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太孙到皇帝 » 第五十九章 物以稀为贵

第五十九章 物以稀为贵

    朱元璋跟刘三吾的眼睛都亮了,要是朱英说出的这个办法可行,那可是有功于社稷的啊!

    “英儿,你快些说,到底还有什么办法可行?”

    “是啊,公子,还请你快些说说看。”

    两人似乎都很着急,因为他们谁都知道,目前大明最大的困难就是财政困难。

    朱英却摇摇头道:“老头子,你可知道,这商贾们所拥有的银子是当今陛下左手的银子,而国库则相当于陛下的右手,陛下不想将左手的银子移交给右手,却想着右手平白无故的出现银子,那可怎么办?”

    朱元璋点点头道:“话糙理不糙,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是究竟怎么变换呢?”

    朱英挥挥手道:“要解决这个困难,只有一个办法。”

    朱元璋忍不住问道:“什么办法?”

    朱元璋忍不住眨巴了几下眼睛道:“那还不简单?把别人手里的银子抢回来,不就变成自己的了?”

    “简直是胡闹!”

    听完此话,朱元璋顿时气的吹胡子瞪眼睛,马上对只有训斥了一句。

    “难道,难道当今皇上是靠着巧取豪夺得来的银子?”

    他本来想说难道当今皇上是靠着巧取豪夺得来的天下,但是马上意识到似乎就是那么回事,马上就改口了。

    “唉,你这孩子,把当今皇上想成什么人了!”

    刚刚说完,站在一旁的刘三吾却上前问道:“公子,你的意思,难道是要我们去别国搞银子?”

    朱元璋一听,内心竟然翻江倒海起来,他确实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的,他怎么就没有站在对方的立场来考虑问题?

    “英儿,你说这话倒是很有道理的,但是总不能让陛下出兵去别国抢掠吧?”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大明的仁义之师,岂不成了当年蒙元恶贼了?”

    刘三吾也是一头雾水的说道:“是啊,公子,这条计策其实也跟刚才那计策差不多,而且弊大于利,”

    朱英一听两人还是没有懂自己的意思,赶忙解释道:“哎呀,你们两个怎么一个比一个蠢?谁说我要劫掠别国的银子了?”

    朱元璋顿时吹胡子瞪眼睛的准备训斥朱英了,自从他登上皇位以来,还从来都没有人说过他蠢。

    更多的人都是爬在他的面前,不是在跪拜他就是在祈求他,只有这个大孙子还是第一次说他蠢。

    要不是他是自己最疼爱的人,非抽他几个嘴巴子。

    朱元璋虽然心里是这么想的,但嘴上始终没有说出来,瞪了朱英几眼之后,朱元璋还是问出了心里的疑惑。

    “那咱到底怎么搞钱啊?”

    朱英此时也不磨叽,直接对他们两个说道:“办法很简单,就是开通互市!”

    朱元璋跟刘三吾听完,都有些失望了,这个办法他们之前不是没有想过。

    “英儿,这个办法咱不是之前没有想过,只是这确实不是个什么好办法!”

    “再说了,早在唐宋时期,边关互市就有了,两国修好,这互市到是利国利民,可是一旦两国因为某种利益翻了脸,到时候互市可能还成为两国利益的冲突点。”

    站在一旁的刘三吾也是捋着胡须,一副老成持重的样子,点头道:“是啊,公子,自洪武三年以来,我大明也是屡次与安南开通互市,不过这岁手,可没有多少银子啊!”

    朱英一点也不着急,既然两个老头要考校自己,那就等自己把问题说明白。

    “我大明跟安南是怎么样开通互市的?”

    刘三吾回忆了一下道:“洪武三年,安南缺粮食,派使者来我大明,肯求陛下下卖十万石粮食。”

    “陛下处于对两国利益的考虑,最后答应了他们,只收取了二十万两白银。”

    “这样折算下来,咱大明也没有获取多少利益!”

    朱英摇摇头道:“从严格意义上来看,这不算什么两国互市,只能算是两国的物物交换罢了。”

    刘三吾有点惊讶的问道:“那按照你的意思,怎么才算开通互市?”

    朱英正色道:“成本要低,利益要大!”

    “换句话说,也就是有一文钱的货,最后流通到别国就要赚钱他们的十文钱,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市!”

    听了这话,刘三吾也是一愣,但是他赶忙开口问道:“公子,不是说我傻,这天底下的人,谁的东西能将一文钱卖到国外能卖十文钱?”

    朱英摇摇头道:“老先生,你这就不懂了,亏你还读了那么多的书。我问你,你可曾听说过物以稀为贵这个说法?”

    刘三吾捋捋胡须道:“当然听说过!”

    朱英道:“那就对了,你就说咱这精盐,提炼一斤的成本,才十几文钱,却可以在京师卖到三十几文钱,不是这么个道理?”

    “而且这么贵,京师上下还供不应求呢!”

    “深处大漠的北元余孽,他们全部靠着盐巴来活命,如果咱们跟他们开通了互市,咱们将精盐作价五十两银子,换做是先生你,你愿不愿意跟咱做这个生意?”

    刘三吾顿时眼前一亮,恍然点头道:“这个绝对是这么个道理,就是换成是我,我也一定会掏的。”

    “别说是五十两银子,就是一百两,草原蛮子也愿意掏,而且是抢着要来买的。”

    朱英呵呵一笑道:“对,这就是所谓的物以稀为贵的道理。”

    “我大明要是与别的国家交易,那就一定要卖别国没有的,而我大明却是处处可见的。”

    “丝绸,精盐,布匹,茶叶等等,都可以,然后高价卖给他们,换来战马,牛羊,这不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吗?”

    “还有瓷器,木头,我大明到处可见,足以跟安南互换,这样以来,咱的国库不就很快丰盈起来了吗?”

    刘三吾听完,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敬佩的对朱英拱手道:“少爷真乃我大明财神爷啊!一席话令老夫醍醐灌顶,佩服,佩服!”

    一旁的朱元璋也是听的心花怒放,两个开通互市还能这样搞,自己之前咋就没有这样想过呢?

    洪武三年的那一次互市,自己虽然觉得是占了便宜,其实现在看来,那也算不上什么什么大的便宜,最多算是多赚了一点人家的血汗钱。

    自己真是太落后了!

    看来时间不等人,自己真的是老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

    朱元璋傻傻的坐在椅子上,仔细的回味着朱英的话,似乎陷入了无尽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