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太孙到皇帝 » 第六十一章 荒唐的答案

第六十一章 荒唐的答案

    朱元璋背着手,心里显得很高兴,他一旦出宫来这里,每次回去心情都会好很多,这或许是他高强度上朝后最惬意的去处吧!

    “刘爱卿,你看朱英这孩子,怎么样?”

    刘三吾还是想到了自己的使命,既然陛下将此子的学习大任交付给自己,那么他就要担负起一个好老师的角色,况且,朱英这孩子是绝对的聪明,就算他不是当年的朱雄英在世,那也无所谓了。

    刘三吾躬身道:“回陛下,臣觉得此子可顶十万书生,真乃我大明之贤人也!”

    朱元璋一听刘三吾如此夸赞自己的孙子,心里顿时又高兴了许多,这绝对不是一句恭维人的话,而是一个大臣发自肺腑的大实话。

    别的不说,就光这孩子提出的收买人心的计划,基本上在朱元璋所有的儿子跟孙子之中,基本上没有人能提出来。即便是能与之相匹配的,也就是朱棣的长子朱高炽了。

    “咱们回去吧!回去还有很多的事儿等着咱呢!”

    “臣遵旨!”

    半个时辰后,大明谨身殿内。

    朱元璋坐在御案后面,一口气批阅了十几个奏折,然后闭目沉思了一下道:“蒋桓,速命锦衣卫会同五城兵马司,全力捉拿藏在应天府内的北元密探!”

    “正如英儿所说的,该是让我大明的兵马见见血的时候了。”

    “是,陛下!”

    蒋桓领命而去。

    接着朱元璋继续提起笔开始批阅奏章。

    刚刚批阅了几本,就见陈洪急匆匆的小跑了进来,躬身对朱元璋禀报道:“启奏陛下,皇太孙殿下求见!”

    朱元璋皱皱眉头道:“他?他来做什么?”

    “奴婢不知,太孙殿下说有要事跟陛下汇报!”

    朱元璋放下手里毛笔,也趁此稍微休息一下,顺口道:“那就让他进来吧!”

    不大一会儿功夫,就见朱允炆端着架子,步伐很平稳的走进谨身殿内。

    “孙儿朱允炆,参见皇爷爷圣恭安!”

    朱元璋放下手里的奏折,微微抬了一下眼皮道:“朕让你面壁思过,你现在思过的怎么样了?”

    朱允炆赶忙回答道:“回皇爷爷的话,孙儿整日面对墙壁,在思忖孙儿之前做的不对的地方,而且每日下了功课之后,还要跟朱允熥他们一切切磋学问,现在整个国子监都处于好学的氛围。”

    “孙儿还利用闲暇时间照顾娘亲,她现在一个人也确实孤苦伶仃的。”

    朱允炆不是傻子,上次二笔朱元璋训斥了一顿,后来又被吕氏提点了几次,现在说话已经跟变了一个人似得。

    而且他现在也抓住了朱元璋的一个软肋,那就是他朱元璋从小没了父母亲,那么他就会对自己的后人极度的孝顺。

    朱元璋最看中的就是后辈们的孝心,眼下,他之所以这么说也正是投其所好。

    见朱允炆摆出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朱元璋心里也是一软,严厉的目光瞬间变得和蔼了许多。

    不管这孩子最终的目的是什么,但他终究还是个孩子!

    “嗯,好孩子,你有心了!”

    朱允炆当即心中一喜,面上却露出了一副诚挚的表情,赶忙拱手道:“皇爷爷,这是孙儿该尽的义务!”

    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

    但猛然之间,朱元璋的脸色似乎又跟变天似得,转换了一副严峻的模样,他看着朱允炆问道:“哦,孩子,你来的正好,皇爷爷正好有一个问题要考考你。”

    这话一出,朱允炆心里顿时一紧,他的贴身谋士黄子澄又不在身边,要是陛下问起朝政上的事情,他该怎么回答?

    而且,这一次千万不能再惹皇爷爷生气了,要是再让皇爷爷生气,那自己可就不是被关禁闭了,很有可能会被...

    朱允炆深深吸了一口气,连忙问道:“皇爷爷,不知皇爷爷要考孙儿什么问题?”

    朱元璋问的很严厉,朱允炆听的也很仔细。

    朱元璋意味深长的问道:“孩子,若果现在换成是你来主政,那你将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增加我大明的国库岁收?”

    增加国库税收?

    朱允炆听完,一脸的蒙。

    他的老师黄子澄从来没有在他面前提及过这个事儿,整日里就教授他一下三纲五常,君君臣臣的大道理,到现在还在传授男女授受不亲的道理,至于什么增加国库税收,他压根就没有听说过。

    似乎什么是税收他都不知道。

    但是,朱允炆绝对不是傻子,他有杀手锏。

    那就是他的娘亲吕氏始终提醒他的那句话,将孝心挂在嘴边,皇爷爷一辈子最爱听的就是后人对前辈的孝顺。

    既然是增加税收,那就完全可以从孝心上做文章。

    朱允炆随即心中一喜道,他的娘亲果然具有远见卓识,只要能抓住对方的软肋,什么时候都可以反败为胜。

    看来皇爷爷是自己消了气儿,现在来考验自己的做朝理政的能力的。、

    这简直是天大的好事!

    朱允炆越想越激动,脸上都已经浮现出得意的表情。

    朱元璋早就放下了一切琐事,朱允炆脸上的喜怒哀乐他早就了然于胸,况且对于吕氏的那个小计俩,他根本就不看在眼里,毕竟她是一个头发长见识短的女人。

    朱元璋脸色也变得和气了不少,他见朱允炆脸上迸发出笑意,便开口问道:“允炆,你笑的这么开心,是你心中有对策了?”

    “那不妨说出来,让皇爷爷也听听你的想法。”

    朱元璋看上去很认真的样子。

    “啊?我,这...”

    朱允炆顿时一下子蒙逼了,心里暗暗道不妙起来。

    刚才自己一时兴奋激动,竟然忘记想对策了,现在被皇爷爷盯着看,这该如何是好?

    可此时皇爷爷还等着他的答案,他也容不得多想,便硬着头皮道:“皇爷爷,孙儿认为,咱大明要想增加税收,可以大量的加派税负!”

    “不过可以分成四个部分来一一试行。”

    “孙儿以为东北土地贫瘠,不适宜增加重税,西北连年战争,也不适宜增加税务,相反更应该减少这些地方的税费。”

    “但是江南富庶,自古江南就是富庶之地,可以适当增加百姓税负,而西南地区则...”

    啪!

    朱允炆话还没有说完,就见朱元璋将一摞奏折重重的摔在地上,脸色变得很难看。

    这孩子,是不是最近面壁思过思出什么病了?

    朱元璋心里顿时升腾起一股浓浓的失落感。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孙子想到的一个增加重赋的方法来增盈国库,这简直是一个荒唐的答案。

    要知道元王朝就是亡于重税,他难道还要重蹈覆辙不成?