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活开元 » 第六章 长安与家人

第六章 长安与家人

    长安姚府内,姚府的女主人,也就是姚阀的三婶郑念晴对两个女儿嘱咐道:“算日子你们三哥也快到长安了,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我与你们三哥母亲是亲姊妹,他又是姚家自家人,这过继过来区别倒也不大。只是不知你们三哥是什么性子,亦晴亦雨你们见着三哥记得热情点。”

    时间已经接近六月了,姚阀二人终于来到了长安。

    长安,前隋朝的时候叫做大兴,自李氏一族问鼎天下之后又改回了它汉朝的名字,长安。长安作为大唐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绝对核心,发展越发地繁华起来。(长安的地图,隋朝和唐朝的主要区别在于唐朝又在长安的正北偏东新建了大明宫、含光殿以及西内苑)

    此刻是大唐国力最鼎盛的时候,说一句万国来朝属于是实话。本地的世家显贵,外地的乃至外国的豪强商人通通汇聚于此,这为长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华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房价。几十年后的某位白姓名人还留下了长安居大不易的千古名梗,而那还是大唐已经开始衰落的情况下。

    来到长安姚府过后,当前尚是正午,三叔还在衙门坐班,姚阀则是被带去见了婶婶。

    姚阀的母亲和三婶都是荣阳郑氏出身的女子,两人乃是嫡亲的姊妹,二人关系一直都很好,也最后嫁给了姚异和姚奕两兄弟,大概这也是姚阀被过继到三叔家三婶能直接同意的原因。

    三婶一见姚阀,便忍不住落泪,不无感慨的说到:“回想当初未出阁时,我和你娘亲一起玩耍的日子恍若昨日。一转眼,姐姐已经去了,你都这么大了。这些年在山上,可苦了你了。”说罢忍不住掩面拭去眼泪。

    感受到三婶对自己的关爱,姚阀也动容道:“其实在山上也还好,而且现在我身体也养好了,以后的日子还长呢。”

    “好孩子,好孩子,以后咱们就是最亲的一家人了。等晚上一家人齐了,好好庆贺一番。”

    三婶随后又和姚阀说了一些家常,随后又带着一大一小两个女孩来喊他哥哥,向姚阀介绍,大一些的女孩儿只比姚阀小一岁,名叫亦晴,小的还没有满六岁,名叫亦雨。

    姚阀乐呵的和两个妹妹打招呼,不知道该送些什么,便干脆找了剪子把之前带来的银饼子剪下来两大块给了妹妹们。

    三婶嘴里说着:“自家人何必如此多礼。”脸上的笑意却掩不住了。

    晚上三叔回来以后,姚阀本打算在沉默的饭桌上说些什么,被三叔一句“食不言”给顶回去了。

    不太喜欢饭桌上如此沉默的姚阀沉默得吃完了这顿饭后,姚奕便喊上姚阀去书房谈话。

    “来这边可还觉得适应?”姚弈首先问道。

    姚阀恭敬地达道:“一切都挺好的,婶娘待我很好,妹妹们也很乖巧可爱。”

    “很好。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便被过继给我了,不知你是做何感想。希望你能尽快习惯,叫念晴一声娘。念晴她没能为我留下一儿半女,过于在意此事了,你来了过后,她大概会高兴很多吧。”

    姚阀马上机灵地应道:“好的,爹。”

    姚弈愣了一下,没想到姚阀居然这么快的就接受了被过继的这一事实。随即笑到:“你倒是颇为豁达。”沉吟片刻后,姚弈问道:“这些年你在山上都学了些什么?可通经意义?”

    姚阀两手一谈,表示:“在山上主要是就是锻炼身体,和师父修道。并未通读四书五经。”

    “不通经义,可通律法?”

    “只是泛泛读过一两次而已。”

    “可通书法?或者医术?”

