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太孙到皇帝 » 第四十二章 朱元璋生气了

第四十二章 朱元璋生气了

    这个时候,很多聪明人都能看出,大明储君的位置多半是朱允炆了,似乎成了铁板上钉钉子的事儿了。

    所以这个时候的户部也要赶紧给几个儿跑跑关系,别的他也不求,就是打算朱允炆念在他的衷心份上,让自己户部尚书这个位子上干到退休。

    毕竟,这大明的户部,只有他夏元吉知道,里面的油水有多少?

    此时,正在户部尚书还在做美梦的时候,蒋桓开路,后面朱元璋带着很多人来到户部。

    “陛下!”户部尚书没想到,这么晚了陛下还亲自来视察他的工作。

    夏元吉连滚带爬的从椅子上下来,赶紧给朱元璋磕头请安。

    “臣夏元吉,恭请吾皇圣躬安!”

    “免礼,平身!”

    “谢皇上!”

    夏元吉此时怀里还揣着一摞银票,心里难免有些紧张。

    “这银票的事情是否已经刊印了?”朱元璋面色有些寒。

    “回皇上,臣已经派匠人在加班加点的刊印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明天就可以正常投入使用了。”

    户部尚书夏元吉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原来陛下是来询问进度的,这让他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全部停下吧,把已经刊印的银票也全部销毁,一个都不留!”朱元璋冷声说道。

    “销,销毁?为啥?”户部尚书夏元吉神色凝重的问道。

    “哪里有那么多为啥?你难道没有听清楚吗?朕让你销毁,你无需多问,去做便是了。”

    蒋桓知道此时朱元璋的心情不大好,赶紧给夏元吉使了个眼色,让他再不要开口说话。

    户部尚书夏元吉接到蒋桓的示意,知道陛下亲自过来给他安排了,那肯定是出了什么事情了,对朱元璋深深作揖,准备退下。

    可是就这一瞬间,怀里的银票却被朱元璋看到了。

    “你那怀里揣着什么?”

    夏元吉一听,马上吓得双腿一哆嗦,不自觉的跪倒了下去。

    “皇,皇上,臣...”

    “你好大的胆子!竟然...”

    朱元璋生平最痛恨的就是贪官,夏元吉对这一点他很清楚,而且,还被抓了现形,这该如何是好。

    夏元吉赶紧伸手从怀里掏出银票,双手递上,颤颤巍巍的说道:“陛下,这是臣刊印出来,准备让您检验的。您可千万不要误会了微臣啊!”

    此时,夏元吉都已经吓的汗水都已经渗出了,他知道朱元璋的心狠手辣可不是装的。

    “无稽之谈!你以为朕能相信你?咱怕是这银票你刊印好了,你想第一个在外面使用吧?”

    “你还不从实招来?你以为朕不知道,你昨晚跟允炆相互传递眼神,不就是为了欺瞒朕吗?”

    朱元璋愤怒至极,如此漏洞百出的馊主意,却瞒过了他。

    而身为户部尚书,夏元吉竟然没有看出其中的端倪?反而像是立了大功似得。

    看来真是自己小看这帮老货了!

    一个个竟然明目张胆的在他朱元璋眼皮子地下做起这等勾当?还真以为自己老眼昏花了?

    “皇上,臣冤枉啊!”

    户部尚书夏元吉大声为自己喊冤,这件事其实他真的是受害者。

    朱元璋微微闭了一下眼睛,然后厉声呵道:“蒋桓,你亲自带人去查验,要是发现不对劲的地方,你们可以直接做主了!”

