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太孙到皇帝 » 第六十章 长远之策

第六十章 长远之策

    吴倩回到皇宫,跟吴惠妃告别。

    外面的宅院基本上已经弄的差不多了,吴倩也不能一直待在朱英的府上,毕竟这样于礼于法都不合适。

    吴惠妃脸庞激动的发红,她觉得许久都么有这么兴奋过了,她一边捋着垂在胸前的秀发一边有些羞涩的问道:“你俩感觉怎么样?陛下在外面的那个皇子到底怎么样?”

    吴倩也红了一下脸,笑嘻嘻的对吴惠妃道:“姑姑,你说笑了,在外面的那是陛下的大孙子,不是皇子?”

    吴惠妃有些尴尬的的摸摸鼻子,她觉得自己说错话了,不过这里是后宫,她在这里说话还是有分量的。

    “他不是皇子?那他的名字为何只有两个字?好像是叫朱英?跟咱们栋儿是兄弟?”

    噗嗤一声,吴倩笑的更欢了。

    她还是第一次听大人这么来讨论辈分,按照当时的辈分算,自己的姑姑吴惠妃跟自己简直就是平辈,这不是乱了辈分了吗?

    吴惠妃有些疑惑,但她很快就明白吴倩儿的意思,于是不再张嘴。

    翌日清晨。

    吴贵妃回到自己的宫中,便写了书信,差人直接送到吴倩儿父亲手上。

    以后整个吴家的升迁大事,都要靠着吴倩了。

    不过,吴惠妃心里还是有些不安,毕竟她的这个侄女从小到大都是娇生惯养出来,脾气有时候有些坏,人家能不能收拾住还是个未知数。

    不管了,反正陛下已经同一了,就当是朱元璋发话的这一关已经过了。

    想任何人都不会拒绝陛下的要求吧?

    ......

    朱英府上。

    朱元璋跟刘三吾还在就关于开设互市的话题喋喋不休的讨论着。

    “英儿,你是没有跟北元余孽打过交道,根本不知道这帮蛮子的本性,他们可是一向反复无常,言而无信!”

    “以我大明的实力,收拾他们还是绰绰有余,但是一旦发动战争,势必会劳民伤财,与之开通互市,就先要跟他们开打才是!”

    “这帮蛮夷之人只有被打服,打软,有十年甚至更多的时间不再进犯我大明的国土,到时候才是我们开通互市的时候,就是到了那个时候,他们才能踏踏实实跟我们做生意!”

    “否则一旦他们尝到了甜头,就会纵兵抢掠,互市反倒成了一个笑话!”

    朱英点点头,似乎懂得老头子的良苦用心。这马上得来的天下真的不容易,要是能一切能按照他想象中的去发展,那大明的前景不就很光明吗?

    “使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让北元余孽服的心服口服,最终以我大明为尊!”

    “是不是这么一个道理?、”

    这话一出,朱元璋顿时瞪大了眼睛,朱英这话,正好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目光之中满是赞赏之意,“咱的大孙,很激灵嘛!谁说他患有脑疾了?”

    朱英沉思了一下道:“老头子,听你这么说,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孙儿觉得朝廷要是出兵攻打北元,打服之后就可以定下一个长远之策!”

    “制定什么策略?”

    “互市开设之后,不以边关将士的生命为长城,要以天下人之心为长城,以后再不兴兵作乱!”

    “我大明负责管理好互市,商品公平买卖,牧民尝到精盐,茶叶带来的好处,就算是北元朝廷也是出尔反尔,再兴劫掠之举,他们的子民,军士也就不会随意的挑起战争,相反,他们也会慢慢融入我大汉民族的怀抱!”

    朱元璋细细品味了许久,觉得这确实是一个长远之计策!

    要是能收复蛮夷为己所用,这不是利在千秋的好事吗?

    要以天下人的人心换取长治久安,确实很有远见。

    下一刻,老头子满意的看着朱英,眼神之中满是欢喜,他觉得能有这么一个继承者,将来自己也可以安心去了。

    “好孩子,有你这等见识,等咱以后老了,就放心瞑目了。”

    朱英没好气的翻了一下白眼道:“老头子,以后少说这种混账话,我要你长命百岁,在以后不许说瞑目之类的话!”

    朱元璋一听就乐了,这小子要远比宫里的那个朱允炆懂事的多,那孩子尽管也很孝顺,但是他却不知道该怎么取悦别人,活生生的一个书呆子。

    看来还是翰林院那些个酸儒秀才将一个好端端的苗子给教歪了,看来以后还是要留些读书人的种子。

    朱元璋伸了懒腰道:“英儿,咱要回去了,回应天府一趟,向陛下讨一份圣旨,把你军械的事情给敲定下来。”

    “好,但是,老头子,现在最好不要再给我整那种没意思的事儿了。”

    朱元璋当然明白朱英话里的意思,没意思的事儿当然是指给突然介绍媳妇的事儿。

    既然他心里不乐意,那就咱偏给他办成!

    “哦,对了,下次你出门来,记得把你上次的那两个护卫带上?”

    “哪两个护卫?”

    朱元璋赶忙在脑海里思索了一下,他猛然记得带护卫来这里,就是上次给朱英扎针时,带来的蓝玉跟冯胜。

    “为啥呀?”

    朱元璋停下脚步问道。

    朱英嘻嘻笑了一下道:“老爷子,是这样的,那翰林学士黄子澄不知道这里有铁矿,以后咱要是开采出铁,然后发财了吗,保不准人家会对咱爷孙俩报复。”

    “他要是知道自己被忽悠了,保不准咱们以后会被人暗算。”

    朱元璋觉得他的这个大孙子也实在是太小心了,不过小心驶得万年船,操这心比什么都强。

    朱元璋摆摆手道:“咱知道了,你去忙吧!”

    说完,带着刘三吾慢悠悠的离开了府门。

    但他走出府门的那一瞬间,皇帝的威严之气顿时浮现,他背着手对跟在后面的刘三吾说道:

    “皇长孙之事你以后要守口如瓶,把嘴给闭的严严实实!”

    “至于他将来何去何从,朕自有安排!”

    刘三吾吓得头皮都有些麻了,赶紧拱手道:“臣遵旨!”

    此时,朱元璋才稍微放松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