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太孙到皇帝 » 第四十章 朱允炆献策

第四十章 朱允炆献策

    谨身殿内。

    朱元璋在废寝忘食的批阅着奏折,这个大明帝国的开国皇帝自从掌控了天下大权之后,基本上天下大小事都事必躬亲,有时候往往批阅奏折到天明。

    即便是这样,他御案上的奏折任然堆积如山,虽然朱元璋三番五次的下令各地要将紧要的事情加紧报送过来,但仍旧有不怎么告急的奏章源源不断的从各地送来。

    “陛下,凉国公蓝玉求见!”陈洪通传道。

    朱元璋放下御笔,揉了揉太阳穴,伸个懒腰道:“让他进来。”

    “臣蓝玉,叩见吾皇圣躬安!”

    “起来说话。”

    “陛下,臣听闻边关告急,臣特来请命,明日率大军北征,特来请示。”

    朱元璋稍微在脑海里过了一下刚才的奏折,北元余孽最近几年又开始在边关蠢蠢欲动,而且大有入主中原的意思。

    毕竟你朱元璋将成吉思汗的部落给击退了,人家前来寻仇,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准奏,克日起军,你先摔十万大军进发,随后朕再让宋国公支援与你!”

    “臣遵旨!”

    蓝玉拱手,但随后,他继续问道:“那陛下,这军中粮食...”

    朱元璋知道,这几年征收上来的皇粮已经不多,而且河南府受灾,朝廷又拨给了些赈灾粮,这新粮食还没有下来,现在可以说是到了一个最难过的时候了。

    “你只管带兵出去,这粮食的问题,朕再想办法。但是这一次,你一定要记住,要速战速决,绝对不能拖。”

    “臣遵旨!”

    说完,这一次蓝玉再没有说什么,而是恭恭敬敬的退出了谨身殿。

    其实他也有所不知,仅这一次,就是他蓝玉生平最后一次出征。

    看着蓝玉远去的背影,朱元璋站起来时顿觉头晕眼花。

    “皇爷爷!”“陛下!”

    长时间过度劳累,朱元璋的身体已经有些吃不消了,每每批阅的奏折一多,他将力不从心,头晕眼花。

    “皇爷爷,您没事吧?要不要叫御医前来?”

    朱元璋摆摆手道:“不用了,是朕没有休息好,不必叫太医了。”

    “黄爷爷,身体要紧。”朱允炆一边说,一边将朱元璋贴心的扶到龙椅上坐下。

    “你怎么来了?”朱允炆缓了缓神才问道。

    “皇爷爷,孙儿听说多地受灾,所以特前来看看,看有没有地方能帮上皇爷爷的。”

    朱允炆说的很正色,他可是完全听从了吕氏的安排,特意才从这个时机赶过来。

    谁知道朱元璋竟然在这个时候给累晕倒了,果然如母后所说的,现在是自己表现的大好时机。

    “帮我?”朱元璋突然冷笑了一声,这让朱允炆有些尴尬。

    “你要是能突然变出银子,就算是对朕最大的帮助了。”

    朱允炆顿了一下,拱手道:“皇爷爷,孙儿正是为了此事而来。”

    “要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首先就是要银子,咱虽然没有真金白银,可是我们可以大量的制造银票啊!”

    “皇爷爷了记得,咱大明的银票可是朝廷印发的啊!”

    “我们如果超过平时两三倍的发行银票,那流向外面的银票不就多吗?”朱允炆认真的将周德兴的思想阐述了一遍。

    不过,这基本上都是周德兴的想法,朱允炆只是稍微添油加醋一般的解说了一下,而且还郑重其事从袖子里掏出早就拟好的奏折,递给朱元璋。

    “皇爷爷,这是孙儿写好的奏折,还请皇爷爷过目。”

    这奏折原来就是周德兴帮着写的,而后朱允炆一字未改的抄了一遍。

    这周德兴要说文笔,还真的不错,朱元璋只是看了一遍就被人家换了思想,而且,朱元璋越看越起劲。

    “咱还真是小看你了,你竟然能想到如此的办法,果然不愧是咱的儿郎,足可以帮着咱解决大问题了。”

    朱元璋看完奏折,不得不对朱允炆另眼相看。

    他在心里暗暗思量着,朱英能帮他查找朝廷的蛀虫,朱允炆能帮他解决现实问题,这可真是上天眷顾啊!