    朱元璋这话说的很直白,也就是只要夏元吉他手脚不干净,那蒋桓身为锦衣卫指挥使,就直接可以将他剁了。

    蒋桓不由分说直接让人将跪在地上的夏元吉给拉了出去,很快,门外就传锦衣卫整齐划一的步伐。

    这锦衣卫的威名,可不是盖的,你只要想尝试,什么手段都是能使用的出来的。

    而身为户部一品大员,被锦衣卫推拉出去,在洪武年间,不算什么新鲜事儿。

    很快,整个户部都让锦衣卫给包围的如同铁桐一般。

    不大一会功夫,蒋桓就拿着户部的一个账本走了进来,显然脸色阴沉。

    “启奏陛下,刚刚查验过,户部的账本上没有什么问题,刚刚户部尚书怀里揣着的银票,他是准备去孝敬太孙殿下的。”蒋桓如实禀报道。

    显然,锦衣卫是使用了非常手段,不然夏元吉是不会轻易招供的。

    朱元璋也气的脸色发紫,朝廷刚刚使用借贷记账法查验出了一批蛀虫,却想不到蛀虫其实就在他身边。

    “他们,他们竟然敢这么做?这是监守自盗,是从朕的国库里掏钱,去讨好别人!”

    “可是他们别忘了,朕还活着!”朱元璋说这话时,也已经气急攻心,险些栽倒过去。

    陈洪赶紧上前,扶住朱元璋坐下,然后双手不断的敲打着朱元璋的后背。

    此时,周德兴急忙转身溜了出去,他要赶忙赶到东宫,因为他预感,户部一旦发生不测,那太子妃跟太孙都要跟着遭殃。

    当然,周德兴现在也仅仅只是知道户部尚书夏元吉已经入狱,显然是朱元璋同意的。

    户部尚书出事显然不是因为印刷银票的事,而是他为了讨好东宫而私藏夹带,这件事在朱元璋看来,可不是一般的事。

    周德兴赶紧赶往东宫通风报信。

    “允炆,你赶紧去你皇爷爷寝室,这个时候才是你尽孝的大好时机!”

    当周德兴赶到东宫时,他已经气喘吁吁,气还没有喘平,就将此事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速速准备一下,快去!”吕氏听完周德兴的话,也赶紧催促着朱允炆去谨身殿伺候朱元璋。

    谨身殿内。

    气急攻心的朱元璋正躺在龙床上,刚刚睁开了眼睛,使劲揉了揉自己的眼睛。

    “咱,这是怎么了?”

    “陛下,您处理朝政,累着了,老奴都替您担心呐,刚刚太医来看过了,说您需要好好修养,再不能动怒了!”陈洪躬身对朱元璋答道。

    朱元璋长长的出了一口气道:“咱也想休息啊,可是你看,这帮狗东西,在朕眼皮底下贪污挪用国库钱财,这是人干的事儿吗?”

    作为平民出生的朱元璋,生平最痛恨的就是贪官,可是今日户部尚书夏元吉在他眼前就活生生的演绎了一段贪腐案。

    当然,夏元吉绝对是无心的,但是,他的命运又怎么能允许他跟朱元璋开玩笑呢?

    最关键的是,现在整个大明都在肃清贪腐案件,谁让他站在了风口浪尖上?

    陈洪心疼的为朱元璋盖了一下被子,转身端过一碗姜汤,喂到朱元璋嘴边。

    “陛下,淮王听闻陛下晕倒,赶紧过来探视,他现在还在殿外候着着,要不要传一下?”

    朱元璋一听淮王,气就不打一处来,淮王就是东宫朱允炆,正这他这个说不上好的孙子出的馊主意,现在却来看自己的热闹?

    “不见,让他有多远滚多远!”

    朱元璋现在笃定的认为,大量刊印银票这件事,就是他户部牵头做的,要不然他们为何会一拍即合?

    要不是户部尚书出的馊主意,他也不至于被气的这样。况且,同样都是皇家孙儿,一个流落民间自生自灭,另外一个被精心呵护,到头来被呵护的为啥还不如外面流浪的了?

    一想到大量重复刊印银票,朱元璋心里就一阵发麻。

    要真是到了那个时候,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试想一下,一个老百姓背着一麻袋银票,到街上只能买一个馒头,那该是多么可笑的一件事啊?

    .....................................................................................................................................................................................................

    这在洪武年间,就是发生的一件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