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太孙到皇帝 » 第九章 这是我要的

第九章 这是我要的

    朱元璋有些目瞪口呆看着眼前的白砂盐,对着朱英说道:“英儿呀,你倒是给咱说说,这粗盐,你是怎么办到的?”

    “这是从岩盐里提炼出来的啊!”

    “啥?还能从岩盐里面提炼?”

    仔细想了一下,朱元璋脸色猛然一变道:“岩盐里是有毒的,你是想毒死你爷爷?”

    说着,朱元璋朝地上吐了几口吐沫。

    跟在他身后的蓝玉跟冯胜也吓得脸色大变,纵然他们纵横沙场几十载,也是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杀人不眨眼的方法。

    但此时,朱英却是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开口说道:“哎呀,老头子,你是我爷爷,我怎么会害你?你要是不相信,看看老方!”

    “老方?”

    “是啊,他都吃了半斤了,若是有毒,早就毒发身亡了。”

    朱元璋纳闷的转头瞥向朱英身后的管家。此时,方管家用手再次捧了一把盐,吃到嘴里,一副很享受的样子。

    “这盐,真好吃,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的盐!”

    朱英上前提醒道:“老方,不要吃太多盐,小心变成哑嗓子!”

    老方却一点没听进去,还很高兴的说道:“少爷,老奴活了大半辈子,还从来没有吃过这么香的盐,你就让老奴一次性吃个够!”

    “算了,本少爷不管你了,让你一次性吃个够吧!”

    此时,朱元璋转身问道:“英儿,这几大锅盐,少说也有七八百斤,你提炼成本几成啊?”

    “只需一百文银!”

    “什么?一百文?”

    要知道市面上最好的海青盐最少也在三四百文之间。

    之所以这么高,主要是熬炼,提取的成本的成本很高,再加上朝廷征税,因此,食盐行业一直是个暴利行业。

    可是,如今,听朱英这么一说,不仅降低了食盐的生产成本,而且只要大规模的生产,那他大明朝的盐税不就好征收了吗?

    换句话说,他这是在为大明增收。

    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要是精盐一旦上市,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粗盐就会滞销,老百姓一个个能吃的起盐,那他大明不富才怪!

    这也就意味着,在咋自己的手里就能铸就一个洪武盛世了。

    朱元璋想到这里,满心激动。

    他也曾经年轻过,也曾经有过梦想,想让大明变得富有,只可惜自己出身低微,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吾本淮右一布衣...

    不过,转念一想,他要想让全天下百姓都吃到精盐,就可以将这些精盐的税收用到老百姓身上,这就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岂不是两全其美的事?

    想到着,朱元璋兴奋的对朱英问道:“英儿,这么说,咱可以做这精盐生意?”

    “对头!”

    “但是...”

    “哎呀,老头子,天下哪里有那么多的但是啊?我问你,你可有盐铁专用司的门路吗?”

    “门路?这个咱有!”

    “那好,老头子,等会我将这个制作精盐的方法告诉你,你去找人找地方,尽量多生产些,要知道量大管饱,只要你能多生产出来,就不愁卖不出去!”

    朱元璋愣了一下道:“你是说,你要将你这个方法给我?”

    朱英哈哈一笑道:“怎么?咱们可是亲爷孙关系,你还不信任?只是,你需保密才行。”

    朱元璋拍拍胸口道:“这个你自然放心,咱绝对不会泄露出去的。”

    朱元璋像是忽然又想起什么,只见他摆摆手道:“哦,对了,英儿,你这盐价,欲做几何?”

    朱英也摆摆手道:“只要十两银子一斤即可。”

    “十两?”

    朱元璋惊呆的长大了嘴巴,他有种想上前去扇他几个耳光子的冲动!

    但朱元璋还是克制住了内心的冲动,痛心疾首的问道:“你把这精盐卖这么贵,不是在坑我大明的子民吗?”

    “你要知道,咱这国家建设可不容易啊!干盘剥百姓的事情,你还是省省吧!”

    朱元璋真的很想给他讲讲他在做和尚当乞丐时的那段经历,只是现在身份不同了,有道是英雄不问出处,好汉子也不提当年之勇!

    尤其是自己现在做了皇帝,他要爱惜民众,努力做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因而他从心底里就特别痛恨那些盘剥百姓的人。

    朱英听完,也是一头雾水,不过他很快就明白朱元璋的意思,开口说道:“老头子,谁说我要将这精盐卖给全天下的老百姓了?”

    “我是说,先制作出来,然后先十两银子卖给天下士绅,咱大明的士绅一个个锦衣玉食,我从没有说错吧?”

    朱元璋也是一愣,拍拍脑袋,哈哈一笑道:“对啊!咱怎么没有想到。”

    朱英仿佛给朱元璋教给了一个什么道理似得,朱元璋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趁此,朱英继续说道:“老头子,反正咱大明的老百姓暂时吃不起精盐,咱们为何先不提高盐价,将咱大明士绅兜里的钱赚了?”

    朱元璋也知道大明的士绅有钱,老百姓都没钱,两极分化很严重,他曾经在夜里睡不着的时候也想到过这个问题,可是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很棘手。

    你总不能让那些士绅自己掏腰包将钱救济给大明的穷哈哈们吧?

    再说了,这些士绅们手里的钱其实大多还是来自这些老百姓们,他们只不过是钻了一些空子罢了。

    现在通过这种方式,他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想到此处,朱元璋满意的看了朱英一眼,然后又重重的点点头。

    “不过,英儿,你有没有想过,一旦盐价上涨厉害,官府是不是要插手管理啊?”

    “插手?”

    朱英思考了一下,摇摇头道:“基本上不会,老头子,你想想,现在咱们大明的盐税很高,等咱的精盐遍布天下的时候,老百姓的银子还是会补偿给他们的,但那些士绅们的银子,不就全部归于咱们了吗?”

    “等国库充盈了,皇位上的那个皇帝,他还会要求百官插手这事?”

    “肯定不会的,因为咱这是在为国为民,皇帝肯定支持咱!”

    朱元璋顿时眼前一亮,内心有点尴尬道:“对啊,朕怎么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不就是朕最近一直想要找的答案吗?”

    站在身后的蓝玉跟冯胜听完,内心深处又开始翻江倒海一般的震惊起来。

    他们真的没有想到,这位皇孙竟然给陛下解决了他眼下的一个大难题,不仅解决了国库危机,还心系万民!

    难得,难得!

    一旁的蓝玉始终没有说话,此时他已经憋不住了,开口问道:“少爷,这制作精盐确实是一个发家致富的好方法,可你以后光靠这个,恐怕不能持久啊!”

    朱英望了他一眼道:“嗯,不错,这其实也只是其中的一种发财的方法,以后还有。”

    “不过,有了这些银子,咱以后逃难可就不愁了!

    朱元璋瞬间脸沉了下来。

    说到逃难,蓝玉跟冯胜还不知道,朱元璋也没有提及,但是,从今天的对话中,他们两人似乎隐隐约约感觉有什么大事要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