    姚阀只好小熊摊手:“皆是不通。”

    这话听得姚弈直想拍脑袋,但是随后平复了一下心情的姚弈表示:“你自幼上山,无名师指导,如此倒也正常。这些年在山上可曾有习得一二道法或其他本事?”

    姚阀心想:“你问我之前那些我都不太行,但是你要我自己说的话,那我还算是有那么一些特长的。”然而姚阀想了半天自己上辈子会的那么多技能,居然没有几项能拿出来说的。好在还有一项能拿得出手:“我在算术方面还可以。”

    姚弈听罢表示:“算术么?倒是也可以去试试明算科,只是即便考中出身还是差了些。你在山上修道,道法可曾学得皮毛?”

    “和师父学了一些,只是和传统道法大相径庭。”

    “哦?大相径庭,那你还是尽量不要出头了。今上于今年三月于才亲自注解道德经,若是你在道法上当真有可圈可点之处,也许能够有一个被今上记住的机会,但若是过于离经叛道,恐为灾祸。”姚奕嘱咐道。

    “爹爹放心,我现在已经不会道法了。”姚阀喊爹越发干脆。

    “那过些时日你便去两馆修学,崇文馆和弘文馆,你想去哪一个?”

    “这两者有什么区别么?”对此不太清楚的姚阀问道。

    “弘文馆归门下省管,崇文馆则是东宫下属。”姚弈解答完后似乎又想到了什么,“算了你不要选了,去弘文馆。”

    姚阀虽然不知道姚弈想到了什么,但是和大唐的太子沾边也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就说道:“一切听凭爹爹安排。”

    姚弈又嘱咐了姚阀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后,今夜的对话便结束了。

    第二日一早,姚阀洗漱完了以后便去以前的三婶现在的娘亲那里问安,一句娘亲喊的郑念晴满心欢喜,决定给姚弈涨零花钱,而姚弈则是匆匆吃完早食就去坐衙了。

    大一些的妹妹姚亦晴今年已经十五岁了,吃完早食就要和母亲一起学习读书、女红、算账等等,总之就是要被教育成标准的世家女子,成为郑念晴这样的贤妻良母。听小妹妹姚亦雨说,姚亦晴要一旬才能出去玩耍或者休息一天。根据姚阀观察,这大妹妹性子似乎有点冷,整日不是在学什么便是拿着书在看。

    而小妹妹姚亦雨今年才五岁,她则不用这样刻苦,平时听娘亲念念书简单认一下字就可以了。以往由于姚念晴和姚弈雨平时很多时候都在忙,她都是自己在不大的姚府里乱窜,或者听府里的人讲讲故事。现在姚阀来了,姚亦雨就开始缠上了姚阀。

    “大兄,你在山上修道好不好玩啊?”姚亦雨抱着姚阀的大腿,抬着头眨巴着眼睛问道。

    “那会儿啊,每日就调养身体和念念书,好像是不太好玩的。不过师父待我不错,其实倒也还好”。

    “我听娘亲说大兄是去山上修道啦,那大兄会法术嘛?我听人说有的仙人会喷火,还会飞,还能变好吃的。”

    姚阀摸了摸姚亦雨的小脑瓜:“那恐怕真的得是仙人才会。哥哥我呀,只是个凡人罢了。”

    姚亦雨对此表示很是失望:“那好吧,那哥哥会讲故事嘛?”

    姚阀拍了拍胸脯:“嘿嘿,那你可算是找对人了,我可是从师父那听了太多故事了,我姑且可以厚颜称自己一句故事大王了。”

    “那故事大王给快我讲故事嘛!”

    接下来几日,姚府的几个主人,姚阀天天带着姚亦雨玩,其他三人则在忙碌工作学习和家中事务,姚阀也算是快速的融入了这个家。除了文学少女姚亦晴性子颇有些不冷不热的,不是学习就是在看书,别的似乎都挺好的。开始让姚阀还以为她对自己有意见,后来听郑念晴说她就是那种性子以后,便也放下心来。

    “是时候开始做一些事情了”,姚阀心中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