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北美村民传 » 第二章:苔藓绿蛋糕与熔岩浓汤

第二章:苔藓绿蛋糕与熔岩浓汤

    来到美国以后受到的第一波冲击自然是来自食物了。

    我们学校的食物不好吃也算是出名了,甚至有一个专门带了我们学校所在州的地名的短语来形容不好吃的食物。在学生给大学测评的网站上,我们学校就因为食物难吃而被扣了不少分。美国人们对学校的食物也不是很满意,这种不满的情绪甚至还反映在了语言课(美国学生需要学一门二外)的中文听力考试里,比如曾经有一道听力题的内容是:这个学校早饭很难吃,中饭很难吃,晚饭也很难吃。有一节课上,教授问大家觉得学校食堂怎么样,让大家进行一个投票。在说到“不好吃”选项的时候,全班23个人全部举起了手,甚至还有人点评道“吃食堂的饭简直是在损害我的健康。”

    我们宿舍的食堂每天都会提供很多种吃的,大多数都是外表看着还行,但是味道十分恐怖。因此,大多数中国学生都会一次性拿很多样食物,然后回去慢慢甄别哪道菜是真的能吃。这种行为经常引起一些美国人的好奇。一次一个美国人问我的朋友:“为什么中国人都这么能吃呀,我看你们很多人一次都拿满满一盘的吃的。”我同学苦涩地回答说:“因为我们不确定哪些真的能吃。”

    没有人想要浪费食物,除非有的东西被创造出来是想要你的命。有些食物经过美国人的手加工以后,就总能被增加一些杀伤力。在来美国以前,我很喜欢吃披萨和芝士。但是自从我吃到了发酸的怪味披萨和里面填充满了芝士和半圆通心粉的炸三角以后,我就对披萨和芝士产生了一定的恐惧。

    食堂烹调肉的时候对时间和肉的嫩或老的把控也很迷幻。食堂“炼制”的猪肉和牛肉,硬度经常超乎想象。由于新冠的原因,食堂从我大一第一学期起就把所有餐具换成了塑料餐具,这使得切割肉排难上加难,有时用塑料刀叉去切肉,肉还安然无事,叉子或者刀却先断了。肉排很硬气,切的让人很沮丧。我曾经一度怀疑过美国人的牙口是不是都很好,要不然把肉做的这么硬是真的没有道理了。

    食堂烧肉的时候经常不放盐,所以你吃肉时一口下去肉有没有味道全看运气。这很有可能是因为部分美国人口味很重,对盐度要求高,而每个人口味又不一样。因此,食堂会在每个桌子上都放一小瓶盐,让大家自己添加。然而这种做法并不是没有弊端:后加入的盐毕竟不能帮助食材更好的入味,所以口味上还是会差了很多。

    美国的一些食物还很有迷惑性,外表“人畜无害”,实则暗藏玄机。有一天早上我去食堂吃早饭,看到面包柜里有一个土司配色和国内的巧克力味或者咖啡面包片很像,于是我就猜测它也是巧克力或者咖啡味的,没多想就加了一片拿回座位上。早上刚起床多少都有点头脑不太清醒,于是我迷迷糊糊地咬了一口那个面包……一股很浓的大料味顿时充斥了整个口腔。我当时整个人都愣住了,随后大脑瞬间就清醒了。

    即使你喝一大杯美式咖啡,清醒的效果可能真的比不上这一口“大料”面包……从这个恐怖面包过后,我每次拿面包都会小心翼翼的挑选一下,丝毫不敢随便乱尝试。

    有些食物被加工出来是为了带给人们享受,而有些食物的使命可能是为了迫害人类或者作为一种危险的示警。因为美国人喜欢吃甜食,所以我们食堂每天都会提供一些蛋糕类的甜品。然而,食堂对于食物的外形和颜色可能是有一些什么误解。

    中餐讲究色香味俱全,虽然我们对美国食品的“香”和“味”早就不报任何期待,但我来到美国以后才发现他们对“色”好像也不太在乎。我在食堂看到了好几次通体“苔藓绿”色的蛋糕。我从来没有尝试过它的味道,因为我根本不敢靠近它,它的妖艳的绿让我感到了危险,我真的很怕食堂一关灯,这些蛋糕就会发出幽幽的荧光。

    此外,我还见到了几次熔岩配色的浓汤,这种诡异的颜色让我真的没有一点点去品尝它的欲望。每次遇到这些看上去就感觉有毒的浓汤,我都会非常想念中餐里的蔬菜清汤:它们看上去就是那么正常和美味。

    基于以上种种对于美国人加工过的食物的不佳印象,我往往在食堂里只敢放心大胆的吃部分水果。之所以说部分,是因为有些水果比如菠萝和提子一直都发挥稳定,口味不错,而有些国内很好吃的水果在我们的食堂却非常难吃。难吃水果的代表就是草莓。我们食堂的草莓个头很大,但是味道很淡。它只有一股酸味,没有任何的水果的香甜,因此大家都不太喜欢吃。有一次我甚至看到有一只松鼠在食堂旁边捡到了一个草莓,一开始还像找到了宝贝一样小心翼翼地抱起来啃,但是只吃了一口就丢下草莓跑了,看来某些时候动物和人类的口味还是有相似之处的……

    在食堂拿吃的就好像开盲盒,每次吃饭前都有一种冒险的刺激,但是吃完以后基本要么是“我吃了个啥”的空虚感,要么就是“这也太难吃”了的窒息感。在无数次被难吃东西折磨过后,我好像突然理解了为什么美国人普遍喜欢一大群朋友围在一起吃饭。也许这种朋友间交谈的快乐可以冲淡一些不好吃的食物带来的不满足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