    “速速宣户部尚书进殿!”

    陈洪领旨,赶忙躬身走出谨身殿传话。

    不大一会功夫,户部尚书夏原吉进殿。

    他正要给朱元璋行大礼,却被朱元璋叫住,说道:“来,你看看这个奏折。”

    夏元吉一头雾水,从陈洪手里接过奏折,仔细看了一下,顿时喜上眉梢。

    “陛下,此乃良策,真乃良策啊!”户部尚书夏元吉看到此奏折,内心开心万分。

    他原本以为这次陛下叫他来又是为了拨粮的事情,哪曾想有这么好的计策,如今这奏折上写的清清楚楚,不但不用他们户部出钱,而且还能很好的解决灾情问题。

    看到站在一旁的朱允炆,户部尚书夏元吉的眼睛都笑的找不到了,这简直是从天而降的救星啊!

    夏元吉拱手道:“想必这计策乃太孙殿下所奏吧?皇孙殿下真乃国之栋梁!”

    “我大明有此贤才,真乃我大明之福,陛下之福啊!”夏元吉这套说辞说的冠冕堂皇。

    朱允炆不知道户部尚书为何会如此夸赞自己,但他却很享受这种夸赞,尤其是夏元吉用了贤才来夸赞朱允炆时,他更是得意的有些飘飘然。

    “既然如此,那咱们就仔细研究一下此法的实施过程!”朱元璋一改愁眉苦涩之脸,精气神也更加充沛。

    朱允炆虽然脸色不惊,但内心深处早就翻江倒海一般,他的心中只记得母亲吕氏对他说过的话,或许,他觉得这个就是这个时代的政治。

    三人通宵达旦的研究了一晚上,终于有了结果。

    “好,户部即可按照此办法去执行,务必加急办妥!”朱元璋大笔一挥,就将此奏折批了。

    “臣遵旨!”户部尚书夏元吉躬身领命,退出谨身殿,马不停蹄的去办理此事。

    “你也早点回去休息吧!”朱元璋只是对朱允炆淡淡的说了一句话。

    “皇爷爷也要保重身体!”朱允炆恭恭敬敬的告退,但内心却是异常的高兴。

    一直看着朱允炆离开,朱元璋这才转身准备到龙床上躺一躺。

    但是,当他刚刚躺下,又猛然从床上坐起来。

    “陛下,你这是?”陈洪问道。

    “不成,咱先得去一趟咱大孙府上,他那里囤积有大量的粮食,咱得先借用几日。”

    朱元璋喝了一碗姜汤,强打着精神,又带着蒋桓朝着朱英的宅邸走去。

    朱英原本打算好好睡一个懒觉,却被老方告知老头子又来了。

    他立马穿了几件衣服,出门去见,却见老头子正在指挥着几个大汉往车里搬运粮食。

    “老头子,你这搬运粮食,也不告诉咱一声,咱让人给你送过去就行了,为何还要亲自跑一趟?”

    “各地粮食告急,老头子我没有来得及通知你,现在暂时借用一下你的粮食,等秋粮下来,咱再还你。”老头子解释道。

    朱英点点头,毕竟这老头子待他不薄。

    “英儿呀,咱还有一个大好消息要告诉你。”老头子满意的捋捋胡须,似乎有一个惊天动地的大秘密要告诉旁人一般。

    老头子似乎在卖关子,他哪里那么容易将一夜思考过的东西轻易说给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