键。

    “秦始皇做了什么,总不会是有气象武器吧。”

    “呵呵,自然不是。”林易听出了语言中的嘲讽意味。

    “公元前246年,也是秦王政元年,年仅13岁的始皇帝,采纳韩国水工郑国的建议,修建郑国渠。”

    “郑国渠长三百余里,西引泾水,东注洛水。”

    “史书记载: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自此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可以说,没有郑国渠,就没有大秦出关中,也没有秦王扫六合,更没有今天大一统的华夏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