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太孙到皇帝 » 第四十三章 倒霉的朱允炆

第四十三章 倒霉的朱允炆

    “传朕口谕,将淮王暂时囚禁入东宫之内,谁都不能与之接触!”

    “遵旨!”

    很快,陈洪就前往东宫传达了朱元璋的命令。

    当然,朱元璋也没有将朱允炆怎么样,毕竟他是自己的亲孙子,而且这个朱允炆,要比起朱允熥来强许多,将来要是自己有时间,要好好修理一下他。

    很多太监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怎么朱元璋不但不为朱允炆的孝心所感动,反而开始怪罪起朱允炆了?

    有人琢磨着是不是户部没有给朱允炆送礼?

    陈洪将朱元璋的命令传达给朱允炆时,朱允炆一脸蒙蔽的样子。

    “这,这怎么可能?皇爷爷,他,他为什么...”

    “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你皇爷爷他?...”吕氏一脸不甘心的问道。

    “母后,咱们...”

    朱允炆一脸不甘心的样子,通过眼神,似乎有种想要复仇的情绪。

    “孩子,不要着急,慢慢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朱允炆将整个事情的过程诉说了一遍,心情似乎变得更加狂躁起来。

    “母后,为什么皇爷爷会突然这么对我?是不是皇爷爷出宫见那个小子了?”

    “这,这绝对不可能!”吕氏很笃定的说,因为从周德兴还是宫里的太监那里得到的消息都是,朱元璋出宫并没有去朱英那里,而是去了一趟户部。

    虽然他不知道户部尚书是怎么贪污的,但吕氏凭借多年的斗争经验,她很快发现了另外一件事儿。

    “皇儿,你实话告诉为娘,你是不是将户部送来的银票跟银两用了出去?”

    “没,还没有,都在儿臣宫里。”

    吕氏倒是这么一提醒,马上让朱允炆马上想到了什么,于是朱允炆小声问道:

    “母亲,你的意思是,皇爷爷生我的气,是因为户部送了我们银两?”

    “他这可就误会我们的关系了,将我搅进户部那个大染缸...”

    朱允炆逐渐想通了,朱元璋应该就是这个心思,虽然他的心中有不甘,但是,那是他皇爷爷的圣旨,他能有什么办法?

    “母亲,那我该怎么办?”朱允炆一时之间竟然没有了主意,他在心中暗暗恨起了朱英,他觉得这一切都是朱英惹的祸。

    “孩子,不要慌张,一切先听你皇爷爷的,你先去将户部送来的那些银两拿来。”

    吕氏强行让自己镇定下来,她现在要做的就是在朱元璋还不知道这一切之前将这些银两跟银票全部毁掉,她深知朱元璋是恨透了贪腐之人。

    也不知道什么人竟然给朝廷进献了一个所谓的查账方法,这种方式既快又准,直接让朝中不少官员都落水了。

    如果她不消除这些证据,将来朱元璋要是发现她营私结党,那她们这一辈子估计都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更别说是皇位了。

    朱允炆也知道事关重大,慌忙回到寝宫,把所有户部送来的东西都整理了一遍,紧忙带人去见吕氏。

    “将所有能烧毁的东西全部烧毁,不能烧坏的,托付周大人去做个处理。”

    吕氏对朱允炆跟周德兴秘密安排这件事,周边连一个贴身太监都没有留下。

    在处理完这些赃物之后,这天晚上,伺候朱允炆的两个太监跟四个丫鬟也莫名其妙的生病了...

    现在,他们一个个如惊弓之鸟一般,希望户部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不要将祸水再引道朱允炆身上。

    谨身殿内。

    朱元璋看着蒋桓查抄出来户部的账本,气得恨不得将户部尚书夏元吉活剐了。

    他朱元璋的国库满打满算到现在还不到一百两白银,可是光在户部尚书家中,就抄没出白银近千两。

    “一个小小的户部尚书,他到底是哪里来的这么多钱财?竟然不朕的国库还富有!”

    朱元璋拿着账本,双手气的直发抖,没想到他身边还藏有一个巨大的蛀虫。

    “将这些银两全部充入国库,妈的,这下老子可有底气了!”

    朱元璋非常生气,但是他很理智,他知道这些官员不能全部被他杀光,要是全部被杀光了,大明朝就没有人给他做事,那他将会更加孤独。

    户部尚书已经跟随他三十多年了,他原本也是布衣出身,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虽然没有说立下汗马功劳,但也为大明江山做了巨大贡献。

    因为此人是文官出生,朱元璋就一直让他担任文官的官职,可没想到,他也竟然背着朱元璋做这种没良心的事情。

    “查,给朕将这些人全部查一遍,咱倒是要看看,这些贪心不足的家伙,到底想要吃咱多少银子?”

    “遵旨!”

    朱元璋下完命令,就让人对外说身子不适应,托病半个月没有理过朝政。

    其实,这一段时间,朱元璋是在仔细的反思自己的一生。从黄觉寺出家到现在建立了大明王朝,他自己觉得这一生完成了从前很多人都没有完成过的使命。

    朱元璋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尤其是上天选派了他来做大明朝的皇帝,他已经是心满意足了,因此他到晚年,也不奢望有什么大的奇迹发生,他只想着能将他创造的大明基业认认真真的传承下去。

    原本选择了太子朱标,而且他的性格跟言行举止都非常适合做一个明君,也是朱元璋最为看中的一个,只可惜,天妒英才,让他早早离开了朱元璋。

    还有就是李善长,胡惟庸这些人,其实朱元璋在杀掉他们之前,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他也是非常舍不得对他们痛下杀手,可是,皇权如斯,这是任何一个帝王都要去追求的。

    在外流浪的朱英,算是上天送给他最好的礼物,有事没事都要去跟这个孩子交流一番,他始终觉得朱英自从上次撞坏了脑袋之后,变得愈发清醒了。

    朱元璋也曾暗中派人监视过朱英,基本上没有发现他有任何的不良记录,说白了,这就是上天送给他的一块璞玉。

    他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太子朱标去世,这给了朱元璋一个很大的打击,要是一切按照他的计划,或许他富国强军的梦定然能实现。

    可是,这一切,一切都如梦幻泡影...

    更让他想不到的是,朱允炆这个小龙崽子,他的心思也花在皇位上。

    与此同时,远在北平的朱棣,开始了他的进京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